三国时期,魏国的势力是三个国家当中最强大的,而创建这个国家的,严格意义上来说,却并不是曹操,而是他的继承人曹丕,曹操是能算是魏国政权的奠基人。在当时,曹操死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曹丕就称帝,至少说明曹操时期应该也是有能力称帝的,但是为什么曹操没有这样做?曹操还活着的时候,又为什么没能完成统一呢? 我们知道,后来称帝的曹丕,并不是曹操最开始就选定的最佳继承人,而是很多事情发生之后,不得不选择的人。原本曹操的长子曹昂最为合适,结果却被张绣所杀,后来有了年幼但是聪明绝顶的曹冲,结果又是死于非命。当初曹昂战死的时候,曹丕年仅九岁,尽管曹操平定了北方,看起来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时候,他的后方却正好缺一个有能力坐镇的人。 211年曹操打西北联军,215年平定汉中,217年南征孙权,都是因为顾虑后方,最终不得不撤兵,如果当初曹昂没有战死,或者曹丕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继承人,有能力替他坐镇,曹操自然可以大展拳脚,也就不用这样瞻前顾后了。 另外,曹操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那就是爱才,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就算是品行有点问题,只要有才能,曹操都会来者不拒。不过,这也成为他日后的一个非常大的阻碍,那就是他放走了刘备。刘备在他看来同样也是很有能力的人,正是因为如此,他想要拉拢刘备,不忍心杀掉他,结果就是多出了一个与自己争夺天下的人。 而至于为什么没有称帝,曹操或许能够看的明白,如果自己称帝,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学说成为影响后世两千多年的学说,东汉三国,同样也是儒家的领域,儒家讲究尊卑礼仪,如果曹操称帝,结果必然是天下士大夫群起而攻之,这对曹操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况且,当时的皇帝称号,对于曹操来说不过就是一个头衔,他做的事情已然已经是天子,称帝与不称帝,从实权来说,也并没有什么分别。既然如此,不称帝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