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玻璃爱好者必看清代琉璃集萃


  西洋玻璃花草纹盒
  口径79mm,连足高80.5m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桃红色玻璃胎,圆口束颈,硕腹,镶金属底,三足。口缘铜扣,连附金属质平顶盖。器外壁主要以金彩描卷草、白彩绘小花為饰,近口处涂饰金色一带,其上有白色草叶纹。
  双层白玻璃书山水人物杯(清中期)
  高3.9cm,口径6.3cm,底径3.3cm,故宫博物院藏。
  此器由2个可分开的薄胎透明玻璃杯套合在一起而成。撇口,下敛,平底内凹。内层外壁则饰有彩色山水,有大树、花草、帆船、执杖老人等,杯底并绘有一粉色团花纹。无款。
  透明玻璃套紫玻璃鱼纹鼻烟壶(清晚期)
  通高5.4cm,腹宽3.5cm,故宫博物院藏。
  烟壶扁圆体。无色透明玻璃套紫玻璃。腹部两面纹饰相同,均饰金鱼一条。绿玻璃盖连象牙勺。
  白套绿色玻璃寿字镯(清晚期)
  高1.6cm,口径7.2cm,故宫博物院藏。
  镯为模制而成。圆形,直壁,通体白色半透玻璃上套绿色寿字纹一周,其中六个团寿字,六个长寿字,间隔排列。此镯造型工整,色泽温润柔和。
  白套黑玻璃凸雕十六字鼻烟壶(清晚期)
  高7.2cm,腹宽3.9cm,故宫博物馆藏。
  烟壶扁长方体。白色套黑色玻璃,腹部正反两面共凸雕十六字,壶体两侧黑色暗兽衔环耳,椭圆形圈足黑色一周。
  黄地套五彩玻璃瓶(清晚期)
  高16.8cm,口径1.5cm,足径5.1cm,故宫博物馆藏。
  瓶以黄色玻璃制胎,作天球式。小口,直颈,球腹,矮足。胎外套饰红、绿、深蓝、橘黄等多种颜色的透明玻璃,并制成萝卜、荷花、葡萄等花果图案。器颈上部饰以俯蕉叶纹一周,近足处饰莲花瓣纹。此瓶胎料厚重,器表沙眼较多,制作工艺已不如乾隆时期那样精细。
  白套红桃蝠纹瓶(清乾隆)
  高14.3cm,口径6.3cm,腹径7.5cm,足径:5cm,故宫博物院藏。
  瓶吹制而成。撇口,细颈,鼓腹微有下垂,足微外撇,平底。通体以白色玻璃为胎,外套金红色的花纹。一株桃树自底部弯曲向上,老干新枝,十分茂盛,上面花朵争艳,果实累累。其间有蝙蝠、蜜蜂穿飞,秀石之上还有灵芝和菊花。图案生动,又寓意吉祥。外底阴刻【乾隆年制】楷书款,四字作上下左右的排列。在套玻璃器物中,以白套红居多,白色洁净,红色鲜艳,二者搭配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该瓶色泽鲜丽娇美,雕琢精良,花纹布局疏密得当。
  白套玻璃缠枝花筒式炉(清乾隆)
  高6.8cm,口径7.2cm,故宫博物院藏。
  炉为有模吹制,足为模压,再经粘接而成。炉身圆筒形,平底,三马蹄形足。通体以白色玻璃为胎体,外套蓝色的花纹。器身上、中、下饰三道弦纹,将腹部分为两段,各饰连续的缠枝菊花纹,上下交错排列。外底碾琢【大清乾隆年制】横行楷书款,款下面又一【闰】字,为千字文编号第二十五字。筒式炉造型新颖,在套玻璃器物中比较少见。
  白套蓝玻璃双耳瓶(清乾隆)
  高18.6cm,口径7.5cm,底径6.9cm,故宫博物院藏。
  此瓶以涅白色玻璃作胎,其纹饰及双耳均为蓝色玻璃。瓶口向外撇,颈部较细,腹部较阔,足矮,底平。双耳作夔凤形,系单独成行后加热粘于瓶体之上。颈部饰俯仰蕉叶纹,腹部饰缠枝花卉纹,近足处饰莲瓣纹两周。足底阴刻【乾隆年制】楷体款,四字呈上下左右排列。
  白套蓝玻璃缠枝莲纹碗(清乾隆)
  高:5.3cm,口径12cm,足径5.3cm,故宫博物馆藏。
  此碗模制成型。涅白色玻璃胎,碗口微敛,底有圈足。外壁套蓝色花纹,口边饰弦纹一周,腹部饰4个开光式缠枝莲纹,腹下饰有12个云头纹。圈足及碗底亦为蓝色,底碾双方栏【乾隆年制】楷体阴文款。
  此碗玻璃胎质纯净,犹如羊脂白玉;套料纹饰精细,宛若宝石镶嵌,充分反映了乾隆时期玻璃生产的高超技艺。清宫玻璃厂烧造。
  茶绿色玻璃边扁圆鼻烟壶(清光绪)
  高5.5cm,腹宽5.2cm,故宫博物院藏。
  烟壶长扁圆体,无盖。通体浅茶绿色透明玻璃,光素无纹饰。椭圆形底足内阴刻【光绪年制】双竖行楷书款。内附象牙勺。
  此烟壶为清宫玻璃厂制造。
  茶色玻璃葫芦式瓶(清光绪)
  高23.2cm,口径3.5cm,底径5.3cm,故宫博物院藏。
  瓶为有模吹制而成。葫芦式,小口,鼓颈,束腰,鼓腹下敛,平底。通体半透明茶色玻璃,瓶底中央阴刻单方框内【光绪年制】双竖行楷书款。
  此瓶造型尚工整,但体内含有一些大小不等的小气泡。清宫玻璃厂烧制造。
  蓝色玻璃天球式瓶(清光绪)
  高13.8cm,口径5.5cm,腹径12.5cm,故宫博物院藏。
  瓶吹制而成。口微外撇,细长颈,鼓腹似球,故名天球式瓶。通体呈透明宝蓝色,光素无纹饰。外底中心碾琢阴刻单方框,【光绪年制】双竖行楷书款。字体不讲章法。但该瓶造型与乾隆的相似,质地尚较晶莹,表面亦较光滑,是清晚期比较好的作品。清宫玻璃厂烧制造。
  蓝色玻璃撇口瓶(清光绪)
  高3.2cm,口径10.7cm,最大腹径17cm,足径7.5cm,故宫博物院藏。
  瓶吹制而成。圆形,大撇口,细颈,腹部上丰下敛,矮足,底部呈浅圆凹槽。通体呈透明宝蓝色,光素无纹饰。玻璃内含有气泡,表面不平且有冷却过程中出现的纵道痕迹。
  外底中心碾琢阴刻单方框【光绪年制】双竖行楷书款。该瓶色彩尚较纯正,质地也较晶莹,但造型不周正,两侧不对称,反映了清晚期的总体工艺水平之回落。清宫玻璃厂烧制造。
  蓝玻璃磨棱鼻烟壶(清同治)
  通高7.3cm,腹宽5.8cm,故宫博物院藏。
  烟壶扁圆体,通体深蓝色半透明玻璃。腹部磨棱角,壶底两侧磨成7棱角。壶底阴刻【同治年制】双竖行楷书款。铜镀金盖。此烟壶为清宫玻璃厂制造。
  浅蓝色玻璃碗(清同治)
  高7.2m,口径14.3cm,底径5.9cm,故宫博物院藏。
  碗为模制而成。直口,下敛,平底内凹。通体浅蓝色光素玻璃,不透明。足底中央阴刻方框【同治年制】双竖行楷书款。胎体不够工整,质地亦粗糙。清宫玻璃厂烧造。
  豆青色玻璃直口瓶(清同治)
  高19cm,口径3.7cm,腹径8.5cm,故宫博物院藏。
  瓶吹制而成。圆形,直口,细长颈,底部圆形凹入。通体呈豆青色,光素无纹饰,器壁薄厚不均,表面有浅坑,不光滑。外底中心碾琢阴刻单方框【同治年制】双竖行楷书款。清宫玻璃厂烧造。
  天蓝色玻璃碗(清同治)
  高5.1cm,口径17.2cm,足径12.3cm,故宫博物院藏。
  碗为模制而成。通体天蓝色光素玻璃,不透明。敞口,下敛,平底内凹,近似深盘。碗底正阴刻方框【同治年制】双竖行楷书款。此碗造型不工整。清宫玻璃厂烧造。
  天蓝色玻璃碗(清咸丰)
  高6.8cm,口径13cm,足径4.3cm,故宫博物院藏。
  碗为模制而成。天蓝色,不透明。敞口,下敛,平底内凹。底中央阴刻方印楷书款【咸丰年制】。此碗造型不工整,色彩欠佳,反映出此时期玻璃工艺的江河日下局面。清宫玻璃厂烧造。
  琥珀色玻璃直口瓶(清咸丰)
  高8.7cm,口径4cm,腹径9cm,故宫博物院藏。
  瓶吹制而成。直口,细长颈,鼓腹,外底微凹,习称摇铃尊。通体呈半透明琥珀色,光素无纹饰,器表有密密麻麻的小坑,说明模制欠佳,这是清宫晚期玻璃常见的缺点。外底中心碾琢阴刻单方框【咸丰年制】双竖行楷书款。清宫玻璃厂烧造。
  豆绿色玻璃八棱直口瓶(清咸丰)
  高13.2cm,口径2.3cm,底径3.8cm,故宫博物院藏。
  瓶为模制,再经琢磨而成。器身纵向8棱角,细长颈,鼓腹下敛接圈足。通体为豆绿色不透明玻璃,光素无纹饰,外底中心碾琢阴刻单方框【咸丰年制】双竖行楷书款。此瓶似3层玻璃套合而成,造型不规整,质地较粗糙,器体外表有小凹坑多处。清宫玻璃厂烧造。
  琥珀色玻璃出棱扁圆形鼻烟壶(清道光)
  高6.1cm,腹宽5.5cm,故宫博物院藏。
  烟壶扁圆体,上缺盖。通体琥珀色透明玻璃。腹部磨出几何形。壶底阴刻【道光年制】双竖行楷书款。清宫玻璃厂制造。
  琥珀色玻璃渣斗(清道光)
  高9cm,口径7.7cm,腹径8.2cm,足径4.8cm,故宫博物院藏。
  渣斗吹制而成。撇口,鼓腹,足底微凹。通体为半透明琥珀色,光素无纹饰。玻璃中有大小不一同的气泡,玻璃质地略显污浊。与乾隆朝玻璃相比,其质色有所下降。外底中心碾琢阴线单方框[ 道光年制 ]双竖行楷书款,款字体偏大,结构松散,笔画潦草。清宫玻璃厂制造。
  粉红色玻璃戗金缠枝花卉三式(清乾隆)
  炉 高7.6cm,口径8.6cm,腹径10.5cm
  瓶 高12.7cm,口径2.3cm,腹径5.7cm
  盒 高3.7cm,口径6.6cm
  收藏:故宫博物馆藏
  该套三式与天蓝色玻璃戗金缠枝花卉纹三式相比,造型、装饰花纹、制作工艺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玻璃的颜色和尺寸的大小,因此他们具有共同的装饰特点和工艺风格。
  紫粉色玻璃浮雕荷花纹水丞(清乾隆)
  高4.4cm,口径2.6cm,腹径5.5cm,足径2.5cm, 故宫博物院藏。
  水丞吹制而成。圆形,小口,球形腹,外底凹入。通体为紫粉色不透明玻璃。周身饰通景荷花图,荷花迎风摇摆,丰姿柔美,下面是涟漪的水波纹。花纹采用浮雕技法,所以凸起与平面,显得立体生动。外底碾琢【乾隆年制】楷书款,四字作上下左右的排列。清宫玻璃厂制造。
  蓝色玻璃水丞(清乾隆)
  高2.8cm,口径3.3cm,底径4.2cm,故宫博物院藏。
  通体天蓝色不透明玻璃制成,光素无纹饰。敛口,扁圆形腹,下敛,平底内凹。底中心阴刻单方框【乾隆年制】双竖行楷书款。此水丞为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烧造,造型工整,色泽均匀。
  蓝色玻璃荷叶口大碗(清乾隆)
  高6.6cm,口径20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碗模制。通体深蓝色透明玻璃制成。器形仿自宋朝官窑碗形,圆口外撇,腹壁倾斜下收,小圈足。口沿磨有6个等距三角形小豁口,将碗装饰城6瓣荷叶式。底碾双方栏【乾隆年制】阴文楷体款。此碗色泽光亮,透澈匀净如晴空。清宫玻璃厂制造。
  黄色玻璃六方水丞(清雍正)
  高3.1cm,口径2.3cm,底径4.8cm,故宫博物院藏。
  水丞为有模吹制。再经琢磨而成。通体浅橘黄色,透明。器身纵向六棱形,直口,鼓腹,平底。外底中央碾磨一粗方框,其内有[ 雍正年制 ] 双竖行楷书款。形制秀丽,色泽雅致,表面光滑,清宫玻璃厂制造。
  蓝色玻璃螺旋纹瓶(清中期)
  高:17.3cm
  口径:10.4cm
  腹径:13cm
  收藏: 故宫博物馆藏。
  瓶吹制而成。大撇口,短颈,腹部上丰下敛,平底。通体呈透明宝蓝色,表面凸起14道棱线,螺旋而上贯穿器身。此种装饰技法明显来自欧洲,制作较少。该瓶壁薄如纸,玻璃纯净明亮,造型轻盈。虽无款,但从玻璃质地和成型工艺来看,都具有高超的水平,应为乾隆以上的官造作品。
  玻璃撇口缸(清康熙)
  玻璃撇口缸(清康熙)
  高11.6cm,口径21.5cm,底径9.6cm
  故宫博物院藏。
  缸吹制而成。圆形,撇口,矮圈足。通体呈无色透明玻璃,表面略有反碱,有些污浊,口沿饰金边一周。缸虽壁薄如纸,但造型却很规范,说明制作难度较大。清宫玻璃藏制造。
  多彩玻璃果供(清中期)
  多彩玻璃果供(清中期)
  高13cm,口径14.8cm
  故宫博物院藏。
  果供为有模吹制,再经琢磨而成。表面隆起不同的果实形状,有桃实、草莓、佛手、石榴、柿子、香瓜、红果等,其内壁涂饰相应果实的颜色和斑点,想象逼真,如同颗颗鲜果堆放在一起,形成果山。果供为供品的代用品,传世很少。清宫玻璃藏制造。
  透明玻璃阴线吉祥纹直口杯(清晚期)
  透明玻璃阴线吉祥纹直口杯(清晚期)
  高3.4cm,口径5.1cm,足径2.5cm
  故宫博物院藏。
  杯为有模吹制而成。直口,下敛。凸底。通体白色透明玻璃上阴刻芭蕉扇、方斗、斗笠等吉祥纹饰,无款。
  仿玉玻璃云蝠佩(清中期)
  仿玉玻璃云蝠佩(清中期)
  长4.9cm,宽3.1cm,厚1.6cm
  故宫博物院藏。
  通体仿青玉玻璃制成,半透明,晶莹亮泽,雕刻有朵云蝙蝠纹饰,无款。
  透明玻璃卧狮(清中期)
  透明玻璃卧狮(清中期)
  身长27cm,宽12cm,高12cm
  故宫博物院藏
  狮模吹制,身与头分别而做。通体呈无色透明玻璃,器壁内局部涂饰少量的红色或蓝色。狮作曲腿而卧、回首仰望之状。二目圆睁,牙齿显露,鬃毛卷曲,威武雄壮。其五官清晰,骨骼肌肉丰满,生动传神。该器中空壁薄,轮廓分明,制作起来难度很大,在玻璃器中绝无仅有。清宫玻璃藏制造。
  透明玻璃水纹盂(清中期)
  透明玻璃水纹盂(清中期) 高5.6cm,口径9.2cm,底径4.2cm,故宫博物院藏。
  盂为有模吹制而成。直壁,下敛接足,平底内凹。通体透明玻璃上饰紫红色及乳白色水纹。盂造型尚工整,色彩亦鲜亮,玻璃质地晶莹剔透。
  紫白点玻璃杯(清中期)
  紫白点玻璃杯(清中期) 高6.3cm,口径9.6cm,底径4.7cm,故宫博物院藏。
  杯为有模吹制而成。敞口,下敛接足,平底内凹。通体白色透明玻璃上饰紫红色剂乳白色的规则状斑点。造型不够规则。
  赭色斑黑玻璃水丞(清中期)
  赭色斑黑玻璃水丞(清中期) 高3.1cm,口径3.5cm,故宫博物院藏。
  水丞为有模吹制而成。敛口,鼓腹,平底内凹。无款,水丞内附一铜镀金小勺。通体黑地上散布着许多大小不一的赭色斑点,此小水丞造型玲珑标致,彩色鲜艳,色泽纯正,应是清中期的玻璃器皿。清宫玻璃厂烧造。
  洒金星玻璃葫芦形鼻烟壶(清乾隆)
  洒金星玻璃葫芦形鼻烟壶(清乾隆) 通高5.3cm,最大腹径4.2cm,故宫博物院藏。
  烟壶葫芦形。壶体由蓝、深红、赤、淡绿、淡黄等色搅制成不规则的自然纹理,其间缀片状金星,熠熠生辉,华丽而文雅。铜镀金錾花盖连象牙匙。该烟壶是绞胎洒金星玻璃中最精美的一件。清宫玻璃厂制造。
  蓝色金星玻璃水丞(清中期)
  蓝色金星玻璃水丞(清中期) 高5.3cm,口径2.7cm,腹径4.2cm,足径2.62cm,故宫博物院藏。
  水丞吹制而成。收口,鼓腹,矮足,平底,形似高罐。器壁分两层,内为天蓝色,外套宝蓝色。通体饰自然散布的金星,它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在深蓝色玻璃的视托下,好似夜空中的繁星,金光闪烁,具有富丽华美的格调。水丞附白玉螺旋纹柄水勺一个,非常精美。清宫玻璃厂制造。
  红色玻璃洒金星水盂(清中期)
  红色玻璃洒金星水盂(清中期) 高4.5cm,口径10.1cm,故宫博物院藏。
  盂为有模吹制而成。通体洒金星红色玻璃。撇口,束颈,鼓腹下敛,平底内凹。无款。此盂造型规整,通体全星闪闪发光,是清中期玻璃器皿中精品之一。清宫玻璃厂制造。
  绿色玻璃洒金星水丞(清中期)
  绿色玻璃洒金星水丞(清中期)
  高3.1cm,口径3.9cm
  故宫博物院藏
  水丞为有模吹制而成。通体浅绿色透明玻璃内洒有金星。直口,束腹,鼓腹,下敛,底中央内凹,无款。
  缠丝玻璃盒(清中期)
  缠丝玻璃盒(清中期) 高12.6cm,口径33.5cm,底径12.2cm,故宫博物院藏。
  盆通体以白色透明玻璃吹做器胎,缠乳白色玻璃丝制成。缠丝玻璃系仿缠丝玛瑙而作。撇口,口边翻卷边一周呈两层较厚,下敛,平底内凹。白色透明圈足为另行做好后粘上去的,粘的痕迹清晰可见。
  白玻璃弦纹大罐(清康熙)
  白玻璃弦纹大罐(清康熙) 高30.5cm,口径11.8cm,腹径25.2cm,底径14cm,故宫博物院藏。
  罐吹制而成。直口,丰肩敛腹,外底心凹入。通体呈白色半透明玻璃,腹部自上而下饰凸起的螺旋纹12道。螺旋纹等距排列,均匀流畅,富有节奏感。
  玛瑙色玻璃九瓣花三足花插(清中期)
  玛瑙色玻璃九瓣花三足花插(清中期) 高7.5cm,口径7.5cm,故宫博物院藏。
  花插模制而成。有九瓣花瓣组成。尖底,下承三乳钉足。杯神以为深浅不同的褐色、白色、灰蓝色玻璃交织在一起,形成流动的水涡纹,似玛瑙石的纹理,自然天成。内壁光素。外壁每瓣为一叶片,雕出主叶脉及网状细叶脉。该花插造型机装饰都很新颖别致,在清宫储藏 玻璃器中非常少见。
  白玻璃格纹凹底盂(清中期)
  白玻璃格纹凹底盂(清中期) 高4.8cm,口径11.7cm,故宫博物院藏。
  盂为有模吹制而成。直口,平底内凹,盂内底忠心凸起,通体以白色透明玻璃吹做器胎,缠乳白色玻璃丝,呈网格状纹饰。此碗造型特殊,色彩明亮。
  透明玻璃蚕丝纹高足杯(清中期)
  透明玻璃蚕丝纹高足杯(清中期) 高9.1cm,口径6.9cm,底径4.5cm,故宫博物院藏。
  杯圆形,撇口,下敛,酒杯形底座,最下面为圆形平面外展,通体以白色透明玻璃吹做器胎,缠乳白色玻璃丝饰出蚕丝纹。无款。
  透明玻璃竹叶纹盖罐(清晚期)
  透明玻璃竹叶纹盖罐(清晚期) 通高14.5cm,口径15.8cm,底径9.3cm,故宫博物院藏。
  罐吹制而成。直口,敛腹,矮足微外撇,圆纽盖。通体为透明无色玻璃,质地晶莹澈如水晶一般。盖及腹部一周饰凸起的竹叶纹,竹叶用写意法表现,有随风飘拂的动感,简洁自然。其整体装饰具有异域风格,似日本造。
  浅绿玻璃扇面花卉提梁壶(清晚期)
  浅绿玻璃扇面花卉提梁壶(清晚期) 通梁高18.8cm,最宽14.3cm,口径4.7cm,底径8.9cm,故宫博物院藏。
  壶为模制而成。长圆筒形,上有提梁,曲流,壶上有一盖,平底内凹。通体浅绿色透明玻璃,腹部两面各有一宝蓝色扇面形开光,其内饰彩色花卉纹,开光外饰金色折枝花卉纹,口边及盖上均饰银色折枝花卉纹。无款。此提梁壶玻璃质地晶莹剔透,光滑亮泽,为19世纪时日本国所制造。
  浅绿玻璃扇面花卉提梁壶(清晚期)
  浅绿玻璃扇面花卉提梁壶(清晚期) 通梁高18.8cm,最宽14.3cm,口径4.7cm,底径8.9cm,故宫博物院藏。
  壶为模制而成。长圆筒形,上有提梁,曲流,壶上有一盖,平底内凹。通体浅绿色透明玻璃,腹部两面各有一宝蓝色扇面形开光,其内饰彩色花卉纹,开光外饰金色折枝花卉纹,口边及盖上均饰银色折枝花卉纹。无款。此提梁壶玻璃质地晶莹剔透,光滑亮泽,为19世纪时日本国所制造。
  金星玻璃如意(清中期)
  金星玻璃如意(清中期) 高20.3cm,最高3.4cm,故宫博物院藏。
  此器造型仿灵芝。 通体在金星玻璃上雕刻而成。如意头雕刻成一朵大灵芝,如意身正反两面雕刻七朵小灵芝,无款。此如意造型新颖,镂雕精细,金星玻璃质量亦好。
  金星玻璃桃式花插(清乾隆)
  金星玻璃桃式花插(清乾隆) 高15.5cm,长22cm,宽12cm,故宫博物院藏。
  花插以金星玻璃雕刻琢磨而成。一枝桃树老干直立,缕空作花插。其侧生枝盘曲于立干,果实累累,一颗硕大桃实缕空作水丞,上附花叶纹钮盖,另一小桃实镂空亦作水丞。该器雕刻技法娴熟,深雕与浅刻相结合,玲珑剔透,生动逼真,融观赏和实用为一体。
  金星玻璃葡萄叶式洗清乾隆
  金星玻璃葡萄叶式洗清乾隆 长6.7cm,宽6.4cm,高1.3cm,故宫博物院藏。
  洗,以金星玻璃雕琢而成。作葡萄叶式,叶边曲折卷起,形成浅洗。外壁浮雕葡萄一株,叶片肥厚,果实饱满。此器用夸张手法,将造型与装饰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可谓匠心独具。
  金星玻璃起突花蝶饰瓶(清乾隆)
  金星玻璃起突花蝶饰瓶(清乾隆) 通高12.3cm,长6.3cm,宽4.6cm,故宫博物院藏。
  瓶身呈椭圆形。细颈,长身,圈足,有盖。瓶体外盘绕茂盛的葫芦藤一株,盘旋曲折直达盖顶。藤蔓上输叶漫卷,并散垂着两个葫芦,更有蝙蝠穿飞行其间。整体装饰呈起突效果,玲珑精巧,生动有致。
  周乐元款玻璃内书山水人物鼻烟壶(清晚期)
  周乐元款玻璃内书山水人物鼻烟壶(清晚期) 高6.2cm,腹宽3.7cm,故宫博物院藏。
  烟壶扁平式。腹部绘同景山水人物图:远处有起伏的山,山间隐约可见房舍数间,近处一身穿衰衣的老人在水边行走,还有一骑毛驴的行人正在赶路,其后随一侍童。烟壶的左上角题(壬辰初秋,周乐元作)。壬辰为光绪18年(1982)。
  周乐元是晚清内书烟壶的一代宗师。其生卒年月有待考证。目前已知周乐元的最早作品是1882年的,最晚的作品是1893年的。
  周乐元的内书作品题材很广泛,山水、人物、花鸟、草虫、无不精美。他尤其擅长山水书,最能代表周乐元内书水平的是仿清代书家新罗山人的作品,该烟壶即为其一。
  玻璃胎书珐琅芙蓉花鼻烟壶(清乾隆)
  玻璃胎书珐琅芙蓉花鼻烟壶(清乾隆) 通高6cm,最大腹径2.8cm,故宫博物院藏。
  烟壶葫芦型。圆底,白色玻璃胎。通体黄色珐琅地上绘珐琅芙蓉花纹。壶底署蓝色(乾隆年制)楷书款。铜镀金錾花盖连象牙匙。以上为大小相同的一对鼻烟壶,均以花蝶为装饰内容,形状纤小,线条流畅,是宫廷造瓣处玻璃厂及珐琅厂合作的制品。
  玻璃胎书珐琅西洋女子图鼻烟壶(清乾隆)
  玻璃胎书珐琅西洋女子图鼻烟壶(清乾隆) 通高4cm,腹款2.8cm,故宫博物馆藏。
  烟壶灯笼形。白色玻璃 胎上绘珐琅书。腹部四开花,前后两面均绘西洋女子图,两侧面绘胭脂粉色西洋建筑图。壶底阴刻(乾隆年制)竖二行楷书款。铜镀金簪花盖连象牙勺。此烟壶为清宫玻璃厂烧造珐琅厂绘制。
  白套蓝玻璃五供套(清乾隆)
  白套蓝玻璃五供套(清乾隆) 瓶高18.5cm, 烛台通高22.6cm,厚0.3cm,炉通高20.2cm,故宫博物院藏。
  五供是佛堂的供器,计有瓶两件, 烛台两件,炉一件。此套五供为搭配而成。此五器均以涅白色玻璃作胎,其纹饰及双耳、三足均为蓝色玻璃。瓶纹饰为弦纹、俯仰蕉叶纹、缠枝莲纹、莲瓣纹。烛台纹饰为缠枝莲纹和捲云纹。炉的口部为连续回纹和缠枝蔓草纹,腹部饰缠枝海棠花卉纹。另外瓶有双夔凤耳,平底内有阴刻(乾隆年制)楷体款。烛台中腰处有阴刻(乾隆年制)横行楷体款。炉有双朝冠耳,三兽首状足,口边阴刻(乾隆年制)横排楷体款。
  雄黄色玻璃扳指(清晚期)
  雄黄色玻璃扳指(清晚期) 高1.3cm,口径2.7cm,厚0.3cm,故宫博物院藏。
  扳指为模制而成。圆形,直口,通体仿雄黄色玻璃体遍布紫红色斑点纹。此扳指造型一般,但色彩较为鲜艳。
  蓝色玻璃朝天耳炉(清宣统)
  蓝色玻璃朝天耳炉(清宣统) 通耳高7.4cm,口径9.5cm,底径5.9cm,故宫博物院藏。
  炉为模制而成。通体蓝色,透明。敛口,外撇双朝天耳,鼓腹,圈足。足内阴刻方印篆书款(宣统年制)。
  此炉为清末制玻璃器。造型既不标准也不规矩,玻璃体内杂质极多,气泡密集。清宫玻璃厂烧造。
  豆绿色玻璃鼻烟壶(清宣统)
  豆绿色玻璃鼻烟壶(清宣统) 高5.9cm,腹宽5.1cm,故宫博物院藏。
  烟壶扁圆体,缺盖。通体豆绿色玻璃,不透明,光素。椭圆形圈足内阴刻(宣统年制)双竖行楷书款。此烟壶豆绿色玻璃体内有水波痕,应是烧纸过程出现的。清宫玻璃厂制造。
  浅绿色玻璃碗(清光绪)
  浅绿色玻璃碗(清光绪) 高6.2cm ,口径13.3cm,足径5.3cm ,故宫博物院藏。
  碗为模制而成。敞口,下敛,平底内凹。通体浅绿色玻璃,外底阴刻单方框(光绪年制) 双竖行楷书款。此碗胎体厚重,
  但是略显粗糙,玻璃质地不够晶莹。清宫玻璃厂烧造。
  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10(乾隆)
  品名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乾隆)
  時代清高宗
  尺寸高4.8公分
  質材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9(乾隆)
  品名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乾隆)
  時代清高宗
  尺寸高5.2公分
  質材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8(乾隆)
  品名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乾隆)
  時代清高宗
  尺寸高5公分
  質材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7(乾隆)
  品名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乾隆)
  時代清高宗
  尺寸高3.8公分
  質材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6(乾隆)
  品名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乾隆)
  時代清高宗
  尺寸高5.3公分
  質材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5(乾隆)
  品名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乾隆)
  時代清高宗
  尺寸高 公分
  質材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4(乾隆)
  品名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乾隆)
  時代清高宗
  尺寸高5.1公分
  質材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3(乾隆)
  品名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乾隆)
  時代清高宗
  尺寸高5.2公分
  質材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2(乾隆)
  品名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乾隆)
  時代清高宗
  尺寸高4.7公分
  質材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蓝色透明玻璃大碗一对(清中期)
  清中期 蓝料碗 (一对) 尺 寸: 直径16cm 碗口微侈,弧腹,矮圈足。通体为亮蓝玻璃制成,蓝色给人以沉静之感,幽倩可人,研磨工艺精细,成对保存,甚为难得。 玻璃古称"琉璃",近人俗称"料器"。中国的玻璃制造可以上溯到西周时期,到了清代,玻璃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雍、干时期,达到了高峰。亮蓝,就是透明蓝色,最早见于汉代,亮蓝玻璃往往用于代替蓝色宝石。
  蚀刻赭色庭院养蚕图玻璃画片(清代)
  出于广州,清代
  高33.2厘米 宽43.5厘米 厚0.2厘米
  画片为长方形,采用蚀刻技法制作而成。以乡村妇女庭院养蚕为题材。画面左侧为庭院一角,院落内修竹摇曳,围墙外一简易草棚临溪而建。草棚内,六名村妇分成两组,一组在整理桑叶,准备喂蚕;一组似在检查蚕茧。画面布局合理,写实逼真,颇具工笔画韵味。
  清代晚期,这类以中国传统生产、生活为题材的玻璃蚀刻画深受西方人士的喜爱,成为当时的外销商品之一。
  白套红玻璃三阳开泰烟壶(清代)
  白套红玻璃三阳开泰烟壶,清中期,通高6cm,腹宽4.8cm,北京故宫馆藏。
  此烟壶扁圆体,小口,圈足,玻璃盖连象牙匙。其制作工艺为套色玻璃,即通体以半透明的白色玻璃为胎体,外套红色花纹。烟壶腹部一周饰通景图案,空中红日高照,树木和花草间有3只山羊,姿态各异,神情安详,寓意"三阳开泰"。
  黄地套绿玻璃蝈蝈图鼻烟壶(清代)
  黄地套绿玻璃蝈蝈图鼻烟壶,清,通高5.4cm,腹径4cm,清宫旧藏。
  烟壶鼓腹,平底,粉红色碧玺盖,下连象牙匙。壶体为黄色玻璃,外套以饰豆荚蝈蝈图的绿色玻璃。
  套玻璃鼻烟壶是玻璃鼻烟壶中的一个主要品种。这件鼻烟壶黄地套以半透明的绿色玻璃,色彩娇嫩柔和,黄如鸡油,绿如翡翠,无论构图、色彩或工艺,都堪称清代中期玻璃鼻烟壶中之杰作。
  白地套绿色玻璃开光花卉纹瓶(清代)
  白地套绿色玻璃开光花卉纹瓶,高16cm,口径3cm,清宫旧藏。
  此瓶口略外撇,颈细长,阔腹下敛。瓶以涅白色玻璃为胎,外套淡绿色玻璃为花纹。颈部饰变形缠枝花纹,肩饰回纹一周,腹部4组开光,内饰缠枝花。瓶下托以木雕器座。
  此瓶玲珑小巧,秀丽可人,色彩柔和淡雅,程式化的花卉纹饰具有典型的宫廷艺术风格,为清宫造办处玻璃厂制品。
  白地套蓝玻璃缠枝花卉纹朝冠耳炉(清乾隆)
  白地套蓝玻璃缠枝花卉纹朝冠耳炉,通高18.2cm,口径15cm,清宫旧藏。
  炉身圆形,盘口,短颈,鼓腹,朝冠耳,兽蹄形足,内附铜胆。炉体为有模吹制,足与耳为模铸,有铆榫再经粘接而成。炉体以白色玻璃制成,套半透明蓝色玻璃碾琢出花纹。口沿琢饰回纹,颈饰蔓草纹,腹部环饰缠枝花卉纹一周,其中盛开的三朵大花分别与三足的位置相对应,足阴刻卷云纹。口沿一侧阴刻楷书"乾隆年制"横行四字款。
  清代宫中重视礼佛之事,且很频繁,大小佛堂遍布紫禁城,故需用大量供器。这些供器无论是何种材质,均工艺考究,制作精良。此炉为五供之一,其造型规范,雕刻精细,花纹流畅,白地蓝花分外素雅清新。
  白套红玻璃桃蝠纹瓶(清乾隆)
  白套红玻璃桃蝠纹瓶,高14cm,口径6.2cm,北京故宫馆藏。
  此瓶细长颈,喇叭口,球腹,矮足,涅白玻璃套饰粉红花纹。颈、腹纹饰一体,有桃树、蝙蝠、蜜蜂、蝴蝶、灵芝等。底刻阴文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四字分布于上、下、右、左四边。
  源自宋代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装饰之道,至清时已十分发达。此瓶纹饰中,桃树、灵芝象征长寿,又以蝙蝠与"福"谐音而表示福在眼前之意,蝶与"耋"谐音而象征寿运久长,蜜蜂则取生活甜美之意。
  豇豆红套蓝料玻璃花蝶纹瓶(清乾隆)
  豇豆红套蓝料玻璃花蝶纹瓶,高24.7cm,口径7.7-7.2cm,北京故宫馆藏。
  此瓶以豇豆红色玻璃为胎,套饰蓝色花纹。器体为扁八棱状,颈部饰俯蕉叶纹,腹部饰牡丹、荷花、山茶、梅花等,间有蝴蝶、蜜蜂等昆虫在花丛中飞舞,近足处饰花蕾纹一周。底刻阴文楷书"乾隆年制"四字双直线款。
  该器清新淡雅,虽然纹饰较丰富,但却仅以天蓝一色来表现,兼之豇豆红色的地子也是以柔静见长。此瓶无论颜色,还是疏朗大方的布局,都与乾隆时期盛行的图案繁缛、颜色丰富的风格有所区别,代表了崭新的艺术取向。
  白套红玻璃莲瓣纹钵(清乾隆)
  白套红玻璃莲瓣纹钵,高12.5cm,口径10cm,底径6.2cm,北京故宫馆藏。
  钵圆形,收口,敛腹,平底。通体以白色玻璃为胎体,分段套饰不同色彩的玻璃。肩及腹下部对应套紫红色玻璃,分别刻饰兽面纹和双层莲瓣纹。口沿及外底套宝蓝色玻璃,分别饰弦纹一周和荷叶形的包底。底部阴刻荷花叶脉,在其纹理之间镌刻楷书"乾隆年制"古币式款。
  此钵造型规范周正,玻璃质地纯净温润,富有光泽。
  蓝套绿玻璃螭纹水丞(清乾隆)
  蓝套绿玻璃螭纹水丞,高3.9cm,口径3.3cm,足径2.9cm,北京故宫馆藏。
  水丞圆形,收口,鼓腹,圈足。器身以海蓝色玻璃为胎体,以浅绿色玻璃作装饰。器表阳起双螭纹,首尾相连,口沿及足底各饰弦纹一周。外底镌单方栏,内双竖行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常规套色玻璃器以白色为胎体,然后套各种颜色的玻璃进行装饰。此水丞突破常规,以深色套浅色,取得了新鲜活泼的视觉效果。水丞上螭纹虽小,但灵动矫健,为浮雕玻璃器的精湛之作。
  白套蓝玻璃缠枝花卉纹朝冠耳炉(清代)
  白套蓝玻璃缠枝花卉纹朝冠耳炉,通高18.2cm,口径11.5cm,足距9.4cm,北京故宫馆藏。
  炉身圆形,盘口,短颈,鼓腹,朝冠耳,三兽蹄形足,内附铜胆。炉体以白色玻璃制成,套半透明蓝色玻璃花纹。口沿刻回纹,一侧阴刻横行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颈部饰蔓草纹,腹部环饰缠枝花卉纹一周,其中有盛开状的大花3朵,分别与3足的位置相对应,足上阴刻卷云纹。炉体以模具吹制,足与耳为模铸,粘接于炉体。
  清代宫中礼佛之事备受重视,因此需用大量工艺考究、制作精良的供器,此炉即为宫中的供器。其造型周正,雕刻精细,花纹流畅,白地蓝花,清新雅致。
  透明玻璃戗金盖碗(清代)
  透明玻璃戗金盖碗,通高7.3cm,口径10.7cm,清宫旧藏。
  碗圆形,平底,有盖。通体由无色透明玻璃制成,盖及碗外壁纹饰相同,均阴刻戗金如意云头纹和蕉叶纹。
  玻璃戗金为清乾隆朝出现的玻璃工艺新品种。与此盖碗配套的还有盘和小碗,且数量较多,应为皇家御用生活品。此盖碗质地润洁,光泽度较好,加以金彩奕奕的纹饰,愈显明净而华丽。
  粉红色玻璃戗金缠枝花纹三式(清乾隆)
  粉红色玻璃戗金缠枝花纹三式,炉高7.6cm,口径8.6cm;瓶高12.7cm,口径2.3cm;盒高3.7cm,口径6.6cm,清宫旧藏。
  三式由炉、瓶、盒组成。炉为双耳,三足,炉内置铜镀金胆以备燃香之用。瓶为马蹄式。盒为圆形。三式均以粉红色玻璃制成,上饰戗金缠枝花纹。底阴刻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三式"即炉、瓶、盒的组合,是置于室内燃放香料的成套用具。其组合方式始见于清朝,似与满族的生活方式有关。造办处曾以珐琅、铜镀金、玉、瓷等材质制作了大量的三式,有的器物上还镌刻着所陈设的宫殿名称和千字文顺序。玻璃质地的三式则不多见。此三式系清宫造办处玻璃厂造,小巧精致,玻璃色泽醒目亮丽,为乾隆朝戗金玻璃之佳品。
  白料单耳桃式杯(清代)
  高3cm,口径7.9-6.7cm,清宫旧藏。
  杯玻璃质地,料色如羊脂。桃形,折枝状柄,平底。通体琢刻桃叶纹。
  清代玻璃酒具以杯最为常见。此杯料色洁白温润,宛若白玉,琢刻的纹饰简洁而写意。
  杯呈桃形则寓祝寿之意。
  白料蚕丝纹高足杯(清代)
  高8.5cm,口径7cm,足径4.6cm,清宫旧藏。
  杯玻璃质地,撇口,高足。此杯在白色玻璃胎中加黑色料,经过加工时的旋转扭动而形成细如蚕丝的纹理,丝缕缠绕的器身富于韵律感,色调风格温润高雅,且显出几分西洋风情。此为清代玻璃酒器中的精美之作。
  蓝料花草蝴蝶纹杯(清道光)
  高4.6cm,口径6cm,足径2.9cm,清宫旧藏。
  杯蓝色玻璃质地,圆口,平底。杯身刻花卉、蝴蝶纹。杯底针刻楷书"道光年制"四字款。
  清代,玻璃制品的生产开始发展,制作工艺精湛而复杂。玻璃器的品种非常丰富,仅单色玻璃就有20余种,复色玻璃包括搅料、金星料、点彩夹金、夹彩、纹丝等品种,另外还有大量的套料玻璃器。这些玻璃制品晶莹剔透,华丽精美。清代晚期,玻璃的烧造渐趋衰落。此杯堪称道光时期玻璃器的代表作品。
  琥珀色透明玻璃马蹄尊(清嘉庆)
  高17.6cm,口径3.8cm,清宫旧藏。
  此尊圆口,直颈,器形呈马蹄状。通体为琥珀色透明玻璃,底中心单方框内有"嘉庆年制"四字款。
  此尊为清宫造办处玻璃厂造,器型周正简洁,器表平滑。署嘉庆款的玻璃器皿数量有限,故较为珍贵。
  孔雀蓝玻璃长颈瓶(清乾隆)
  高27.3cm,口径8.6cm,清宫旧藏。
  瓶微撇口,长颈,圆腹,圈足。通体为不透明孔雀蓝色玻璃,光素无纹饰。底中心处阴刻"乾隆年制"楷书款。
  此瓶系清宫造办处玻璃厂造,属皇家陈设品。该瓶器形端庄大方,线条流畅,色泽娇艳,表面平滑光亮,是乾隆朝独具风采的工艺美术品。
  透明蓝玻璃花口式碗(清乾隆)
  高6.6cm,口径20cm,清宫旧藏。
  此碗圆形,斜壁,圈足,口沿作豁口6个,似花瓣形。通体呈透明蓝色。底中心单方框内阴刻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此碗为清宫造办处玻璃厂造。器形追摹宋代瓷器,比例夸张,玻璃薄如蛋壳,晶莹剔透,色如宝石,工艺精湛,是乾隆时期蓝色玻璃器的代表作。
  蓝色透明玻璃方花觚(清乾隆)
  高25cm,口径13.5cm,北京故宫馆藏。
  花觚方形,撇口,长颈,平底。通体为透明蓝色玻璃,底中心处阴线双方框内阴刻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此花觚系清宫造办处玻璃厂造,型制仿古青铜器。清代花觚大部分作为五供之一,也可单独使用。该花觚器形挺拔大方,既存古雅之韵,又显玻璃材质之明洁清新。
  蓝色透明玻璃尊(清雍正)
  高19.5cm,口径16cm,清宫旧藏。
  尊圆口,短颈,鼓腹,外撇圈足。通体呈透明浅蓝色,光素无纹饰。口沿处镌刻楷书"雍正年制"横行款。
  此尊由清宫造办处玻璃厂制造,器形大而造型规范,属清雍正朝传世玻璃品中较大之器皿。玻璃尊表面略泛碱,有大小不一的气泡,是受当时玻璃制造技术制约而形成的。尽管如此,该尊仍为清宫玻璃厂早期的珍贵实物。
  蓝色透明玻璃八棱瓶(清雍正)
  高14.5cm,口径2.3cm,足径4.2cm,北京故宫馆藏。
  瓶八棱形,细长颈,鼓腹,圈足。通体呈透明宝蓝色,光素无纹饰。外底中心镌双方栏,内双直行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
  从目前的传世品看,玻璃八棱瓶的造型始见于雍正朝,乾隆时期曾以不同色泽的玻璃进行仿制,产品如出一辙,若无款识,则难以分辨。嘉庆以后仍有制作,但造型不规范,质不纯,色不佳,无法与雍、乾制品相提并论。该瓶造型规整,棱角笔直清晰,色泽雅致,晶莹剔透,虽无纹饰,却以其精巧的造型、宝石般的色泽和纯净无暇的质地取胜,格调高雅,显示了清宫玻璃厂高超的技艺,表明清雍正、乾隆二朝的玻璃制作工艺已达到其巅峰。
  黄玻璃椭圆形水丞(清雍正)
  高3cm,口径4.1-3cm,腹径5.4-4.3cm,足径4-2.9cm,北京故宫馆藏。
  水丞椭圆形,口微外撇,鼓腹,圈足。通体呈明黄色,光素无纹饰,俗称"鸡油黄"玻璃。外底中心阴刻单方框,内双竖行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
  雍正时期的工艺品制作考究,装饰别致,风格独特,从某一侧面体现出了雍正皇帝的审美情趣。此水丞为不透明乳浊玻璃,由模具吹制而成,造型规范,线条流畅,质地细润,抛光光滑,虽小犹精。
  白玻璃水丞(清康熙)
  通高7cm,口径2.8cm,北京故宫馆藏。
  水丞由透明白玻璃吹制而成,圆形平底,下阔上敛,小口有盖。腹外切磨出8个平面,似莲瓣围绕一周。盖的表面切磨成六角形连锁纹。器底阴文篆书"康熙御制"四字款。
  清宫造办处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设立玻璃厂,融中国传统与欧洲技术之长,制造出了许多新品种,然而传世者极少。此水丞即出自宫廷的玻璃厂,其运用了西方切磨宝石的技法,质地纯净透亮,造型端庄,装饰新颖,是研究清代早期玻璃工艺的珍贵资料。
  玻璃胎画珐琅彩花卉纹瓶(清乾隆)
  高9.8cm,口径2.4cm,清宫旧藏。
  此瓶撇口,细颈,圆腹,矮圈足。乳白色玻璃胎,通体画珐琅彩纹饰:颈部黄地上绘3个黑色团寿字,肩部绘如意形装饰带,腹部由纵向黄色条带均匀地分为三部分,分别饰萱草、芙蓉、罂粟花卉纹。底中心处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
  此瓶玲珑小巧,线条柔和,玻璃胎体温润如玉,纹饰色彩清丽,具有典型的宫廷艺术风格。
  玻璃胎珐琅彩仕女图鼻烟壶(清乾隆)
  通高7cm,腹径2.6cm,清宫旧藏
  烟壶扁方瓶式,椭圆圈足。豆绿色玻璃盖,下连象牙匙。颈部饰焦叶纹,肩部饰黄色蔓草纹。器身四面作拱形开光,正背两面绘仕女提篮图,侧面饰胭脂色欧式建筑风景图。器底蓝色珐琅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此鼻烟壶色彩淡雅,在方寸之间准确地描绘出仕女的形象和西洋建筑的风貌,体现了宫廷画家扎实的艺术功底。
  玻璃胎画珐琅花鸟小瓶(清乾隆)
  高8.5cm,口径1.2cm,清宫旧藏
  此瓶小圆口,直颈,筒形身,圈足。通体以乳白色玻璃为地,上以珐琅彩描饰花纹。口边绘蕉叶纹,腹部环饰花鸟图。瓶底阴刻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玻璃胎画珐琅是清代与铜胎、瓷胎画珐琅先后出现的新工艺,而唯玻璃胎画珐琅制作难度大,传世品少。此件小瓶造型秀美,胎色洁白,温润如玉,表面有一层光亮的凝脂,所绘花鸟图传神而柔美,赏心悦目。此玻璃胎画珐琅瓶是清宫造办处玻璃厂和珐琅厂联合制做的精品。
  山水人物纹罐(清代)
  高12厘米,最大腹径为17厘米
  这件料器器身上雕刻着远山、近树、楼阁、人物,刻工很细;口沿装饰着规整的莲瓣纹,底部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乾隆)
  品名玻璃胎琺瑯彩鼻煙壺(乾隆)
  時代清高宗
  尺寸高4.4公分
  質材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黑色料煙壼(清代)
  品名黑色料煙壼
  時代清
  尺寸全高7.6公分寬6.5公分
  質材單色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號故雜000250N000000000
  說明玻璃,半透明黑色料。器作扁圓形小瓶,平口,短頸,碩腹,淺圈足。一面光素無紋,一面淺浮雕樹石與蘭花。無蓋。
  白料煙壼(清代)
  品名白料煙壼
  時代清
  尺寸全高6.02公分寬5.3公分
  質材單色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號故雜000248N000000000
  說明玻璃,乳白色不透明,全器外壁原黏裹有小珍珠,現多已脫落。器作扁圓形小瓶,平口,短頸,碩腹,淺圈足。有綠色玉質蓋,但已無蓋紐與小匙。
  玻璃內繪煙壼(清代)
  品名玻璃內繪煙壼
  時代清
  尺寸全高6.2公分最大徑3.45公分
  質材套色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號故雜000244N000000000
  說明玻璃,半透明淺灰色玻璃,上有紅色與橘色套料裝飾。圓形小瓶,橘色套料小唇口,短頸,碩腹漸歛,圈足。器腹有紅色料作凸棱線六道,內壁墨繪梅花、螃蟹、仙鶴,各有詠贊一聯,內壁可見使用後留下的少許鼻煙漬跡。有珊瑚蓋,蓋上圓頂與小匙已失。
  玻璃套料鼻煙壼3(清代)
  品名玻璃套料鼻煙壼
  時代清
  尺寸全高5.1公分寬3.5公分厚2.4公分
  質材套色玻璃套色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號故雜000209N000000000
  說明玻璃,半透明白色,貼飾藍色玻璃。瓶形,直口,短頸,圓腹,圈足。腹淺浮雕螭紋。帶珊瑚蓋、牙匙。
  玻璃套料鼻煙壼2(清代)
  品名玻璃套料鼻煙壼
  時代清
  尺寸全高4.2公分寬3.4公分厚2公分
  質材套色玻璃套色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號故雜000208N000000000
  說明玻璃,不透明青白色,貼飾黑色玻璃。瓶形,直口,短頸,圓腹,圈足。腹淺浮雕花鳥紋。帶綠蓋、牙匙。
  玻璃套料鼻煙壼(清代)
  品名玻璃套料鼻煙壼
  時代清
  尺寸全高6.7公分寬3.4公分厚2.2公分
  質材套色玻璃玻璃
  功能盛裝器
  典藏號故雜000207N000000000
  說明玻璃,通體乳白色不透明,套黑色玻璃料。器作扁圓形小瓶,平口,短頸,碩腹,圈足。器身雙面均雕折枝花葉與鳥,鳥羽翅豐盈碩大。有碧璽蓋與骨角質小匙。
  绿玻璃嵌金星石鼻烟壶(清代)
  品名 清乾隆 綠玻璃嵌金星石小煙壼
  時代 清乾隆
  尺寸 全高5.4公分 寬3.7公分 厚2.1公分
  質材 玻璃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綠玻璃石嵌金星石。器作扁圓形小瓶,平口,短頸,碩腹,圈足。器身光素無雕紋。有刻花銅質蓋與骨角質小匙。器底琢款「乾隆年製」。
  玻璃多彩套料鼻煙壺3(清代)
  品名 清 玻璃套料鼻煙壺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4.6公分 寬2公分
  質材 套色玻璃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通體白色半透明,有雜點與汽孔,套以紅、綠、藍色玻璃料。器作扁圓形小瓶,平口,短頸,碩腹,圈足。器身雕刻湖石、花卉與蝴蝶。無蓋。
  玻璃套料盘枝花卉纹鼻烟壶(清代)
  品名 清 玻璃套料鼻煙壺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4.8公分 寬3.5公分
  質材 套色玻璃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通體乳白色半透明,套以紅、黃、綠各色玻璃料。器作扁圓形小瓶,平口,短頸,碩腹,圈足。器身雕盤枝花卉,枝葉繁茂有層次感。有碧璽小蓋與骨角質小匙。
  玻璃多彩套料鼻煙壺2(清代)
  品名 清 玻璃套料鼻煙壺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5.6公分 寬3.4公分
  質材 套色玻璃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通體乳白色半透明,有雜點與氣孔,套以五彩色料紋飾。器作扁圓形小瓶,平口,短頸,碩腹,圈足。器身以五彩色料雕湖石、花卉、公雞及蝴蝶,繽紛熱鬧。有碧璽小蓋與骨角質小匙。
  玻璃套料荷花纹鼻煙壺1(清代)
  品名 清 玻璃套料鼻煙壺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3.5公分 寬3.2公分
  質材 套色玻璃套色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通體棕色,貼飾白色、綠色玻璃,雕成荷花、葉。器作瓶形,圈足。帶牙匙。
  玻璃多彩套料鼻煙壺(清代)
  品名 清 玻璃套料鼻煙壺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4.75公分 寬3.3公分
  質材 套色玻璃套色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通體乳白色,貼飾黃色、紅色、藍色、綠色玻璃。扁瓶形,短頸,長橢圓形腹。腹雕花、蝶、湖石和靈芝等紋。附黃色牙匙。
  扁八角式玻璃鼻煙壼2(清代)
  品名 清 玻璃鼻煙壼
  時代 清
  尺寸 缺蓋全高3.6公分 寬3.4公分
  質材 玻璃單色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透明深紅色。瓶形,直口,短頸,器腹作扁八角式,腹兩面皆雕由四扇形組成之橢圓形開光,中央尖如錐。全器光素。
  扁八角式玻璃鼻煙壼1(清代)
  品名 扁八角式玻璃鼻煙壼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3.6公分 寬3.7公分
  質材 玻璃單色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透明深紅色。瓶形,直口,短頸,器腹作扁八角式,腹兩面皆雕由四扇形組成之橢圓形開光,中央尖如錐。帶嵌珊瑚銅蓋。
  藍色玻璃描金葫蘆鼻煙壼(清代)
  品名 清 乾隆 藍色玻璃描金葫蘆鼻煙壼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4.8公分 厚3.25公分
  質材 玻璃單色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透明深藍色。器作葫蘆形,圈足。通體描金葫蘆、藤蔓、蝙蝠。底描金「乾隆年製」四字楷款。附銅蓋、牙匙。
  橄欖油色玻璃套料鼻煙壼(清代)
  品名 清 橄欖油色玻璃套料鼻煙壼
  時代 清
  尺寸 缺蓋全高6.55公分 寬3.6公分 厚2.05公分
  質材 套色玻璃單色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透明黃褐色。瓶形,直口,水滴形腹,圈足。光素無紋。帶牙匙。
  玻璃套料鯉魚紋鼻煙壼(清代)
  品名 清 玻璃套料鯉魚紋鼻煙壼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4.4公分 寬3.6公分 厚2.1公分
  質材 套色玻璃套色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通體白色,貼飾朱肝色玻璃。扁瓶形,直口,圓腹,圈足。器身兩面各淺浮雕一鯉魚,兩側有荷花,下襯以水波。
  玻璃套料花卉紋鼻煙壼4(清代)
  品名 清 乾隆 玻璃套料花卉紋鼻煙壼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4.55公分 腹徑2.4公分
  質材 套色玻璃套色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通體乳白色,貼飾紫紅色玻璃。瓶形,捲唇,長腹,圈足。器身淺浮雕花蝶紋。底刻有「乾隆年製」四字款。
  玻璃套料花卉紋鼻煙壼3(清代)
  品名 清 乾隆 玻璃套料花卉紋鼻煙壼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4.35公分 寬3.0公分 厚1.55公分
  質材 套色玻璃套色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通體白色,貼飾粉紅色玻璃。扁瓶形,捲唇,鼓腹,圈足。器身淺浮雕花蝶紋。底刻有「乾隆年製」四字款。附銅蓋、骨匙。
  玻璃套料花卉紋鼻煙壼2(清代)
  品名 清 乾隆 玻璃套料花卉紋鼻煙壼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5.35公分 腹徑2.4公分
  質材 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通體白色半透明,套以紅料紋飾。器作長圓形小瓶,平口,短頸,豐肩,深腹,有套料色圈足。器身雕松石與花卉,花朵與枝葉茂盛,無蓋。
  玻璃套料花蝶紋鼻煙壼1(清代)
  品名 清 乾隆 玻璃套料花蝶紋鼻煙壼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4.55公分 寬2.45公分 厚1.2公分
  質材 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通體乳白色不透明,套以鮮紅色料紋飾。器作扁圓形小瓶,短頸,碩腹,唇口及圈足皆套色料。器身雕多種朵花、葉與蝴蝶,無蓋。器底有「乾隆年製」款。
  玻璃套料花卉紋鼻煙壼(清代)
  品名 清 乾隆 玻璃套料花卉紋鼻煙壼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3.75公分 寬3.1公分 厚1.6公分
  質材 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通體白色半透明,套以粉紅色料紋飾。器作扁圓形小瓶,短頸,碩腹,唇口及圈足皆套色料。器身雕多種花卉,並有蝴蝶穿梭其間,無蓋。器底有「乾隆年製」款。
  玻璃套料松鼠葡萄紋鼻煙壼(清代)
  品名 清 玻璃套料松鼠葡萄紋鼻煙壼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5.2公分 寬3.15公分 厚2.3公分
  質材 套色玻璃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不透明橙黃色玻璃,外層套以綠玻璃紋飾。器作扁圓形小瓶,平口,短頸,碩腹,綠色料淺圈足。浮雕葡萄藤、葉與果實,蔓生全腹,上有松鼠二隻做探食狀。粉紅色蓋頂,質地為碧璽或粉晶,有待鑑定。
  直圆腹玻璃花插2(清代)
  品名 乾隆款 料花插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10.62公分 寬4.7公分
  質材 玻璃
  功能 陳設/花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此花插以白色料為底,套以紫紅色料。口沿一圈折邊,直長頸,直圓腹。頸琢蕉葉紋等,腹琢捲枝花葉紋。底刻「大清乾隆年製 露」款。與另一件料花插成對。
  直圆腹玻璃花插1(清代)
  品名 乾隆款 料花插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11.13公分 寬5.5公分
  質材 玻璃
  功能 陳設/花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此花插以白色料為底,套以紫紅色料。口沿一圈折邊,直長頸,直圓腹。頸琢蕉葉紋等,腹琢捲枝花葉紋。底刻「大清乾隆年製昆」款。與另一件料花插成對。
  圆腹玻璃花插2(清代)
  品名 乾隆款 料花插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9.12公分 寬5.5公分
  質材 玻璃
  功能 陳設/花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此花插以白色料為底,套以紅色料。口沿一圈折邊,直長頸,圓腹,有圈足。頸琢蕉葉紋等,腹琢龍鳳紋,下緣飾蓮瓣紋一周。底刻「大清乾隆年製 來」款。與另一件料花插成對。
  圆腹玻璃花插1(清代)
  品名 乾隆款 料花插
  時代 清
  尺寸 全高10.7公分 寬4.8公分
  質材 玻璃
  功能 陳設/花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料,一種類玻璃的質材。此花插以白色料為底,套以紅色料。口沿一圈折邊,直長頸,橢圓腹,有圈足。頸琢蕉葉紋等,腹琢捲枝花葉紋,下緣飾蓮瓣紋一周。底刻「大清乾隆年製周」款。與另一件料花插成對。
  套料水盛(清代)
  品名 套料水盛
  時代 清
  尺寸 高3.9公分 腹寬5.8公分
  質材 其它材質
  功能 盛裝器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橢圓球狀水盛,斂口,圓弧形壁。白色玻璃為底,外套藍色玻璃利用不同顏色作巧雕,藍色部分雕成小螭、蝙蝠。口沿下方有四字橫書刻款「乾隆年製」,附木座。
  玻璃鼻烟壶(清代)
  品名 玻璃煙壼
  時代 清
  尺寸 通高6.1公分 寬4.2公分
  質材 單色玻璃
  功能 鼻煙壺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長方形鼻煙壺,帶玻璃蓋及紅料蓋頂。玻璃材質,質地清澈、透明,無蓋。
  玻璃笔枕(清代)
  品名 清 玻璃筆枕
  時代 清
  尺寸 縱3.1公分 橫5.1公分
  質材 單色玻璃
  功能 文具文玩
  典藏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
  說明 玻璃製品四件,分作透明天藍色,不透明淺藍色、鵝黃色、草綠色等,色彩純淨鮮嫩。三件製如距骨,中央有穿孔;一件製如銀錠式;四者均為實體玻璃器,兩端高,中央低,可擱筆。距骨式器,又名嘎拉哈或嘎什哈,原取自羊膝骨,北魏以後北方草原民族的墓葬中多有發規,亦有以水晶、白玉雕成者,滿洲舊制且於歲暮進嘎什哈;至民國初年猶為北方常見的一種戲具,葉名澧《橋西雜記》述其遊戲法甚詳。銀錠式器與遼寧一帶所見周代曲刃短劍柄上的枕形加重器相類,有石質磨製或青銅鑄製者,以保持劍身與劍柄的平衡,亦有裝飾功能。與前述距骨式器同為來自滿州的清代王室所熟習的造形。玻璃製作在中國己有長遠歷史,至清康熙三十五年 (1696)在養心殿造辦處下設玻璃廠後,所製益精良,種類繁多,且以之賞賜臣屬或贈賚他國。此四件筆枕,純美無瑕,造形古雅,遂使玻璃也成為文具質材之一。
  蓝玻璃刻花烛台(清代)
  名称:蓝玻璃刻花烛台
  制造年代:清
  材料:玻璃
  规格:通高28.5厘米,盘径6厘米
  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清代玻璃工艺大发展的情况下,灯具也出现了传世之作。这件烛台是用蓝色玻璃制成的,上下分为几部组合而成的,最上面是圆形小碗,正中有一铜制蜡扦,其下有一圆管形立柱,柱下为大口径浅盘,浅盘下又有一圆短柱,管形,最下面是覆碗式高足,造型周正稳重,比例匀称。器物表面有线刻阴文图案装饰,为缠枝莲花纹和卷云纹,刻纹内填金,蓝地金纹,雅洁清淡,别有风致。
  烛台中腰部位刻有"乾隆年制"款,应是由清宫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烧造的,其制工精细,反映了乾隆时期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共同特点。我国的灯具以往大多以铜或陶瓷等传统材料制成,直到明、清两朝,随着一些外来技法的传入,玻璃、掐丝珐琅等工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玻璃灯具和珐琅灯具才相继出现,丰富、充实了我国灯具的整体面貌。乾隆年间,不愧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集大成时期。
  搅胎捺金星玻璃葫芦式烟壶(清代)
  名称:搅胎捺金星玻璃葫芦式烟壶
  制造年代:清
  材料:玻璃
  规格:通高5.4厘米
  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这件鼻烟壶以紫色玻璃为胎,器身被吹制成葫芦形,上小下大,底部内收,器物表面缠绕有细微的蓝、黄、绿色条纹,并且还点缀有零星的片状金星料斑点,整件器物精妙异常,华贵而不显媚俗,富丽而不觉繁缛,清丽典雅,气度不凡。
  这件鼻烟壶由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烧造,其制作工艺极其复杂,技巧要求非常高,它需要在将玻璃吹制成型的同时,运用搅丝的技法,不断的把蓝、黄、绿色玻璃料丝不规则地缠绕在器物表面之上,这样,鼻烟壶烧好之后便会自然地呈现出缠丝玛瑙所具有的特殊效果。与此同时,还要在玻璃胎中捺入片状的金星料,使之呈现出星光闪烁的效果,增强表现力。由于鼻烟壶体积很小,因此其制作难度也就会更大。像这样类型的鼻烟壶应属于国家级文物,其价格会相当高,而且市场中也极难发现。
  白地套蓝玻璃开光竹鹊鼻烟壶(清代)
  名称:白地套蓝玻璃开光竹鹊鼻烟壶
  制造年代:清
  材料:玻璃
  规格:通高5.6厘米,口径1.3厘米
  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套料玻璃是在单色玻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清代创制的一大工艺成就,产生有若浮雕般的效果,在鼻烟壶的制作中也大力采用此项新工艺,后人赞叹清代的玻璃工艺品"灿烂若异宝",它们成为当时社会审美心理的反映。
  套料玻璃鼻烟壶多以涅白玻璃胎为底色,套红、套粉红、套蓝、套绿、套黄、套黑等,几乎均是套艳
  色、深色,其目的是追求天然宝石所没有的色彩搭配。套料玻璃鼻烟壶吸引人的另一方面原因就是其图案装饰内容并未脱离传统的玉石器、瓷质的装饰内容,如螭虎、莲瓣、荷花、云龙、葡萄、梅花、秋趣、双鲤、折枝花等,还有吉祥图案,如鹤鹿同春、葫芦万代、龙凤呈祥、福寿如意、三羊开泰、五凤朝阳等等。
  这件白地套蓝玻璃开光竹鹊烟壶为扁平状,以涅白色玻璃为胎,瓶口及底足各套一周蓝色玻璃,肩部饰蓝色兽面铺首衔环纹,两面腹部均为圆形开光,内嵌有竹鹊图案,并罩以无色透明玻璃,底部刻有"乾隆年制"四字双直行款。此器虽小巧玲珑,但将套料与镶嵌两种技术融合为一体,是玻璃器中较为独特的艺术品,是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烧造的精品。
  玻璃胎珐琅彩花鸟鼻烟壶(清代)
  名称:玻璃胎珐琅彩花鸟鼻烟壶
  制造年代:清
  材料:玻璃
  规格:通高4.9厘米,口径1.5厘米
  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鼻烟壶以涅白玻璃为胎,器型为溜肩扁瓶状,附铜镀金盖,胎外施以金彩为地,双面开光,以珐琅彩画传统花鸟图案,极富装饰效果。口沿及底边露白色玻璃胎不施彩,底部刻"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是由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烧造的精品。
  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是将玻璃工艺与珐琅工艺相结合而成的产物,多以涅白玻璃为胎,利用彩色珐琅颜料在胎体上作画再烧制为成品,是雍正、乾隆两朝所特有的一种的新工艺,它具有传统工笔绘画的纤细繁缛,画工精致的特点,其通体施金彩为地再以珐琅彩绘制后更为富丽堂皇。这一技法最初应是由西方传教士中的玻璃技术工匠带入中国的,并且此类产品因其成本甚高,不可能在一般民间作坊中制作,仅限于在内廷制作,且多刻有具体年款,以"乾隆年制"为多,但因其烧制延续时间不长,在整个鼻烟壶作品中数量是很少的,所以弥足珍贵。
  除此类玻璃胎画珐琅鼻烟壶外,还有以其它工世制砀玻璃质鼻烟壶,壶中开光部分是用中国画工笔画法和小写意画法兼有的手法完成。在云型边框围合的画面中下方布置了一组折枝花,显要位置是一株淡红芍药,衬托另一株淡黄芍药,花朵有主有次,枝叶疏密有致,花用勾线加渲染法画出,花叶用墨线勾形,再以石绿和粉绿罩染而就,叶之阴阳向背得以表现。
  画幅左侧为折干柳树,枝叶下垂,叶下飞着一只蝴蝶,树枝上落着一只飞鸟,俯视前下方,作张口鸣叫状。树干、树枝用赭石色双勾表现了树干的阴阳和苍老。柳树叶用小写意画法,鸣鸟也以小写意画出,墨勾形、白色染下腹,翅上羽毛以兰色点化,鸟的造型很好,结构准确,姿态生动,动势及鸣叫状极传神。
  画底均平填金色,中间调子的淡金色正好衬托了花鸟前景。被人称为"洋彩"的画珐琅,本来色泽浓烈,这件烟壶开光显示的确是淡雅的情调,只是周围纹饰部分的金与蓝对比出现了色彩高调,整体色彩很有节奏感。
  玻璃内画婴戏图鼻烟壶(清代)
  名称:内画婴戏图鼻烟壶
  制造年代:清
  材料:玻璃
  收藏地:私家
  马少宣不仅在内画人物肖像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对内画鼻烟壶的重大贡献还在于其成功地将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再现于小小的鼻烟壶中,成为空前绝后的创举,但其后世子孙及后代内画鼻烟壶工艺家均无人继承这一技艺,致使这一绝技失传,甚为憾事。
  这件内画婴戏图鼻烟壶则很好地体现了马少宣作品的又一风格。其一面绘有三童子兴致勃勃地围在一起做钓鱼钩的情景,并配诗曰;"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另一面以欧体楷书书写:"柱卿仁兄大人雅玩。观花匪禁,著手成春。生气远出,流莺比邻。绿林野屋,花草精神。脱有形似,明月前身。马少宣"。款下落椭圆白文"少宣"二字印。这一鼻烟壶色彩鲜明,儿童形象天真可爱,是马少宣内画作品的又一精美之作。
  玻璃内画鱼藻图鼻烟壶(清代)
  名称:叶仲三玻璃内画鱼藻图鼻烟壶
  制造年代:清
  材料:玻璃
  规格:高7.5厘米
  收藏地:私家
  叶仲三(1869—1945)堂号"杏林斋",是清代末年闻名京都的内画大师,他的作品有别于周乐元的雄浑古朴和马少宣的清新雅致,以雅俗共赏著称于世。其所绘题材,山水、虫鱼、人物无所不包,尤以描绘中国文学名著,历史故事中的人物见长,他经常以《三国志》、《红楼梦》、《聊斋》、《封神榜》中的人物为作品内容。同时,其作品的施色也别具一格,以大红大绿为主,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在人物脸部处理上,不论男女老幼,叶派画法均以短圆脸、月牙嘴来表现,使之神采奕奕;在绘制树木草丛时,用秃尖柳木笔蘸极深的颜色,一点一点地在壶壁上挤出外圆中空的叶丛,这些均成为叶派作品独具特色之处。了解这些,对于更好地鉴赏收藏有很大益处。
  这件"内画鱼藻图鼻烟壶"则成为反映叶仲三描绘人物以外题材的一件佳作,双面均绘鱼藻纹,笔意生动有趣,仿佛眼前游动的是有生命的真鱼。鼻烟壶左上方书"癸卯夏伏作于京师,叶仲三"。叶仲三的作品受到国内外许多收藏家的重视,如他的一件内画山水鼻烟壶在香港的拍卖会上拍得12.1万港元。
  料画卧冰求鱼鼻烟壶(清代)
  名称:料画卧冰求鱼鼻烟壶
  制造年代:清
  材料:玻璃
  规格:高7.2厘米
  收藏地:私家
  烟草作为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五大发明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直至明代弘治五年(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烟草才逐渐流传至全世界。而直至1503年探险家们才发现印第安人吸闻鼻烟的习俗,并将鼻烟带回欧洲,很快流行一时。鼻烟是在研磨极细的优质烟草中,掺入麝香等名贵药材,并在密封蜡丸中陈化数年以至数十年而成的。十六世纪后,鼻烟通过欧洲、菲律宾、日本、朝鲜传入中国东北地区,其随时可吸闻的特点适应了那里游牧民族的生活要求,因此被广泛接受,在当时蒙古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最初随同鼻烟传入中国的鼻烟壶均是玻璃制品,由于舶来品数量较少,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聪明的工匠用各式各样的材料来制作精巧的鼻烟壶,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达到鼎盛期,小小的掌中之物鼻烟壶成为清代各种工艺品制作与发展的缩影。乾嘉以后,鼻烟壶的制作与发展同其它工艺品一样日趋衰落,但就在此时,玻璃内画鼻烟壶脱颖而出,开始独树一帜,为晚清呆板单调的艺术领域增添了一丝勃勃生机,受到世界各地收藏家们的青睐。
  清代中期,"京派"内画在北京城内创立,许多著名内画艺人产生,曾有民谣流传:"登堂入室马少宣,雅俗共赏叶仲三,阳春白雪周乐元,文武全才乌长安。"马少宣(1867—1939),名光甲,字少宣,回族,其一生中绘制了大量的内画鼻烟壶,许多优秀之作散见于世界各地,受到国内外收藏家的喜爱。其内画鼻烟壶最鲜明的特点是书画并茂、富有诗情画意,常一面绘画、一面题字,绘画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能,尤以肖像画见长。
  这一料画卧冰求鱼鼻烟壶为马少宣1904年绘,依据中国传统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卧冰求鱼"情节而作,内画王祥卧冰,冰下两条鱼活泼生动,旁有三丛枯芦,上以欧体楷书写:"卧冰求鱼。继母天下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上水,一片卧冰摸。马少宣。"款旁落椭圆白文"少宣"二字印。此件鼻烟壶画工精致,淡雅清新,实为马少宣内画鼻烟壶的佳作之一,在瀚海拍卖会上估价为人民币30,000至50,000元。马少宣另一件内画"大乔小乔共读"鼻烟壶在九六瀚海秋季鼻烟壶专场拍卖中以人民币150,000元拍出,是估价的近五倍,足以说明收藏家对其作品的喜爱。
  蓝料兽纹碗(清代)
  名称:蓝料兽纹碗
  制造年代:清
  材料:玻璃
  规格:口径11.5厘米
  收藏地:私家
  此碗用光亮透明的蓝色玻璃料制成,器形规整,上部碗口浑圆稍向外撇,下有圈足,底部刻有"乾隆年制"楷书款,应为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烧造。
  此碗色浓料精,造型是传统形制,值得提及的是碗壁周身上的装饰图案,它采取的是清代特有的砣玉工艺完成,即在光洁的碗壁上磨刻出对应的两组兽纹和云朵纹图案,各以双线刻边框限定,而在边框之内、兽纹和云朵纹之外的碗壁表面则被磨砂化,形成凹下去的视觉效果,兽纹和云朵纹形象又以阴线磨刻出来,形成一种凸起来的透明光洁效果,对比之下,装饰效果格外清晰。
  因限于工艺,装饰图案阴刻圆弧线稍嫌粗俗。虽然有这样一些小缺憾,但这件器皿仍不愧为我国玻璃器中的一件精品。
  蓝玻璃尊(清代)
  名称:蓝玻璃尊
  制造年代:清
  材料:玻璃
  这时期,在创造套料的同时,已将单色玻璃的制造、装饰技术发展至炉火纯青的地步。如图所示之蓝玻璃尊便也是这个时期单色玻璃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也是我国单色古玻璃中的精品。目前,由于我国古代自行制作的单色透明玻璃器极为少见,因此价格亦相当之高,并深得收藏家们的喜爱。
  缠丝玻璃瓶(清)
  缠丝玻璃瓶(清),高30.4cm,口径10.5cm,底径8.5cm,故宫博物院藏。
  瓶圆形,长身,喇叭口,细颈,丰肩,平底。通体以无色透明玻璃和白色不透明玻璃相间,作均匀的条带状,呈螺旋上升之势。
  此瓶为吹制,壁薄体轻,材精形美。瓶身以白色与无色透明玻璃作装饰,清爽素雅。
  其纹理旋转流动,极富韵律美。这种装饰新奇独特,极为罕见。
  黄套红玻璃荷花纹缸(清乾隆)
  黄套红玻璃荷花纹缸(清乾隆),高9.3cm,口径10.3cm,底径8.5cm,北京故宫馆藏。
  缸圆形,收口,腹下部略收敛,平底,形近似于钵。通体以淡黄色玻璃为胎体,外套半透明红色玻璃。腹部饰通景夏日荷塘图,散布的荷叶、盛开的荷花及莲蓬立于水波之中,数只蜻蜓和蜜蜂飞舞空中。图案以写实手法雕刻而成。
  外底阴刻楷书"乾隆年制"古币式款。此缸质地精纯,磨制圆熟,构图疏朗,与同时期华丽繁缛的装饰迥异,品位高贵典雅,为乾隆时期玻璃器中的佼佼者。
  金星玻璃冰裂纹笔筒(清乾隆)
  金星玻璃冰裂纹笔筒,高13.5cm,口径13cm。
  清宫旧藏。笔筒铜胎,圆筒形,底微凹,口及足镀金。
  筒身錾刻不规则的冰裂纹,再嵌入金星玻璃片。无款。此笔筒系清宫造办处玻璃厂制造。因金星玻璃只在乾隆一朝制作过,以后则无,虽无刻款,仍可定为乾隆朝制品。
  笔筒华丽典雅,金属与玻璃两种工艺相结合,在现存乾隆朝玻璃器中仅见此一例。
  蓝透明玻璃瓶(清光绪)
  蓝透明玻璃瓶(清光绪) 高24厘米,口径5.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绿玻璃渣斗(清道光)
  名称:绿玻璃渣斗
  制造年代:清道光
  材料:玻璃
  规格:高9.2厘米,口径7.7厘米
  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玻璃渣斗的造型来源于瓷器,其特点是侈口、高颈、鼓肚、短足,其口大可与腹径相等或稍大于腹径,颈口高度约占全器的二分之一。如果从瓷器再将这种造型向上推,可以从青铜器看到其最早的起源,即可能由商周时期的青铜觚经压缩变化形成的。瓷制渣斗出现得较早,而玻璃渣斗则只有清代才有,并且流行于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嘉庆以后虽仍有制造,但品质已有很大的差别。
  此件玻璃渣斗呈豆绿色,不透明。口大而外侈,向下内收束颈,腹部隆起,矮足平底与腹连接处微内束,通体无花纹装饰。器型不甚规整,底布镌刻"道光年制"双直行阴刻款,字体潦草,刻工粗糙。整体感觉与康、雍、乾三朝的玻璃器制造水平相差甚远,此器虽仍为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所烧造,但可以看出,到了道光时期,清朝宫廷的玻璃工艺已一落千丈,无论制作与加工均不够考究,玻璃厂亦已趋于衰落。故此,这个时期的玻璃器皿较少引起收藏家的关注,价格一般也不会太高。
  黄地套五彩玻璃瓶(清晚期)
  黄地套五彩玻璃瓶(清晚期) 高16.8厘米,口径1.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玻璃胎珐琅彩瓜蝶鼻烟壶(清乾隆)
  玻璃胎珐琅彩瓜蝶烟壶(清乾隆) 通高6.1厘米,口径1.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玻璃胎珐琅彩仕女烟壶(清乾隆)
  玻璃胎珐琅彩仕女烟壶(清乾隆) 通高7.1厘米,口径1.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白地套蓝玻璃开光竹鹊烟壶(清乾隆)
  白地套蓝玻璃开光竹鹊烟壶(清乾隆) 通高5.6厘米,口径1.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红地套蓝玻璃花蝶纹瓶(清乾隆)
  红地套蓝玻璃花蝶纹瓶(清乾隆) 高24.7厘米,口径7.7至7.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黄地套红玻璃寿字盖豆(清乾隆)
  黄地套红玻璃寿字盖豆(清乾隆) 高17厘米,口径1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盖豆以黄色玻璃为胎,外套红色玻璃为图案。全器由三部分组成,上部为一个带盖的扁圆形盒,以缠枝莲纹和团寿字为饰;中部为圆形立柱,环饰缠枝莲纹;底部为覆碗式足,上饰缠枝花纹和勾连云纹各一周。
  此豆的造型由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演变而来,器形周正,纹饰则为清代风格。此盖豆为清宫造办处玻璃厂所造。
  白地套绿玻璃开光花卉纹瓶(清乾隆)
  白地套绿玻璃开光花卉纹瓶(清乾隆) 高16厘米,口径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瓶口略外撇,颈细长,阔腹下敛。瓶以涅白色玻璃为胎,外套淡绿色玻璃为花纹。
  颈部饰变形缠枝花纹,肩饰回纹一周,腹部4组开光,内饰缠枝花。
  瓶下托以木雕器座。此瓶玲珑小巧,秀丽可人,色彩柔和淡雅,程式化的花卉纹饰具有典型的宫廷艺术风格。
  此为清宫造办处玻璃厂制品。
  白地套蓝玻璃双耳瓶(清乾隆)
  白地套蓝玻璃双耳瓶(清乾隆) 高18.6厘米,口径7.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白地套蓝玻璃朝冠耳炉(清乾隆)
  白地套蓝玻璃朝冠耳炉(清乾隆) 通高18厘米,口径1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白地套红玻璃云龙纹瓶(清乾隆)
  名称:白地套红玻璃云龙纹瓶
  制造年代:清
  材料:玻璃套料
  规格:高29.5厘米,口径9.5厘米
  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玻璃,在中国最早出现和生产的时间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自从周代以来的诗文传志中经常出现以下名词:"缪琳"、"火齐"、"琉璃"、"琅玕"、"颇黎"、"明月珠",晋六朝记载中也出现了"玻璃"、"瑟瑟",后人对此的注解多笼统地称之为"不同种类的玉石",但联系近些年来考古发掘中大量实物的出土及专家的具体分析,现普遍认为这些东西多与人造珠玉有所联系。而其名称则没有一个严格地区分,多将半透明的称为"璃",透明的才称"玻璃",后来又有"药玉"、"罐子玉"、"硝子"、"料器"等名称,而以料器一名使用最为普遍。
  中国古代玻璃器存世的数量较少,研究历史也较晚,还没有象瓷器、玉器等文物那样建立起完整、系统的体系,为中国古代玻璃器的鉴定与收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我们对各时代玻璃器物的判别依然有迹可寻,因为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时代的器物总是统一在其时代风格之下的。
  简单地说,西周时期的玻璃器朴素无华,色彩晦暗,器形简单,质地疏松,制作粗糙;春秋战国时期的玻璃器以仿玉为主,光洁度好,工艺水平较高,两汉时期延续这一传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玻璃器异域风格加重,器物轻薄,透明度较好;唐代时波斯风格浓厚,作品亮丽多姿;宋元时期则小巧精致;明代所出较少;清代玻璃器与前代迥异,不仅数量多、色彩绚烂,而且工艺复杂、高超,成为中国古代玻璃工艺的鼎盛期。
  成立于康熙三十三年的玻璃厂,后属于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专门为皇室制造各种玻璃器,康熙后期曾招募广州工匠,雍正时期玻璃厂始用博山工匠,乾隆前期虽有传教士参与,但仍以博山工匠为主,康、雍、乾三代玻璃器的繁荣与发展和它的建立是分不开的。在此期间琉璃厂不仅烧造了多种器物、多种色彩,还新创了金星料、搅胎、套料、珐琅彩等多种装饰方法,尤其以套料最为著名。
  白地套红玻璃云龙纹瓶,以涅白玻璃做胎,体成圆形,口沿为喇叭状,颈部内收成细颈,腹部大而垂,带一短足,底为平底;胎外纹饰为紫红色玻璃,瓶口饰弦纹一圈,颈部为蕉叶纹,肩部饰如意纹,蕉叶纹与如意纹之间饰蔓草纹,腹部为龙戏珠图,间饰云纹,近底处饰莲瓣纹,瓶底刻"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外以双方框圈栏。
  套料,或称套,至迟在清康熙年间已经出现,至乾隆时已达到相当高超的水平,是用涅白色玻璃制成器胎,再根据设计需要,将彩色玻璃料加热至半流质状,粘接在器胎表面,然后加工细部装饰;或以彩色玻璃为地,白色或彩色玻璃做装饰。套料作品颜色丰富,除套红外还有套蓝、套绿等多种,反映了此时套料玻璃的成就,图中这件白地套红作品纹饰繁缛、雕刻精细,较好地体现了乾隆时期玻璃的艺术风格,成为这一时期清宫造办处玻璃厂的代表作。
  由于玻璃器在中国较为少见,并不属于代表性工艺品类,因此,除鼻烟壶外,其它玻璃器皿一直没有成为收藏的热点。但近些年来,不少收藏家也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些以往并未引起人们太多关注的玻璃器皿上,其价格也由此上涨了许多。由于早期玻璃器多为出土文物,后期玻璃器为宫廷藏品,现均为国家所保护的藏品,收藏家不易买到珍品,因此买家在购买过程中应详加甄别。
  白地套红玻璃开光夔凤纹瓶(清乾隆)
  白地套红玻璃开光夔凤纹瓶(清乾隆) 高14.6厘米,口径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白地套红玻璃双合瓶(清乾隆)
  白地套红玻璃双合瓶(清乾隆) 通高1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白地套红玻璃系袱纹瓶(清乾隆)
  白地套红玻璃系袱纹瓶(清乾隆) 高9.5厘米,口径2.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白地套蓝玻璃缠枝莲纹碗(清乾隆)
  白套蓝玻璃缠枝莲纹碗,高5.3cm,口径12cm,故宫博物院藏。
  此碗大口微敛,圈足。涅白色玻璃胎,外壁套饰蓝玻璃花纹。口沿饰弦纹一周,腹部饰开光缠枝莲纹,腹下近足处饰云头纹,足为蓝色。底刻双直行阴文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此碗胎色纯洁如羊脂白玉,套料纹饰精细,布局疏朗,风格清新雅致。乾隆时期玻璃作品多数以装饰华丽、图案繁缛、做工精细为特色,但在这一主流风格之外,仍有如此碗般以素雅娴静见长的作品。
  白套红玻璃缠枝花卉纹渣斗(清乾隆)
  白套红玻璃缠枝花卉纹渣斗(清乾隆) 高9.8厘米,口径10.3厘米,足径5.7cm,故宫博物院藏。
  奓斗圆形,喇叭口,腹部上丰下敛,圈足。器以乳白色玻璃造型,套紫红色玻璃花纹。
  腹部环饰缠枝花卉纹,串联的枝叶将梅花、菊花、荷花、海棠、栀子、芍药等不同的花卉连接起来,一上一下,交错排列,新颖独特。口沿下及肩部分别雕刻俯式蕉叶纹和如意云头纹各一周。外底阴刻双方框,内双竖行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弘历曾谕令以后在奓斗上不要作年款,所以乾隆时各工艺品种的奓斗多不具款识,此件带乾隆年款的玻璃奓斗应为乾隆早期作品。当时的套料玻璃器物以白套红居多,白色洁净,红色鲜艳,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套料玻璃器中奓斗极少见,有明确款识者则更加稀罕。
  金星玻璃"三阳开泰"山子(清乾隆)
  金星玻璃"三阳开泰"山子(清乾隆) 高12.5厘米,长2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山子作嶙峋山石状,其间有3只温顺的绵羊,姿态各异。山脚下,左边一羊仰首观天,右边一只低头下山,另一只伏卧在山顶上,回首作张望状,寓意"三阳开泰"。底部中心阴刻双竖行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山子附精细的黄杨木山石水波纹座。
  山子中的3只绵羊体态浑圆,而山石则陡峭险峻,棱角分明,工匠运用不同的雕刻技法达到了刚柔相济的效果。此山子为金星玻璃器中的传世精品。
  绿玻璃渣斗(清乾隆)
  名称:绿玻璃渣斗
  制造年代:清乾隆
  材料:玻璃
  规格:高8.7厘米,口径7.7厘米
  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清代是我国玻璃器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玻璃品种繁多,工艺技术高超,这是因为既有前人的经验积累,又加上西方外来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大大地推动了清朝玻璃业的发展。特别是康、雍、乾三朝成为玻璃精品不断涌现的时期,器型有创新,开始兼采玉器、瓷器等各类工艺品的优秀造型,创造出全新的玻璃形制。
  这件玻璃渣斗就是前代玻璃器造型中所没有,腹部浑圆,平底取直,高颈侈口,颈下部收于腹上线,口为喇叭形,外沿与腹部外轮廓取齐,器虽小,但造型严谨,比例匀称,立之稳定,观之大度。通体由透明绿色玻璃磨制而成,饰有连续的六角形装饰。
  渣斗即为吐盂,是宫中生活用品之一,其质地多为瓷器、铜器和珐琅器,而玻璃制的渣斗则十分少见。此渣斗玻璃质地纯净,透明度极佳,所磨制的几何纹样近似于现代风格,有立体效果。此为清乾隆时期的精品,乾隆朝之后,玻璃磨制的工艺水平有所下降。
  磨花玻璃花卉纹杯(清乾隆)
  名称:磨花玻璃杯
  制造年代:清乾隆
  材料:玻璃
  规格:高3.4厘米,口径6厘米
  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此磨花玻璃杯为清乾隆朝所制,宽口低身,器形不大,口部微内敛,造型取流畅的圆弧线而成。玻璃杯为茶色透明体,外壁饰山石花卉图案,杯壁前后重叠,图案虚实相映,别有情趣。此杯底镌刻"乾隆年制"四字款,为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烧造。器形小巧秀美,所饰图案山石嶙峋,花草延展自然,蝴蝶翻飞,意趣盎然。
  磨花工艺在玻璃制造中是清朝玻璃器的创新方法之一,源自于玉器加工方法,即利用砣子(一种可以高速转动的带柄小轮子)带动加水的石英砂在玻璃表面磨刻出花纹和图案。乾隆时期的磨花玻璃,受欧洲磨花玻璃的影响很大,这一时期磨刻技艺已经相当成熟了。细观此杯,磨出的纹饰透过茶色玻璃壁愈显出典雅清丽。
  粉红玻璃三足鼎(清乾隆)
  粉红玻璃三足鼎(清乾隆) 通高7.5厘米,口径8.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蓝透明玻璃碗(清乾隆)
  蓝透明玻璃碗(清乾隆) 高6.6厘米,口径20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黄玻璃球形水丞(清雍正)
  名称:黄玻璃水丞
  制造年代:清雍正
  材料:玻璃
  规格:高5.6厘米,口径2厘米
  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水丞以黄色玻璃制作通体呈圆球状,新颖别致,器上开一圆形小口,底布略平,阴刻双直行"雍正年制’四字款,外以单直线方框圈栏。其腹内可贮水,并附有一铜制小勺,是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
  雍正时期玻璃厂由养心殿造办处迁移至圆明园六所,所出作品很多在作法上基本沿袭康熙时代的技术,技术上没有什么新的发展,但色彩丰富而艳丽,仿玛瑙红、翡翠绿、琥珀密蜡黄均是此时的代表色。如这件水丞的颜色艳丽而润泽,色度均匀,基本造型新奇、美观小巧、玲珑剔透。
  白地套红玻璃桃蝠纹瓶(清乾隆)
  白地套红玻璃桃蝠纹瓶(清乾隆) 高14厘米,口径6.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金星玻璃天鸡式水盂(清乾隆)
  名称:金星玻璃天鸡式水盂
  制造年代:清乾隆
  材料:玻璃
  规格:高15厘米,长21.5厘米
  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水盂天鸡形,鸭嘴,羊须,凤尾,卧姿回首,羽饰精致华美,用失蜡法制成。天鸡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古小说钩沉》载:"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则鸣,群鸡皆随之鸣。"采用天鸡造型是取其神威以保平安之意。
  金星玻璃,亦称金星料或温都里那石,因在深茶色或红褐色玻璃体内有点点金星闪烁而得名,是在西方传教士纪文、汪执中的参与和指导下,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于乾隆六年(另一考据为乾隆七年)烧造成功的。就其制造方法而言有两种不同的认识,其一认为金星玻璃是在熔融过程中的玻璃料中撒入金粉,然后制成块料,再根据器物的设计需求,将块料剖割、切削、琢磨成器;其二认为其制造原理是利用某些金属,如铜等物质在玻璃中溶解度很小的特性,从而可在一定温度下从玻璃中提取,获得金属色泽的闪光。
  此金星玻璃天鸡式水盂,鸭嘴,羊须,凤尾,呈俯卧回首状,下以浪花为底饰,背上有一圆孔,可以贮水。天鸡为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此造型取其神威以保平安之意。据《古小说钩沉》中记载:"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则名,群鸡皆随之鸣。"这件金星玻璃天鸡式水盂造型奇特、制作精细、纹饰细致而精美,金星闪烁,华美异常,实为清乾隆年间玻璃器的精品。
  由于对金星玻璃料的制作方法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因此就其器物的制作也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其一认为金星玻璃器是由金星料块经切割、琢磨而成的;其二则认为它是利用失蜡铸造法制成的。失蜡铸造法大约在出现在战国时期,最迟不晚于西汉出现,它同范铸法一样是脱胎于青铜器的铸造技术,而解决了范铸法所出器物器型简单的问题。失蜡铸造法简单的说来,就是先用石蜡制造器型,然后利用蜡模翻制出石膏或陶等材质的模具,再进行玻璃熔液的灌注,由此便可生产出造型复杂而细腻的玻璃器了。此种玻璃铸造法在当代仍被法国台湾等地的制造商所采用,多用来制造器形、纹饰较复杂的仿古作品与艺术作品,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白地套红玻璃八卦梵文杯(清乾隆)
  白地套红玻璃八卦梵文杯(清乾隆) 高10.3厘米,口径9.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彩色玻璃带座瓶(清乾隆)
  彩色玻璃带座瓶(清乾隆) 高19.2厘米,口径6.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蓝白红搅胎玻璃瓶(清乾隆)
  名称:搅胎玻璃瓶
  制造年代:清乾隆
  材料:玻璃
  规格:高20.8厘米,口径11厘米
  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瓶喇叭状圆口,口沿外撇,颈直且较长,约占全器的二分之一弱。腹部类鹅卵形,最大径偏上,近底处束紧,高圈足。足底阴刻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分布周边的上、下、右、左处。瓶的口沿和足部为碧绿色,颈、腹部饰白、蓝、红三色相间的条带纹,斜向缠绕全器,其颜色的相间规律为白、红、白、蓝。
  搅料工艺是乾隆时期创造的一种新的玻璃装饰工艺,其工艺过程比较复杂,类似于拧丝。在玻璃器上最早出现款识的时间是清康熙年间,直到清末,大量的清宫造办处玻璃厂作品常有年款,但是款识分布方式多为双直行、单直行,并加圈栏。这件作品的刻款方式却比较特殊,呈单字分别处于四个方向。
  此瓶颜色纯正,质地洁净,造型雅致,纹饰流畅活泼,如行云流水,为本来静止的器物注入了勃勃生机,是不可多得的古代玻璃珍品。
  乾隆年间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种工艺品种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技术发展,玻璃器自然也不例外,许多玻璃制造方面的难关都是在这个时期攻克的。
  图中所示的搅胎玻璃瓶,是由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的玻璃厂烧造,其制造工艺更为复杂,需要经过多次的吹制、缠绕、充气、粘合方可制成,此瓶高20.8厘米,口径11厘米,纹饰新颖独特,色彩清新明快,是清代玻璃工艺中的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像这样制作工艺复杂精美的玻璃器当属国家级珍宝,市场上极少发现,遇到此类器物,基本上可以认定其为现代仿作。
  黄玻璃桔瓣式渣斗(清雍正)
  名称:黄玻璃菊瓣式渣斗
  制造年代:清雍正
  材料:玻璃
  规格:高9.9厘米,口径9.7厘米
  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此器喇叭状口,大而外侈,向下内收成束颈,腹部桔瓣状隆起,腹与足连接处内束。
  通体桔黄色,以凹凸手法塑成十六瓣桔瓣状,造型典雅,色泽鲜艳。底部中心双线方框内阴刻楷书"雍正年制"双直行款。
  雍正时期玻璃厂由养心殿造办处迁移至圆明园六所,其作品基本上沿袭康熙年代的技术。
  这件奓斗的颜色艳丽,俗谓鸡油黄,色度均匀、纯正、洁净,呈色难度很大,不愧为清早期玻璃器中的佳作。
  蓝玻璃戗金花卉纹蜡台(清乾隆)
  蓝玻璃戗金花卉纹蜡台,通高28.5cm,盘径6cm,故宫博物院藏。
  蜡台由蜡扦、大小两个撇口浅盘、立柱、覆碗式高足等组合,再以铜棍穿连,用螺丝紧固而成。器表阴刻缠枝花卉和卷草纹,纹内戗金。高足上饰弦纹,弦纹之上阴刻填金横行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
  蜡台为五供之一。此蜡台以海蓝色不透明玻璃模制而成,造型优美,线条曲折流畅。其装饰采用了髹漆工艺中的戗金漆技法,蓝色玻璃晶莹璀璨,戗饰的金色纹饰华丽美观。
  孔雀蓝玻璃瓶(清乾隆)
  孔雀蓝玻璃瓶(清乾隆) 高26.6厘米,口径8.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黄玻璃碗(清乾隆)
  黄玻璃碗(清乾隆) 高6.5厘米,口径12.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红透明玻璃直颈瓶(清乾隆)
  红透明玻璃直颈瓶(清乾隆) 高9.2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4.6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黄玻璃水丞(清雍正)
  黄玻璃水丞(清雍正) 高5.6厘米,口径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套料黄底葫芦鼻烟壶(清代)
  在中国民间艺术中,有一种被誉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鼻烟壶。鼻烟壶是专门用于盛放鼻烟的小口大肚、便于随身携带的器物。早在燃吸型香烟流行以前,人们大多吸鼻烟,它是一种由晾晒烟经过发酵粉碎后再调以中药和天然香精炮制而成的粉状烟末。使用时以手指沾少许鼻烟吸入鼻中,能起到醒脑提神、通窍避疫的作用。
  鼻烟自明万历年间由欧洲传入中国后先在宫廷王府中得到应用,到了清代已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早期欧洲用装饰精美的金属小盒盛装鼻烟,由于在使用时鼻烟极易撒出并且香味极易散失,我国烟民便用装药的小药瓶取而代之。及至雍正、乾隆时期,由于达官显贵们争奇斗胜、夸豪显富,各种精美绝伦的鼻烟壶便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人们显示身份和馈赠亲友的时髦物品。鼻烟壶的材质多种多样,有金属、料器、陶瓷、玉器、水晶、奇石、漆、竹、木、牙、角、皮、骨、贝等十余种。
  只要能成型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制作鼻烟壶。在制作工艺上有书画、雕刻、精铸、镶嵌、焊接、烧结、锻造、点蓝、珐琅、粘合、模压等各种技术都有所表现。连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也被用来制作精美的鼻烟壶袋,可谓蔚为大观、丰富多彩。小小的鼻烟壶反映出中国艺人的聪明才智和文化底蕴。鼻烟壶的造型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折方、揹壶、圆鼓、葫芦、鱼篓、火锅、秤砣、折扇、梅瓶、素罐、各种仿生的人形、动物形以及因材而宜的随形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料器是一种熔点较低且可塑性较强的玻璃,在烟壶种族中是最丰富多彩的一个品种。有单色料烟壶:红、黄、蓝、白、黑等多种颜色和模仿各种玉石颜色的仿制料烟壶。复色料烟壶由两种或多种颜色料混合配制而成,有斑料、搅料、藕粉料等。套料烟壶工艺复杂,姿态万千,是一种中西工艺相融合的艺术。套色越多,工艺就越复杂。
  料胎珐琅彩鼻烟壶(清代)
  在中国民间艺术中,有一种被誉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鼻烟壶。鼻烟壶是专门用于盛放鼻烟的小口大肚、便于随身携带的器物。早在燃吸型香烟流行以前,人们大多吸鼻烟,它是一种由晾晒烟经过发酵粉碎后再调以中药和天然香精炮制而成的粉状烟末。使用时以手指沾少许鼻烟吸入鼻中,能起到醒脑提神、通窍避疫的作用。
  鼻烟自明万历年间由欧洲传入中国后先在宫廷王府中得到应用,到了清代已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早期欧洲用装饰精美的金属小盒盛装鼻烟,由于在使用时鼻烟极易撒出并且香味极易散失,我国烟民便用装药的小药瓶取而代之。及至雍正、乾隆时期,由于达官显贵们争奇斗胜、夸豪显富,各种精美绝伦的鼻烟壶便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人们显示身份和馈赠亲友的时髦物品。鼻烟壶的材质多种多样,有金属、料器、陶瓷、玉器、水晶、奇石、漆、竹、木、牙、角、皮、骨、贝等十余种。
  只要能成型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制作鼻烟壶。在制作工艺上有书画、雕刻、精铸、镶嵌、焊接、烧结、锻造、点蓝、珐琅、粘合、模压等各种技术都有所表现。连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也被用来制作精美的鼻烟壶袋,可谓蔚为大观、丰富多彩。小小的鼻烟壶反映出中国艺人的聪明才智和文化底蕴。鼻烟壶的造型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折方、揹壶、圆鼓、葫芦、鱼篓、火锅、秤砣、折扇、梅瓶、素罐、各种仿生的人形、动物形以及因材而宜的随形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料器是一种熔点较低且可塑性较强的玻璃,在烟壶种族中是最丰富多彩的一个品种。有单色料烟壶:红、黄、蓝、白、黑等多种颜色和模仿各种玉石颜色的仿制料烟壶。复色料烟壶由两种或多种颜色料混合配制而成,有斑料、搅料、藕粉料等。套料烟壶工艺复杂,姿态万千,是一种中西工艺相融合的艺术。套色越多,工艺就越复杂。
  仿珊瑚料刻花鼻烟壶(清代)
  在中国民间艺术中,有一种被誉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鼻烟壶。鼻烟壶是专门用于盛放鼻烟的小口大肚、便于随身携带的器物。早在燃吸型香烟流行以前,人们大多吸鼻烟,它是一种由晾晒烟经过发酵粉碎后再调以中药和天然香精炮制而成的粉状烟末。使用时以手指沾少许鼻烟吸入鼻中,能起到醒脑提神、通窍避疫的作用。
  鼻烟自明万历年间由欧洲传入中国后先在宫廷王府中得到应用,到了清代已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早期欧洲用装饰精美的金属小盒盛装鼻烟,由于在使用时鼻烟极易撒出并且香味极易散失,我国烟民便用装药的小药瓶取而代之。及至雍正、乾隆时期,由于达官显贵们争奇斗胜、夸豪显富,各种精美绝伦的鼻烟壶便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人们显示身份和馈赠亲友的时髦物品。鼻烟壶的材质多种多样,有金属、料器、陶瓷、玉器、水晶、奇石、漆、竹、木、牙、角、皮、骨、贝等十余种。
  只要能成型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制作鼻烟壶。在制作工艺上有书画、雕刻、精铸、镶嵌、焊接、烧结、锻造、点蓝、珐琅、粘合、模压等各种技术都有所表现。连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也被用来制作精美的鼻烟壶袋,可谓蔚为大观、丰富多彩。小小的鼻烟壶反映出中国艺人的聪明才智和文化底蕴。鼻烟壶的造型更是让人目不暇接:折方、揹壶、圆鼓、葫芦、鱼篓、火锅、秤砣、折扇、梅瓶、素罐、各种仿生的人形、动物形以及因材而宜的随形应有尽有,不一而足。
  料器是一种熔点较低且可塑性较强的玻璃,在烟壶种族中是最丰富多彩的一个品种。有单色料烟壶:红、黄、蓝、白、黑等多种颜色和模仿各种玉石颜色的仿制料烟壶。复色料烟壶由两种或多种颜色料混合配制而成,有斑料、搅料、藕粉料等。套料烟壶工艺复杂,姿态万千,是一种中西工艺相融合的艺术。套色越多,工艺就越复杂。
  黄地套绿玻璃瓜形盒(清代)
  名称:黄地套绿玻璃瓜形盒
  制造年代:清
  材料:玻璃
  规格:高4.7厘米
  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盒为扁圆形,以黄色玻璃作胎,黄色之中有红色与黄色相搅而成的丝状,外套透明绿色玻璃为花纹。盒外表覆盖有绿色玻璃瓜叶纹,藤蔓突出,叶脉清晰,花瓣舒展,一只小虫栖息于叶上。此盒的形状如一绿叶下覆盖的甜瓜,匠艺独到。玻璃质地晶莹透亮,光泽度好,有宝石的效果。
  该瓜形盒属小件玩赏之作,当文房器物用之亦相宜,器胎用淡黄色玻璃制成,胎中呈现出黄为主红为辅二色相间的搅丝纹,器分盒盖、盒底两部分,整体合拢后为一个扁圆甜瓜形器。胎外套饰绿色透明玻璃,成花叶形状,覆饰在甜瓜形胎上。黄色的甜瓜、绿色的花叶、光洁的瓜胎、自然的叶状纹饰,其用色、造型均能看出设计立意之巧妙,同时又反映出制作者采撷生活素材的修养以及熟谙玻璃制造工艺的功力。
  此盒由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烧造,器胎的玻璃料仿天然玛瑙色彩,既不透明又呈现淡淡的搅丝纹,自身已有一种装饰效果,加之绿色叶状玻璃花饰贴覆其上,更加强了此器的装饰效果,设计制作者借鉴了玉器工艺中的"巧色"手法来处理此器。整体欣赏,该器虽是清后期作品但仍属清代玻璃器中的上乘之作像这样的清后期的玻璃器目前在市场上还比较常见,价格也不低,是玻璃器收藏的一个大项,颇能得到一些买家的喜爱,但伪作也十分猖獗,必须从造型、工艺、材料等各个方面进行小心鉴定。
  该盒是清代后期制品,就清代自身而言,玻璃器在后期趋于衰滞,但这件器物却是精品。
  其胎仿天然玛瑙黄色,不透明,花叶饰物选以透明绿玻璃制成,二者质感上既有对比,色泽上又相谐调,给人一种淡雅脱俗之感。绿叶采用外国玻璃工艺中压花贴玻璃工艺,充分体现了清代玻璃制作中套料工艺的水平。如图所示之局部可见绿色玻璃花叶纹饰采用写实的图案装饰手法,枝蔓穿插,花叶相间,近看叶上爬着的甲虫以同色绿玻璃制出,充满生气,把玩中颇能引人注意,确为此盒之点睛妙笔。
  料胎画珐琅彩鼻烟壶(清乾隆)
  料胎画珐琅彩鼻烟壶。白色玻璃胎,外施珐璃彩,附镀金的铜盖,底部有蓝色的珐琅釉"乾隆年制"款。由清内务府养心殿造办处制作。
  西式琉璃台灯8(清代)
  清代玻璃器除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外,已知的民间玻璃产地还有山东博山、广州、北京和苏州等地。博山在光绪年间每年向外地输出玻璃品7千余担,产品有青□、佩玉、屏风、棋子、念珠、鱼瓶、簪珥、葫芦、砚滴、佛眼等几十种。有些玻璃珠饰曾出口到东南亚各国,有些珠子还被转销到北美洲,受到印第安人的欢迎。
  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成立,清亡(1911)时止,在长达两百多年中制造了大量玻璃器。西方传教士汪执中、纪文等人都曾参与并指导内廷的玻璃生产。康熙时的玻璃器浑朴简古,已能生产水晶玻璃、洒金蓝玻璃和套色玻璃,今故宫博物院藏有1件带"康熙御制"刻款的玻璃水丞。乾隆时的玻璃器型华丽,花纹精美,是清代玻璃生产的极盛时代。当时已能生产金星玻璃、缠丝玻璃和三、四种颜色的套色玻璃。装饰技法多采用雕刻、描彩、泥金和珐琅彩,代表性的作品有"古月轩"鼻烟壶、缠丝玻璃瓶等。
  嘉庆以后,清宫玻璃走向下坡路,器物颜色混浊,器型不正,雕刻粗糙,款识潦草。由于清宫玻璃器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工艺精美,所以深受各国人民的赞赏。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博物馆都收藏有中国清代宫廷玻璃器,尤其是乾隆时期的作品。
  清代宫廷对玻璃器的偏爱,也促进了西方玻璃器的进口,意大利、比利时、捷克等国都曾送给清宫大批玻璃制品,现多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西式琉璃台灯9(清代)
  清代玻璃器除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外,已知的民间玻璃产地还有山东博山、广州、北京和苏州等地。博山在光绪年间每年向外地输出玻璃品7千余担,产品有青□、佩玉、屏风、棋子、念珠、鱼瓶、簪珥、葫芦、砚滴、佛眼等几十种。有些玻璃珠饰曾出口到东南亚各国,有些珠子还被转销到北美洲,受到印第安人的欢迎。
  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成立,清亡(1911)时止,在长达两百多年中制造了大量玻璃器。西方传教士汪执中、纪文等人都曾参与并指导内廷的玻璃生产。康熙时的玻璃器浑朴简古,已能生产水晶玻璃、洒金蓝玻璃和套色玻璃,今故宫博物院藏有1件带"康熙御制"刻款的玻璃水丞。乾隆时的玻璃器型华丽,花纹精美,是清代玻璃生产的极盛时代。当时已能生产金星玻璃、缠丝玻璃和三、四种颜色的套色玻璃。装饰技法多采用雕刻、描彩、泥金和珐琅彩,代表性的作品有"古月轩"鼻烟壶、缠丝玻璃瓶等。
  嘉庆以后,清宫玻璃走向下坡路,器物颜色混浊,器型不正,雕刻粗糙,款识潦草。由于清宫玻璃器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工艺精美,所以深受各国人民的赞赏。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博物馆都收藏有中国清代宫廷玻璃器,尤其是乾隆时期的作品。
  清代宫廷对玻璃器的偏爱,也促进了西方玻璃器的进口,意大利、比利时、捷克等国都曾送给清宫大批玻璃制品,现多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西式琉璃台灯7(清代)
  清代玻璃器除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外,已知的民间玻璃产地还有山东博山、广州、北京和苏州等地。博山在光绪年间每年向外地输出玻璃品7千余担,产品有青□、佩玉、屏风、棋子、念珠、鱼瓶、簪珥、葫芦、砚滴、佛眼等几十种。有些玻璃珠饰曾出口到东南亚各国,有些珠子还被转销到北美洲,受到印第安人的欢迎。
  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成立,清亡(1911)时止,在长达两百多年中制造了大量玻璃器。西方传教士汪执中、纪文等人都曾参与并指导内廷的玻璃生产。康熙时的玻璃器浑朴简古,已能生产水晶玻璃、洒金蓝玻璃和套色玻璃,今故宫博物院藏有1件带"康熙御制"刻款的玻璃水丞。乾隆时的玻璃器型华丽,花纹精美,是清代玻璃生产的极盛时代。当时已能生产金星玻璃、缠丝玻璃和三、四种颜色的套色玻璃。装饰技法多采用雕刻、描彩、泥金和珐琅彩,代表性的作品有"古月轩"鼻烟壶、缠丝玻璃瓶等。
  嘉庆以后,清宫玻璃走向下坡路,器物颜色混浊,器型不正,雕刻粗糙,款识潦草。由于清宫玻璃器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工艺精美,所以深受各国人民的赞赏。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博物馆都收藏有中国清代宫廷玻璃器,尤其是乾隆时期的作品。
  清代宫廷对玻璃器的偏爱,也促进了西方玻璃器的进口,意大利、比利时、捷克等国都曾送给清宫大批玻璃制品,现多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西式琉璃台灯6(清代)
  清代玻璃器除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外,已知的民间玻璃产地还有山东博山、广州、北京和苏州等地。博山在光绪年间每年向外地输出玻璃品7千余担,产品有青□、佩玉、屏风、棋子、念珠、鱼瓶、簪珥、葫芦、砚滴、佛眼等几十种。有些玻璃珠饰曾出口到东南亚各国,有些珠子还被转销到北美洲,受到印第安人的欢迎。
  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成立,清亡(1911)时止,在长达两百多年中制造了大量玻璃器。西方传教士汪执中、纪文等人都曾参与并指导内廷的玻璃生产。康熙时的玻璃器浑朴简古,已能生产水晶玻璃、洒金蓝玻璃和套色玻璃,今故宫博物院藏有1件带"康熙御制"刻款的玻璃水丞。乾隆时的玻璃器型华丽,花纹精美,是清代玻璃生产的极盛时代。当时已能生产金星玻璃、缠丝玻璃和三、四种颜色的套色玻璃。装饰技法多采用雕刻、描彩、泥金和珐琅彩,代表性的作品有"古月轩"鼻烟壶、缠丝玻璃瓶等。
  嘉庆以后,清宫玻璃走向下坡路,器物颜色混浊,器型不正,雕刻粗糙,款识潦草。由于清宫玻璃器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工艺精美,所以深受各国人民的赞赏。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博物馆都收藏有中国清代宫廷玻璃器,尤其是乾隆时期的作品。
  清代宫廷对玻璃器的偏爱,也促进了西方玻璃器的进口,意大利、比利时、捷克等国都曾送给清宫大批玻璃制品,现多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西式琉璃台灯5(清代)
  清代玻璃器除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外,已知的民间玻璃产地还有山东博山、广州、北京和苏州等地。博山在光绪年间每年向外地输出玻璃品7千余担,产品有青□、佩玉、屏风、棋子、念珠、鱼瓶、簪珥、葫芦、砚滴、佛眼等几十种。有些玻璃珠饰曾出口到东南亚各国,有些珠子还被转销到北美洲,受到印第安人的欢迎。
  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成立,清亡(1911)时止,在长达两百多年中制造了大量玻璃器。西方传教士汪执中、纪文等人都曾参与并指导内廷的玻璃生产。康熙时的玻璃器浑朴简古,已能生产水晶玻璃、洒金蓝玻璃和套色玻璃,今故宫博物院藏有1件带"康熙御制"刻款的玻璃水丞。乾隆时的玻璃器型华丽,花纹精美,是清代玻璃生产的极盛时代。当时已能生产金星玻璃、缠丝玻璃和三、四种颜色的套色玻璃。装饰技法多采用雕刻、描彩、泥金和珐琅彩,代表性的作品有"古月轩"鼻烟壶、缠丝玻璃瓶等。
  嘉庆以后,清宫玻璃走向下坡路,器物颜色混浊,器型不正,雕刻粗糙,款识潦草。由于清宫玻璃器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工艺精美,所以深受各国人民的赞赏。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博物馆都收藏有中国清代宫廷玻璃器,尤其是乾隆时期的作品。
  清代宫廷对玻璃器的偏爱,也促进了西方玻璃器的进口,意大利、比利时、捷克等国都曾送给清宫大批玻璃制品,现多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西式琉璃杯(清代)
  清代玻璃器除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外,已知的民间玻璃产地还有山东博山、广州、北京和苏州等地。博山在光绪年间每年向外地输出玻璃品7千余担,产品有青□、佩玉、屏风、棋子、念珠、鱼瓶、簪珥、葫芦、砚滴、佛眼等几十种。有些玻璃珠饰曾出口到东南亚各国,有些珠子还被转销到北美洲,受到印第安人的欢迎。
  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成立,清亡(1911)时止,在长达两百多年中制造了大量玻璃器。西方传教士汪执中、纪文等人都曾参与并指导内廷的玻璃生产。康熙时的玻璃器浑朴简古,已能生产水晶玻璃、洒金蓝玻璃和套色玻璃,今故宫博物院藏有1件带"康熙御制"刻款的玻璃水丞。乾隆时的玻璃器型华丽,花纹精美,是清代玻璃生产的极盛时代。当时已能生产金星玻璃、缠丝玻璃和三、四种颜色的套色玻璃。装饰技法多采用雕刻、描彩、泥金和珐琅彩,代表性的作品有"古月轩"鼻烟壶、缠丝玻璃瓶等。
  嘉庆以后,清宫玻璃走向下坡路,器物颜色混浊,器型不正,雕刻粗糙,款识潦草。由于清宫玻璃器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工艺精美,所以深受各国人民的赞赏。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博物馆都收藏有中国清代宫廷玻璃器,尤其是乾隆时期的作品。
  清代宫廷对玻璃器的偏爱,也促进了西方玻璃器的进口,意大利、比利时、捷克等国都曾送给清宫大批玻璃制品,现多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西式琉璃方盒(清代)
  清代玻璃器除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外,已知的民间玻璃产地还有山东博山、广州、北京和苏州等地。博山在光绪年间每年向外地输出玻璃品7千余担,产品有青□、佩玉、屏风、棋子、念珠、鱼瓶、簪珥、葫芦、砚滴、佛眼等几十种。有些玻璃珠饰曾出口到东南亚各国,有些珠子还被转销到北美洲,受到印第安人的欢迎。
  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成立,清亡(1911)时止,在长达两百多年中制造了大量玻璃器。西方传教士汪执中、纪文等人都曾参与并指导内廷的玻璃生产。康熙时的玻璃器浑朴简古,已能生产水晶玻璃、洒金蓝玻璃和套色玻璃,今故宫博物院藏有1件带"康熙御制"刻款的玻璃水丞。乾隆时的玻璃器型华丽,花纹精美,是清代玻璃生产的极盛时代。当时已能生产金星玻璃、缠丝玻璃和三、四种颜色的套色玻璃。装饰技法多采用雕刻、描彩、泥金和珐琅彩,代表性的作品有"古月轩"鼻烟壶、缠丝玻璃瓶等。
  嘉庆以后,清宫玻璃走向下坡路,器物颜色混浊,器型不正,雕刻粗糙,款识潦草。由于清宫玻璃器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工艺精美,所以深受各国人民的赞赏。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博物馆都收藏有中国清代宫廷玻璃器,尤其是乾隆时期的作品。
  清代宫廷对玻璃器的偏爱,也促进了西方玻璃器的进口,意大利、比利时、捷克等国都曾送给清宫大批玻璃制品,现多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西式琉璃圆盒(清代)
  清代玻璃器除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外,已知的民间玻璃产地还有山东博山、广州、北京和苏州等地。博山在光绪年间每年向外地输出玻璃品7千余担,产品有青□、佩玉、屏风、棋子、念珠、鱼瓶、簪珥、葫芦、砚滴、佛眼等几十种。有些玻璃珠饰曾出口到东南亚各国,有些珠子还被转销到北美洲,受到印第安人的欢迎。
  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成立,清亡(1911)时止,在长达两百多年中制造了大量玻璃器。西方传教士汪执中、纪文等人都曾参与并指导内廷的玻璃生产。康熙时的玻璃器浑朴简古,已能生产水晶玻璃、洒金蓝玻璃和套色玻璃,今故宫博物院藏有1件带"康熙御制"刻款的玻璃水丞。乾隆时的玻璃器型华丽,花纹精美,是清代玻璃生产的极盛时代。当时已能生产金星玻璃、缠丝玻璃和三、四种颜色的套色玻璃。装饰技法多采用雕刻、描彩、泥金和珐琅彩,代表性的作品有"古月轩"鼻烟壶、缠丝玻璃瓶等。
  嘉庆以后,清宫玻璃走向下坡路,器物颜色混浊,器型不正,雕刻粗糙,款识潦草。由于清宫玻璃器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工艺精美,所以深受各国人民的赞赏。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博物馆都收藏有中国清代宫廷玻璃器,尤其是乾隆时期的作品。
  清代宫廷对玻璃器的偏爱,也促进了西方玻璃器的进口,意大利、比利时、捷克等国都曾送给清宫大批玻璃制品,现多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西式琉璃花草纹圆盒(清代)
  清代玻璃器除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外,已知的民间玻璃产地还有山东博山、广州、北京和苏州等地。博山在光绪年间每年向外地输出玻璃品7千余担,产品有青□、佩玉、屏风、棋子、念珠、鱼瓶、簪珥、葫芦、砚滴、佛眼等几十种。有些玻璃珠饰曾出口到东南亚各国,有些珠子还被转销到北美洲,受到印第安人的欢迎。
  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玻璃厂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成立,清亡(1911)时止,在长达两百多年中制造了大量玻璃器。西方传教士汪执中、纪文等人都曾参与并指导内廷的玻璃生产。康熙时的玻璃器浑朴简古,已能生产水晶玻璃、洒金蓝玻璃和套色玻璃,今故宫博物院藏有1件带"康熙御制"刻款的玻璃水丞。乾隆时的玻璃器型华丽,花纹精美,是清代玻璃生产的极盛时代。当时已能生产金星玻璃、缠丝玻璃和三、四种颜色的套色玻璃。装饰技法多采用雕刻、描彩、泥金和珐琅彩,代表性的作品有"古月轩"鼻烟壶、缠丝玻璃瓶等。
  嘉庆以后,清宫玻璃走向下坡路,器物颜色混浊,器型不正,雕刻粗糙,款识潦草。由于清宫玻璃器具有独特的中国风格,工艺精美,所以深受各国人民的赞赏。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博物馆都收藏有中国清代宫廷玻璃器,尤其是乾隆时期的作品。
  清代宫廷对玻璃器的偏爱,也促进了西方玻璃器的进口,意大利、比利时、捷克等国都曾送给清宫大批玻璃制品,现多保存在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和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网站目录投稿: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