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技工院校融入齐文化教育路径研究


  摘 要:本文以笔者学校为例,探讨技工院校融入齐文化的教育路径,以期更好地传承、发展齐文化,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优秀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齐文化    技工教育    传统文化    人才培养
  淄博市技师学院坐落于齐国大地,主要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齐文化的影响力,将齐文化的传承发展融入技工教育,是实现齐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重要途径,能更好地助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一、齐文化的丰富内涵及突出特征
  齐文化从姜太公封齐建立政权开始,歷经太公治世、桓管改革、春秋争霸、宣威盛世八百余年发展历程,形成了以变革、开放、务实、包容为核心精神的齐文化,也成就了中国文化史上辉煌的"轴心时代"。齐文化主要有以下突出特征。
  一是开放包容。齐地三面环海、多丘陵少平原且有大片盐碱地,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齐地在政治、经济、人文等各方面展现出海洋文化所特有的开放、外向、开拓性特征。在政治上,倡导不因姓氏、地域、国度的不同而拒绝采纳良臣贤策,展现了齐人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在经济上重工商,发展外向型经济,降低关税,都城临淄成为周边最大的商业贸易中心。在文化上,重视与齐地传统东夷文化的交流,简化社会程式,使得"人民多归于齐"。
  二是改革创新。齐文化重创新,善于实践。姜太公时代,创新吏治,尊贤尚能,重视个人德才与社会贡献。后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在行政、军事、经济等各方面推行改革创新,推行了国野分治、增加商业税收、"三选"制度、军政合一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助推齐国实现快速发展。
  三是崇德务实。齐重廉洁,崇尚修德,并最早提出道德的四维理论。在《管子》牧民篇中就提出了"礼、义、廉、耻"四个方面,倡议用德行教化民众。同时,齐文化讲究经世致用,与民风民情相适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齐文化融入技工教育的当代价值
  技工院校承载着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供有力技能型人才支撑的重任。技工院校学生不仅要掌握精湛的技术、技艺,还要有良好的文化基础,所以技工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应得到更多关注,这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一环。
  (一)齐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当代优秀社会文化的高度提炼概括,它所倡导的行为理念在齐文化代表性著作中均有体现。如《管子》形势篇有"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的说法,齐国的治国理政中讲究"文明"区别于原始社会野蛮状态,提倡惠民之政,关注民生。经济上提出"四民分业定居"的思想,培养从业者的敬业精神、竞争精神等。可以看出,以齐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神追求是一致的。
  (二)齐文化可为开展学生教育提供文化支撑
  在学生中开展以齐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深入挖掘齐文化精髓,助推齐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以笔者学校为例,当前学生主要群体为"00"后,他们虽然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但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掌握的基本知识不多,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少,受熏陶滋养的机会也少,在技工院校对学生开展以齐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教育,既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积淀校园文化底蕴,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
  (三)齐文化为学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提供丰富历史借鉴
  当前,技工院校要大胆借鉴齐文化中变革、经世致用的思想,坚持开放包容的办学态度,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校城融合、校企合作项目中,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师资力量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真正做到技工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科技人才学科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精准对接,从而不断提升技工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三、技工院校融入齐文化教育路径探索
  (一)加强文化课程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
  将文化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地域文化认同感的提升逐渐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不断完善学生人格培养机制。一方面,重视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引导作用,将以齐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生德育教育体系,积极开展齐文化国学经典诵读学习活动,做到立德树人与崇技尚能的统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齐文化区域优势,深入挖掘齐文化以及商埠文化、陶琉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不断丰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二)加强传统文化载体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以课堂为引领,充分发挥校园综合实践活动的辐射带动作用,营造传承经典的浓厚氛围。利用好齐文化博物馆、临淄殉马坑等齐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及齐文化遗址,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教育学习实践活动。通过诗词、书法、戏曲等兴趣小组,把齐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社团活动中。积极拓展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渠道,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国学达人挑战赛、汉字听写等主题活动,配合传统节假日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志愿者实践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中。
  (三)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
  注重知识教育、技术教育、德育等各方面平衡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担当起文化强师、文化育人的重要任务。突出技工院校特色,将齐文化精神融入其中,同时在教学楼内、实训场地以标语、标牌、展板、名人名言等形式,将齐文化融入校园景观,形成齐文化特色长廊,既展示师生风采,又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重视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学生教育工作的起点。应充分发挥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在学生个人成长、为人处世、为学治学等方面加以引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探索家校合作育人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家校交流群,定期举行线上家长会,实现老师与学生家长无障碍沟通。举办学生"成人礼"活动,邀请家长出席,共同见证孩子成长。结合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节日,积极开展"孝文化"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和孝行意识,真正形成"家校一体" 育人模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四、结语
  齐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内涵、鲜明特征和重要价值。技工院校只有发挥好校园文化教育主阵地作用,更好地传承齐文化、发展齐文化,使齐文化融入学生日常教育中,才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优秀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艳红,陈一平,石艳玲.地方高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J].管子学刊,2014(4).
  [2]刘蕾.试论开展齐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J].管子学刊,2011(3).
网站目录投稿: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