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到学校调研,我特别留意了学生作文。发现从小学到中学,抄袭现象特别严重。同一篇作文,若干个学生相似、雷同甚至一字不差者比比皆是。而教师非但没有指出这种雷同或抄袭现象,反而给出了不错的批语:"本文主题明确,语言优美,段落清晰,层次分明,希望以后更上一层楼。" 实事求是地讲,当下优秀作文选铺天盖地,信息化发展更是让优秀作文"指点即来"。教师不可能读遍天下文,对个别学生的抄袭可能不会及时发现,这情有可原。但是,面对一个班三五篇甚至十几篇完全相同的作文,老师全然没有感觉,还在那里煞有介事地打分、评语,是不是显得有点荒唐与滑稽? 现实中,教师对作文的这种"形式化批阅"现象之所以严重,是因为语文教师日常事务繁多,除正常的备课、上课外,还要听课、评课、教研,甚至还要兼教"经典阅读""大阅读"等之类的课程,承担、组织各种各样的与"阅读""书法""人文"相关的活动,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有教师坦言,面对全班四五十篇学生作文,教师如果一一字斟句酌地细看、细改,根本不可能完成。因此,教师只是对班内几个"高手"作文重点批阅,而对于一般学生的作文,只是浏览一遍,看字写得是否认真工整,做一下形式上的批阅,学校业务评估时不扣分,就可以了。 而在中高考语文考试中,作文虽然占了半壁江山,但一个阅卷教师一上午要阅上百份甚至几百份试卷,阅卷老师也只能是看看开头、结尾,看看书写,然后就给作文定了分。一般情况下,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这也就是说,考试时,学生作文只要将试卷的规定格数填满,内容是很少得到关注的。因此,作文一项,想得高分不易,失分也不会太多。 在这种"教也功不显,不教也不错"的"保底思想"指导下,大多语文教师便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语文知识教学上,对作文教学则采取了一种得过且过的应付态度,所谓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当然也就成了例行公事。此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实际上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状态,这就难怪不少学生不会作文、不愿作文,抄袭成风了。 教师把作文当成一种例行公事的业务项目,学生自然就会把作文当成作业来应付,这其实已经让作文"下了道"。不在"路"上的作文,当然便无所谓前进,也就更无所谓改进了。 2014年,福州二年级一位小学生"习爷爷很害羞"日记走红网络。一位二年级的孩子,还没有进行过很正规的写作训练,但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写得头头是道,内心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是因为孩子写的是自己的所见所闻,写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钱穆先生曾说:"出口为言,下笔为文,作文只如说话,口中如何说,笔下即如何写,即为作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作家"。从牙牙学语前,孩子就很愿意写写画画,他们愿意把有趣的事"写"下来,说给别人听,拿给别人看,有时还会孤芳自赏,他们高兴于"写",乐于"写",在"写"中感到快乐。因此,作文并不神秘,把自己所听、所见、所说、所想有选择地记录下来,就是作文。 所以,我认为,当今作文教学之难关键不在于方法,而在于理念,教师必须从思想上拿作文当回事。加强对学生写作方法的引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祛除形式化批阅之陋习,端正对学生作文批阅的态度,像语文教材中《绿绿的爬山虎》中的叶圣陶老人一样,认真仔细批阅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并采取多种措施对批阅之后的作文再进行跟进指导。 首先,要本着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态度,对每一篇学生作文,教师都要认真批阅,不仅看文笔是否优美,更要察内容是否真实,对内容不真实的学生要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只要学生开始记实了,写出好作文便不难了。 其次,要改变学生作文"一次性作业"的局面。当下现状多是学生作文写完了就交上去,教师批改后就完事。不要说老师,甚至连学生都不会再看第二遍了。学生作文簿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应付学校的业务评估。若真如此,就定会大大降低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欲望,更使得教师批阅失去了意义,学生作文水平当然也就无法得到提升。 教师为什么要给学生作文进行批阅?就是在肯定学生作文优点的同时,提出修改建议。因而教师批阅完毕,学生要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改,写出第二版、第三版甚至多版的"提升文"。教师通过班内宣读、专栏张贴、网上悬挂、结集"出版"等方式将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展出去、晒出去,让学生产生成就感,这会极大地提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激发起他们持续写作的强烈欲望。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要进一步给语文老师适当减负,或者给其配备助教,使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对学生作文一一进行细看、细评、细改。学校的业务评估管理也要改变传统的作文评估方式,不仅要看作文篇数够了没有,教师批改得细致与否,更要看学生作文的质量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