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各级各类学校迅即广泛开展思政课程建设大讨论,并对思政课程建设要"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进行了全面部署与落实。作为浙江省德育先进单位、全国技工院校德育教育联盟发起单位的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凭借多年深耕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积累,在思政课程建设中大胆探索、深入实践,充分发挥师资团队、专业课程和课程教学在思政课程建设中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矩阵作用,通过师资建设强化"思政"、锻造思政课程建设"主力军",专业课程渗透"思政"、坚守思政课程建设"主战场"和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打通思政课程建设"主渠道"的实施路径,构建起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課程的"三模块"思政课程体系,有力推动了学校思政课程建设的深入与发展。 师资建设强化"思政",锻造思政课程建设"主力军" 职业学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80%左右的学生认为影响自己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一位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尤其是身兼专业任课老师的班主任。因此学校充分认识到,要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建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关键,他们开展思政课程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决定着思政课程建设能否取得实效。为了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确保思政课程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学校采取构建"三级"联动机制、实现班主任"三力"培养、对教师进行"三全"质量考核的"三三"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 构建"三级"联动机制。学校在"提升学生品德素养建设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了教师品德素养提升相对应的建设小组,具体负责教师品德素养提升的方案制定和任务落实,形成了"校级—系部级—小组级"的三级联动建设机制。在此基础上,学校通过机构改革,建立并逐步完善了通用技术中心、心理健康中心、规范化管理中心、德育发展中心、广电运行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五中心",最终构筑起了书记总负责、党政联动、五个中心协同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四梁八柱。 实现班主任"三力"培养。班主任是学校思政课程管理的"执行者"和班级思政课程建设的"掌舵者"。为此,学校聚焦班主任"专业力、创新力、幸福力"的打造,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管理需求的班主任三级三段培养体系。"专业力"培养,即将班主任根据"经验值"进行分层分类培养,一级为见习班主任,二级为具有1届3年工作经验的班主任,三级为具有2届6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班主任。三段即任何一级的班主任在每个学期都要参加三个阶段的校本化培训。"创新力"培养,即打造班主任工作室平台,由1名"大咖"级班主任担任导师,带领2名具有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三级班主任和3名刚刚担任班主任的一级见习班主任,开展思政课程活动设计、思政课程开发、思政课程课题研修等活动。"幸福力"培养,将班主任分成导师、专家、高级、中级、初级和见习6个等级,规定各职级的不同待遇、责任和晋级条件等。创立优化班主任评优机制,立足班主任日常工作和综合表现,全面考察班主任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并每月进行评比。构建双师联动考核机制,将班主任工作与该班专业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绑定"。 对教师进行"三全"质量考核。学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构建了内容全方位、时间全过程、主体全员参与的"三全"评价体系。首先,将教师参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活动进行评价、跟踪、反馈,将评价结果与教师德育操行评定挂钩,作为教师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其次,对教师在校内的品德素养成长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其三,为教师达到各项品德素养建立科学的参考坐标系。评价由教师、学生、企业共同参与,做到评价主体的全员参与和多元化,让评价结果更客观,从而对教师的各种品德素养均衡发展起到纠偏和督促作用。 专业课程渗透"思政",坚守思政课程建设"主战场" 专业课程是思政课程建设的"主战场"。如何将思政课程渗透进专业课程之中,实践中学校在严格按照《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置课程的基础上,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接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地气",通过"学习课程标准——拟定研讨方向——学生、家长调查——集体备课——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的思政课改流程,对课程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采用模块化和专题型的方式重构课程体系,构建起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程的"三模块"思政课程体系。 "基础性课程"采用国家标准课程,包含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创业教育教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灵乐园六大模块;"拓展性课程"包含以时事热点、实践活动、学校活动为载体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民族教育、社会教育、感恩教育等;"实践性课程"包含劳动实践、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增强思政课程的时效性、针对性及有效性。全校思政课严格按照规定学时组织教学。 在保证必修课正常开设的同时,学校加强学情研究,开设专题型公共选修课程。如利用拓展资源关注热点焦点,开设了《大国工匠》《中职生职场社交礼仪》《中职生安全教育》《演讲与口才》《大国重器》等一系列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思政类公共选修课,增强了思政课程的亲和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的书本理论中"走出来"。通过系列课程整合校内外专家专业资源,每月组织一次"大国工匠"主题讲座,由各系主任或校外专家主讲,让工匠精神活起来,让身边典型人物活起来,促进"工匠精神"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融"匠心"于我心。引导学生树立起"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系,助推中国制造强国之梦。 在教材使用上,学校严格按照《技工院校德育课程标准》要求,必修课程采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道德法律与人生》《经济与政治常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创业教育教程》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心灵乐园》。选修课程教材选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工匠精神读本》等。精心选用必修、选修课程教材,丰富了思政课程建设内涵,实现了思政教育载之有体、教之有物。 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打通思政课程建设"主渠道" 课堂教学是思政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思政课程建设的"主渠道"。思政课程建设要在课堂教学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落地落实,将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教育元素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的融会贯通呢?实践中学校找到了打通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壁垒"的好办法,那就是实现专业与专业、课程与课程间的"跨界融合"。 为了实现"跨界融合",鼓励广大教师自觉深化对专业、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适应新时代要求,学校阶段施策、循序渐进,先后召开学校党建工作会、"思政课程"推进会等一系列研讨会,建章立制,形成"校院整体推进、系(部)主导、教师主体"的工作思路,并统筹线上线下各方面资源,推动形成"学校有氛围、学院有特点、专业有特色、课程有品牌、讲授有风格、成果有固化、教师有榜样"的工作格局。 与此同时,学校实施各专业、课程负责人讲授本门课程第一课制度;开展思政课程集体备课活动,切实保障思政课程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得益于此,学校专业课教师逐步摆脱了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扩展了工作思路和教育视野,让教学课堂"活起来""连起来"。例如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将课程与商业案例、时事政治结合起来,推行探究式案例教学,以工作情景或者問题为导向,将国家经济动态、经济政策以及优秀企业发展典型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中,增强教学情景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提升对社会发展的见解和认知,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能力。 再如电工基础课程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穿插讲解和观看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成果的同时能认识到科学家成功的原因:敢于探索的勇气、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和爱国的情怀。以"电流"类比"水流"便于理解电流的方向问题及形成条件,水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电流由高电位流向低电位,引入"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句励志之言,鼓励学生向上攀登,努力奋斗,追求更高的目标,否则最后只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和显性教育,与思政课程的价值塑造和隐性教育,有如菜与盐的关系。菜视之有形,盐食之有味。思政课程追求的境界是"吃盐不见盐"。专业课教师如同"大厨",要拿捏好"火候"和"口味",才能烹制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餐"。学校对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的大胆尝试,既改变了传统思政课教学形式,让思政课堂从"平面"走向"立体",使得思政课教学更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又着力打造了一个良性共生共振的思政教育共同体,让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实现了同向同行,形成了立德树人、培根育魂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