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边城史话第四回县政府初办教育游女士自建女校


  民国十八年,湘川公路通车。云盘石城因偏离公路,来自四川、贵州的秀山、松桃,保靖、永顺、吉首及附近莪蓉、毛沟、龙潭的人群,纷纷转移到了公路、水路都很便利的边城赶集。云盘客商开始绝迹,城内居民纷纷搬离,造成石头城门可罗雀,逐渐演变成为一座空城。县知事吴礼伯看见云盘市井萧条,土药局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便下令拆销土药局,并将土药局的建筑与城内的天王庙建筑,分别改建成为长庆屯小学和吉峒坪小学,又将云盘城北的大兴寺建筑,改建成了一所大兴寺高等学堂,由此开创了永绥县最早的现代教育模式。众所周知,永绥地瘠民贫、文化落后,说得好听一点,这里是一个世外桃源,说得难听点实则还为一个不为外界问津的封建中古农业社会。因为苗、汉隔阂,大部分人仍然保持着相当特殊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加上多山、耕种田地少,粮食自供不敷,除极少数人家能够吃上大米外,一般人家都将玉米、红薯作为常食,常常是天还未亮,全家老幼锁门进山打柴、种地,一直到天黑才回来,称为"两头黑"。终年勤劳而又往往不能足食,社会的贫困必然产生文化的落后,而文化越落后往往社会也就越贫困。当然,这一举动,很快便得到了永绥县各族民众的极大欢迎。受其影响,吉峒坪商人罗海容,自己筹资,在吉峒坪兴建了一所吉峒坪第二高等学堂。由于在生源上,该校竞争不赢长庆屯和吉峒坪小学,又在师资上受到长兴寺第一高等学堂的打压,便迁进了花园县城西门口去办校。然而,在县城内又因为生活成本高,大多数随校迁来的学生无法支撑,纷纷缀学,学校被迫停办。
  话说,这永绥县城中,有一位知识女性名叫游淑珍。她于光绪十七年出生,在家里兄妹中排行第五,故小名又叫游老五。民国八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波,也影响到了偏僻的湘西,游淑珍便跟随父母东下桃源经商,自己则考入了桃源县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由于在这里,她接受了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身材逐渐成长的苗条、体态均匀,平时还喜爱穿一件荷花色中式上衣,一条丝质黑色裙子,与她那一头自然卷曲的披肩发型异常协调,更体现出落落大方、姿态潇洒,是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校花。游淑珍从第二师范毕业后,为了躲避当地一位大军阀欲纳为其小妾的追求,便返回了故乡永绥县城。吴礼伯才在云盘兴资大办现代教育的小学及高等学堂的这一举动,也启发了游淑珍,她经过一番调查、思考,毅然决定尽其所学,在当地兴办一所女子专门小学堂。
  经过一番筹措,游淑珍首先游说自己的父母、亲戚和兄弟姐妹等,筹集了近五千块银元;其后,又动员县城一些与其父母有过生意往来的商贾,筹资了一万余块银元,将罗海容在县城内被迫停办的第二高等学堂盘了下来,并且采用返聘的方式把学堂的二、三十名教职员工聘为学校教师。不过,这些教师大多数都是私塾出身,既不知道颁布的小学课程标准为何物,教学方法也多为注入式教学,逐字讲解,属于典型的认字先生。学校起初采取保送入学的方式,膳宿等费用自理,招收第一期春季班新生,虽然四处广告招考,结果报名的却只有六名女生,后来被迫改为膳宿等费用均由学校供给,一共从全县城乡招收了各类女学生二百余名,年龄从七岁至十七岁不等。女子学堂兴办后,永绥县城文风、旧俗为之一改。游淑珍在学校兼任校长与教师,同学生们谈话总是脸上挂着笑,流露出妈妈似的亲切感和温存感,不论在课堂上讲课,还是带领学生参加劳动课,她都徐徐善诱,身体力行,学生们都喜欢她、尊敬她。
  一年以后,县知事吴礼伯因年事已高返回故里。本地人宋子友接任县知事,他看见女校办得兴盛,认为大有油水可赚,便县政府名义下令将女校并入了永绥县政府兴办的县城第一高等小学堂。后来,他发现女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县城及周边乡镇的小商、小贩和平民家庭出身,学校又不收学杂费,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油水可赚,便找借口把大部分学生劝退学了。女校原有一个女学生,她的学习非常用功,成绩排名学校第一,游淑珍离开学校随夫去常德之前,曾经对其父母多次称赞她以后必成大器。她的父亲开了一家小小的酒作坊,母亲则做些小本生意补贴家用,家里虽然说不上富裕,但正常供一个学生读书的能力还是有的。她父母不忍心让她失学,就将家里自制的相当于一个月销售收入的两桶白酒,提了去给学校校长送礼,希望学校能够将她留下来。这校长见状,嫌弃这两桶酒是当地酒,没有接受。结果,这个女学生也就失学了。
  学校里有个教师,叫做黄洪涛。为此非常气愤,专门画了一副为女学生鸣不平漫画张贴在学校大门口,画中是一个驼背的中年人手上提着两瓶酒正去给人送礼,他的后面还跟着一个驼背人也提着酒准备去送礼,旁边则站着一位同样驼背的人正在指手嘲笑他俩。画中注了一首打油诗说:"张驼提酒去探亲,李驼又在路边行,王驼见了哈哈笑,世上穷人无书读!"
网站目录投稿: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