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浪教育"官号近期发布的一条微博启发,也想说说这方面的事。一位叫Jacky的中国留学生在今年年初(农历新年之际)拍了一段名为《Chinese in Foreigners" Eyes》的纪录片,片中记录了30位在英国读书的各国大学生(85-90后)眼里的中国和中国人的形象。结论是:总体而言,中国菜比中国其他任何标志都出名,也更容易赢得外国人好感;中国学生给老外的整体感觉是内敛,害羞,英语不好,聪明,但有时很奇怪。 似乎只有中国人特别在乎别人是怎么看自己的,也特别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我们上电影理论课,老师组织我们讨论Nationalism,说在生活中你何时感觉自己的民族主义情绪最明显。这简直是为我们中国学生定制的话题啊!好多同学都谈到了台湾问题、边疆问题,说班上有位香港来的同学竟然说自己来自"HK, not China."惹得我们大陆来的都很生气!老师说为什么呢?这这这还用问为什么吗?香港都回归十多年了,早就属于我们中国了啊!老师问那为什么这件事对你这么重要呢?因为…我们爱国?! 我特别喜欢跟老外(西方人)聊天,我身边的老外分三类:第一类,提起东方,只崇拜日本(文化和经济),对其他国家既没有概念也没有兴趣;第二类,对东方神秘的文化充满浓厚兴趣,梦想就是有机会到亚洲旅行或者工作,但是对中国的了解非常片面,甚至可笑;第三类,会讲一点中文,交往过一些东方女孩子,以为自己是中国通了。 中国人特徵1:不爱社交 刚开学时,大家聊彼此的室友,Macarena说她有一个wierd中国室友,男生,从来不跟他们一起出来玩,每次叫他都不出来,总是一个人闷在寝室里,也不知道在干嘛;冰箱里的东西都贴上自己名字,请别人不要动;一次她跟他远远的打招呼,他转身就跑……大家都哈哈大笑,Juliette说:当然了,因为他是中国人嘛!我说:为什么"因为他是中国人"?Juliette连忙解释:Nancy,没有冒犯你的意思,但是大多数中国人都很害羞,不爱玩,不是吗? 我不觉得语言和文化是阻碍我们"打成一片"的障碍,很多来自并不发达的国家,英语说得不如我们的同学都能融入的非常好,但很多即使在国外生活很多年的中国同学依然只跟自己国家的同学来往。当然,你可以说我们在海外人多啊,有硬件条件,如果是哈萨克斯坦来的想挑也没得挑啊!我们都习惯遵从熟悉的程序,讲熟悉的语言,吃熟悉的食物,交往有熟悉背景的人……但往往不由自主陷入熟悉制造的温柔乡,很难从中再迈出去体验艰难,经历不同,从而错过外面的精彩。开学之初,学校组织的几次party我都兴致勃勃的参加了,后来觉得又吵又累就没有再去。有一天在厨房里见到Migual,我说很久没见到你了!忙什么那?谁知他一脸无辜的说:我不知道Nancy,是你忙吧?你很久都不跟我们hang out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原来已经被他们联合抗议了!赶紧洗脸更衣加入他们下一个趴!进对酒吧就是选对圈子! 我们中国人沟通感情的方式是一堆人围坐一桌,借着好菜好酒聊天扯淡。但在西方文化里,乱哄哄的酒吧夜店是社交主流,不喝两杯怎能敞开心扉呢!你老不出现又怎能在这个圈子里混的脸熟呢?我一直有一个逻辑,就是不管你身在谁的地盘,一定要及时尽情享受这个地盘的文化,他们的美食,他们的娱乐。吃了30年中国菜,改吃1年英国炸薯条又怎样? 中国人特徵2:爱扎堆 来英国之前,我听过无数这样的建议:中国学生为了提高语言水平要尽量不要跟中国人扎在一起,多跟其他国家同学往来。来了之后,特别能理解国人扎堆的原因。第一,情感上,离家数千里,面对一个崭新的世界,熟悉的面孔和语言是最给力的安慰;第二,生活上,我们的生活习惯很大大大程度上与老外不同,他们喜欢的我们接受不了,我们愿意做的事他们又不知所云;第三,学习上,这就不仅仅是语言的差异了,我们需要面对的简直是两套天壤之别的系统,从小到大可能只有咱们国人没有被鼓励过"Critical Thinking",不敢批判老师、专家、前人的理论,我们太习惯"接受",但是这里所有的论文都要有你对大家著作的批判见解,seminar上讨论的也尽是你的批判观点,当然前提是能自圆其说;第四,文化上,我发现不管来自北美还是欧洲,南美还是非洲,其他人的文化都是相通的,除了我……比如聊起流行音乐,流行的艺术家,流行的街头文化,甚至adventure,人家怎么那么多共鸣?说起潜水,我的经验还是在巴厘岛插着吸管被教练牵着游,我的墨西哥和德国室友纷纷亮出"潜水证",互相比下潜的深度和海域,甚至还有人见过鲨鱼。 我有一个加拿大朋友在同时学习汉语和日语,虽然日语才学几个月,比我的日语水平高出一大截(当然得承认,我学的日语6年没用全都忘了)。他喜欢日本女孩子的程度不是一般强烈,我让他对比中国、日本、韩国女生有什么本质不同。他一针见血的说:日本女孩最懂礼貌,最会照顾自己的外表,最有女人味,相比中国韩国女孩也最独立;中国和韩国人都喜欢扎堆,如果交往一个中国女孩,还要跟她所有朋友有交集,"赢得"大家的好感,他觉得很麻烦。 我总结,"扎堆现象"跟我们这一代人不够独立,依赖心理强,再加上从小到大没有兄弟姐妹总是需要找一个外人陪伴的原因有关,出去逛街、吃饭、买东西甚至上厕所都必须找一个伴。但是其他国家的同学对于"我行我素"这件事看得很开,有伴就一起玩,没有自己一样无所谓。 中国人特徵3:自尊心强 幽默感差 以前,每当别人说起中国的不好,即使说的很客观,很中立,我都立马扑上去,辩个天翻地覆,你死我活。慢慢的,看的多了,经历丰富了,就会感谢人家给你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呗!而且,公民社会本来就是开放给所有阶级成员自由评论的,有理的赢,没理的再去想想输哪了。在反复不断推理论证的过程中矛盾才能被发现和解决,社会才能进步。而且,越是大国越该有大国的胸怀,美国和英国的媒体几乎每天都拿政客、名人开玩笑,左派分子一天到晚唱衰自己的国家快完蛋了,深陷困境,伤痕累累,但是人家照样日不落,照样拿着高工资还不用加班。 希腊算是这次欧债危机最没面子,地位最尴尬的国家了,班上好多希腊的同学,提起"欧债"都自己主动添油加醋说这有多丢脸,但说起长线又都充满希望,觉得自己的国家一定会好起来。"卡恩性侵事件"和"贝卢斯科尼辞职"都是法国和意大利同学津津乐道的话题,我的法国室友告诉我,在法国很多女记者跟政客发生性关系来获得跟政客的"亲密关系",赢得一手信息或者给自己"走进圈子"的机会,大家都觉得这很平常。贝卢斯科尼跟多少小姑娘上床是他老婆该管的事,只要他做好分内的事,保证国家经济走向老百姓就不会对他指指点点。我很欣赏他们身上的大气和"自我爆料"的幽默感,对自己国家的社会问题拿得起也放得下。当然,最最最核心的原因还是拥有足够的自信,有自信玩笑才开得起。 有一次在酒吧聊天,室友们问我刘玉玲、巩俐在中国人眼里算不算美,中国人觉得中国美女应该什么样。我赶紧借机输出了我们的美女价值观:高挑,白皙,杏眼,黑发,有曲线。大多数老外喜欢的黝黑、凤眼那种都太太太非主流了!然后Macarena顺势问我:中国有"有曲线"的女生吗?引得大家笑作一团,我说:当然有啊,不过那种都嫁大款了,你在这里看不到! 来英国两个月体会最深的是,几乎每一个来这读书的中国人最少已经接受了十几、二十年的英语教育了,而且不管在什么阶段英语都是必修课,重视程度一流,大家也都舍得花大价钱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但是真不晓得我们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怎么会那么不实用。来自德国、法国、俄罗斯等等这些母语也是世界主要沟通语言国家的同学英语听说会话水平比我们好很多,而且一般都会讲3-4门语言,印度学生口音差但是词汇量惊人,很多非洲国家的学生英语也非常好,咱们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是不是先别忙着赚钱,想想这么多年都教了什么?李雷韩梅梅是不是也该下岗再就业了? 文:meng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