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网上,我读到了一个美国华人朋友发的帖子,说是他中国的亲戚家有个宝贝女儿,十五、六岁了。平日里除了上学便无所事事,只会在互联网上消磨时光,成为一个"宅女",搞得家长忧心忡忡。 幸好这个女孩子家还是有一点经济实力的,于是为了孩子的前程,家长便把孩子送到美国来上高中。这位美国网友便理所当然地成了这位90后"宅女"的监护人。也许是这位网友离开中国久了,也许是他家中儿女已经长大,没有90年代出生才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反正听他一讲就知道在他和这位小"宅女"之间的代沟还真够深的。 "宅女"这个词我过去听说过,但我还是第一次认真去想它是什么意思。上网查一下才知道原来"宅女"、或者笼统说叫做"宅人",是个外来词,是从日本转到台湾,然后才传到中国本土的。现在人们用这个词,那个意思基本上是贬义的。指的是那些不愿意出门、不喜欢社交、酷爱上网或者其它虚拟世界的活动;喜欢看动漫、动画打发时光、穿着打扮也与同年人不同的年轻人。近年来"宅人"的年龄段越来越往下降,超越了原来青春白领的80后一族,引入了尚在读中学的少男少女们,给身为60后的父母们带来了很多困扰。 其实"宅人"一族的出现不能全怪那些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孩子们,更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是80后、90后,一代不如一代的族群退化。"宅人"现象其实是孩子们与时共进的结果,是当前网络、数码虚拟世界创造出来的新产品。 当然,如同任何领域的新产品,"宅人"刚一出现时,也不一定立刻被社会的大多数所接受。但是公众和家长在批评这些"宅孩子们"理想缺失、能力低下之前,也应该检点一下自己,寻找一下培养出"宅人"的土壤究竟在哪里? 美国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叫做Bronfenbrenner,他提出了一个社会生态模式的理论。这个理论告诉我们说,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其实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生态圈,在这个圈中有直接能够对孩子们产生影响的微型社会生态系统,也有通过其它途径对孩子们产生间接影响的大社会生态系统。 在微型社会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包括了家庭、学校、社区、同伴、还有媒体。正是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给每个孩子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孩子在其中接受着这个生态系统的影响,长大成人。 由于社会生态系统是在不断进化、改变的,作为这个系统的产品的孩子们,当然也会不断地进化、改变。尽管有些进化和改变所带来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我在这里所讲"宅人"就是一个例子。 有研究报告说,中国的"宅人"中有77%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独处,家中没有同龄的伙伴,习惯于自娱自乐,也形成了独立自我的性格。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宅人"是独生子女政策的副产品。 此外"宅人"这种生活方式在上个世纪当互联网、数码媒体,一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上世界尚未普及的年代里,是很难出现的。在80后、90后父母和祖父母成长于其中的,以政治斗争为基础的年代里,更是无法想象的。 很简单,倘若没有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交友这些服务的话,人们就是想闷在家里、足不出户也不可能,因为他无法生存下去。更不要说当年此起彼伏的运动,让人就是不想动也得去参加运动,否则便成了阶级敌人、敌对势力了。 所以我觉得"宅人"这种现象是孩子们成长与时俱进的体现,尽管这种与时俱进令父母和社会上很多人为他们担忧。现在看来网络和媒体对孩子们的影响一时半会是不可能减退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除了媒体在微型社会生态系统中,还有其它好几种因素也能对孩子们形成直接的影响,比如家庭、比如学校、又比如社区。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综合利用这些因素来帮助孩子选择一个更为积极、活跃和广阔生活空间,跳出"宅居"这个小圈子呢?"宅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习惯。 既然是习惯,那就说明它是通过培养而逐渐形成的。如果家长不希望孩子长大成为一个独居家中的"宅男"、"宅女",那他们出手就要早。就应该在童年期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的生活空间;提供健康、现实的人际交往,打开孩子的眼界,让孩子学会欣赏虚拟世界以外的那个更大、更精彩的世界。而不要等孩子"宅"了以后,才试图去改变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