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越麟 张夏萍 【摘 要】本文简述了现代国企工资决定机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后面谈到了关于国企工资改革的方向以及措施。 【关键词】分配制度;改革建议措施 一、背景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工资管理体制,工资完全由政府决定;改革开放后,工资决定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原先集中在政府手中的工资决定权逐步转变为由企业决定;同时,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来,劳动力市场工资决定的自由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工资决定机制在不同部门之间有可能产生差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加快转型期间,影响劳动力市场竞争性的因素更加复杂。 二、国企工资决定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部门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直围绕市场取向,积极稳妥地推进,改变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工资管理体制,先后推出技能工资、岗位工资等多种形式的工资分配方案,初步建立了适应企业特点的工资制度,普遍实行了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办法,扩大了企业内部分配自主权,实行了以劳动评价为基础的基本工资制度和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当前国有部门工资决定机制的特征是:首先,从工资决定的主体来看,企业的自主地位日益提高;其次,从工资总额的确定方式上来看,具有国家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特点;再次,从确定工资水平的依据来看,现阶段的国有企业工资决定主要实行"工效挂钩制",即工资水平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定,经济效益好、工资水平就高,经济效益差、工资水平就低;最后,从工资自主决定形式来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初步展开,劳动工资自主决定的质量发生了一些变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有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异也非常大,部分国有企业凭借垄断地位强势攫取消费者剩余,限制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流动,形成本部门工资大大高于其它部门的局面,如能源、电力行业等。 应当认识到,现阶段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比重偏低的问题,既有经济发展阶段的原因,也有经济结构不合理、制度体系不完善的原因,而这种种原因综合在一起,又共同体现在工资决定机制的扭曲上。尽管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将持续一段时间,从而给提高劳动者报酬水平带来一定压力,但是通过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改革企业分配制度、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消除政策偏差,逐步理顺工资决定机制,依然能够起到提高劳动所得比重的作用,使广大劳动者更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改革企业的分配制度 (一)实行就业优先的增长方式,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与服务业的发展。要想加大就业需求和劳动工资,就要立足于基本国情和改善民生,我们应反思投资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负面影响,实行就业优先的增长方式。政府可通过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免税费、加强服务等手段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与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这对于提高劳动者报酬水平具有显著的支撑作用,是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比重最基本的途径。(二)有效发挥工会作用,提高劳动者的组织程度,增强劳动者的议价能力。我国目前的工会组织流于形式,无组织的劳动者无议价能力。在今后一个阶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工会建设,提高劳动者组织程度以增强议价能力。(三)统一劳动力市场、消除劳动力流动障碍,促进劳动力的充分、合理流动。由于户籍制度、行业垄断等原因,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被人为分割,市场信息不能被充分传递,劳动力不能合理流动,造成了工资决定机制的扭曲,损害了劳动力和競争性行业职工应得的劳动报酬利益。(四)改革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推动企业利润向职工分红,改善劳资分配关系。我国加入WTO后,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不尽合理。为此,首先要真正贯彻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原则,破除计划经济时代按职工资历、身份分配的旧体制;其次,要完善工资基金和绩效工资制度,使一部分企业利润转化为工资基金,根据劳动绩效合理使用基金,增加劳动者工资,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再次,要对垄断行业工资实行全面监管,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收入分配与市场接轨,使更多劳动者分享垄断利润。(五)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有利于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所得比重的政策体系。促进收入公平合理分配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发挥积极的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 四、解决分配领域主要问题的措施、建议 (一)确立一个高层次、广视角的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基本思路,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经济社会体制以及建设社会诚信制度等为依托,做好四方面衔接。 (二)加强对收入分配改革的领导,设立高层次的领导机构。鉴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应成立国家层面的收入分配改革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挂帅,有关部委参加,统筹规划收入分配改革问题,同时明确牵头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各自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既分工又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收入分配的系统配套改革。 (三)抓好标本兼治措施的贯彻落实。重点包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科学生产,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推行产业产品升级换代,从而增加社会财富,把收入分配的蛋糕做大;逐步降低我国经济对外出口的依存度,控制并减少国外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我国外向型经济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大力加强对非公有经济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实施打破垄断的各项措施。 (四)重点突破,处理好效率、效益和公平的关系。当前要狠抓收入差距过大这一问题,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把提高农民、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以及企业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作为重点,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增加对社会保障基金投入的力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各类社会保险标准,建立普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