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撰:苏子悦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周晓青老师的《李健火在了这个躁郁的年代》 部分内容摘自南方人物周刊余楠的《吴秀波 演戏就是人生》 李健:音乐与人格都润物无声 短短两个月,李健便异军突起,强势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娱乐版:从他的颜值、到个人生活,再到衣着品味,无不被大众咀嚼着。李健为何会在这个躁郁的年代"火"了,这是必然抑或偶然?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必然。只因他呈现了每个人梦寐以求的状态——健康、连贯、真实又不失幽默。或者说,李健以一个健康人的姿态惊醒了这个时代。 在心理学层面,要成为一个健康的人真不容易。著名的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认为,一个具有"真实自体"内核的人才可谓之健康:那是一种整合的状态,人的精神、躯体和心灵三位一体。而个体自身不仅能感受到真实,还能辨识出真实。之所以说不容易,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发生严重依赖婴儿期母性的功能。即,母亲是否能够在早年为孩子提供稳定且抱持的养育环境。这些良好的感觉会经由日夜规律的生活、悉心的照料被婴儿存入记忆,促使他们自我的整合,并且形成一种连续一贯的体验。 李健能坚持自我,从未刻意讨好过观众。从2001年组建"水木年华"到与卢庚戍分道扬镳,据说是因为他执拗地坚持音乐的纯洁性。一曲《传奇》在创作七年后才因王菲的翻唱为人熟知。诗意浓浓的《贝加尔湖畔》也是被"中国好声音"的学员唱红的。这些经历并没有让李健妥协,当2015年他来到"我是歌手"的舞台依旧初心不改,继续唱自己想唱的,传播自己所欣赏的好音乐。或许对于李健而言,知道自己在意什么比拥有什么更重要。这就是真实自体所带来的连贯性,以坚持的方式呈现。他让每一个听众都不自觉地去聆听他的声音,而不是急于去评价或改变。 李健说自己喜欢"润物无声",一如他的音乐。偶有的高亢也只是河道必经的弯道,自然而不着痕迹。听李健的歌曲总能呼吸到一种"宁静的沉思的空气",让人不禁沉静下来。对于音乐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关系,我国古籍《礼记》早有认识。古希腊的人们对不同的音调对于人的情绪产生差异的影响也有所了解。被称作"音乐诗人"的李健,正是通过歌声让人们感受到了思考的力量。在生命早期,只有当妈妈不在场的时候,精神才发挥着婴儿自我安抚的功能,"思考"由此产生。人类藉由思考得以和自己共处。在这个不断索求的时代,需要有人提醒我们所有的外求都需以内在满足作为前提。那些无所畏惧的冒险只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引起更多的焦虑。 李健习惯用音乐叙事,他的作品里"讲成长、讲经历、讲过往、讲沧桑"。借助艺术家的作品去认识他是最好的方法。李健在演唱完《当你老了》之后分享自己的人生感悟:"在我心目中理想的老人是很吸引人的,我希望自己老了的时候,变得更加的开阔,能接纳一切人,对身份对地位都没有偏见,对世界还很好奇,但有正义感,而且能够很勇敢。"这里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有对世界的态度。 重新填词的《假如爱有天意》则表达了李健对于爱情的现实态度。哈佛幸福公开课的主讲老师塔尔·宾-夏哈尔曾说过,很多人对于爱情的痛苦是始终在寻找着真命天子。这种"始终寻找"的心态隔离了人们去感受现实幸福的能力。那些在早年没有体验过良好抚养的人而言,这种寻找是终其一生都无法满足的幻想。因为,他们需要得到的不是满足,而是承认无法被满足的现实。 谁知道爱是什么,短暂的相遇却念念不忘 …… 眼前人给我最信任的依赖,但愿你被温柔对待。 多少恍惚的时候,仿佛看见你在人海川流, 隐约中你已浮现,一转眼又不见。 假若在婚姻中在偶遇一段情感,那份患得患失就如天边闪烁的星星。无法炽烈,也不免心潮暗涌。李健非常细腻地刻画了这些时刻的状态,用具有画面感的语言加以描述。而那份失落的愁绪置于朦胧月色,又是何其的幽美?李健吟唱道: 月光如春风拂面 不必真实拥有,仍可珍视情缘。一个人正是基于对现实的妥协,才能在舍弃夸大全能感的同时,还保有私密的内在世界。如同一位爱尔兰诗人描写的"当你从我梦中走过时,一定要轻柔地走过。" 一个健康的人必定是身心合一,它源自婴儿在被母亲物理照料的同时,感受到心理的抱持和精神的回应。这些共同构建了一个人健康发展的三维空间。正如古希腊的谚语"良好的精神孕育在良好的身体中"。李健稳定的人格、充沛的创作力、才思慎密的思维都得益于他健康的体魄。人们羡慕他在41岁的时候仍然拥有结实的胸肌和平坦的腹肌,正是他自我管理的结果。而一个懂得爱惜自己的男人,才有关爱他人的能力。网上流传着爱妻"小贝壳"情趣生动的文字,她曾动情地说"遇上他(指李健)是我这生最好的年华。"或许就是最好的证明。 "健式幽默"当然也是被粉丝们乐道的。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一个人健康发展之后形成的高级防御机制。而李健用幽默的方式拒绝了某些话题、某些层面的"沟通"。当他被问到参加"我是歌手"节目的初衷时,李健也一本正经地回答,"没有初衷,我只有高中"。孙楠戏称他"秋裤男",他回应"赠送秋衣"。在温尼科特看来,人具有"沟通与不沟通"的权利。健康的"不沟通"状态是建立真实感受的重点。所以,李健无意个人的私生活被窥视,不愿过多谈论与音乐本身无关的话题。 无为的李健怎么就被神化了呢?想必"男神"最不相信神。在《锵锵三人行》中他曾说过:"把这个(创作)灵感能够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其实是靠技术,是靠理性的思维。"没有人能收获平白无故的成功,它一定与踏实的学习、实践分不开。李健在坚持音乐的道路上既是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绝对的行动派。对于古典音乐的熟悉、从未仅停留在理想上,而是不间断的学习、思考、创作。 李健火了,火在这个躁郁的年代。人们借助对他的理想化投射而得以远离喧嚣,回归平和——每个人期望的家园。时代的车轮飞速旋转,没有了停顿、没有了思考,听不到回音。 而幸运的,我们听到了李健的歌声,并借助他得以和内在的自己相遇。当我们老了,坐在贝尔加湖畔回想人生,发现终于慢慢的成为了自己,这会是最传奇的事情吧...... 吴秀波:演戏就是人生 假如10年前,有人指着一个一百七十多斤的胖子告诉你:他就快35岁,做过歌手,开过餐厅,倒过服装,全都失败;从没演过戏的他,不用几年就会成为国内影视圈炙手可热的一线男演员。你不觉得胖哥旁边的神经病药不能停? 没错,关于胖哥当时处境的描述不仅一切属实,而且他家中还有怀孕在身的妻子和银行户头几乎是零的存款。 一定不要急于对胖哥多年后境况翻天覆地的预言感到荒诞,他很可能真是一只优质原始股。吴秀波的经历,就和这个故事版本完全吻合。 《黎明之前》里的地下党刘新杰、《心术》里的仁医霍思邈、《赵氏孤儿》里的义士陈婴、《北京遇上西雅图》里的新移民Frank……成名以来,吴秀波不断刷新和重启自己,持续给观众提供惊喜。在他的代表角色里,很可能还会有第一书记马向阳或律师池海东。 《离婚律师》导演杨文军跟吴秀波的合作始于10年前,他在那次合作中预言了吴秀波的今天;6年后,在《黎明之前》的拍摄现场,导演刘江看着轮廓清晰的刘新杰脸部特写,转身对身边的摄影师说:你们看着吧,一个崭新的偶像就要诞生了。一年后,预言成真。 要谈论吴秀波为何成功,并不容易。在人生最关键的那几步,除了他自己从未停下,造就他的是众多人事的合力。这些,当事人都未必能尽数描述,何况第三方。 吴秀波不仅在他这个年龄段,而且在中国影视圈,都不失稀缺性。被镜头迷恋的外形,被广泛认可的演技,再加上越来越低调谦和的为人,赋予了这个45岁男人一种生命的醇香和迷人的人格魅力。 演员终究靠作品说话,我们试图部分地讲述,吴秀波成功之路上如何自我成全:比如他独到的吴氏发动机表演方法论,比如他对环境和心境的双重关照,比如对任何一个中戏学子都烂熟的"真听真看真感受,此时此刻我就是"等元典教条的理解和恪守,比如对出离和入境的顿悟拿捏,对有为无为的入定参透…… 再看吴秀波——其实哪有什么男神,只不过有个凡人,比多数人把自己的心看得更紧。 吴秀波本人会怎么看一路走到今天跻身一线的自己呢?"以前我演戏是不够好,因为一开始确实没有什么角色在我身上留下痕迹,而且大多数角色确实有我自己的痕迹。等到后期我再演戏的时候,很多角色在我身上留下了痕迹,尤其是正面角色。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战胜敌人的同时,首先战胜了自我。而这恰好是我那个年龄段至今,一直需要的生命素质。所以,后来我演一个戏就像交一个朋友一样。不管是《相思树》里的康凯,还是《黎明之前》的刘新杰,还是《心术》里的霍思邈,还是《赵氏孤儿》的程婴,我从他们身上受益匪浅。" "因为演这些角色的时候,你要找到他们的心理依据和他们每回说出话来心里最本质的那些态度。你会发现你必须认真地想清楚:我为什么要站在这儿不退却,我为什么可以战胜自己。那个是在我生命里从来不做考量的主题,但我在角色里都要考量。很多人都说,是你的品性给了角色,让角色如此好,其实恰恰应该是反过来,是这些角色的品性改变了我。所以我是一个在这个行业里非常幸运和受益的人。" 2013年9月5日,吴秀波迎来了自己的45岁生日。零点过两分,几乎不发微博的他发了一条新微博:"只住当下,时时正好。快乐的正好,忧伤的正好。得到的正好,失去的正好。自在的正好,恐惧的正好。来的正好,去的正好。" 文学大师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小壹君只同意前半句 扫码关注壹心理:审视你的内心,与它一起成长 本文由壹心理 苏子悦 编撰,版权属于壹心理,非商业转载请注明作者苏子悦和来源壹心理,商业转载请联系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