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史铭记沧桑,苦难铸就辉煌,那是一段段血汗与泪水凝结的苦难,那是一页页坚持与不懈装订的篇章,那是一份份和平与民主交织的企望,那是一个个可爱又可敬的模样,那些曾经的苦难,那些在建的辉煌,都属于中华民族! 当这个天翻地覆的世纪过去,社会生活进入一泓平缓宽阔的缓流时,愉悦地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的人们该怎么理解那些激流动荡的年代呢?往昔受人敬仰的热血奔涌、震撼人心,如今却成了枯燥干瘪、无人问津,是历史壮阔波澜特性的消失,还是人民心中信仰的凋零呢?不知何时起,历史命运蜕变为个人命运,似乎再大的风雨也激不起人们心中的半点波澜,再深的感悟也融不化人们尘封的一角冰山。到底从何时起,过去真正成为了过去,不再有人想要去忆起?苦难真正变成了苦难,不再有人想要去经历?历史与现实的殊死搏斗是伴随着当代社会部分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现象而跃上政治舞台的,同时,众生喧嚣反而更加造就了历史的奄奄一息。可是啊,如果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如果不再为其他事物感动,怎么获得挺直身躯的脊梁? 虽然,我们曾经是奴隶,有过不堪回首的百年沉沦;但是,我们也拥有英雄,致力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就像金一南先生在书中所说的,未来寻问过去,大树寻问根须,岩浆寻问火山,无垠寻问有限,对历史的寻问就像生命一样久远和古老,也像生命一般重要与无价。也如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大师吕西安费弗尔说过的一句话:在动荡不定的当今世界,唯有历史能使我们面对生活而不感到胆战心惊。诚如斯言,在看似和平的今天,我们更须学习历史,铭记历史,特别是记住那些历尽苦难只为我们享受辉煌的可爱的人们。 "漫天风雨,斯人独立,纵千万人,吾往矣。"红星照耀,地火燃烧,是时代的号角,牵引着那些人吹响了那一曲曲振奋人心的歌谣。但是,历史从来不看重某个人。想那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蒋介石,也曾提诗一首:"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肯且休!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看那后来成立伪国民政府投靠日本沦为汉奸的汪精卫,也曾吟诗言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可惜的是,信仰一旦走了岔路,一个人的行为便会不自觉地偏向歧途,难以纠正。一念之转,一心之发,昔日蓬勃的锐气逐渐被官僚化、贵族化,曾经矢志不渝坚持主义如今却变成了别人的尾巴,最初信誓旦旦的原则也变成了坏的机会主义战略……最终只能是"国土不可保,失地未可复,先生亦不得为光荣之抗日英雄,图诸凌烟,馨香百世",悲矣!既然如此,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时代的英雄呢?其实早在《孟子》中我们便可窥得一二:"故天降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金一南先生看来,真正的英雄应该"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加收获"。他认为这才是民族脊梁。而谈及脊梁,不得不提的是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 这篇文章中所写的名句:"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脊梁,长松卧壑因风霜,时来屹立扶是堂。纵观历史长河,多少英雄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了华夏子孙的屹立,抛头颅洒热血,披鲜红战袍,冲枪林弹雨,只为心中不变的信仰。当然,我在这里所讲的英雄,绝不仅仅是一两个极其卓越的伟人,而是成千上万的无私奉献的广大人们,尤其是坚守信仰的中国共产党员。无数共产党员的革命事迹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艰难困苦中唤醒一个灾难深重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强,在一穷二白中支撑起一个历史悠久国度持续的繁荣发展。他们无疑是最平凡也最伟大的英雄! 历史沧桑如斯,苦难坎坷依旧。20世纪,战争与革命风起云涌,金石掺瓦砾大浪淘沙。新时代,机遇与挑战形影不离,梦想与希望扬帆远航。天耀中华,风雨里不倒,苦难中开花,愿您在全新的天下迎面苦难,再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