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忍弟子所作二偈》其一 唐·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其二 唐·惠能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宝玉被湘云、黛玉误会,懊恼之极,加之素日受老庄思想和佛教的影响,又刚刚听了宝钗介绍戏曲《山门》中《寄生草》曲子,便写了一首偈、填了一首《寄生草·解偈》。次日黛玉、宝钗和湘云来看宝玉,要将宝玉爱看道书和参禅的痴心收住。黛玉先问宝玉:"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黛玉又在他所作偈的末尾续了"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两句。宝钗听了说:"实在这方悟彻。"接着讲了佛教史上的一段故事,还引了这两首偈。 弘忍(601—674),七岁奉事道信禅师,后道信传法於他,称"五祖",传教于黄梅双峰山东山寺。自弘忍以后,禅宗形成两派,北派以神秀为代表,南派以惠能为代表。 神秀(606?—706),弘忍的大弟子,后来是禅宗北宗的创始者,史称北宗六祖。惠能(638—713),一作"慧能"。禅宗南宗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禅宗正统派的创始人。家境贫困,不识字,打柴为生。投弘忍门下,在寺中从事砍柴、推磨等劳动。作偈得到弘忍赏识后,弘忍便秘授禅法,成为禅宗"六祖"。后在韶州传教,史称南宗。 宝钗向宝玉所讲这段佛教史上的故事,是这样的:佛教五祖弘忍在黄梅传教,门徒多至千人,声望很高,神秀当时为弘忍门徒中的大弟子,称为上座。一次弘忍宣称要在众僧徒中选择继承人,传授法衣,让众僧徒各写一偈,由他挑选。众僧徒不敢自己作偈,齐推神秀来写。神秀便在壁上写下了"身是菩提树"一偈。 神秀的偈共四句。前二句,"菩提树",桑科常绿乔木,原产印度,大约与佛教同时传入中国。据《西域记》载,即毕钵罗树,释迦牟尼在此树下悟道成佛。"菩提",佛教名词,梵语译音,意思是觉悟。"明镜",明亮的铜镜,也作"明鉴"。《庄子·德充符》:"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这里的"明镜台"与"菩提树"均用以喻佛性。因此前二句是说,人的身心都具备有佛性。后二句,"尘",佛教以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禅源诸铨集都序》卷上之二曾说:"背镜观心,息灭妄念。念尽即觉悟无所不知。如镜昏尘,须勤勤拂拭,尘尽明现,即无所不照。"意谓只要勤于修炼,就能去掉杂念,领悟成佛。 神秀的这首偈,以确切的比喻,浅显而又明确地表达了禅宗北宗的主张。认为人自身虽有佛性,但因受尘世搅扰,必须通过坐禅、修炼,才能逐渐领悟成佛。 弘忍看了神秀的偈,说这偈只到门前,尚未入门,要他再想一个来。如能入门,就将法衣传授给他。这时在厨房舂米的惠能,请人写了自己所作的"菩提本非树"偈,呈给弘忍。 惠能的偈针对神秀的见解进行辩驳,提出自己的看法。前二句是"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的简语,以两个"非"字来否定神秀偈中的"是"和"如"字,针锋相对。在此否定的基础上,后二句正面表达了自己的主张。前用"本来"承两"非"字,后以"何处"一逼,结论明确有力。这首偈代表了禅宗南宗"泯绝无寄"的观点,反对北宗的坐禅修炼,否认客观的影响,认为只要主观上顿悟,便可立地成佛。 由于惠能这首偈合了弘忍的心意,弘忍便选定他为继承人,把法衣传授给他,并让他赶快逃回新州(在今广东新兴县境内)。弘忍在惠能走后三天,才宣布佛法已南去。神秀失去嫡传地位,立即派人去追赶惠能,直追到江西、广东交界的大庾岭下。因有人不忍加害惠能,将其私放而作罢,禅宗南宗遂由此分出。神秀则在北方传教,是为禅宗北宗。 这则故事从宝钗口中说出,并不表明禅宗思想对她有什么影响,而是表明她涉猎很繁,知识渊博。脂砚斋评曰:"总写宝卿博学宏览,胜诸才人。"而更重要的是,宝钗此番说这段语录,并非炫耀才学,而是以禅治禅,要治服宝玉,将其此时沉湎于参禅,拉回到现实的人生。经过一番"谈禅",宝玉觉得自己不如黛玉、宝钗所能,又何必自寻烦恼,便服输道:"谁又参禅,不过一时顽话罢了。"然而通过这番表兄妹间的感情纠葛,见出老庄和禅宗思想已逐渐在宝玉脑海中产生影响,为他日后出家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