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走向: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 1、十二经络表里关系 2、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歌诀 寅时气血注于肺 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 申属膀胱酉肾位 戌时心包亥三焦 子胆丑肝各定位 3、十二经络原穴、络穴、输穴对应表(重中之重) 4、十二经络及原穴、络穴、输穴位置 手太阴肺经(寅时:3-5点):从胸走手 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络于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穿过膈肌,属于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下向肘中(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 支脉:从腕后(列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其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一侧11穴(左右两侧共22穴)其中9穴分布于上肢掌面桡侧,2穴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末穴少商。 主治:呼吸系统病症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本经穴位: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原穴:太渊(腕横纹桡侧端,挠动脉挠侧凹陷中) ●络穴:列缺(腕横纹上1.5寸,前臂挠侧缘) ●输穴:太渊(腕横纹桡侧端,挠动脉挠侧凹陷中)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7点):从手走头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下入缺盆(锁骨上窝),络于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手阳明大肠经是和肺经关系非常密切的经脉。呼吸系统有疾病时,以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为治疗点,是经常使用的疗法。大肠经发生异常时,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等症状出现。若压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亦会有疼痛感。 本经一侧20穴(左右两侧共40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桡侧,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 主治胃、肠等腹部疾病,神经精神方面病症,某些热性病,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原穴: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挠侧的中点处) ●络穴:偏历(屈肘背面挠侧,腕横纹上3寸) ●输穴:三间(握拳,在第2掌骨小头挠侧后缘凹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