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性节日,俗称三月三,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上巳,系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过去纪年纪月纪日用六十花甲,即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字轮番搭配,以数学组合方式组成六十个组合形式来记日记年。"上巳"就是三月中第一个出现"巳"的日子,因此叫"上巳"。上巳春浴的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派女巫掌管此事,成为官定假日。《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薭(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薭",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 由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每年都是不同的,所以到魏晋时便以固定的三月初三来代替上旬巳日。在这一天,满朝文武百官有集体休假的规定,皇帝也经常用这个日子来宴请新科进士。人们要到野外郊游踏青。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可以不受礼教约束,行我所行,爱我所爱,自由交往,各行其乐。到唐代,这种风气依然盛行,甚至连皇家戒备森严的宫廷也敞开了大门,让嫔妃宫女到郊外欢度一日。 从上巳节到三月三,从祓禊到踏青,节日内容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历程。三月三这个节日发展到后来,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淡化,到现在只有些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这一风俗,内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渐成了一个休息、游乐和集市贸易活动的节日。 就节日的实际内涵来讲,上巳节应该是为了纪念人类的始祖伏羲和女娲;也有人认为是祭祀商朝的始祖简逖。这个节日在邯郸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在邯郸的西部山区一带,则表现得更为突出,如涉县的女娲祭祀等。 上巳节的由来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记载。《周礼·春官·女巫》有云:"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后汉书·周举传》曰:"六年三月上巳日,(梁)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因知在先秦时,这个日子已成为大规模的民俗节日,主要活动是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论语》上记载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写的当时情形。 汉代学者应劭对上巳节的起源和意义作过阐述,大意是:这种活动远在殷周时就已经形成,政府还专门设置女巫之职进行主持。因为此时正当季节交换,阴气尚未退尽而阳气"蠢蠢欲动",人容易患病,所以应到水边洗涤一番。所谓"禊",即"洁",故"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弥致病因素的仪式。 为什么要选在巳日呢禖应劭解释说,"巳者,祉也",既除掉致病因素,又祈求福祉降临。这种看法为许多学者赞同,认为该节日的原初意义是古人春季驱邪祛瘟的卫生保健活动。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上巳节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在这项活动中,兰草被用作灵物。兰草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期进行斋戒,其中包括采用当时最好的沐浴方式———兰汤沐浴,这在楚辞中有生动的描写。祭神必斋戒,斋戒必沐浴,沐浴用兰汤,于是兰汤、兰草便与神灵有了联系。当兰汤沐浴成为一种辟邪法术时,这种沐浴活动就必须由专职的女巫进行组织和领导。三月上巳到河边洗除邪秽的"祓禊" 风俗,从起源上看正与兰汤辟邪术密切相关。由《诗经·郑风·溱洧》的描写可以看到,春秋时期郑国的祓禊活动最为典型:每到三月上巳日这天,郑国男女倾城而出,来到溱水、洧水之滨,手执兰草洗濯身体,祓除不祥。同一时期,其他地区也有河滨祓禊的风俗。总之,早期的河滨祓禊礼俗与兰汤辟邪术属于同一巫术体系,因其皆是以兰草可辟不祥的观念为基础的,区别仅在于兰汤沐浴是个人行为,多在室内,并可随时实施;祓禊则是集体活动,必在河滨,并须定时举行。 就其主题而言,民俗学家孙作云《关于上巳节二三事》认为,"上巳"的"巳"字即"子"字,"上巳"即"尚子",上巳的最初意义是为了求子。他认为,上巳节与商族的高媒祭祀、以燕为图腾的原始信仰有关。其证据是,《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族始祖简逖吞鸟卵,因此怀孕生下契。行浴就是祓禊。 简逖被奉为高媒神,祭祀她,在后代演变为上巳节的祓禊求子。后代上巳节还有曲水浮卵之戏,也应追溯到东夷诸族以鸟为图腾,传说他们的始祖吞鸟卵而生子的原始信仰。 上巳节在我国的各个民族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许多少数民族都流行这一节日,如朝鲜族、土族的三月族、布朗族、侗族、壮族、黎族、畲族等。但在内容上已发生了不少变化。此外,一般多认为现在南方许多少数民族中盛行的各种以三月初三为题的节日活动,也与古代的上巳节有渊源关系。 为此,对上巳节的起源及其原初含义的探索,成为民俗学研究的热门课题。 上巳节的活动 在我国,上巳节的活动内容丰富,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还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流传广泛,在国内、国外都有着较大的影响。这些传说,即寄托了人们对先祖的崇拜,也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高禖 高禖,即为句芒,句读为勾。句芒,又名"重",是东方之神,木神,治春之神,辅佐木帝太白皋管理着东夷那一片12000里的土地。他人面、方相、鸟身、素服。曾帮助夏禹征服四方,使民不饥、国家实、民不夭。至汉代,高禖神逐渐女性化,成为了一位女神。 在上巳节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这里的意思是因为高禖是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又称郊禖,因供于郊外而得名。禖同媒,禖又来自裀。最初的高禖,属女性,而且是成年女性,具有孕育状。事实上,远古时期一些裸体的妇女像有着非常发达的大腿和胸部,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肚子,这是生殖的象征。在汉代画像石中就有高禖神形象,还与婴儿连在一起。辽宁地区红山文化遗址的女神陶像,就是生育之神。后来高禖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河南淮阳人祖庙供奉的伏羲,就是父权制下的高?神。同时还出现了性具崇拜,先女阴后男根崇拜。起初上巳节是一个巫教活动,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从这种意义上说,上巳节又是一个求偶节、求育节。 汉代以后,上巳节虽然仍旧是全民求子的节日,并且传说农历三月三是西王母的生日,但已经是贵族炫耀财富和游春娱乐的盛会。 祓禊 犹祓除,古祭名。源于古代"除恶之祭"。祓:古代为除灾求福而举行的一种仪式;禊: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祭祀期间,并有沐浴、采兰、嬉游、饮酒等活动,目的是为了去灾求祥。 据传说,史前人类认为生育是由图腾入居妇女体内的结果。进入父权制时代之后,人们才明白了夫妻交媾是生育的原因。但是无论是图腾感生的观念,还是夫妻交媾导致生育的认识,都承认妇女是生育的体现者,子女是由母亲孕育的。然而,并不是每个妇女都能正常生育的,由于疾病原因,往往使某些妇女不孕不育。当时人们认为妇女不育是鬼神作祟,就利用上巳节的沐浴治疗不育症。这样久而久之,相沿成习,把沐浴变成上巳节的重要内容。云南初春流传的洗脚大会,就是古代祓禊的遗风。 曲水流觞 在上巳节中,还有临水浮卵、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等活动。人们一般认为,以临水浮卵最为古老,它是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水上浮枣和曲水流觞则是由临水浮卵演变来的。不过,这是一种比较文明的孕育巫术。曲水流觞和临水饮宴则是这种巫术的演变,成为文人雅士的娱乐活动。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又增添了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 会男女 据有些史书记载,在上巳节中有一种奇特的风俗,即"会男女"。这种节日中的野合,由来已久,本来自氏族时期的季节性婚配———野合群婚,后来也有残存,如广西左江崖画、成都汉墓画像砖上都有男女野合图。后来的记载也多见此俗。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有不少会男女的风俗,踏青也是此类遗风。 蟠桃会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有一首北京竹枝词是这样描述蟠桃宫庙会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中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道教兴起后,认为农历三月三为西王母蟠桃会之日。拜西王母在中国普遍盛行,但其他地方也有祭祀其他神求子的风俗,祈祷多生贵子。 上巳节的习俗 在邯郸,上巳节的习俗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甚至在一些城乡已经看不到这种习俗的痕迹,但涉县除外。在涉县,这种活动不仅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十八都要举行一次宏大的祭祀女娲活动,而且波及省内外。至于涉县的女娲祭祀活动与上巳节有无直接联系,就其内容、时间和本质来讲,应该是一致的。但已经不叫上巳节,而叫女娲节。 涉县娲皇宫属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祭祀始祖女娲的主要场所,其民间祭祀年代已经无考。该建筑始建于北齐天宝(公元550~559)年间,占地面积550亩,有古建筑135间,北齐石窟3个,北齐摩崖刻经6部,集古建、石窟、石刻、石造像于一体,是全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朝拜圣地。其主体建筑依崖而建,巧夺天工,被古建专家誉为"河北省古建筑十大奇观之一",素有"活楼"、"吊庙"之美称。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十八为民间传说中女娲神诞日,民间祭祀场面盛大,宏伟壮观,堪称一绝,"女娲祭典"现己被国务院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县也因其深厚的女娲文化而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女娲文化之乡",并在涉县成立了"中国女娲文化研究中心"。 历史与传说 史载,娲皇宫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位于涉县城西北10公里唐王峧沟的凤凰山上,迄今已有1450多年的历史。相传,女娲就是在这里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因此,从遥远的古代起,这里便云烟缭绕,香火不断。 人们认为,农历三月十八日是女娲的生日,因此,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日,来自四面八方的民众便到此朝拜女娲,纪念这位孕育了整个人类的伟大母亲。清嘉庆《涉县志》记载:"季春之月,相率祈禳于此(娲皇宫)。 各得其所愿欲。自是,西而秦晋,东而青兖,南而豫梁,北而燕冀,不远数千里扶老挈幼,享献惟谨,金鼓欢呼之声震动山谷,迄今千有余年"。期间,经历了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从北齐建成庙后就有了小规模的庙会,以后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庙会规模逐年扩大,久传不衰,至清朝达到极盛时期,并有公祭。清嘉庆《涉县志》载:"我朝顺治、康熙、雍正间历经修理,每年以三月十八为神诞日,有司致祭,自月初一讫二十启庙门,远近士女坌集。"但形式、内容都已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朝拜延续不断。"文革"期间,娲皇宫庙会被当作封建迷信而禁锢,致使千年古刹销声隐迹,无人问津,横遭冷落寂寞,娲皇古建、石刻也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女娲文化的很多内容和形式也濒临失传。 改革开放后,娲皇宫庙会开始复苏,逐渐恢复了往日盛况,民间祭祀规模浩大,八方香客云集于此,祭祀形式丰富多彩,女娲文化又得以延续,并得到有力保护。涉县县委、县政府对文物古建十分重视,每年拨专款对娲皇古建进行保护。 祭祀与习俗 由于相传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女娲生日,所以从农历三月初一开始,到三月十八日在这里形成了娲皇宫庙会。庙会期间,民间祭祀以摆社为主要形式。周边地区或更远地区摆社以福建漳州、泉州,山西长治、榆次为主,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组织百余人,自备全套祭祀器具设备,到涉县娲皇宫寻根祭祖,谒拜女娲。 本地几乎村村有社,甚至一村多社,从清康熙年间后,上顶朝拜的有七道社,分别为:曲峧社、石门社、七原社、温村社、索堡社、桃城社和唐王峧社。 农历三月初一,各社组织人员,多则上千人,少则几百人,全副古装穿戴。祭品有三牲太牢、时果三珍、馒头干果等,祭器设备有金瓜钺斧朝天镫、祭旗、功德旗、黄龙旗、五彩旗等。祭祀队伍一字长龙,浩浩荡荡,甚是壮观。民间祭祀活动还融入了音乐、舞蹈、服装、道具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除集中民间祭祀摆社外,从三月初一开始,各地零散香客也云集娲皇宫,祈禳还愿,整月川流不息。祈禳内容包括求福、求寿、求财、求前程、求子、求平安、求康健、问前程等;形式有坐夜、打扇鼓、撒米、结索开索、披红、垒石子、结红布、绑娃娃、开锁等,丰富多彩,不一而是。还愿即祈禳时所许之愿,在达到目的后的兑现之举,带上祭品、香纸、鞭炮等,到娲皇宫拜谒娲皇圣母。这种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形成了丰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比如,相传伏羲、女娲兄妹成亲,由于害羞,女娲用草帘遮住脸,伏羲则用土把脸涂黑,两人才入了洞房。涉县的婚礼习俗中,新娘要蒙红盖头,新郎则用锅底灰把脸抹黑,这一习俗的起源就与女娲兄妹成亲的传说有关。由于女娲创造了人类,所以在当地人心中她不仅是送子之神,而且还会保佑孩子平安长大。远近的青年男女结婚后,如不生育,婆婆大都要带媳妇到娲皇宫来求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