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就是看到孩子需要,承认孩子欲望,接受孩子平等人格,从而表现出积极表情,不试图说服,能够接受不同,这样持久互动中,良好关系的形成才有可能。 处理亲子关系是为人父母者首要面对的功课,出发点与落脚点要有利于孩子未来成长,避免过分包办与过分惩罚,以免造成关系不良,且导致孩子发展人际关系遇到困难。 那么良好亲子关系到底如何培养,我们可以尝试用心理方式进行,即认知行为法,也可以借用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来理解这个处理模式。 认知是处理关系的前提,心中有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我们看到的是我们想看到的,想法直接影响着行为。一定意义上说,精神分析对于人性的深刻洞察,就是建立在欲望需要对于言行的决定基础上的。 亲子关系培养中,父母的认知理念决定着关系的良好与否,毕竟孩子相对被动,属于被启发引导对象。这个合理认知我以为并不复杂,也不高深,完全是生活常识,那就是要以孩子想法与需要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想法与需要为出发点。 比如暑假开始了,老师会告诉家长们,假期不仅是用来放松的,还是用来超越的。这个道理好理解,可是孩子是否要参加假期课外辅导,首要的是征求孩子个人意见,听听他的想法,看看他的需要。谁的事情谁有发言权,一味打着为你好幌子行事,效果未必好。 亲子关系具有角色特殊性,伦理不平衡性,导致父母更容易以自己想法为中心,也就是容易以大欺小,不自觉漠视孩子需要,一不留神让孩子感到不被尊重与理解,亲子关系的不良建构也就可以理解。 考虑了孩子需要就意味着压制父母自己的需要,这绝不是容易事,想想要把小孩子当做平等个体对待,而且表现出真正尊重,对于很多父母而言难度太大了。 然而,要想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看到孩子需要这是首要条件,这不是施舍,也不是高姿态,因为人格平等是建构良好关系前提,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其他外界人士均是如此。 有几个故事颇有启发性,逛商场孩子为何不耐烦,大人蹲下去给孩子系鞋带,才发现孩子视野所见都是大人双腿与柜台。还有孩子梦想开飞机,主持人问假设飞到太平洋上空没有油咋办,孩子说自己会跳伞留下大家,在观众哈哈大笑时候,主持人看见孩子忍着眼泪,就问还有什么想法呢,孩子说自己会把油带回来解救所有乘客。还有年幼儿童要给妹妹捐献鲜血,沉默寡言很久决定同意,当抽血后含泪问医生自己还能活多久以便向妹妹告别。 关注孩子的需要这个认知解决后,接下去就要面对如何具体行动。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行胜于言。 这就具体到沟通模式选择,因为关系处理离不开具体事情,要在现实生活中体现。 当父母不认同孩子意见看法情绪时候,如何沟通才是检验认知理念有效的试金石。能够接受孩子不接受父母的任何建议,这是真正的沟通。 很多所谓沟通其实是披着说服的外衣,父母保持耐心,好说歹说不发怒,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是目的就是要孩子接受自己意见,这就根本不是沟通。如此情形多了下来,良好关系建构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毕竟不被尊重,强迫放弃自己需要,关系就会糟糕。 沟通就是看到孩子需要,承认孩子欲望,接受孩子平等人格,从而表现出积极表情,不试图说服,能够接受不同,这样持久互动中,良好关系的形成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