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7月21北京暴雨灾害为例分析了在灾难报道中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之间的差异,支出传统媒介存在及时性以及内容完备性上的不足,其分析和报道的内容与新媒体可以形成较好的互补,另外在灾难新闻的及时性上也可以作为互补,因此从时间和内容两个维度上都可以进行良好的互补。 关键词:传统媒介;新媒介;差异分析 目前由于党和国家在灾难舆情方面的态度转换,我国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上已经呈现公开、透明的态势。与之对应的是现在高度发达的信息通信和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普通民众已经不再是原本单纯的受众群体,而在更多的时候扮演的是信息传播者的角色。新媒体的出现更是对此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新媒体在灾难报道中所占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其在功能上存在天然的互补特性,例如灾难报道的重要一点就是对于灾难的情况和救灾的进度上进行报道,传统媒体由于其庞大的组织机构在对应的报道的及时性上,特别是灾情的现状上是相对滞后的。目前在灾难报道的相关研究中主要是针对灾难报道的泛社会化,以及灾难报道的形式上进行研究,而对于灾难报道中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差异分析还较为少见。鉴于此本文以灾难报道为例,分析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异同,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阐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灾难报道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为两者之间的互动发挥在灾难报道中的互补作用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 一、传统媒体内部的纵向比较分析 1、纸质媒体的特点。目前关于灾难的报道上都存在对于事件的重复描述,以及根据灾难的发生过程、救灾的进程等进行多次数的重复报道,以北京7月21日暴雨灾害为例,对于该信息的报道上纸质媒介就是不吝惜版面的反复报道,并且根据地区的差异出现衰退。报道的次数衰退是指对于同一灾难的相关信息报道逐渐减少的现象。以北京7月21日暴雨灾害为例,北京本地的纸质媒介对于该灾难的报道的衰退要明显弱于其他地区的纸质媒介。这其实与受众的关系分不开,由于纸质媒介收到传播范围的限制,在传播范围上一般局限于本地或者是相邻的地区,作为本地和相邻地区的受众群体而言对于灾难的现状和进一步的发展趋势都相对于其他地区更加关注。而其他地区则是关注受灾程度,由于不影响其切身利益,因此受到受众群体的影响,纸质媒介在报道的次数和衰退的速度上存在差异的。 2、传统电子媒介。在传统的电子媒介方面是以电视节目和新闻报道形式呈现的,相对于纸质的媒介,电子媒介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但是同样也显得更加官方。在电子媒介中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官方媒介基本上成为电子媒介的主流,因此在报道内容上也更加官方,在灾难发展情况以及救灾的报道上,救灾的报道内容的比率要超过灾难现状的报道情况。并且关于救灾的内容上,其负面报道基本没有,其内容上完全是正面的报道。在正面的报道内容中关于政府的作为、民间英雄行为以及民众的自救措施方面的报道中,政府的作为报道、民间英雄行为以及民众的自救措施三个方面的报道比例分别为6:2:2。并且相对于纸质媒介的不同,电子媒介更多关注与政府的官方行为,因此除了对于救灾情况的报道以外,在内容上还会涵盖对于灾害的反思方面的内容。以北京7月21日暴雨灾害为例。在灾害过后,纸质媒介中关于灾难反思的报道基本为0,只有北京日报进行了相关命题的讨论和分析,而在电子媒介中以北京卫视为例,就组织了两个栏目的专题节目来进行讨论。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对比分析 随着新的通信技术以及网络信号的覆盖程度不断加强,自媒体已经成为灾难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微博作为自媒体的重要形式,是灾难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特别是在灾害发生当地的普通民众可以通过自己的微博上传对于灾难的文字描述和图片。同样以北京7月21日暴雨灾害的报道为例,第一时间给出灾害的发生情况的图文信息时是通过微博传出的,其具体时间为7月21日下午3点42分。而对应的纸质媒介和相关的电子媒介推送出对应的信息已经为当天晚上的6点。但是在报道的高峰期以及衰退上来看,微博的报道高峰期同样出现在7月22日与7月23日,并且由于微博的自媒体特性,在报道上没有那么的官方特点,因此衰退相对于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而言衰退的更快,因此可以这么认为自媒体在对于灾难的报道上具有更强的及时性,但是在报道的全面性上有所欠缺,例如对于灾后的补救措施以及灾后的制度建设方面的报道则相对较少。 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补发展 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上可以发现,在灾难的报道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存在天然的互补特性。首先对于灾难报道而言,其报道的特点上就存在及时性的要求,并且灾难的发生就存在后续的应对措施和改进措施的研究和讨论,在灾难报道的完备性上也存在较强的需求,而在这两方面上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存在一定的互补。 首先,从报道的及时性和灾难的全面性上来看,由于主流的传统媒体在报道内容上存在约束。其报道内容较为官方,因此在内容上首先需要保障报道内容的客观性和政治正确的导向性,因此在报道的内容上需要对内容进行校核,不能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另外由于传统媒介承担对于政府和管理职责上的报道,同样在内容上会对政府的作为以及对应的管理责任上进行描述,但是对于灾情的具体细节描述上则会有所缺失。在这方面新媒体则可以作为很好的互补,首先在报道的内容上由于新媒体主要采用的是自媒体的形式,因此在对于报道内容的客观程度上直接采用视频和图片的形式进行描述即可,对于其判断则交给受众自行评价,由于少了内容审核的环节,在发布的内容上则显得更为自由,对于具体的灾难情况细节上,由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者分布广泛,因此对于灾难的细节报道上也更为的完备,弥补了传统媒体在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上的不足。在内容上也增加更多的思考方式和角度。 另外对于报道的及时性而言,由于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作为官方或者半官方的媒体,其受众群体相对而言更加广,在报道的内容上必须保障内容的客观与准确,对于内容的审核则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但是这对于需要第一时间掌握灾情动向的受众群体而言,是不足的短板。与之对应的是新媒体的报道,由于不存在官方报道的性质,所以对内容上不需要进行审核,发布的速度上可以彌补传统媒介的不足。 四、结语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以发现传统媒介存在及时性以及内容完备性上的不足,其分析和报道的内容与新媒体可以形成较好的互补,另外在灾难新闻的及时性上也可以作为互补,因此从时间和内容两个维度上都可以进行良好的互补。 参考文献 [1] 山田中化新闻实践与政治控制:W当代中国灾难新闻为视域[的.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 宫承波.新媒体概论(第二版)[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3] 韩彪,俞剑红,包冉主编.颠覆与解构:中国数字新媒体的现在和未来(第一辑)[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4] 赵凯主编.解码新媒体脚.文汇出版化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