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这不仅表现在双方经贸领域,也表现在双方教育的教育领域,给双方的教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教育合作的基础上学习东盟各国各阶段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方法,可以更好地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服务。本文以东盟国家中的新加坡和越南为例,分析新越两国的义务教育经费配置经验,运用图表数据直观展示其经费配置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两国的义务教育经费配置经验与做法,并提炼出适于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的经验,以期为我国义务教育的经费配置提供些许建议,加强我国与东盟在教育领域的合作。 关键词:新加坡;越南;义务教育;经费配置 在东盟国家中,新加坡是唯一的发达国家,国民教育水平普遍较高,这得益于其对教育的重视,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方面更是投入巨大,研究这样一个教育高度发展的国家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而越南作为东盟中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与我国的社会制度具有一致性,其在教育发展中历史现状与趋势,具有极高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深入研究后得出的经验与启示等都对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拥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新加坡义务教育经费配置的经验 (一)义务教育经费来源多样 新加坡的义务教育经费除了国家财政的拨付外,很多是来自于新加坡各界的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的捐赠。新加坡的很多学校都设有董事会,其组成不仅包括了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还包括了很多银行家、企业家。相应地,校董会的成员也会以各种方式助力学校的发展,提供包括资金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新加坡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也保证了学校发展的财源。 (二)重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1.从教育投资总量大 新加坡政府意识到要同先进经济体竞争,必须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因而非常重视培养和提升国人的教育水平。新加坡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总支出总体上呈现出连年增长的态势,在2016年,新加坡的政府教育总支出达126.6亿美元,而与此同时,当年新加坡的国内总值为2970亿美元,教育总支出占GDP的4.3%。该比重在发达国家中十分罕见。 2.教育投资占财政开支比例较大 长期以来,新加坡的教育投资占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是排在第二的,比重基本在20%以上,仅次于国防支出。同期的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比重分别为11.3%、13.1%、8.9%、10.5%。新加坡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经济在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遭受重创,但其仍未减少对教育的投入,而是将教育经费投入维持在了一个与经济危机爆发前同等的高水平。 3.生均教育经费水平高 如上表所示,新加坡生均教育水平非常高并保持着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一方面说明新加坡经济发展水平非常高,另一方面也说明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本国义务教育,在学生身上投入非常大。如在2016年的时候,新加坡的小学人均教育经费就已经达到10600美元,而初中生的人均教育经费高达13213美元,而当年我国生均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的数额,小学阶段为2610.80元,初中阶段为3562.05元,差距明显。 (三)义务教育经费管理法制化和集权化 新加坡的法制化管理保证了学校公用资金的到位,廉政制度监督贯穿于教育经费使用的各个环节,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教育经费足额足量的用到实处,发挥教育经费的最大效用,助力相关教育政策的有效推进,完整严谨的机制使得教育经费的每次使用都可以有效促进当地基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二、越南义务教育经费配置的做法 (一)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大 革新开放以来,越南政府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且在教育领域的快速进步也引人瞩目,各级政府按照基础教育法的要求,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上表很直观的展示了越南义务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的趋势。在政府财政支出内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也占据很大比重,政府财政支出的近五分之一都用在了义务教育发展上,这也是近年来越南基础教育迅速发展,辍学率、文盲率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 (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20个世纪中后期,越南政府陆续出台了数部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管理权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为"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教育领域,地方政府,如乡政府负责筹措教育附加费,乡政府也应掌管相应的教育经费管理权,这样有利于各基层人民政府因地制宜发展教育,在教育管理与教育经费支出方面获得自主性,但是也不摈弃中央政府的管理,大政方针以及应急事件的处理权仍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手中。 (三)义务教育筹资形式多样 以往的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中央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拨款,而越南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政府的财政拨款、社会集资和社会捐助以及个人支付的教育费用,筹资形式具有多样性,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丰富义务教育经费获取的渠道,给越南义务教育发展以强有力支持。此外,越南中小学教育坚持"两条腿走路,多渠道筹资"的方针,坚持公办和民办相结合。 三、新越义务教育经费配置经验的启示 (一)继续加大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 一方面应扩大国家教育经费投入。首先,应继续提升"两个比重",扩大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重,提高义务教育经费在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中的比重。其次,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结构上也要注意地区间平衡,乡村和城市平衡,加大对中西部贫困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的投入。再次,在扩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同时,要时刻关注其他国家在义务教育经费配置中的做法,及时学习总结经验。最后,在扩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下,经费投入方式切忌"一刀切",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什么地方需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需要多少,以何种形式拨付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拓宽义务教育经费筹集的渠道 新加坡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方面实践经验丰富,我国也可以在多渠道筹集义务教育经费上向新加坡学习。社会投入是教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市场的手段,开办对教育事业有倾向性的銀行,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能力,用金融的方法增加投入的主体。 (三)科学管理使用义务教育经费 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完善中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制度。将经费的预算、下拨、筹集、政府财政支出比例等都纳入制度化管理中,明确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的范围。二是要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使用制度,在此过程中,可以借鉴新加坡的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法制管理理念,从源头上划分责任,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园园,李星.新加坡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22):78-80. [2]张一帆.中国—东盟教育合作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东南亚纵横,2007,(11):49-54. [3]程荃.中国与新加坡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教育投资政策比较[J].高教探索,2006,(05):44-46. [4]彭运锋.越南基础教育现况[J].基础教育研究,2008(02):53-54. [5]韩明俊(HAN MINH TUAN).越南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张 俊(1994-),男,汉族,湖北省黄梅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