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三个步骤用写作的方式来提升你的思维模式


  文/姜小喵
  去年,人力资源部征求2019年年度培训计划意见稿,小喵提了一个,教教如何写作吧。
  在场的各部门经理一脸狐疑,一时间搞不清楚写作与工作场合有什么直接联系。
   小喵解释道,不是正儿八经的教写作,主要是教如何写工作报告,如何做好文书载体的方式交流沟通。
  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在工作上的递进都是依靠信息的互相传递和反馈,但很多时候当中的个体往往思路都还没厘清,就急冲冲地发布指令、争抢话语权,最终导致不单交流对象没有听进去,甚至一轮下来连自己都说糊涂了,造成进度滞后与资源的浪费。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一套严谨周密的思维模式。
  教写作,归根结底还是教导一种思维模式。
  至少,文理通顺的人都有逻辑支持。
  1 什么是思维模式?
  为什么说,写作能锻炼、提升思维模式?
  在这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思维模式。
  据小喵了解,目前各类相关书报资料,培训课程中最常会被提及的四种思维模式分别有:发散思维、水平思维、收敛思维以及系统思维。
  发散思维有不少别称,放射思维、求异思维或者是扩散思维等等。是我们大脑在思维时呈现出的一种扩散性的思维模式。发散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尽可能地放开,把各种不同的可能性都设想到。像小喵介绍过的思维导图、脑力激荡法等等都属于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常用来做创新驱动或者是旧知的突破改善。
  收敛思维,也称聚合思维、求同思维或是集中思维等等。其关键是让思维收拢聚焦到具体的方向上。收敛思维是一种求同思维,要从不同的想法中提炼归纳以达到对问题的系统全面的考察,为寻求一种最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结果而把多种想法理顺、筛选、综合、统一。归纳是从多个不同的事例中获得普遍的规律。归纳和演绎是收敛思维常用的两种思考方式。像小喵介绍过的"决策平衡单"便属于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是整个系统思维的核心组成部分。因为同一件事,无论我们用发散思维也好,水平思维也好,最终也都是为了得出一个可呈现的结果。
  水平思维是指从多个方面看待同一个事物的思维方式。水平思维区别于看重"深度"的纵向思维,更侧重于要看到事物更多的"可能性";我们既要看到好的地方,也要看到不好的地方,灵活地转换思考角度,在不同的思考方向上进行"水平"移动。水平思维中最重要的思考方式是逆向思考,就是站在对立面去思考。
  从多个方面去看同一个事物,一切皆有可能,水平思维区别于看重"深度"的纵向思维,而更看重事物更多的"可能性"和"可能是什么"。
  系统思维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思维形态。能够将一系列零散的问题进行有序整理,并以全面的、整体的视角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思维方式的核心。这一原则要求我们的思考要立足整体,从整体与局部、整体与另一个整体的相互作用过程来认识和把握全局。
  比方说,小喵在《思维导图:让你用牛人的思维高效完成工作》中例举的"经销商年会"。我们策划活动的全过程就是一个系统思维的过程。
  我们先定义活动的规格。如费用,人数,需要达成的目标。然后用发散性思维,即思维导图分解各个模块,为了确保模块的完整,我们免不了要用水平思维去推导更多的可能性;最后用收敛思维总结出一套活动操作手册。
  那这四种思维模式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理解?
  系统思维应该更像是一个操作系统,类似苹果的IOS和Android。发散思维、水平思维或是收敛思维,甚至是文中尚未提及的其他思维模式都是在平台上开发出来的能提速、能实现多样化的APP。
  换言之,我们可以理解为,系统思维涵盖了上述三种,甚至是更多的思维模式。
  我们都知道,一台智能终端,如手机,电脑等,其运行速度很大程度依赖于系统的升级优化;如果系统存在BUG,即便APP再优秀,也无法发挥稳定、出色;但反过来,如果光有操作系统,没有任何的APP,那就显得刻板空泛。但总的来说,应该是先有系统思维,后有发散思维等。
  系统思维如同一个框架,一个模型。如搭建积木,你应该是心中有了想要搭建的模型,如城堡,大楼等,然后要做的就是把各种积木像填空一样放进去就可以了。但如果你心中没有白宫,没有万里长城的框架,即使有再多的积木,无论如何也创作不出来。
  所以,系统思维是造成个体思考差异的根本。同一件事情,别人比你想得更全面更精致,更长远更紧密,归根结底是因为对方的系统思维更高级。
  如此说来,系统思维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2 何为系统?
  上文说过,系统思维是以系统论为基础的思维形态。那何为系统?
  按照德内拉·梅多斯在《系统之美》中的定义:
  系统不仅仅是一些事物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从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系统构成有三个关键: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
  要素是系统的基础构成。要素通常都不是独一的。比如说,一部电影,演员是其中的要素,道具是其中的要素,服装也是电影这个系统的要素组成之一。而且要素不一定是有形的事物,比如一家公司的品牌也是公司这个系统的要素。就一篇文章而言,时间人物地点都是要素。
  连接就是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要素与要素之间是通过怎么样的方式驱动衔接或者是发生关系的。
  要素与要素之间必须互相带动,进行能量传导,才能发生向前的动能。
  比如一辆车。
  功能或目标:何体量的系统都拥有其固定的目标,最终实现怎么样的效果。比方说,写文章的目的是输出一种思想,人体系统的功能就是确保生命的延续、繁衍。
  系统思维是一种逻辑抽象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系统是一个可具象的个体,将系统层层打开分解,有助于帮助我们找准问题的切入点。
  上文说过,系统思维类同搭建一个框架,那就是影响我们系统思维形状的关键有三个:要素、连接与功能。
  3 写作与系统思维的关系
  现在会回归到本文开头提出的论点,为什么说教导写作就是教导一种思维模式?
  如果你喜欢看书,或者你是一个有心的人,又或是你本身就是一个写作者,总会发现不论文章类型,不论文章长短,基本都遵循这样一个思路 "What-Why-How"。
  What:文章的素材有哪些,准备写什么。
  Why:文章的目的,你想要讲一个故事还是要表达一种思想。
  How:这里的how是指如何表达。包括材料详略的处理,文章结构的安排,语言组织,案例的运用等等。
  "What-Why-How"的次序是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甚至可以用倒推法则得出"Why - How- What"。
  Why: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文章的立意/目的是什么?
  How:准备通过哪种文体,何种写法,文章结构等等来组织文章。
  What:这篇文章最终要形成何种结果?
  无论是正向思路,还是反向推导, What、Why和How都刚好对应了系统组成的三个要素。
  What——要素。
  How——连接。
  Why——目的/功能。
  当你完成一篇文理通畅的文章时,其实也是完成了一个系统思维的全过程。而反过来,写作也是一个检验你思维模式的一个好方法。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鸡汤文,"为什么我们听过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你用心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其实道理很简单。
  以前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解题目,在当下那一刻都觉得自己是懂了。但不久后独自面对改头换面的同类型题目时,往往却又解答不出来。
  所谓懂了,只是自己骗自己的浅层知识。还记得小喵在《费曼技巧:让知识穿过你的身体》中说的浅层知识有三个特点:①被动接受。②记忆与复制。③容易忘记。
  无论是道理还是解题方案,从来未曾真正穿透过我们的身体,变成深层知识。
  想要道理能影响我们的人生,那就要将意识形态转为实际行动;
  想要真正掌握解题方案,那就要找同类型的题目多加练习,直至掌握规律,并且可以清晰明白地为同学讲解解题思路。
  一件事情,最有意义的状态不在于你完成了,并且将它做得有多好;而在于一直坚持下去,并且遇见每一个坚持的阶段性反馈。
  很多时候,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像是在一片漆黑中打着手电前行。手电的光照范围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原地不动,那么光照的范围永远就是这么大。非得要往前挪动一步,让手电往前多照一寸。但走着走着,后面又黑了,我们甚至分不清楚哪个方向才是来时路。而写作,就是将我们这种行进的轨迹记录下来。每走一段,我们便记录一个标记,一旦我们想要回溯的时候,只需将手电往后一照,就能看到思考的过程。
  如果小喵不写《费曼技巧:让知识穿过你的身体》这篇文章,我可能没几天就会忘记费曼技巧。而在写作的过程中,查询相关资料时,又额外掌握了"浅层知识"与"深层知识",消除了以前总是不解为什么有些东西总是很容易忘;又应该如何固化那些我们想要长久记住的知识。
  写作其实是一个思考的延续,也是一个系统化的梳理过程。平日我们的大脑中总是会闪过很多想法,当你坐下来要这些想法形成文字时,就等同于将抽象化的,杂乱无章的信息给结构化、具体化和实例化了。
  一旦你发现遇到知识的盲点写下不去,就会驱动你去获取更多的知识去填充拓展文章的内容。
  你看,写作的好处就在于推动你不断思考,然后不断地让思想走得更远。
  正如小喵的文章,前期多以介绍具体的方法,技巧为主,这些都是多年的经验总结。但是这段时间我更偏重于跟大家说说这些经验背后的核心驱动,也就是我在获取总结这些经验过程中的思考过程。
  这不能说是就是一个进步,但至少是我想要进步的一个准备。
  上图是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是文章。但它只是表现形式,其实再往深处想,文章提供的是一种思想,而整座冰山的底层则是作者的思维模式。
  4 总 结
  上文说过,系统的组成有要素,连接和目的。而对于写作这一个系统对象而言,你的知识就是要素,当你的知识越丰富,能填充进系统的要素越多,系统框架就会不断被拓展、撑大,就等同于你的系统思维也能被撑大。
  系统思维撑大,无疑就是拔高了你的思想高度。
  世界首富亚马逊的老板杰夫贝索斯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多人都在问我未来十年会发生哪些变化。他说这是我觉得这些事情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未来十年哪些事情是不变的。亚马逊的战略是要建立在那些不变的东西上。
  什么是不变的?
  不是方法,不是技巧,而是我们的底层思维,我们的系统思维。
  人生路上,我们会面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挑战,但是能支撑我们一路打怪升级的,就是思维模式。
  还记得小喵曾经提到过一个经济现象:飞轮效应。所谓"飞轮效应",是指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你必须用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反复地推,每转一圈都很费力,但是每一圈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飞轮会转动越来越快。当达到一个很高的速度后,飞轮所具有的动量和动能就会很大,克服阻力维持原有运动变得很容易,而要使其短时间内停下来则需极大的外力。
  写作既是一个系统,同样也是系统思维这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当我们坚持写作,让这只小齿轮转动起来,达到一定速度就会带动其他的子系统一起转动;当系统里面的每一个元素,等同于每一只齿轮都转起来,就会带动整个系统做"履带式的前进"。
  小齿轮能带动大齿轮,大齿轮能带动更大的齿轮;当系统思维被带动前进,同样我们的人生也会被带动着一路向前。
  ——END
网站目录投稿:灵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