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首先看的就是魏国与蜀国之间的争斗,并不是说没有吴国什么事,只不过它被罗贯中淡化了,人们也习惯熟悉了曹家和刘家,而这两家不得不说的一件事,自然就是诸葛亮连年的北伐。但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北伐为什么失败,并不是为什么要北伐,而是来一起想一想,诸葛亮在临死之前,看到自己连年征战却并没有完成心愿,他是不是有过后悔呢? 刘备死后,诸葛亮为报刘备知遇之恩,六次北伐,然而都无功而返,相反,六次北伐耗尽了蜀国的国力,使得蜀国积攒了几十年的国力耗费一空,不同于魏国,蜀国每一次北伐几乎都是倾全国之力,一旦失败,对于蜀国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魏国在施行了军垦制度以后,虽然连年征战,但并没有伤及根本,没有元气大伤,几年之后就能重新恢复过来,刘禅在位时期,曾经多次劝谏诸葛亮停止北伐,然而都被诸葛亮拒绝了,而六次北伐的失败也间接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其实,对于诸葛亮而言,不可能不知道北伐的危害,诸葛亮善于治国,对于打仗就是打经济这样的问题,诸葛亮比谁都清楚,然而相比刘备的托付,这些都不算什么,因此诸葛亮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结果就是虽然为自己留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声,然而却让蜀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其实,晚年的诸葛亮对于自己的北伐行为是感到后悔的,这一点,从他临死前提拔的两人就能看出来。 诸葛亮临死前提拔了蒋琬费祎二人,这二人最后都成为蜀国的丞相,而且这二人在位时期都是坚持休养生息的政策,由此可见,诸葛亮在临死前知道北伐的危害,因此特意告知蒋琬费祎二人,要他们将来一定要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让蜀国立于不败之地。 不过,在军事上,诸葛亮还提拔了姜维,然而相比蒋琬费祎等人,姜维的权利远要比他们小得多,只是姜维背弃了诸葛亮的遗愿,连续北伐,最终导致了本就弱小的蜀国更加虚弱,最终也加速了蜀国的灭亡,诸葛亮万万没想到,自己临死前提拔的将领,最后竟间接导致了蜀国的灭亡,不知诸葛亮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啊! 诸葛亮的隆中对堪称古今中外战略思想的楷模之一。如果不是失荆州、关公败亡,诸葛亮差一点就成功了!但时势变易,战略思想也应该调整。所以我认为诸葛亮最大的败笔一不是街亭之战,二不是后继无人,而是他在刘备死后仍然沉溺于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梦想,甚至脱离了隆中对的思想,变得一意孤行,穷兵黩武,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这一点上,他无法象鲁肃和司马懿那样以平常心对待改朝换代。 鲁肃曾对孙权说:"昔高帝(刘邦)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齐桓公、晋文公辅周)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 司马懿与诸葛亮在祁山对阵时曰:"汝乃南阳一耕夫,不识天数,强要相侵,理宜殄灭!如省心改过,宜即早回,各守疆界,以成鼎足之势,免致生灵涂炭,汝等皆得全生。"这番话,其实乃肺腑之言,于蜀国大有益者。可惜诸葛亮已经听不进去了。 即使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意图,地拥荆、益二州,天下有变,则荆州兵出于宛、洛,川兵出祁山,天下可定。但荆州已失,况天下并无大变,若强行北伐,不得其时矣。 司马懿务求自保,也是这个道理,只要边界相安无事,又没有什么重大变故,就不要想着把对方灭掉,大家都省心点,其实这正是孙子兵法所说的:"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范蠡曰:"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这些都说明了诸葛亮北伐不得其时。但诸葛亮还有一条忧虑,他怕自己没世之后,蜀国没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的人才,所以要在他有生之年,完成夙愿。 可以想象他的精神压力有多大,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我觉得自从刘备死后,他的生活就一直处在高压、忧闷、繁忙和孤独之中,容易变得急于求成。 如果他放宽心,养身体,多活个十几年,耐心等待机会,如果他不急于北伐,而是往南开拓疆界,也许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并非不识天数,只是他的追求太执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