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在邯郸人们的生活习俗中,一般称为"冬至",往往把节字省略掉。这个节日在我国有多种称呼方法,有的叫"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性的节日,在邯郸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据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又称为冬节,依照我国传统的历法,以五日为一候,三候十五日为一节或一气,在一年里又分为十二节与十二气,合称为二十四节气,这就是择日学上所用的节气,择日学上是依农历的节气来选定吉课,而所谓的农历则为阳历与阴历的结合,阳历指的就是二十四节气(把太阳运行的周期分为十二个阶段,再划分二十四个节气,一节一气为一个月),阴历乃为纯粹的月份(按照月亮所行的周期而定),日子都在国历的12月22或23两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和清明一样,被称为"活节"。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都把它当作一个较大节日,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程度。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冬至这一天则有吃米团、吃长线面的习惯。 一些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先的习俗。 冬至的由来 邯郸人过冬至的习俗由来已久。无论是在东部平原还是在西部山区,每到冬至这一天,大家都要高高兴兴地包一顿饺子,愉快地度过这一天。 据记载,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还有材料记载,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在邯郸,现在仍有一些地方保留着这些习俗。 冬至的传说 匈奴说 在邯郸,流传着许多关于冬至的传说。相传在汉朝时,北方匈奴是一个十分强大的部落,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和其他资源,经常南下,挑起战端,使汉族人民不得安宁。尤其是边境居民,深受其害。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于是,人们就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所以,以后人们就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并沿袭至今。 耳朵说 在邯郸过冬至,还有按耳朵之说。也就是每当冬至到来的这一天,大家都要包饺子,俗称"安耳朵"。"安"就是"安上"的意思。据说这种风俗来源于医圣张仲景。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时,适逢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分外寒冷,不少人得了疾病。还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疼痛难忍。这让张仲景格外着急,于是,他立即吩咐弟子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到锅里煮熟,取名"驱寒矫耳汤",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安耳朵"此种习俗。 狗肉说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人们也都仿效,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有一个好生活。 冬至的习俗 在邯郸,冬至的习俗主要是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等,也有的地方在这一天祭祖。 时至今天,冬至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因此,冬至时节,人们大都进行一些体育活动,锻炼身体。 同时,饮食也开始多样化,注重谷、果、肉、蔬合理搭配,并适当选用高钙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