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公共基础课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公共基础课是为专业课打基础的课程,基础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专业课教学的深入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学校 公共基础课 专业课 衔接 课 题:本文2017年度邢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名称《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研究》(课题编号1702006)研究成果。 一、研究现状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缺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出现轻视基础课,重视专业课现象,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正确处理好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关系,认识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中职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理论依据 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在加强文化基础教育部分指出,"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相互融通和配合,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齐、开足、开好德育、语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艺术、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 三、研究目标 第一,探索具有专业特色的基础理论课教学,从而实现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在人才培养上的无缝对接。第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第三,促使基础课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促进专业更好更快发展。 四、研究主要内容 第一,目前中职学校基础课教学状况的调查。第二,实现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无缝对接的教学方法。第三,从岗位职业技能对基础理论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对中职学校基础课程设置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中职学校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教学模式。 五、研究过程 课题的研究过程分成准备、实施、总结等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第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名称、研究的成员组成。第二,查阅与课题相关文献资料,熟悉所研究课题的内容,制定研究方案。第三,进行理论学习;如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规定等,积累研究经验。 第四,撰写开题论证书。 2.调查实施阶段 第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成员的分工,搜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在组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第二,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对课题研究提供相关保障;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定期组織召开研究总结会、经验交流会,及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汇总。第三,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全面提高参研教师研究水平。第四,设计编制学生调查问卷,对学生学习方法现状进行摸底调查。 3.结题阶段 第一,收集课题组成员发表的论文,收集取得的教学成果。第二,整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研究成果。第三,撰写课题结题报告,接受专家鉴定。 六、研究成效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建立健全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等办学标准,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 经过研究,积累丰富的经验,营造在教学过程中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我们课题研究始终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抓手,不断修订完善课题研究方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于一体,想方设法为学生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终生学习和今后发展服务,推动全校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1.树立正确观念 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进、互为所用,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如果离开公共基础课的配合,专业课的教学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例如,机电、汽修专业的学生,要想学好专业课,需要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等数学知识;计算机专业需要用到坐标变换、逻辑代数等;财经商贸专业需要概率与统计、线性规划、数列等知识。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知识做支撑,专业知识只能是空中楼阁,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课价值的认识。 2.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有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都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基础课教师多了解与所教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为讲授与专业课有关的内容奠定良好基础,进而丰富了课堂内容、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要引导学生学好各门基础课,没有基础课做支撑专业课是很难学会的,使学生从心里重视基础课的教学。只有有了业务素质强、思想过硬的教师队伍,才能为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衔接奠定良好的基础。课题组成员把研究的成果撰写成论文,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参加省、市级各项竞赛分获一、二、三等奖,多数人年度考核为优秀。 3.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企业、专业课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结合教学大纲,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做到先用的先讲,及时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使所讲内容满足专业课教学的需求。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删繁就简,增强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基础课教师间经常研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既把学生从枯燥的公式、概念等理论知识中解脱出来,又为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等更加合理、有序,促使教与学的结合更加紧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改革改进教学方法 在笔者学校,只规定专业课要使用"项目教学法",而对基础课则不作要求,为了在教学方法上找到与专业课的切合点,首次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数学、语文等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合作学习为载体、以小组竞赛为补充,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实现学生知识、技能、素质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学生适应岗位变换和终身持续发展报务。 5.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大类,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大多是公共基础课,因此,基础课教师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德育内容的渗透,更要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观念,稳定专业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鼓励学生热爱所学专业。这不仅是专业课教师的工作,也是所有基础课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6.提供自我发展空间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数学、语文、英语等基础知识运用到工业、农业、国防等各个领域,如:企业要创造最高效益、实现最低损耗,需要用到数学中的求最值问题;又如:各单位的电工进行工作要用到数学中正弦型函数的知识,因为正弦型函数的表达式就是三相交流电中电流的计算公式。由此引导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唤醒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和舞台。 七、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使用方面的限制。职业学校使用的基础课教材是国家统编教材,不能完全照顾到各行业的需要,不能为专业课搭建知识平台,二者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因此,基础课需要选用適合每个专业教学的教材。 (2)公共基础课缺乏实践环节。由于公共基础课大多都是理论教学,导致学生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因此,基础课要努力进行教学变革,增加一些与学生专业有关的实践内容,还可以根据所教专业不同组织基础课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基础课的需求,作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并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 2.今后设想 公共基础课教师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调整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能达到与用人单位、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使笔者的研究取得更大效果。 总之,做好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机衔接,切实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是基础课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基础课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学生培育成"德能双优"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丁文英.浅谈文化基础课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9). [2]仲涛.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困境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11). [3]尹凤芝,李连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共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24).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508/t20150817_200583.html.(2015-07-27).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