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安徽王柏林让手工桑皮纸进故宫


  藏在深山里的手工绝活濒临失传,故宫大修却唤醒了它;他的桑皮纸成为故宫文保和大修的专用纸。
  精湛的造纸工艺,温润洁白、拉力强、耐折度高的内在品质,让人们感受到它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解决故宫大修难题
  自2002年起,故宫对内部装饰进行修复,其倦勤斋内通景画的修缮,必须完全按照传统工艺流程进行。倦勤斋通景画是全国范围内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的内装饰通景画,一共70余张约170平方米。那层贴裱在画面背后的是乾隆"高丽纸",找到与之材质相同的纸是这次修复的关键。为了寻找这种材质的纸,两年来,故宫专家跑遍了国内外的许多纸张产区都没有找到。
  安徽岳西毛尖山乡板舍村郑湾组王柏林得知后,重新操起了单传七代的手工造纸绝活,造出样品送往北京候选。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结果是:耐折度9000多次,是人民币用纸的3倍。专家们最后达成一致意见,王柏林手工造出的100%纯桑皮纸堪与乾隆年间的高丽纸相媲美。因此,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选用了王柏林的桑皮纸。日本客商每月订购500刀。天津、上海、武汉、浙江等地也纷纷发来订单。
  身怀绝技的王柏林是个憨厚老实、不善言谈的中年汉子,造纸手艺传自祖上,到他已经是第5代。王柏林至今珍藏着几张他祖父留下来的100%桑皮纸,这些纸经历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依然光洁、平整。
  制作技艺绵延千年
  早在汉代,岳西一带就有手工制作桑皮纸的纸坊,流传至今已有千年以上历史。现在县内还有少量匠人精通这门手艺。
  这种纸古称汉皮纸,高峰时年产量逾300万刀,规格分"大汉、中汉、小汉"3种。整个造纸工艺流程一般20多天,全手工操作,纸张的均匀、厚度、添加药水的分量等要领基本上就靠经验、眼力、熟练度等掌握。桑皮纸采用纯手工生产,先剥取桑树皮,晒干,放入水池中浸泡数日,然后手工揉捏让树皮变软,再用石灰水上浆。二次蒸煮、漂洗、去杂质(手工挑拣)。三次漂洗、去杂质、打浆后将纸浆放入纸槽,最后用帘架捞纸。榨水后复合纸张贴上纸焙用明火焙,待纸张干后进行整理修边,用切纸刀切成规定尺寸。100张纸为一刀,进行简单包装后整套工序就算完成。
  桑皮纸制造过程中,打浆和捞纸时手的力度、晒纸时的火候以及添加药水的多少等,十分讲究,稍有差误,制出的桑皮纸在质地上就会逊色。制造桑皮纸是件很累人的活计,尤其是打浆和捞纸,常常累得人胳膊都抬不起来,而又不能用机械代替,因为机械会破坏桑皮的纤维。
  汉皮纸与桑皮纸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选料。前者用杂木,后者用的是纯桑树皮。山桑、条桑、白桑都可以用作造纸的原料。原料桑树皮质地也有很高要求。4棵桑树至多只能剥下1斤的桑树皮,而要造出100张133×70厘米规格的桑皮纸,则整整需要60公斤的桑树皮。
  桑皮纸呈淡褐色,工艺讲究的桑皮纸呈半透明状,很薄,南疆清代及民国时期形成的地方官府典籍书册,基本上为桑皮纸作为书页。桑皮纸除了作普通用纸外,古时还一直用于高级装裱、制伞、糊篓、做炮引、包中药、制扇子等等。 纸张按质量分为四等,一、二等厚而洁白,三、四等薄而软。精制的桑皮纸还是维吾尔族姑娘绣花帽必用的辅料。
  桑皮纸最大特点是柔嫩、防虫、拉力强、不褪色、吸水力强,主要用于书画装裱、包扎纸币、制伞、制鞭炮和文化工艺品。由于纸质柔韧而薄,纤维交错均匀,色泽洁白,纹理美观,墨韵层次鲜明,纸纹扯断如棉丝,所以又称为棉纸。宣书宜画。苏轼《三马图赞》用的是加蜡、砑光的桑皮纸。
  产业化之路逐渐清晰
  王柏林和妻子、妻弟三人日夜辛劳,为故宫制造合格的桑皮纸,已陆续向故宫输送桑皮纸4万张(400刀)。每刀桑皮纸纯利润是200元,总的纯收入近8万元。
  王柏林已注册了"毛尖山牌"商标,成立岳西金丝纸业有限公司。他在公路边选了一块新址,准备兴建一座新的桑皮纸制造厂房。王柏林的桑皮纸已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桑皮纸还可广泛用于各类宫殿、博物馆、图书馆字画、书籍修复,并可成为优质的家庭装潢墙纸。王柏林说,开发不同种类的桑皮纸,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是岳西金丝纸业必走之路。
  岳西桑皮纸参加第二届中国非遗博览会
  由中国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于2012年9月6-10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举办,岳西桑皮纸作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参加。本届博览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大批的文化客商。安徽省展区共参选了9个项目。
  此次参加展示的767个非遗项目,是从全国上报的1200余个项目中遴选出来的,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达200余个,参展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达130余人。展览期间还举办了一系列相关活动,如非遗保护高层论坛、非遗民俗项目踩街巡游、两岸汉字艺术节等。
  展览期间,王柏林作为安徽省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非遗项目签约仪式,前来参观、订购桑皮纸的客商络绎不绝。
网站目录投稿:冬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