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北路一带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其风俗习俗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以辟邪驱恶为内涵的风俗,另一类是以祭龙神(闻一多经考证认为端午因远古人们图腾崇拜龙而来)、英雄人物为内涵的风俗。关于端午的由来有以下多种说法:纪念伟大诗人屈原、龙的图腾、恶月恶日、伍子胥与曹娥纪念日等。这么多的传说,足以说明端午节一直在人们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端午节的叫法有端五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女儿节等。端午节的叫法有这么多,足见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特别丰富。下面就武都区端午节的习俗作以介绍。 洗露水脸 武都的池坝和马营,历来有端午节洗露水脸的风俗,据说端午节的露水能洗去脸上脏物,有美容养颜的功效。每到端午节早上人们都在麦地里洗露水脸,越早到麦地越好,若那块麦地的露水被人洗过,第二个人去不能在别人洗过脸的地方洗。洗完脸要让风把脸吹干才有效。 跳神 跳神是民间祭祀的一种形式,跳神分为招神、说神、送神三个过程。跳神时,专门从事跳神职业的师公子,口里念念有词,会不时地上下摆两摆,然后全身发抖,汗流滚滚,说出家里的吉凶,从而达到祈神消灾的目的。 端午节摔跤对山歌 在武都池坝、马营与蒲池乡接壤的地方,有在五月端午摔跤对山歌的风俗,其中马营乡在铁家山下的大阳山上举行摔跤比赛,池坝乡则是在池坝与蒲池相接的拌跤梁举行摔跤比赛。池坝与蒲池乡的人会在当天都上山,青年男女以山歌对唱形式诉说爱慕,中年小伙则要以摔跤的方式预测庄稼的收成,蒲池乡老百姓惯以"后山人"称呼池坝人,池坝乡老百姓则以"前山人"称呼对方,两山的小伙会一一对抗,摔胜的一方,将不会受天灾。 此外,花儿山歌对唱也很有特色,其歌词纯朴直白,能强烈地表达爱慕之心,加上以柴胡草吹出的草叶曲伴奏,便成了纯自然原生态的唱腔。 采药 这是武都最古老的端午节习俗之一,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武都有"千年药乡"之称,在端午节人们采药以艾为主,有的地方还保留着端午捕蛇的习俗,捉来的蛇用来制药。端午节采药的习俗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端午节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所以就形成了这一风俗。在武都,人们在这一天打早从野外采集带有晨露的艾蒿,据说这一天采的艾是最好的,所以采艾之风很盛。艾在药用中用的是叶子,即艾叶。中医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暧子宫、祛寒湿的功能,中医里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叫"热灸",就是将艾叶做成艾条,点燃后放在身体相应的穴位,将艾叶的药用功效更好地传递到体内,达到治病的目的。艾叶的疗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孟子》中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可见古人很重视艾叶的神奇作用。他们认为三年长的艾叶会有更大的药效。 挂艾叶 端午节,人们除采艾叶制药外,还有挂艾叶于门窗之上的习俗,用来驱散邪尘,清洁空气。艾草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采艾叶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过去人们把艾编成人形或虎形,叫艾人和艾虎。 挂艾叶还保留着一个民间传说。玉帝派一神仙下界查看民风,老神仙变成乞丐模样到处乞食,在一个村子被恶人得罪,遂有降瘟于此村之意,便上天取药。当他第二天来到这个村子里时竟遇上几个好心人的热心帮助,于是老神仙想:我要惩罚的是心恶之人,绝不能伤害善良热心之人。于是对这几个热心人说:"明天将有一场瘟疫到来,凡是门上挂艾叶的人家会幸免于难。你们把艾蒿挂在门窗上,瘟疫就不会传染到你们家。"说完,老神仙就不见了。心善之人到任何时候都是善良的,他们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家,于是家家户户都挂有艾叶。第二天正好是五月初五,因挂艾叶,全村人都避免了瘟疫,于是端午节挂艾叶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 搓百索子 百索子又叫百锁子、长命索、百岁索等,它其实就是用五种颜色的丝线搓成一股细细的绳子,用来系在未成年人的手腕、脚腕或脖子上,颜色鲜艳,非常好看。人们认为五种颜色蕴含着东南西北中五方神力,能驱除邪魔,能避毒虫。将百索子系在小孩子腕上是最简单也最流行的方式,戴百索子是有讲究的,戴上后不能弄丢,如果丢失了,出门是会遇上长虫(蛇)的。要等到农历六月初六才能揪,并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和疾病带走,孩子由此可以保平安,故有俗谚说:"六月六,百索子揪。" 烙圈圈馍馍 端午节这天,妇女们将烙制有各种花纹的圈圈馍馍,套在小儿的脖颈上,取避邪长寿之意,这一习俗在陇南以武都最盛。关于这一习俗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专吃小孩的女魔,她长着长长的指甲,人们叫她吃人婆。吃人婆把小孩抓住后先是一阵狂笑,闭上眼笑,并把小孩用指甲掐死后再吃掉,并且嘴里还说:"一指甲,两指甲,三指甲剜死就吃你呷。"有一家人去地里干活,把小孩丢在家中,怕孩子饿,烙了个馍留给孩子当干粮,孩子嘴尖,把中间软的掏吃光后剩下硬的圈圈套在脖子上玩。这时吃人婆来了,她抓住小孩,开始闭眼狂笑,并且用她长长的指甲掐。她哪里知道呢?她抓住的是小孩戴在脖子上的馍馍圈圈,在她闭眼狂笑时,小孩子早已溜出圈圈跑了。吃人婆睁开眼见手中的不是小孩,一下子就气死了。从此,人们在端午节烙圈圈馍馍戴在小孩脖颈上用来避邪恶、保安康。为何有花纹呢?因为那是吃人婆掐的,再就是馍上花纹图案的精美代表着一个家庭主妇手艺高低。 吃粽子 粽子是端午节的标志,也是端午节特定的食物,如果吃不到粽子,端午节就过得不完美。端午节吃粽子,一说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一说是祭祀图腾崇拜物———龙。陇南的粽子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展出丰富多样的品种,就造型而言,有六角形、四角形、锥形、圆棒形等;就口味而言,有甜有咸,风味各异。 现在人们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多数人都买现成粽子吃。最有节日气氛的当数亲手包粽子的那些家庭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着精美醇香的粽子,品味着端午节独有的文化内涵,感受着家庭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