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近年来个人专利颇受冷遇相比,最近一段时期个人专利领域突然间"火爆"起来。但是这种"火爆"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最近新出现了四种骗术搅乱了原本平静的个人专利领域。 骗术一、厂家寻找新产品 目的:骗走专利 抚顺人老李刚刚在2008年2月份获得了专利授权。就在老李高兴之余,骗子也随之而来。当老李拿到专利授权后,他每天都可以接到十几个电话。电话大体内容就是,××单位不景气,需要寻找一个新产品上马,希望和专利人搞"合作",请老李把专利资料拿出来探讨探讨。然后打电话的人都会给老李留一个手机号(找××人联系)和一个私人地址。 专家剖析:老李碰到的是一群专利骗子,目的是骗走专利。然后他们进行重新设计,重新申请专利。这些人多數属于一些小的科技公司,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河南三省(国家知识产权局)。 骗术二、外国企业要看专利说明书 目的:骗翻译费 天津人吴军拿到某项专利授权后,很快就收到了两封广东的来信。一封信写到,吴军的发明已经被泰国总理看中,准备在泰国推广应用,要他寄一份泰文的专利说明过去;另一封信则告诉吴军,××公司就是专门搞泰文翻译的,请他寄钱过去让他们翻译。 专家剖析:吴军碰到的是一群专门靠骗翻译费用的骗子。通常国内的个人专利,如果没有国家推荐或是专利指定的代理机构向海外推广,根本不可能存在被海外企业看中的情况。对付这类骗子,专利人可以提出对方先翻译,后付费。通常骗子得到这种答复后,就不会再骚扰专利人了。这类骗子以广东省的一些私人科技公司为主(天津知识产权局)。 骗术三、帮助专利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专利 目的:骗推广费 湖北人何旭最近被北京的一家"技术开发中心"骗了1000元。原来,何旭拿到专利授权后,就接到这家"技术开发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是可以帮他宣传,在全国推广他的发明,需要3000元钱。双方经过讨价还价,以2000元成交。随后何先生给对方寄去了1000元。几天后,他收到了一个"精品项目证书"。之后,就再无该技术开发中心的任何音信了,电话也打不通。 专家剖析:何先生遇到这个骗局实际上以前曾经出现过,但是那时的推广费金额较高,动辄就是数万元,很难让专利人上当。现在骗子学精了,主要靠"量"取胜,每次收费标准较低,这样容易让专利人上当(国家知识产权局)。 骗术四、在技术可行性报告上做文章 目的:骗"报告"费 大连市的老刘不仅没有成功转让专利,还被骗走了26500元钱。原来老刘拿到专利授权后,便接到设在北京的"美国某集团代表处"的信函。这家代表处以合作的名义,让他做一份专利技术可行性报告。通过对方"托关系",老刘在上海花了26500元搞了一份可行性报告。随后对方又通知老刘再做一个无形资产评估报告,价格是12万元,让老刘拿6万元。老刘表示,没有那么多钱,表示能不能先拿1万元,剩下的钱等项目赚钱了再还上?对方坚决不同意,一项"可吸引外资6000万美元的项目"就此流产了。 专家剖析:老刘遇到的这个骗局实际上也是一个老骗局的升级版。因为以前骗子直接就是骗"报告"费,而且费用也高(十几万元)。如今骗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套",利用专利人急于转让专利的心理,先是让专利人交纳较低的"报告"费,然后再以各种名义收取高额的费用(国家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