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教师 2018-03-26 小编的话 "打造"是别人的事,"成长"是自己的事!对教师来说,成长最重要的力量还是来自内心,当这种力量成为一种向上生长的追求和自我鞭策、激励的自觉时,教师才能真正踏上专业成长之路。今天,小编和你一起听听福建省特级教师陈华忠讲关于成长的那些事儿—— 教师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知识、学养的长期积淀,需要教学经验的长期累积,需要教育思想的长期凝练。这个过程谁也代替不了,教师只有坚持阅读、反复实践、深入研究、经常反思,才会逐渐成长。这个过程虽然艰辛,但又是充满快乐和幸福的。 教师应该学会自己培养自己,这是一句普通而又自信的话,道出了一个道理: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自我成长出来的。"打造"是别人的事,而"成长"是自己的事。对我们教师而言,成长不仅意味着生命的拔节,更蕴含着专业能力的进步和职业的幸福。 1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想成为怎样的教师,然后才可能成为那样的教师 自己培养自己,教师需要树立成长目标。不怕路走得远,走得累,怕的是没有方向。因此,对教师来说,不能只关注工作,不关注成长。其实,一般教师和优秀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有没有奋斗的目标。对没有目标的教师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最关键的是要能"看得见",因为有了目标之后,我们自然要寻找通往目标的路径,而目标越明确,路径也就越容易找到,目标和路径是互相影响的。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在实践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时就需要自我激励和反思,获取同伴的帮助或者专家的引领。这样,才能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实现共同发展。 人生宁肯因梦想而忙碌,不因无聊而失去梦想。虽然,忙碌是辛苦了些、累了些,但我们的内心会因此变得充盈和快乐,作为教师,我们始终愿意累并快乐着。一位年轻教师曾在博客里这样写道:"学校为教师提供许多平台,让我们尽快成长,有时候我们嘴里叫着好辛苦、好累,其实心里挺高兴的,毕竟学校是在为我们的专业成长负责,我们也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希望自己不断地成长、提升。"这位教师的内心独白,可以说是代表了许多教师的心声,他们是渴望并追求上进的。 自己培养自己,教师需要制定自我规划。作为教师,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想成为怎样的教师,然后才可能成为那样的教师。正如,一个人首先要清楚想成为怎样的人,然后他才有可能成为怎样的人。要实现成长,我们教师必须做好自我发展规划。时下,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趋势和潮流,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因此,作为教师,要有专业发展的意识,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专业能力,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 2自己培养自己,教师需要自觉读书充电,需要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自己培养自己,教师需要自觉充电。教师的职业很特殊,面对的是日益成长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不断成长,积累渊博的学识。读书是教师学习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多读书,才能让我们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的心田。我们教师应该多读哪些书呢?我认为,一是教学方面的专业性书籍、报刊。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报刊,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把握好教育的规律和真谛,熟悉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上架起教与学的桥梁,创造出有生命力的课堂。二是一些滋养心灵、温暖生命的书。教师不仅要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而且要多层次、宽领域地广泛涉猎,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因为教师的学习不应该是一般意义上的吸收和扩充知识,而应该将其转化为一种精神和人生体验,这种学习的精神一旦养成,不仅会成为教师一生的财富,而且会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积极的影响。 自己培养自己,教师需要不断研究。教师的生命力来自教育科研,教师的未来和未来的教师,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我所见过的凡是有较强研究意识的教师,与其他教师相比,他们的成长速度更快、职业境界更高。今天,我们面临着信息化、市场化、竞争化、教育现代化四大趋势的挑战和机遇。这不仅从人才质量、规格上,而且从教育内容、方法、手段以及教育组织形式等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握新的质量标准,领会新课程、新教材的精髓,更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我们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科研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永久保持对学问的兴趣、对工作的热情,避免产生职业倦怠感,才能更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教师要进行教学研究,可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教材的解读,读懂教材是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源泉。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有可能进一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二是实践研究,即教师要自觉地进行教学研究。课前要精心预设教学方案、静心进行课前悟课;课中要合理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灵活选择教学方法,随机应变地驾驭课堂,巧妙地引导与激励学生;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与总结。三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能训练教师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教师学到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为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找到更多科学依据。总之,教师通过科研提升的不只是科研能力,还有教学能力。 3及时撰写教学反思,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成败,才能不断进步,从优秀走向卓越 自己培养自己,教师要学会反思。只有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不断超越自我,惟有不满,才能造就创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之大。正如那条著名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作为教师,要对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进行积极的审视与反思。课堂反思,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材的处理、流程的设置、活动的安排、语言的组织、问题的设计、时间的分配、任务的完成以及教学灵感与智慧等。及时撰写教学反思既可以防止教育智慧、教学感悟的流失,教学缺陷与遗憾的忘记,也可以为我们今后的经验总结、行动研究提供鲜活的素材,还可以促使教师有效地进行自评、自查、自省、自改,进而实现自我提高。教师只有及时撰写教学反思,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成败,才能不断进步,从优秀走向卓越。 李镇西老师曾说过,名师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教师要学会自己培养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有利于教师潜下心来谋发展。看看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师们,窦桂梅、华应龙、吴正宪、黄爱华等,哪一个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摸索实践出来的。他们的成功虽然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培养、学校的支持、名师的引领,但最重要的力量还是来自他们自己的内心——渴望成长和发展的坚定信念。当这种力量成为一种向上生长的追求和自我鞭策、激励的自觉时,教师才能真正踏上专业成长之路。 原载:《教育时报》 作者:陈华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