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画,因力求人物个性刻画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而被称之"传神"。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五代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李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李唐的《采薇图》……就是王文明心追手摹数十载的"摹本"。画中国画须先有学问、有思想,王文明身体力行。 同时,王文明携早年私淑众多海派大师的亲炙之气,既有贺友直的白描,韩山的画虎,又有汪观清的水牛……王文明总是说,当别人看大师作画时只图热闹,而他却时时俯身细观"门道",揣摩着这些大师如何开笔、运笔、收笔。如果说,人家只看结果如何好看;他却在看过程,如何作画……随后,他回去一边边地描摩,用笔、用墨、用色,如此反复。 尤其,王文明擅长字画的同时,他又旁涉文玩。他说,自己画累了且看收藏,看收藏累了且作画。他还特别地透露自己的人物画,其"原形"均是来自古瓷上的"人物"造形。令他博采众长地成就了自己不一般的画风、画境。从而,有了王文明山水画的气韵灵动,画面神逸;王文明工笔画的笔意高古,传统不俗——工笔画《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就是一个集大成者,为人点赞。 有人说,这些烂熟于心的"人物",王文明是信手拈来,潜移默化地融入他的画作中,使之画面温婉、敦厚、可人,颇有"民国风"而风情万种——堪称"王家样",那是画家集文化修养、个人学识、绘画技法于一身的厚积薄发。他說,艺术责任就是创造,贵在意境;往往意境的高下决定艺术品位的高下。 缘此,古瓷人物皆入画,成就了王文明中国画创作高峰,彰显了山川意境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诠释了文人画雅俗合一的情采——此话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