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红楼诗词贾宝玉秋夜即事原文及赏析


  《大观园即事诗四首(其三)》秋夜即事
  贾宝玉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该诗首联上句"绛芸轩里绝喧哗",是实写宝玉住处怡红院里一片静寂;下句"桂魄流光浸茜纱",则是以虚写与前句相映衬,静得只有亮洁流动的月光透入薄薄的窗纱。开篇两句就把一个月朗星稀、万籁俱寂的秋夜景色推至读者眼前。"绛芸轩",本是宝玉未住进大观园之前仍在贾母身边居住时,他亲自为自己的卧室起的雅号。据书中第八回记叙,有这样一段文字:"宝玉笑道:‘好妹妹,你别撒谎,你看这三个字那一个好?’黛玉仰头看里间门斗上,新贴了三个字,写着‘绛芸轩’。"可知,到了宝玉住进大观园的怡红院之后,他的卧室依然沿用这个名字,虽无明文交待,但是从第三十六回的章目"绣鸳鸯梦兆绛芸轩"以及第五十九回章目的"绛芸轩里召将飞符"中可知,"绛芸轩"已成为"怡红院"的代号了,都指宝玉在大观园中的饮食起居之所。"桂魄",在这里指代月亮,因传说月中有桂花树而得名;月亮的别称本来很多,但这是写秋夜秋月,而桂花又是秋花,所以就专选用了"桂魄"以称之,十分贴切、精到。"茜纱",通常应指大红色的窗纱,因茜草之根可以作大红色的染料而得名。这里所提到的"茜纱"到底是何等颜色、何等质地,还得从《红楼梦》一书中寻求答案才确切。在第七十八回里写到贾宝玉为晴雯之抱屈夭死而"杜撰芙蓉诔"中,有"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垄中,女儿命薄!"紧接着第七十九回便写道:"黛玉道,只是‘红绡帐里’未免熟滥些。放着现成真事,为什么不用?……咱们如今都系霞影纱糊的窗槅,何不说‘茜纱窗下,公子多情’昵?宝玉听了,不禁跌足笑道:好极,是极……"从这段引文中可知这"茜纱"就是"霞影纱",那么让我们再看看"霞影纱"又是什么样子的。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中,写贾母(史太君)在黛玉所住的潇湘馆里,"笑向薛姨妈(宝玉的姨妈,宝钗之母)众人道:‘那个纱比你们的年纪还大呢,怪不得他(凤姐)认作蝉翼纱,原也有些象……正经名字叫作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妙,如今上用的(宫里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明儿就找出几匹来,拿银红的替他(黛玉)糊窗子。’"到此为止,"茜纱"的真实面目方才弄得清楚了。试想,这薄若蝉翼、质地细密软厚的、银红色轻纱,在明亮皎洁的月光照射下,一定更加薄如无物、柔得只剩下淡淡的片片红晕了。这也就为此首诗奠下了轻柔的基调。
  颔联"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则是继续大笔渲染秋夜景色:庭院里的山石上长满了青苔,石纹裂缝处正睡着安静的白鹤,井畔梧桐上沾满了秋露的纷纷落叶,打湿了栖息枝头的寒鸦。鹤、鸦都已睡去,夜幕沉沉,人们也早该就寝了。于是颈联就自然地转到了卧室内的人物及其心理活动上了,"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两句在这里出现,真实内容较难捕捉。让我们先弄清楚"抱衾人"的含义,如果是指宝玉身边的丫头,那么若不是袭人,便是麝月、晴雯、秋纹,她们中的任一人为宝玉展开了描金绣凤的锦被,要服侍他睡觉了。这样解是实写绛芸轩里的实景,但是也不排除有虚构的一面,这个信息从"抱衾人"三字中透露出来,因为《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有红娘导崔莺莺抱衾而至、来会张生的描述,所以"抱衾人"便成了一个带有特殊色彩的字眼。宝玉在这里不用它词,单选"抱衾人"三字,何况他又是熟知《西厢记》曲辞、并为之如醉如痴的,可见,其中必有深意。加以再联系下句"倚槛人归落翠花"就仿佛有些明白,这一联象是贾宝玉置身在自己屋内,却在驰骋满脑子的痴情呆想:当此夜深人静之际,那抱衾红娘似乎正轻轻地展开绣着凤凰的锦被,而日夜萦回在自己心头的斜倚曲栏的人儿也走入卧房,正在卸去鬓旁的翡翠饰花。对宝玉来说,这种种情景虽然可以想见,可又离得那么遥远。于是,他开始转辗床上,烦躁不安起来。
  尾联"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两句,完全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了,语言朴素自然:他睡不着了,彻夜失眠,他借口饮酒过多口舌干渴,唤醒侍女,为他拨开炉火烧水煮茶。从前文中看贾宝玉静夜不眠明明是由于对"倚槛人"的深深思念引起,但他却说是"因酒渴"所致,这就是宝玉笔下隐曲、含蓄、狡黠之处了。至于"倚槛人"是谁,虽然不一定非要刨其根底,但既然在前面两首里,已为"梦中人"及"倦绣佳人"找到答案,那么这首诗中的"倚槛人"也依然只有林黛玉最合适了。至于贾宝玉为什么要用"倚槛人"三字指代黛玉,是因为他在生活中确曾捕捉到过黛玉倚栏干的刹那间的秀丽倩影,深深留印心头无法磨洗,于是就于此时遣来笔端呢?还是他清楚地知道黛玉也同他一样,心里也只有他,在这愁肠易结的秋夜里,更会愁情万种无法排遣,正在潇湘馆内,望着头上共同的明月,把"十二阑干闲倚遍"呢?到底是那种原因造成?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呢?
  全篇成功地运用含蓄暗喻的笔法。语言华美而不失自然,雕琢而不留痕迹。基调轻柔,情景相生,景淡情浓。
网站目录投稿: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