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新疆作为研究对象,借鉴现有的研究,人力资源数量,环境,质量3个一级指标以及18个二级指标构建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00-2018年近19年的相关指标数据,运用SPSS软件对新疆人力资源开发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环境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 一、引言 国外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比国内早一些,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由于人力资源开发是较复杂的系统,构建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方面还没有确定的标准,虽然我国对人力资源的认识较晚,但在构建人力资源开发指标体系上也获得不少的研究成果。比如孙岩,张丽华,宋金波(2012),秦春艳(2013),林枚,郭风满(2016)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构建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他们主要是,人力资源开发途径,收益,政策体制,人口就业,教育基础,医疗卫生,及人力资源总量,投入,保障,环境,贡献等层面考虑选取衡量人力资源开发评价的指标;房洁,代建周,晁玉芳,杜同爱(2015)把人力资源开发指标体系分别从人力资源环境,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数量三个一级指标和各行业总工资,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受教育年限,教育学历,老龄化率等分16个二级指标来进行研究;单良,宋关东(2016)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进行时空耦合分析中,把人力资源开发指标体系分为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源结构三个维度。从业人员数,劳动力参与率等6个二级指标来建立指标体系;顾惊雷(2016)在遵循数据可得性,指标代表性和系统关联性等原则基础上,视角构建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耦合协调模型,对他们之间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在其中人力资源系统划分为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结构,人力资源质量三个维度和从业人数,失业率,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等6个二级指标。 通过以上学者关于人力资源开发及评价研究的文献梳理,笔者发现目前人力资源开发评价的研究不少,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是多种的。比如: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熵值法等,这些评价方法都使得人力资源开发评价研究得到更多的成果和拓展。借鉴于现有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梳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理论基础上,考虑新疆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选和数据完整性,选取3个一级指标及18个二级指标构建新疆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并主成分分析。 二、新疆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人口是人力资源的基础和前提,人口总量和增长率的变化趋势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的数量。据1978-2018年统计数据,新疆人口增长速度从1995年开始逐步缓慢。1978年的14.86%, 2018年很明显的下降到6.13%。2018年新疆人口总量达到2486.76万人,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42.09万人。新疆比全国人口增长率仍然高的状态。前6次人口普查中15-64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处于增长状态,比重达到了73.07%。 据表1可见,新疆法人单位数从2000年的53982个增長到2018年的243402个,年均增长9970个;2000年新疆有23所普通高等学校,随着国家,自治区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到2018年增长了25所,总有45所普通高等学校;2018年全区教育投入达到9515993万元,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8813749.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042.67亿元,与2000年比增长了14.6倍,因此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培养环境。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达到76709元,但与我国东北地区仍然存在差距。 从人力资源质量来看,据2018年的数据统计,新疆全区研究生毕业生数达到6151人;本专科毕业生数达到81285人;中等学校毕业生数559832人。近几年来新疆人力资源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但从企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构成来看,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只占9.5%和0.59%,从而可知,新疆仍然短缺高科技人才。人力资源身体素质也有所改变,2000年新疆医疗卫生机构总有6705个,到了2018年增加了11745个。2000年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总有75253人,2018年增长到99123人,比2000年增长了23870人。2000年的医院床位数总有65916张,到2018年增长了49225张。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家,政府一直注重西部大开发工作,开发投资与各种优惠政策来支持经济发展,由于自然环境等多种影响因素,新疆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仍待继续优化。本文结合新疆人力资源开发现状选取相关的指标对新疆人力资源开发进行评价以及提出对策建议。 三、实证分析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章考虑新疆人力资源开发实际现状,借鉴学者的研究成果,选取衡量新疆人力资源开发代表性的指标。从人力资源数量,环境,质量3个维度划分18个二级指标,构建新疆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数据主要用于《新疆统计年鉴2000-2019》和国家统计局官网找出2000到2018年近19年的反映新疆人力资源开发相关指标的数据。如表3所示。 (二)人力资源开发综合评价 本文从人力资源数量,环境和质量三个维度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对衡量人力资源数量的就业人员总量,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人口自然增长率,失业率等5个指标的原数据,运用SPSS21.0软件数据标准化处理,其次,检验因子分析的适合性,从检验结果表2可见,KMO值为大于0.613,大于0.5,Sig值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表示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并适合做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表达式为: 其中F1,F2,F3...Fn(n=1,2,3,...n)为主成分得分,u1n,u2n,u3n...unn是主成分特征向量,×1,×2,×3,...×n指原始变量标准化处理后的变量。 根据检验结果表5,5个指标中选取特征值大于1,并累计贡献率已达到70%的成分作为主成分。由表可见,前两个成分的特征值分别为2.959,1.250。累计贡献率为84.192%,提取2个主成分,并计算它们的得分系数。 通过计算表6,表7最终人力资源数量指标综合得分为: F1=(59.189F11+25.002F12)/84.192 下面同样的原理和步骤对人力资源环境,人力资源质量维度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得到,人力资源环境因子分析度适合度KMO值为0.760,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Sig值为0.000,因此适合做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特征值为4.784,累计贡献率达到95.67%,从而得到人力资源环境指标综合得分为: F2=(O.4467×21+0.4535×22+0.4343×23+0.4462×24+0.4549×25)/0.9567 人力资源质量因子分析度适合度KMO值为0.768,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Sig值为0.000,因此适合做主成分分析。进一步对人力资源质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特征值为6.608,累计贡献率达到82.595%,从而得到人力资源质量指标综合得分为: F3=(O.3672×31+0.3820×32+0.2976×33+0.3665×34+0.3762×5+0.3342×36+0.2933×37+0.3840×38)/0.8260 表8是人力资源数量,环境,质量3个一级指标的主成分综合得分。由表可以看出,在2000年人力资源开发中人力资源数量,环境,质量的综合得分分别为-1.6714,-2.8255,-5.2216(F1>F2>F3),到2018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它们的综合得分分别为1.4688,4.0446,3.8525(F2>F3>F1),3种指标中人力资源环境和质量的综合得分最高,而人力资源数量综合得分最小。从F1,F2,F3总体来看,可以看出新疆人力资源开发综合得分一直增加状态。 四、新疆人力资源开发对策建议 (一)更加完善人力资源环境 影响人力资源环境的因素很多,比如上面所指出的有教育经费投入,因为人力资源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是教育,教育环境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政府,自治区应更加大教育投资,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另外工作待遇也是影响人力资源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好的工作待遇和环境,能提高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工作效率。 (二)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教育是优化人力资源质量的最直接的手段,通过学习,受教育,才能提高一定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据新疆人力资源现状,科学技术人才远远短缺。新时代经济发展快,机器设备和技术越来越现代化,这导致对新疆人力资源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为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应该提升新疆人力资源受教育程度,加强职业培训,提高专业技术能力。 (三)重视人力资源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直接影响人力资源本身,通过医疗保健,才能保障人力资源健康。虽然新疆医疗衛生条件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与我国东部地区比较还是差距很大,医疗卫生条件仍然存在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的空间。所以应该重视新疆医疗卫生工作,加大医疗服务投入,进入先进医疗基础设备,加强卫生技术人员建设。因此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参考文献: [1]沈鸿.赵永乐.胡中峰.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4. [2]房洁.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齐鲁工业大学学报,2015,03(29):1. [4]蒋晓琳.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商,2016(12). [5]合力力·买买提.新疆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及经济影响[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10(06):119. [6]都仁娜.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效对策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04):08. 作者简介:早热古丽·阿不拉(1993.11-),女,维吾尔族,新疆吐鲁番人,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民族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