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证农民工到定点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一律优惠5%。"7月9日上午,福州市总工会和福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举行了"农民工优惠定点药店"授牌仪式,城区30家分布在工业园区、农民工聚居地的药店,将在店外醒目的位置悬挂统一的匾牌,并在店内醒目位置公示本店承诺的优惠措施和结算办法。 从"看病就医有定点"到"小病轻伤不出厂","医疗互助解危难",再到"小病不上医院找药房",近年来,在福州市总工会积极运作和推动下,福州企业积极开展职工帮扶活动,采取措施提高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并因企制宜,积极探索社保体系之外的补充保障渠道,构筑起多层次的农民工医疗帮扶体系。 "城区农民工100%享受医疗帮扶!"福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郑湘国说。 就医难,农民工的心结 "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住不起院。"在城市打工,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最怕的就是生病。采访中,许多农民工表示,就医难,是他们在城市最大的心结。 "由于异地结算等问题存在,目前农民工参保率并不高,农民工退保更是正常现象。"福州市总工会法律与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后,福州市非公经济发展迅猛,企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吸引了大量农民工,现有农民工占职工总数50%以上。福州市在2003年就启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医疗保险并没有实现全覆盖。自费部分较高和生产安全卫生条件等因素,农民工患病,特别是重大伤病后看不起病的问题比较突出。 "农民工的看病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用工队伍的稳定。"劳动关系专家指出。 农民工医疗帮扶的"福州模式" 为帮助农民工缓解、减轻看病就医的经济压力,近年来,福州市总工会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2006年,福州市总工会启动了"关爱农民工医疗帮扶"活动,在全市设立19家"农民工优惠定点医疗机构"。市总工会共向农民工发放优惠医疗证24万本,农民工凭证到各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可享受手术、护理、检查、药费等方面不同程度的优惠。 为扩大农民工受益面,各级工会还动员企业行政与企业周边的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员工凭厂牌等证件到医院就医的,可享受医院提供的优惠待遇。合作医院还经常派医生上门义务巡诊,为员工提供便捷、优惠的医疗服务。据初步统计,全市城区有54个企业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受益职工约3000多人。 "不出厂门就能把病看好,既省钱放心,又不误工时。"在各级工会的推动下,许多有条件的企业纷纷设立具有福利性质的医疗室,聘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为员工治病,职工看病拿药只需付药品成本价,一般小病花几元甚至几角钱就能解决。企业行政提供资金、场所、设备和聘请有资质的医务人员,企业工会负责运作。通过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全市有150家企业设立了职工医疗室,覆盖职工约10万人。 在解决企业职工重大伤病困难上,采取医疗互助方式。员工每月按工资收入比例捐献几元不等的钱,汇成爱心基金,企业另外再拨出部分资金补充。对员工本人和直系亲属因大病住院造成家庭特殊困难的员工,视实际情况,依据基金管理办法进行救助。初步统计,全市城区已有153家企业设立了各种职工互助基金会,约筹集基金700多万元,覆盖农民工7万多人,直接受益农民工已有3000人。 此外,针对农民工"小病不上医院找药房"的情况,还开设了"福州市农民工优惠定点药店",为农民工提 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多赢的选择 经过几次的考核、授牌,目前全市共有19家"农民工优惠定点医疗机构",其中有6家市属公立医院 和1家区属公立医院,分布在金山、马尾、福兴投资区、新店等农民工较集中的地方,城区有公立综合性医院,方便农民工就医。共发放了24万份"福州市农民工优惠医疗证",在福州市五城区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实现了全覆盖。共为农民工就医提供优惠50万元左右。 "维护员工的身体健康,也就是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是项双赢的工作。"福州钜全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说, 该企业有员工1600人左右,全年到企业医疗室治疗的达到3022人次,职工不花钱或花费几角到几元的钱即可治好小病小伤,节约了职工大量的就医时间和就医费用。同样,建筑工地上小伤时有发生,在项目工地上设立医务站,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对职工的小伤进行治疗和重伤的先期抢救。 "建立企业职工医疗帮扶运行机制,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温馨和包容,体现了一个城市给予每个人的公平境遇,体现了一个城市改善民生的主旋律。"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社会学老师如是认为。 福州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王玲告诉记者,在非公企业开展职工帮扶活动,一方面让职工切身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和企业的关爱,增加了被重视、被尊重的幸福指数;另一方面,企业开展员工帮扶活动,保护了职工的身心健康,提高了出勤率、稳定了职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