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陇南六月六


  六月六日,俗谓"晒衣节"、"晒龙袍日"。"杨四菩萨诞辰",指的亦是此日。这天,陇南家家曝晒衣被和书籍等,俗谓日后不生虫,可防虫咬。是日,人们不能说过激的笑话,否则会招致灾祸。
  六月六日,最怕阴雨。据说这天下雨,当年秋季会有水灾,牲畜、蔬菜也会受损。俗言道:"湿了龙袍,淋破蓑衣";"六月六日阴,牛羊贵如金";"六月六日雨,菜根遭虫蛀"。
  六月六日出生的猫儿逼鼠。意思是这一天出生的猫儿最能捕捉老鼠。源自甘罗的传说。
  六月二十四,俗谓"雷神诞"。陇南民间多食素食,屠户为之罢市。
  农历六月初六是陇南广大农村的重要民俗节日,其主要活动内容有:
  晒衣曝物
  六月六正当盛夏,是一年中太阳最烈的日子。民间就把这一天当做曝晒衣服、物件、书卷的日子。古人亦称"晒虫节",流行于全国各地。届时民间多晒衣物,官府晒官服,士人晒书籍,僧人晒经卷,俗传可防蛀虫、霉变。
  人畜沐浴
  六月六这天,人们都讲究在太阳晒热的水里洗头洗澡,说是洗后一年不生痱子。不但人要沐浴,骡子、牛、猫、狗之类也都要到河里洗个澡。实质上这是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良好习惯。
  请女回家
  每适农历六月初六,各家各户都要请回已经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好生款待后再送回去。所以民间有"六月六,请姑娘"的俗谚。六月六也称"姑娘节"或"回娘家节"。
  缓解疲劳
  六月六又称为"过半年",这一天不但要吃好菜、喝好酒,而且还要休息在家,不能下地干活,以缓解半年来的疲劳。于是就有"六月六,皇帝老儿都消悠"的俗谚。
  晒衣节
  陇南民间,六月六是"晒衣节"。每到这天,人们便把衣服,尤其是皮衣、皮褥子、毛衣等,拿到院子里或搭到绳子上去晒。农历六月初六,正是"大暑"天气,传说这天的太阳最热,衣物经过曝晒,就可以防潮湿、防虫蠹。
  "晒衣节"的习俗,传说始于唐代的东征大将军薛仁贵。据《驼铃》上安维翰的《民间节日趣谈》说,薛仁贵穷愁潦倒时,因生活所迫,曾给柳员外家做活。除夕之夜,大雪纷飞,薛仁贵蜷缩在草棚里过夜,柳员外的女儿柳迎春动了怜悯之心,便取来一件衣服盖在薛仁贵身上。谁知她在匆忙中,取来的偏偏是一件又暖和又好看的衣服,薛仁贵便穿上到院子里扫雪,不料被柳员外的夫人看见了,柳夫人心想:"这大红绵衣是我女儿所存,如何穿在薛仁贵身上?"于是去问女儿。女儿在慌乱中错把大红绵衣给了薛仁贵,自知不对,但羞于承认,便搪塞说她的大红绵衣在箱底压着。柳夫人不好硬逼,只好作罢。转眼到了六月初六。这天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柳夫人心生一计:叫全家人把所有的衣物都拿在院子里来晒,想借机查明真情。结果真相大白,但木已成舟。柳夫人无可奈何,便把女儿嫁给了薛仁贵。此后,每年六月初六,家家都晒衣物。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为"晒衣节"了。
  至于古人六月六晒书,传说始于清代。康熙皇帝微服南巡,路过嘉兴市王店镇时,见一老者,袒胸露腹在荷花池边晒太阳。康熙便问原委,老者叹气道:"哎!没法呦!我一肚子书派不上用场,快发霉了,晒晒太阳,免得霉烂。"
  康熙回京后,便把这位袒胸晒书的老者召进京面试,果然满腹经纶,便当面封他为翰林院编修,负责编纂明史。此老者就是清代文学家朱彝尊。他后来告老还乡,就在当年袒胸晒书的荷花池边修建了一座"晒书亭"。
  朱彝尊袒胸晒书的那天,正是农历六月初六。于是古人都在六月初六晒书。后人便用"袒腹晒书"的典故,来形容满腹经纶富有学问的人。
网站目录投稿:碧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