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于年龄有不同的说法,比如女子20岁被称作桃李年华,24岁被称作花信年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豆蔻年华究竟是多少岁?豆蔻年华一般代表13岁左右的女子。其实不单单是女子,男子在不同的年龄也有不同的说法,今天小编就来做一个汇总,来51区看看吧! 豆蔻年华是几岁 13岁(女)——豆蔻年华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杜甫《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什么是豆蔻? 豆蔻原来比喻嫩芽,关键是说十三四岁的少女。再加上"年华"二字,更清楚点明了这个令人喜爱、亭亭玉立、含苞欲放的美丽的年龄时段。 碧玉指16岁,桃李指20岁,花信指24岁,都来形容少女之青春美。时光是从指缝间沙漏般一粒粒漏尽,留不住你的声音,留不住你的问候,我能留住什么?或许,我能留住的只是对你年华的记录。 豆蔻年华的来历 据记载,豆蔻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俗名草果,品种很多。其中的红豆蔻,有两个特点引起了诗人们的联想,一是它的花蕊中央有两瓣相并,形似"同心",于是成了爱情的象征,如李贺诗:"密书题豆蔻,隐语笑芙蓉。"韩偓诗:"手持双豆蔻,的的为东邻。"这些诗句取的便是此意。二是它的花蕊重而下垂,花未开时就显得非常丰满,俗称"含胎花",于是成了处女的象征,如梁简文帝诗:"别观葡萄带实垂,江南豆蔻生连枝"。 陈基诗:"来时豆蔻初含芯,别后菖蒲又着花。"如此之类,用的便是这个意思。 豆蔻是多少岁?但是,豆蔻与"豆蔻年华"并不是一回事。 "豆蔻年华"的出处,是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捎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是诗人落魄扬州期间写给一位少年妓女的。 诗中为"豆蔻年华"规定了明确的年龄,即"十三余"。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十三四岁的少女,正值含苞待放。而豆蔻春末开花,"二月初"适值含苞期,用此作比,是十分恰当的。 女孩周岁年份说法 12岁-金钗之年, 13岁-豆蔻之年, 15岁--及笈之年, 16岁-碧玉之年,出嫁-梅之年。 周岁年份说法完整版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原来关于年龄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呢!豆蔻年华代表着13岁的少女,如含苞待放,形容的是非常恰当了!上述小编总结的你都记住了吗,要是弄混了就是个大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