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为区别于其它同名不同作者的《农书》,一般称为《陈旉农书》。最早的南方水稻区农书。三卷。宋陈旉撰。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 陈旉,自号西山隐居全真子,又称如是庵全真子。生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卒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4年)后。据推测是江苏人。洪兴祖在《后序》中说他:"平生读书,不求仕进,所至即种药治圃以自给",是一个相当博学的隐士。隐居地西山据考证在今浙江杭州附近。本书《自序》中说:"旉躬耕西山,心知其故,撰为农书三卷。……是书也,非苟知之,盖尝允蹈之,确乎能其事,乃敢著其说以示人。"写作态度相当严肃。 本书连序、跋约一万两千五百字。所述农业情况,代表长江下游较广泛的地区,具有相当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 上卷是土地经营与稻作栽培总论的结合,是全书的主体,约占总篇幅的三分之二。以十二宜为篇名。分别是:第一篇"财力之宜篇",强调农业生产要"量力而为",采取集约经营,经营规模要和财、力相称,才可以保证丰收。第二"地势之宜篇",谈土地利用。第三"耕耨之宜篇",谈耕地方法。第四"天时之宜篇",谈时令的重要和怎样掌握时令。第五"六种之宜篇",谈安排多种作物的配合经营。第六"居处之宜篇",谈农家住宅的位置问题,如何和田场的布局、建设结合起来。第七"粪田之宜篇",谈施肥。第八"薅耘之宜篇",谈中耕除草等田间管理。第九"节用之宜篇",谈节约与岁计,包括再生产的准备。以上九篇论述了农作物从播种至收获的各个环节。为了做好这些事情,书中还提出了一些根本问题。第十"稽功之宜篇",谈在农事中人的勤劳的重要性。第十一"器用之宜篇",谈农具的精利完备。第十二"念虑之宜篇",谈专心致志的思想。在十二宜之后,作者又补写了"祈报篇"和"善其根苗篇"。 中卷牛说有两篇:牧养役用之宜篇、医治之宜篇。专谈水牛,这是江南地区适于水田耕作的唯一役畜。约占总篇幅的七分之一,分量之重是综合性古农书中仅有的。其中警告要预防疾病传染,指出侵害人体的"粪毒"是使用大粪所致等都很有见地。 下卷蚕桑叙有五篇:种桑之法篇、收蚕种之法篇、育蚕之法篇、用火采桑之法篇、簇箔藏茧之法篇。专谈蚕桑,从种桑起,到收茧止。最早记载了桑树嫁接、"环状穴施"追肥法以及桑园间作苎麻、低温处理蚕种法、用盐藏茧法等。详细叙述了桑树直播育苗、苗圃管理及起苗等。其中还穿插讲了油料和苎麻等作物。 本书在以下几方面有系统阐述或独到成就。 一、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地时利之宜,识阴阳消长之理",以"盗天地之时利"。提出"法可以为常,而幸不可以为常"的观点,认为:"法"就是自然规律,"幸"是侥幸、偶然,不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未有能得者"。体现出作者的进步思想。 二、提出两条关于土壤的基本原则:一是"土壤虽有不同,只要治得其宜,皆可成就。"二是认为前人所说的"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之说并不正确,主张"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常新壮矣。"这是对中国古代农学史上土壤改良经验的高度概括。 三、第一次用专篇系统地讨论土地利用。阐述了地形、温度、肥瘠、水旱之间的关系,提出高田、下地、坡地、葑田、湖田五种土地的具体利用规划。书中所开创的这种统筹的观察与讨论,是农学史上一种可贵的进步。人造耕地见于记载,时称葑田或架田,并记载了使用深耕冻垡、熏土暖田的方法利用冷浸田。 四、记载了开辟肥源、保存肥料、施肥方法等方面的新创造。如记述了沤池积肥、火粪(亦称土粪)、饼肥发酵等肥料积置技术,设置粪屋保存肥效,提出"用粪犹用药"的合理施肥原则,强调"用粪得理",强调多次施用追肥,记录了在桑地里种苎麻,对苎麻施肥而效及于桑的一举两得的施肥法。 五、对水田作业的论述相当精要具体。已记载有培育水稻壮秧技术,已懂得掌握气候变化规律,适时播种,防止烂秧。介绍了耘田(特别是自下及上的耘田法)、控制秧田水的方法、稻田的中耕技术、水稻育苗技术等。论述当时南方的稻田有早稻田、晚稻田、山区冷水田和平原稻田四种类型。 六、论述了农业生产经营。主张要有计划,"深思熟计,既善其始,又善其中,终必有成遂之常。"要有:(一)整体观念,进行通盘筹划。(二)要有计划、步骤地进行工作。(三)要进行适当的田场布置,包括农舍的位置和建设、田地的平整和利用规划等。(四)重视农具和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五)强调不断改进农业技术。(六)进行集约经营。(七)进行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力。"种无虚日","收无虚月","相继以相成,相资以利用。"认为休耕并非必要。(八)要合理安排技术措施的操作程序。(九)把节约提高到和生产并重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本书将蚕桑作为农书中的一个重点来处理之后,后来的除蚕桑专业书外的各种农书,绝大多数都包括了蚕桑生产在内。书中也掺杂着祈祷等糟粕。有些主张欠妥,如种粟时要疏播种子。由于作者对黄河流域一带的北方农业生产并不熟悉,因而把《齐民要术》等农书,讥为"空言"、"迂疏不适用",这是他思想和实践的局限性所致。 本书写成后,作者将书送到真州(治所在今江苏仪征)给知州洪兴祖看,洪遂即刻行。五年后,因刻本经过删改,错误很多,作者拿出家藏副本,重新写定并作跋,准备刻印,但不知最后结果。六十年后,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高沙地方官汪纲又刻过一次。后世流传本大概是以改定本为蓝本。收入《宋史·艺文志》农家类。收入《永乐大典》后,很少印有单行本。收入《知不足斋丛书》、《龙威秘书》、《函海》、《艺苑捃华》、《农学丛书》、《农荟》、《丛书集成》。一九六五年农业出版社有万国鼎校注本。一九八一年农业出版社有缪启愉选译《陈旉农书选读》。本书于十八世纪后传入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