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agershare:对海尔来说,说明白想干什么、怎么干,还蛮重要的。 7月9日,我们"张榜问策",希望有人能一句话概括出"海尔是什么"。 我们在网上"拦访"了一些管理学者、管理者、创业者和管理顾问等,也有朋友在后台回复。答案之"五花八门",大大超乎了我们的意料。小编冒昧地归纳了一下,至少存在以下10个角度。 1、不好回答或看不懂型 还真是不好回答。 真的没看明白海尔是什么,我以前认为是"品牌输出+产业风投",但是我质疑:品牌输出到各种品类,品牌资产会否最后"跌停"?产业风投的话,如何保证有VC的资金优势、能力和专业眼光? 2、家电烙印型 电器。 哈哈,在我的印象中,海尔就是电冰箱。没办法,当年的印象太深了。 海尔目前就是家电提供商。 海尔是高质量家电产品用户体验的标杆。 第一反应就是海尔是家企业,是一家生产家电的企业,生产白色家电的企业。如果加上行业地位的话,就是领先的家电品牌。 我印象中:海尔是一家努力追赶时代步伐的家电企业。 我觉得,海尔就是一个家电品牌,这是首先的反应。 3、智能型 智能家庭生活制造公司。 4、创客平台型 海尔是创客邦。 海尔是创业者联盟,亦或是创客集散地? 5、全球型 海尔是一个拥有先进管理理念的全球家电品牌。 海尔是个全球化的家庭生活产品及服务集团。 6、动态演化型 海尔是一个在管理上不断试错的平台。 不消停。 海尔是一艘被创造同时又通过不断再创造而成长的船。 7、尚未成功型 冒昧说一句:海尔是自主经营体成长的支持平台;当然,还没有做好。 这个问题得大师给定性,我说了不算。不过,其实我赞成自我管理的理念,不仅互联网公司,即使传统公司应用得当都会受益。只是现有大型企业转型自我管理成功的(还很)鲜见。 海尔正努力成为和环境相契合的生态系统——正艰难地平衡着来自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的竞争性需求,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者,而试图成为制度创业者,对产业界的贡献可能在于提供了新型组织的模板。——假如能成功的话。 海尔未来是一个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尽管现在还不是。 8、组织型 一个分权化组织。 张瑞敏认为只有时代的企业。这个倒符合卡尔•维克关于组织的定义:没有organization,但是有organizing。可能只有在更高抽象层次看海尔,才能理解得到位些。张瑞敏对不确定性的理解很艺术和宗教。维克则总是提醒我们慎用名词,多用动词。他的sense-making理论在中国应有更好的礼遇。 海尔是一家不断探索组织制度创新的优秀企业。 9、大视野型 海尔是一家国家型企业,是中国制造型企业的代表,它的一举一动,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走向。 过去是个冰箱制作大工厂,今天是个互联网+时代的多业务合约缔造者,照此发展下去,希望它能真正像GE那样成为多业务融合时代内部创业家的俱乐部! 海尔就是:昨天——中国仿造;今天——中国制造;明天——中国创造。 海尔是人民公仆平台的急先锋。 10、哲思型 在我看来,海尔是"象征符号",是历史所赋予、所承载的。 企,人在上,不在则止。海尔是一家以消费者为本的企业。 张瑞敏故意要做一些模糊性,这对于转型期是必需的,模糊性才能创造出一种张力,特别是在不确定和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也许外边的人看,没有身份感,其实创始人很清楚地知道。阴和阳之间的转化,外部其实有模糊性,但内部已经在转化,希望海尔的转型是按阴阳转化的原理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