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长有这样的疑问:孩子很小的时候,会问很多奇奇怪怪的问题。可是为什么往往越长大,孩子提问的积极性和与之而来的主动思考能力都会下降呢? 这个问题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 第二生命形态学跟踪研究孩子们20多年,从理论与实践双重层面,即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孩子培育的"被动成长"两个方面做出了科学解释。 该研究表明:2-5岁孩子的逻辑思维有了初步发展,自我意识会逐渐强化,最突出的变化是他们的提问由"是什么"变成了"为什么"。此时,他们已不满足于事物表面化的观察,想要探究更深层次的奥妙。而基于好奇心的各种奇奇怪怪的发问,正是他们思考能力飞跃的外在表现。 但是,孩子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心,并不代表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主动思考,只有在提出具体问题时,才表示他们真正进入了的思考状态,最终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一过程是需要家长辅助和激发的。如果因家长教育能力不足,或未能在最佳培育期内及时向孩子施以援手,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提问的热情便会渐渐消退,主动思考能力也会随之下降。 第二生命形态学将这一现象称之为"思考"的"被动成长"。 "被动成长"现象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我们仅从教育者的视角观察,可以概要为三点:1、当孩子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被主动提供的比例太高。2、孩子成长过程中,被提示和躲让的比例太高。3、家长帮孩子找借口的比例太高。 这些"三高"现象的存在,造成孩子失去了动脑的动机和机会,主动思考能力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遗憾的是,"三高"问题却长期被家长忽略着。 相信不少家长遇到过类似"三高"的情景: 情景之一:孩子玩着玩着,玩具汽车坏了,哭着找妈妈。 这本是培育孩子动手能力和主动思考的良机。但你是不是二活没说,主动替代孩子修好了?或者,你是不是随口许诺让爸爸再买一个新的? 作为家长我们都要扪心自问,在家里多少事情是孩子可以自己做的,而我们越俎代庖了? 情景之二:孩子在家拉抽屉玩,不小心将抽屉拽下来了。 这时,你是不是吼了起来:"去去去,弄坏了怎么用?"或者说:"上次不让你弄了,还弄"? 孩子是在犯错中长大的,因为犯错会促使他去思考如何处理和面对所处的情境,进而从中学到聪明的应对方法。 作为家长我们都要换位思考:我们是不是早已忘记了,曾经的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凡事提示和躲让,是不是阻断了孩子尝试的机会,浇熄了孩子探索未知的热情? 情景之三:孩子考试一道计算题出现错误,回家时一脸委屈。 作为家长,你是不是不忍心看到孩子委屈的样子,上前安慰他说:"孩子都会,就是粗心了"? 爱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灵,却滋养不了孩子的智慧。此情此景下的爱应该是:一起分析为什么会错,哪个步骤不对,借此融通各个知识点,不再踏上错误的同一条河流。 作为家长我们都要反思:以爱的名义为孩子找借口,会不会让孩子产生世界都是别人的错的认知?会不会影响孩子思维策略的提升? 思考能力是人的天赋能力,就像一粒种子,孩子本身已经具备了成就自己的所有可能。而基于好奇的"为什么",往往会转化为兴趣,引发对未知世界探究,并借此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最终形成自己的思考体系。 但是,敏锐的思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更不会随着长大而自然生成,就像种子生长需要土壤肥料、阳光雨露一样,思考能力也需要经过反复训练和培养才会形成。 而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其扮演的角色就是"园丁",需要做的是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去唤醒和激发孩子内在的自觉,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力量去成就自己。 而扮演好"园丁"的角色也是需要用心和技艺的。 且看下面的一个实例,让我们一同领略第二生命形态学是如何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的: 妈妈正在家里拖地,孩子在客厅里玩柚子皮。 孩子:"妈妈,你帮我数数柚子皮好吗?" 妈妈:"好啊,不过妈妈在拖地,还没有把家里弄干净呢,等妈妈把家里弄干净,才可和宝宝一起数柚子皮。"(在孩子求助时,延迟满足有助于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问题提出后,留足空白) 过一会,孩子催促"快帮我数柚子皮。" 妈妈:"还没有把家里弄干净,要不,你来帮妈妈快点把家里弄干净,这样就可以快点帮你数柚子皮了。"(语言描述现实,引导孩子自己进入思考状态。) 孩子:"我能干什么呢?"(应用问题"导思",使孩子有兴趣集中注意力思考和参与。) 妈妈:"你看看哪里没有弄干净,就把哪里弄干净吧。"(把握好提示引导语言,激发孩子形成主动做事的自觉) 孩子:"那我把茶几弄干净吧。"(形成了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 妈妈:"好啊。" 通过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教无定法,启发过程,或者我们所说的"唤醒"和"激发"并没有固定模式,只要能引起孩子动脑思考即可。但在具体实践中,一个好的启发过程还是有章可循的,取决于三大核心元素: 定位:作为家长要把准定位,把自己放在辅助的位置上,不破坏孩子天生动脑子的本事。 方向:作为家长要把握好孩子动脑子的方向。动脑子的事物必须是对未来生存和生活有积极作用和积极意义的事物,以避免孩子动歪脑筋。 途径:把握好提示引导语言,避免形成简单生存任务观,而是让孩子形成自主建构实现性任务观。 第二生命形态学从上述三大核心元素出发,结合拓宽家长的理论视野和践行能力,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智慧的培育方案。其中,五大培育技巧之一的"千古一问",融合了"不阻断、"、"多延伸"、"细拆分"等多种简单易行的培育技术,适合不同家庭的孩子和不同的教育情景,灵活综合运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孩子问"为什么"时,你就可以使用"千古一问"方法培育孩子的思考能力了。 一、"不阻隔" 孩子不停地抛出奇奇怪怪的问题,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家长应当以赞赏的态度积极做出回应,并彻底放下自我,回到孩子的那个高度去体验。如"你是从哪里听到这种说法的呢?具体是怎么说的?",在听完孩子的表述后,再用开放型的问题引发孩子自己思考,如"你觉得这种说法哪部分有道理,哪部分没有道理?你怎么看呢?"。这样让孩子积极地参与进来,可以保持孩子头脑的活跃度,更好地维持孩子对这个主题的兴趣和专注力。最后,让孩子根据已有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通过对比、观察、汇纳等方式让孩子自己找出答案。 当然,切忌回避拒绝或嘲笑讽刺孩子的"为什么",说出诸如"哪里有那么多为什么""你问这些烦不烦啊?""这么简单都不懂啊?"等浇熄孩子思考热情的话。 二、"细拆分": 就是用具体的、孩子能听懂的话启发引导。例如"过马路要小心"对一个幼儿来说未免有点抽象艰涩,我们可以拆分成:"过马路时要左看看,右看看,两边都没有车再快行"。实质就是把成人概括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听得懂,可执行。 事实上,培育有没有成效,很多时候在于引导够不够详细和具体。家长往往习惯于大而笼统,但孩子思考能力的发展,如果我们用心观察的话其实是可以分解为特别细微的过程。于细微处着眼的那些细节,常常决定了培育是否获得成功。 三、"多延伸": 求知欲是从提出"为什么"开始的,通过寻求和掌握多种多样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得到保护和提高,而问题不断被自己解决的乐趣和满足感才是维持终身求知欲的关键。 在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和现象,并且问"为什么"的过程中,我们家长可以在给他正确答案的同时再加几个"为什么",由一个问题引发出多个问题,孩子的知识量也会在自己思考中不断地积累。这样给予孩子学习和掌握更多的解决问题办法的机会,有助于孩子发展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孩子的脑子动起来,原来这个能力需要从小启蒙。 家长会不会提问,竟然是培育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的关键。 不要说"你怎么不会思考呢?",首先要反问我们家长怎么才会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以及我们的教育储备够不够,我们的家庭教育能量够不够,我们的教育修养够不够? 但愿这些培育方法能给众多家长一些启发性的帮助和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