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理论为基础,探讨了青少年不同发展时期所产生的心理变化与发展,这些发展包括身体发展、情绪发展、对各种关系的自主、群体及个体认同、内化的道德和职业的选择等。为了了解父母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及人格的养成有何影响,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整合、分析,并得出自己的判断和观点。 【关键词】教育方式;心理发展;人格;群体认同;个体认同;疏离感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社会理论为探索人生成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发人深省的结构。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心理学家艾瑞克森。该理论的三个显著特征:第一,它强调个人整个一生中的成长;第二,它假定个人并不是完全任由生物和环境影响的摆布,而是有能力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为自身的心理发展做出贡献;第三,它指出文化对个体发展的积极贡献。 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把人的心理社会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青少年阶段。而这一阶段又可细分为青少年早期、青少年中期、青少年后期。每一个阶段所发生的心理社会发展,对此后所有的阶段都有重要作用,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任务。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有身体成熟(包括性的成熟)、情绪的发展、同伴群体成员资格的获得,对父母关系的自主、角色的认同、内化的道德、职业的选择等等。 在每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都会遇到心理社会危机。根据艾瑞克森的观点,心理社会危机产生于一个人必须付出心理努力,以适应每一发展阶段中的社会环境的要求之时。这里,"危机"是指一系列的正常的紧张刺激和压力,而非一系列特殊的事件。人们往往趋向于朝着积极的方向去解决危机,能够积极解决危机,个人就会获得相应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更好地适应社会。如果不能够积极的解决危机,造成了消极影响,那么对于个人进入下一阶段会形成阻碍,并限制个人的发展。在这里,主要讨论在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和人格养成造成怎样的影响。 二、父母的教育方式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 是一个人最早接触的 , 并且终生密切联系的重要环境 , 而父母则是他们所有接触的人中最主要的重要他人。 心理学家们在父母如何决定儿童和青少年行为的教养维度和教养模式的研究中 ,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Schaefe ( 1959) 提出了接纳— 拒绝、 心理自主—心理受控、 严厉— 放纵三个维度; Erikson ( 1950) 提出控制和温暖; Beck ( 1964) 提出了温暖 (接受 ) —敌视 (拒绝 ) 和限制— 允许两个维度; Pumory ( 1966) 将全美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量表加以综合分析 , 归纳为: 保护、严格、拒绝、放纵四种教养类型。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 D. Baumrind分别于 1967 、1971、1977年进行了研究 , 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成: 专制型父母、 权威型父母、 容许型父母和拒绝否定型父母。国内最常见的 是将父母的教育方式分为放纵型、溺爱型、专制型和民主型。总的来看,尽管受民族文化、观念、习俗的影响 , 父母教育方式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但在因素的构成上,却具有文化和民族的一致性 (岳冬梅 , 1993)。[11] 通过分析以往关于父母教育方式的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存在两种思路。一种重点考察不同教养行为是如何组成具有鲜明特征的教养类型,如 Becker,Olsen 和 Shagle ( 1965)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评价父母教养方式的三个维度,控制 - 自主、 温情 - 敌意、焦虑 - 平静,并划分出民主型、骄纵型、权威型、保护型、控制型、专制型、忽视型、过敏型,八种教养类型, Baumrind ( 1971,1991) 提出教养方式包含要求性和反应性两个基本维度,并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之后又将放任型区分为溺爱型和拒绝(忽视) 型。但这类研究忽视了对具体教养行为的探讨。另一种重点考察具体的教养行为,如 Perris,Jacobsson,Linndstrm,Knorring 和Perris( 1980) 突破 Baumrind 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包括剥夺、惩罚、宽容、鼓励在内的十五种父母教养行为Barber,Olsen 和 Shagle( 1994) 进一步提出父母控制中可能存在心理控制,Van Leeuwen 等基于社 会学习理论,编制"根特教养行为量表( Ghent Parental Behavior Scale,GPBS) ",从积极养育、监控、规则教养、给予自主等9个维度评估教养行为,并区分为积极支持( Support) 和消极控制( Negative Control) 两个方面 ( Van Leeuwen & Vermulst,2004) ,可较全面的测量教养行为。但这类研究对教养行为不同组合的共同作用关注不足。[4] 在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中,父母教育方式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身心健康和合格社会成员为目标的最主要的活动。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利于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发展,特别是他们在青春期的核心任务——自我同一性的完成。而不良的教養方式,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 三、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和人格养成 青少年期是人生的一段重要时期 ,是处于自我同一性发展和自我同一危机的关键年龄。这一危机主要表现在"时间观念←→时间混淆"、 "自我确信←→自我疑虑"、 "角色尝试←→角色固着"、 "职业意愿←→工作不力"、"性别分化←→性别混淆"、"主从分际←→权威混淆"、"价值定向←→价值混淆"等7个层面 ( Erikson, 1968)。 研究表明,在总体心理社会发展水平上,青少年发展的总态势是从早期、中期、后期 , 随着年龄增长和教育阶段的上升而在不断提高,但此种提高并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青年期是一段较长的变动发展期 , 在这段时期里 , 青少年虽然在经历不断的心理社会成熟与变化 , 但并没有质的改变 , 这一结果与台湾江南发的研究基本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同一危机水平反而增高。 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随着青少年不得不亲自去解决很多问题,主动去对将来的人生做决定,迎接种种年幼时所不曾遇到的挑战带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他们心理社会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高 , 对自己和环境的要求和所能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冲突造成的。由此看来,青少年发展中期和后期是自我同一危机教育的侧重阶段。[11] 疏离感(alienation)是个体难以正常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不能与所属的社会团体如家庭、学校或者同伴群体建立有效联结, 从而体验到的无助感、无意义感、孤独感等消极情绪体验(Michael, 2003)。青少年期是疏离感发生的高危时期(Calabrese, 1990)。进入自我意识第二个飞跃发展期的青少年, 开始集中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 "我要到哪里去"等与自我有关的问题。根据 Erikson 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青少年经历着从自我分离到自我整合的过程(张文新, 1999), 在此过程中他们体验到自我内部的分离以及自我与环境或与他人的分 离, 即产生疏离感。适度的疏离感有利于个体对自身的存在状态进行反思与探索, 建立自我同一性;而强烈持久的疏离感却会导致自我同一性混乱, 危及个体的心理社会适应(Erikson, 1968)。研究发现, 高疏离感是引发青少年问题行为、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 高疏离感的青少年更倾向于对外界环境进行消极的、敌意性的归因, 易于体验到孤独感, 更具反叛性, 他们往往采取退缩或者攻击等极端行为, 或者沉湎于饮酒、过度网络依赖等不健康的活动中 (Michael, 2003; Sikkink, 1999; Thomas & Schare, 2000)。[6] 家庭作为个体发展的微系统, 是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中最基本的分析单元(Bronfenbrenner, 1979), 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因此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进入青少年期后, 尽管亲子冲突显著增多, 但父母仍然是青少年重要的依恋对象和支持系统(Steinberg, 1999)。青少年最初需要依靠父母权威的标准来建构他们有意义的生活。研究发现, 如果父母是独裁的、过分控制的、在感情上是疏远的, 个体就很难认同家庭并获得真正的归属感(Barrett, 2001)。有关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疏离感关系的研究发现, 青少年疏离感的产生及其程度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父母工作压力大的家庭或单亲家庭的青少年更容易体验到疏离感或疏离感增强(Bronfenbrenner, 1977)。疏离感较高的青少年, 其家庭成员的亲密性与适应性较差, 家庭功能中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和行为控制以及整体家庭功能均较低(汤毅晖, 黄海, 雷良忻, 2004)。[6] 四、父母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和人格养成的影响 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以往的很多研究者采用了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和量化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以下一些结论。 父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青少年子女心理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及各层面都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分别和对人信赖、羞愧怀疑、退缩内疚、自贬自卑、同一混淆、友爱亲密和孤独疏离等呈显著水平。父亲的过分干涉、 拒绝否认均与青少年社会心理发展的总体水平及各层面有显著的负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青少年对人信赖和友爱亲密有显著的负相关。 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青少年子女的心理社会的总体水平和各分层水平都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母亲的过分干涉与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有普遍的负相关,其中在对人信赖、羞愧怀疑、自我同一层面呈显著水平。母亲的拒绝否认、严厉惩罚和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的总分及各层面有显著的负相关。 这说明: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越高,其子女在心理社会发展方面越好。[11] 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青少年子女的自我同一危机的总体水平和各分层水平都呈显著的负相关,父亲的惩罚、严厉与其子女的自我同一危机的总体及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即父亲的过分处罚、严厉,会使其子女的同一性危机升高。除时间观念和价值定向外,父亲的过分干涉几乎与自我同一危机的总体和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即父亲的过分干涉越多,其子女的同一性危机越高。父亲的拒绝、否认与自我同一危机的总体及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正相关。父亲的过度保护与自我同一危机的各方面也有显著的正相关。 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青少年子女的自我同一危机的总体水平 及各分层水平都呈显著的负相关,母亲的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与自我同一危机的总体及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正相关。母亲的拒绝、否认与自我同一危机的总体和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正相关。母亲的惩罚、严厉与其子女的自我同一危机的总体和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即母亲的过分惩罚、严厉,会使其子女的同一性危机越高。 这说明:父母对青少年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越高,其子女的自我同一性越好,同一危机程度越低。反之,父母的过分严厉、过分干涉、过分惩罚、过分保护都会使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危机升高。[11] 有的研究者认为,在父母教育方式中,对青少年给予的父母支持对青少年的孤独感和抑郁感也有影响。 有研究发现, 从青少年早期到中期,个体感知到的父母支持水平显著下降, 这反映出随年龄增长, 青少年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断增强, 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但是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父母支持与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均存在显著负相关。[5] 父母支持越高, 青少年情绪适应越好,不易感到孤独和抑郁。 还有些研究者从疏离感的角度探究家庭结构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影响。 這些研究发现, 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疏离感存在显著差异, 高中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初中生。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同(杨东, 张进辅, 黄希庭, 2002; 张进辅, 杨东, 2003; 徐夫真, 2007)。对其他文化中青少年的研究也发现, 18岁左右的青少年最容易产生疏离感(Sandhu & Tung, 2004)。这一年龄对应于我国高二青少年。疏离感的年龄段差异反映了青少年自我发展的特点。根据 Erikson 的理论, 青少年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 这一时期个体心理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 防止同一性混乱。同一性混乱是由个体的无目的感和疏离感引起的, 同一性混乱的个体缺乏生活的连续感、整体感、协调感, 体验到更多的疏离感(Erikson, 1968)。进入青少年期后, 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使青少年由对外部世界的注意转向内部世界, 关注内部世界中"本质的"、"本来的"自我存在, 表现出对外部世界的闭锁与疏离, 而倾向于自我意识和内省。在情感上努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寻求自主和独立(张文新, 2002)。当个体自觉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变化、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某种义务时, 他们往往会进入一个短暂的停滞期, 这一时期内, 他们似乎放弃了对自我同一性的整合, 从正常的生活和交往中退出, 与他人或所属的群体相疏离。[6] 研究发现,对于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中,家庭功能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父母受教育水平是影响父母行为的重要因素, 受教育水平高的父母尤其是母亲更注重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 更关注子女的情感变化, 在教育孩子时较少地表现出溺爱、 专制、忽视、惩罚、过高成就要求等行为, 他们更注重对青少年的支持和指导而不是单纯的教养或保护(张文新,1999)。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的青少年更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社会适应力较强。[6] 五、讨论与总结 通过对已有相关文献的研究与整合发现:第一、影響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和人格养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青少年自身发展的内因,文化环境的外因,以及来自于家庭、学校、同伴、社会的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第二、父母的教育方式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第三、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积极的教育方式(包括民主的、开放的、温暖理解的、善于沟通的、包容的、关爱的、支持陪伴的等)会使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发展更好,社会适应能力更好,会使青少年更好更快的培养自主性和自我同一性,从而减小自我认同危机,减小抑郁和成长焦虑,当青少年产生疏离感时,会采取积极引导的方式帮助其度过,使其获得某些能力,更好的融入社会,顺利进入人生下一阶段的发展。反之,消极的教育方式(包括过分干涉、过分严厉、拒绝否认、溺爱、过分保护、过分放纵等)会起到相反的影响,这种消极影响不仅不利于青少年心理社会的提升,加大其自我认同危机,更有甚者,可能会阻碍他们进入下一阶段的发展,或停滞不前,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第四、影响父母教育方式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父母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以及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还有来自社会的压力和文化环境因素等,这些都有可能影响到父母的行为方式及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虽然这一问题在本文中并没有作太多的探讨,但为更深层次地研究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及人格发展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思路。 【参考文献】 [1]吕冰琪,余小鸣,高素红,张淑平,周晓梅,曾芳玲. 城市16~20岁务工青少年心理社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06):572-575. [2]王明忠,范翠英,周宗奎,陈武. 父母冲突影响青少年抑郁和社交焦虑——基于认知-情境理论和情绪安全感理论[J]. 心理学报,2014,(01):90-100. [3]邓林园,方晓义,伍明明,张锦涛,刘勤学. 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03):305-311. [4]刘文婧,许志星,邹泓.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06):625-633. [5]田录梅,陈光辉,王姝琼,刘海娇,张文新. 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J]. 心理学报,2012,(07):944-956. [6]徐夫真,张文新,张玲玲.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心理学报,2009,(12):1165-1174. [7]周莉,许燕. 中学生心理社会发展特征的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6,(08):73-76. [8]周凯,叶广俊. 1171名中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及其危险行为的研究[J]. 中国公共卫生,2001,(01):86-87. [9]石凤妍. 论个体心理—社会心理的互动与心理的社会化[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37-41+54. [10]刘贤臣,马登岱,刘连启,李传奇,赵贵芳,杨杰,孙良民. 心理社会因素与青少年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05):18-20+65. [11]张青方. 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 青年研究,1998,(0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