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试论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的模式构建


  摘 要:在科学研究中,模式是最常用的一种以图像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方法。在传播学的研究史上,许多学者都曾采用过模式构建的方法来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说明,然而由于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这一课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学术热点,对于技术灾害信息的传播模式,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建立在将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诸多环境因素考虑进去的基础上,试探性的构建出系统化的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模式。
  关键词: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模式;构建
  一、信息传播模式构建的参照系统
  所谓模式,是指在科学研究中,以图像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方法。在传播学的研究史上,许多学者都曾采用过模式构建的方法来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说明,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另一种是新型的循环互动模式。而这两种模式的代表分别是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如图8-1和图8-2所示:
  显然,严格的说来,香农、韦弗与施拉姆的两种传播模式都没有超出从传播过程的本身来说明传播过程的范畴,然而现实生活中,技术灾害信息的传播过程不仅仅取决于过程内部的因素或运行机制,还会受到外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在上述两种经典模式中,唯一提到的外部影响因素只有一个"噪音",其实,影响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是纷繁复杂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说明的。
  事实上,传播活动既具有过程性,同时还具备系统性。当我们说传播是一个系统时,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把传播看作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或过程)构成并执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系统的运行不仅受到它的内部结构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环境保持着互动的关系[3]。
  由于传播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对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的梳理可以揭示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过程的内部结构构成和相互联系,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帮助我们对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借鉴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的思路,可以对技术信息传播的系统模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如图8-3所示:
  从赖利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可以看出,每一个传播活动或传播过程都会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中,无论是微观的、中观的还是宏观的系统都既具有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有着相互的联系和作用。
  二、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的模式构建
  在微观的系统中,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事传播活动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社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中的个体系统,他们各自在进行着人内传播。而个体系统之间也在相互进行着讯息的传递,形成人际传播。比如,将发现或感受到技术灾害来临的公众就可以看成是一个个体系统a',在经过了内在的人内传播后,该名公众将发现和感知到的技术灾害信息以新闻热线的形式告知大众传播媒介的某名从业人员,这里的媒体从业人员我们也可以将他看成一个个体系统b',同样的,在经过了自身的人内传播后,个体系统b'将反馈讯息回应给个体系统a',同时,个体系统b'还将技术灾害信息上报给政府部门的另一个体系统c',这样就形成了人际传播。
  在中观的系统中,微观层面的个体系统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群体传播。例如上文所述的个体系统a',属于公众群体a;个体系统b',属于大众传媒群体b;个体系统c',属于政府部门群体c。显然,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部门授权大众传播媒介发布技术灾害信息,即是群体c与群体b之间的群体传播;同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将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给公众,则是群体b与群体a之间的群体传播......。
  在宏观的系统中,群体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受到外部大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的作用和影响。同样拿上文的例子来说,作为群体系统的政府部门c、大众传播媒介b、公众c,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在其国家内部进行的,可以看成是国家结构A,受到本国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制约。而国家的技术信息传播活动又是在全世界这个总体的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S中进行的,同样也会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因此,本文在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基础之上,将技术灾害信息的传播模式做出如下构建,如图8-4所示: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该模式揭示出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而且,这种互动并不仅仅只是有形的社会作用力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社会作用力——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因此,这一传播模式具有社会传播系统即社会信息系统的基本特点。同时,该模式还具有多重结构的特点:首先,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一个个体系统,且这些系统都有各自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其次,每个个体系统都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再次,单个个体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分别从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最后,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三、技术灾害新闻传播的模式构建
  上文是从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的系统视角出发进行模式构建,接下来,本文还将从新闻报道的视角出发,对技术灾害新闻传播的模式进行构建。
  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受众获取和偏好的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渠道都是大众媒介,因此,如何做好技术灾害新闻的报道对大众媒介来说是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关于技术灾害信息的报道应当包括:死者和伤者的姓名与家庭住址;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折合金额;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救灾抢险和救援救济的工作进展以及尽可能有目击者和当局的评论五个方面。有鉴于此,本文将技术灾害新闻传播模式构建如图8-5所示:
  由此可见,技术灾害新闻报道应包含以下内容:死伤人数;技术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官方公布的事故原因;导致灾害发生的相关技术介绍;遇难者的姓名和身份;幸存者的名单;受伤人员的情况;死亡和受伤发生的具体位置;造成死亡的原因,如爆炸、失火、撞击等;发生灾害时的天气情况;发生灾害时的技术使用情况;致灾技术操作者的陈述或遇难前最后说过的话;现场的警方、消防队和医疗队;不寻常的事件,如志愿者行为、英雄行为等;幸存者的目击陈述;现场目击者的目击陈述;政府官员、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评论;致灾技术的造价;技术灾害涉及的名人(如果有的话);技术灾害造成的后果;技术灾害发生前技术的运行状况;技术故障是否已恢复常态运行;是谁最先发现的技术灾害?怎样发现的?葬礼的安排(如果有的话);遇难者的遗物(如果有的话);官方的调查;同一技术以前发生过的故障、事故或灾难等。对技术灾害新闻传播进行以上的模式构建可使技术灾害新闻报道更为全面和权威,极大的避免了虚假消息和谣言的产生,受众也能全方位的从新闻报道中了解事件的全貌及选择自己感兴趣和关心的角度,实用价值极高。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闻对于自然灾害、技术灾害和社会灾害的报道容易读起来千篇一律,因此,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善于发现技术灾害事件的特殊之处,使之与其他类似事件区别开来,并且新闻编辑室也应频繁地向有关部门或相关专家查证和咨询,以确保在截稿之前获得最新和最权威的技术灾害信息。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每一个传播活动或传播过程都会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中,无论是微观的、中观的还是宏观的系统都既具有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有着相互的联系和作用,只有理清这些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才能规律性的总结出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的模式。而系统的构建出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的模式也能为技术灾害信息的传播活动更有效的进行提供参考和依据。
  注释:
  [1]McQuail,D.&Windahl,S.,Communication Models[M],longman,London&New York,1981,10
  [2]McQuail,D.&Windahl,S.,Communication Models[M],longman,London&New York,1981,14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4]McQuail, D. & Windahl, S., Communication Models[M],longman,London&New York,1981, 40
  摘 要:在科学研究中,模式是最常用的一种以图像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方法。在传播学的研究史上,许多学者都曾采用过模式构建的方法来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说明,然而由于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这一课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学术热点,对于技术灾害信息的传播模式,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建立在将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诸多环境因素考虑进去的基础上,试探性的构建出系统化的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模式。
  关键词: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模式;构建
  一、信息传播模式构建的参照系统
  所谓模式,是指在科学研究中,以图像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方法。在传播学的研究史上,许多学者都曾采用过模式构建的方法来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说明,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另一种是新型的循环互动模式。而这两种模式的代表分别是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如图8-1和图8-2所示:
  显然,严格的说来,香农、韦弗与施拉姆的两种传播模式都没有超出从传播过程的本身来说明传播过程的范畴,然而现实生活中,技术灾害信息的传播过程不仅仅取决于过程内部的因素或运行机制,还会受到外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在上述两种经典模式中,唯一提到的外部影响因素只有一个"噪音",其实,影响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是纷繁复杂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说明的。
  事实上,传播活动既具有过程性,同时还具备系统性。当我们说传播是一个系统时,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把传播看作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或过程)构成并执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系统的运行不仅受到它的内部结构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环境保持着互动的关系[3]。
  由于传播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对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的梳理可以揭示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过程的内部结构构成和相互联系,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帮助我们对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借鉴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的思路,可以对技术信息传播的系统模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如图8-3所示:
  从赖利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可以看出,每一个传播活动或传播过程都会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中,无论是微观的、中观的还是宏观的系统都既具有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有着相互的联系和作用。
  二、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的模式构建
  在微观的系统中,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事传播活动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社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中的个体系统,他们各自在进行着人内传播。而个体系统之间也在相互进行着讯息的传递,形成人际传播。比如,将发现或感受到技术灾害来临的公众就可以看成是一个个体系统a',在经过了内在的人内传播后,该名公众将发现和感知到的技术灾害信息以新闻热线的形式告知大众传播媒介的某名从业人员,这里的媒体从业人员我们也可以将他看成一个个体系统b',同样的,在经过了自身的人内传播后,个体系统b'将反馈讯息回应给个体系统a',同时,个体系统b'还将技术灾害信息上报给政府部门的另一个体系统c',这样就形成了人际传播。
  在中观的系统中,微观层面的个体系统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群体传播。例如上文所述的个体系统a',属于公众群体a;个体系统b',属于大众传媒群体b;个体系统c',属于政府部门群体c。显然,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部门授权大众传播媒介发布技术灾害信息,即是群体c与群体b之间的群体传播;同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将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给公众,则是群体b与群体a之间的群体传播......。
  在宏观的系统中,群体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受到外部大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的作用和影响。同样拿上文的例子来说,作为群体系统的政府部门c、大众传播媒介b、公众c,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在其国家内部进行的,可以看成是国家结构A,受到本国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制约。而国家的技术信息传播活动又是在全世界这个总体的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S中进行的,同样也会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因此,本文在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基础之上,将技术灾害信息的传播模式做出如下构建,如图8-4所示: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该模式揭示出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而且,这种互动并不仅仅只是有形的社会作用力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社会作用力——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因此,这一传播模式具有社会传播系统即社会信息系统的基本特点。同时,该模式还具有多重结构的特点:首先,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一个个体系统,且这些系统都有各自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其次,每个个体系统都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再次,单个个体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分别从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最后,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三、技术灾害新闻传播的模式构建
  上文是从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的系统视角出发进行模式构建,接下来,本文还将从新闻报道的视角出发,对技术灾害新闻传播的模式进行构建。
  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受众获取和偏好的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渠道都是大众媒介,因此,如何做好技术灾害新闻的报道对大众媒介来说是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关于技术灾害信息的报道应当包括:死者和伤者的姓名与家庭住址;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折合金额;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救灾抢险和救援救济的工作进展以及尽可能有目击者和当局的评论五个方面。有鉴于此,本文将技术灾害新闻传播模式构建如图8-5所示:
  由此可见,技术灾害新闻报道应包含以下内容:死伤人数;技术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官方公布的事故原因;导致灾害发生的相关技术介绍;遇难者的姓名和身份;幸存者的名单;受伤人员的情况;死亡和受伤发生的具体位置;造成死亡的原因,如爆炸、失火、撞击等;发生灾害时的天气情况;发生灾害时的技术使用情况;致灾技术操作者的陈述或遇难前最后说过的话;现场的警方、消防队和医疗队;不寻常的事件,如志愿者行为、英雄行为等;幸存者的目击陈述;现场目击者的目击陈述;政府官员、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评论;致灾技术的造价;技术灾害涉及的名人(如果有的话);技术灾害造成的后果;技术灾害发生前技术的运行状况;技术故障是否已恢复常态运行;是谁最先发现的技术灾害?怎样发现的?葬礼的安排(如果有的话);遇难者的遗物(如果有的话);官方的调查;同一技术以前发生过的故障、事故或灾难等。对技术灾害新闻传播进行以上的模式构建可使技术灾害新闻报道更为全面和权威,极大的避免了虚假消息和谣言的产生,受众也能全方位的从新闻报道中了解事件的全貌及选择自己感兴趣和关心的角度,实用价值极高。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闻对于自然灾害、技术灾害和社会灾害的报道容易读起来千篇一律,因此,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善于发现技术灾害事件的特殊之处,使之与其他类似事件区别开来,并且新闻编辑室也应频繁地向有关部门或相关专家查证和咨询,以确保在截稿之前获得最新和最权威的技术灾害信息。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每一个传播活动或传播过程都会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中,无论是微观的、中观的还是宏观的系统都既具有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有着相互的联系和作用,只有理清这些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才能规律性的总结出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的模式。而系统的构建出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的模式也能为技术灾害信息的传播活动更有效的进行提供参考和依据。
  注释:
  [1]McQuail,D.&Windahl,S.,Communication Models[M],longman,London&New York,1981,10
  [2]McQuail,D.&Windahl,S.,Communication Models[M],longman,London&New York,1981,14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4]McQuail, D. & Windahl, S., Communication Models[M],longman,London&New York,1981, 40
  摘 要:在科学研究中,模式是最常用的一种以图像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方法。在传播学的研究史上,许多学者都曾采用过模式构建的方法来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说明,然而由于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这一课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学术热点,对于技术灾害信息的传播模式,学术界至今也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建立在将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诸多环境因素考虑进去的基础上,试探性的构建出系统化的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模式。
  关键词: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模式;构建
  一、信息传播模式构建的参照系统
  所谓模式,是指在科学研究中,以图像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方法。在传播学的研究史上,许多学者都曾采用过模式构建的方法来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说明,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另一种是新型的循环互动模式。而这两种模式的代表分别是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如图8-1和图8-2所示:
  显然,严格的说来,香农、韦弗与施拉姆的两种传播模式都没有超出从传播过程的本身来说明传播过程的范畴,然而现实生活中,技术灾害信息的传播过程不仅仅取决于过程内部的因素或运行机制,还会受到外部条件或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在上述两种经典模式中,唯一提到的外部影响因素只有一个"噪音",其实,影响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是纷繁复杂的,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噪音"概念所能说明的。
  事实上,传播活动既具有过程性,同时还具备系统性。当我们说传播是一个系统时,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把传播看作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或过程)构成并执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个系统的运行不仅受到它的内部结构的制约,而且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环境保持着互动的关系[3]。
  由于传播具有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对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的梳理可以揭示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过程的内部结构构成和相互联系,以及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帮助我们对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有一个整体、全面的了解。借鉴美国社会学家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的思路,可以对技术信息传播的系统模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模拟。如图8-3所示:
  从赖利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可以看出,每一个传播活动或传播过程都会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中,无论是微观的、中观的还是宏观的系统都既具有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有着相互的联系和作用。
  二、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的模式构建
  在微观的系统中,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事传播活动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社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中的个体系统,他们各自在进行着人内传播。而个体系统之间也在相互进行着讯息的传递,形成人际传播。比如,将发现或感受到技术灾害来临的公众就可以看成是一个个体系统a',在经过了内在的人内传播后,该名公众将发现和感知到的技术灾害信息以新闻热线的形式告知大众传播媒介的某名从业人员,这里的媒体从业人员我们也可以将他看成一个个体系统b',同样的,在经过了自身的人内传播后,个体系统b'将反馈讯息回应给个体系统a',同时,个体系统b'还将技术灾害信息上报给政府部门的另一个体系统c',这样就形成了人际传播。
  在中观的系统中,微观层面的个体系统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群体传播。例如上文所述的个体系统a',属于公众群体a;个体系统b',属于大众传媒群体b;个体系统c',属于政府部门群体c。显然,技术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政府部门授权大众传播媒介发布技术灾害信息,即是群体c与群体b之间的群体传播;同样的,大众传播媒介将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给公众,则是群体b与群体a之间的群体传播......。
  在宏观的系统中,群体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受到外部大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方面面的作用和影响。同样拿上文的例子来说,作为群体系统的政府部门c、大众传播媒介b、公众c,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在其国家内部进行的,可以看成是国家结构A,受到本国的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制约。而国家的技术信息传播活动又是在全世界这个总体的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S中进行的,同样也会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因此,本文在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基础之上,将技术灾害信息的传播模式做出如下构建,如图8-4所示: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该模式揭示出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而且,这种互动并不仅仅只是有形的社会作用力之间的互动,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社会作用力——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互动。因此,这一传播模式具有社会传播系统即社会信息系统的基本特点。同时,该模式还具有多重结构的特点:首先,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一个个体系统,且这些系统都有各自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其次,每个个体系统都与其他个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再次,单个个体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分别从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最后,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三、技术灾害新闻传播的模式构建
  上文是从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的系统视角出发进行模式构建,接下来,本文还将从新闻报道的视角出发,对技术灾害新闻传播的模式进行构建。
  笔者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受众获取和偏好的技术灾害信息传播渠道都是大众媒介,因此,如何做好技术灾害新闻的报道对大众媒介来说是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关于技术灾害信息的报道应当包括:死者和伤者的姓名与家庭住址;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折合金额;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救灾抢险和救援救济的工作进展以及尽可能有目击者和当局的评论五个方面。有鉴于此,本文将技术灾害新闻传播模式构建如图8-5所示:
  由此可见,技术灾害新闻报道应包含以下内容:死伤人数;技术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官方公布的事故原因;导致灾害发生的相关技术介绍;遇难者的姓名和身份;幸存者的名单;受伤人员的情况;死亡和受伤发生的具体位置;造成死亡的原因,如爆炸、失火、撞击等;发生灾害时的天气情况;发生灾害时的技术使用情况;致灾技术操作者的陈述或遇难前最后说过的话;现场的警方、消防队和医疗队;不寻常的事件,如志愿者行为、英雄行为等;幸存者的目击陈述;现场目击者的目击陈述;政府官员、相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评论;致灾技术的造价;技术灾害涉及的名人(如果有的话);技术灾害造成的后果;技术灾害发生前技术的运行状况;技术故障是否已恢复常态运行;是谁最先发现的技术灾害?怎样发现的?葬礼的安排(如果有的话);遇难者的遗物(如果有的话);官方的调查;同一技术以前发生过的故障、事故或灾难等。对技术灾害新闻传播进行以上的模式构建可使技术灾害新闻报道更为全面和权威,极大的避免了虚假消息和谣言的产生,受众也能全方位的从新闻报道中了解事件的全貌及选择自己感兴趣和关心的角度,实用价值极高。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新闻对于自然灾害、技术灾害和社会灾害的报道容易读起来千篇一律,因此,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善于发现技术灾害事件的特殊之处,使之与其他类似事件区别开来,并且新闻编辑室也应频繁地向有关部门或相关专家查证和咨询,以确保在截稿之前获得最新和最权威的技术灾害信息。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每一个传播活动或传播过程都会受到其内部机制的制约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系统中,无论是微观的、中观的还是宏观的系统都既具有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有着相互的联系和作用,只有理清这些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才能规律性的总结出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的模式。而系统的构建出技术灾害信息传播的模式也能为技术灾害信息的传播活动更有效的进行提供参考和依据。
  注释:
  [1]McQuail,D.&Windahl,S.,Communication Models[M],longman,London&New York,1981,10
  [2]McQuail,D.&Windahl,S.,Communication Models[M],longman,London&New York,1981,14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4]McQuail, D. & Windahl, S., Communication Models[M],longman,London&New York,1981, 40
网站目录投稿:代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