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读书


  86、冀中平原红旗谱
  冀中平原不但是物产富饶、人口众多的好地方,而且富有革命传统,在第一次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冀中人民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革命风暴。
  1932年春,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地处冀中的保定市第二师范学校【二师】学生在党的领导下,踊跃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们联合保定十多所学校同时罢课,要求当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国民党当局为了瓦解学潮,突然宣布解散二师,同时公布"共产主义思想犯"和"嫌疑犯"。二师学生坚决抵制,国民党军警包围了学校,并断绝了学校里的食物等供应。学生开展护校斗争,同军警对峙了近三个月。7月6日,军警冲进学校开抢射击,打死12名学生,逮捕了50多名学生,制造了血腥的"二师事件"。
  同年8月27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冀中地区的高阳县、蠢县广大农民,发动了大规模的反对国民党反动派黑暗统治的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和工农红军,武装暴动仅三天即告失败,有47人壮烈牺牲,史称高蠢暴动。
  作家梁斌的家乡就在冀中平原,他亲身参加了这两次革命活动,亲眼目睹了冀中英雄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地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所作出的巨大牺牲。
  梁斌1930年进入保定第二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就投入了抗日救亡的学潮斗争,家乡发生高蠢暴动的经历和见闻,肯定对他的生活和创作都有巨大的影响。
  在【红旗谱】中,作者以朱、严两家三代农民同地主冯老兰父子的矛盾斗争为主要线索,描给了冀中平原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的学生爱国运动,真实地再现了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到九一八事变,北方社会的阶级关系,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
  清末某年秋,在冀中平原的锁井镇,大地主冯兰池要砸掉48村防汛筑堤的凭证------古铜钟。见义勇为的朱老巩上阵保护古钟,冯采用调虎离山计,骗走朱老巩,砸毁古钟,老巩悲愤而死。冯又逼死他的女儿,15岁的儿子朱小虎离开家乡走闯关东。
  30年后,朱小虎【朱老忠】返回家乡,在保定遇见严志和,劝严不要闯关东,一同回家报仇雪恨。冯老兰得知后十分恐慌。
  是年秋天,志和的儿子运涛、江涛和老衷的儿子大贵、二贵捉到一只名贵的鸟,拿到集市换车马,冯老兰想买这只鸟,遭到拒绝。他指使人将大贵抓去当壮丁。老忠为实现一文一武的复仇计划,让大贵当兵。
  1926年,运涛到南方参加北伐军,当见习连长,后被捕入狱。运涛奶奶获悉而死,志和精神崩溃。老忠帮志和办完丧事,又陪江涛到济南探监。江涛知道哥哥是共产党员,决心象哥哥一样,为阶级的解放而奋斗。
  1929年冬天,共产党特委决定在年关发动群众抗捐抗税,组织农民开展反割头税斗争。江涛回到家乡,发动群众,老忠、志和等许多群众投入斗争。蜡月25大集,江涛等带领群众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贾湘农、江涛发表演讲,县政府败下阵来。农民组织起来加入农会,老忠、志和、大贵等加入了共产党。
  1931年秋,日本入侵东北,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遭到中国人民的反对,保定二师掀起学潮,江涛、张嘉庆站在斗争的前列。13所学校罢课,要求停止内战,枪口对外。省府解散学校,开除学生,派军警包围学校,学生开展护校斗争。敌人冲破学生防线,镇压学潮,江涛被捕,张嘉庆被关进教会医院,志和要自杀,老忠将他报住,继续斗争。
  学潮失败的第二天,老忠化装成三轮车夫,从教会医院里救出张嘉庆。
  【红旗谱】在艺术风格上的特点是雄浑而又亲切朴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风格、篇章结构,叙事手法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红旗谱】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人物特别是农民的艺术形象。朱老忠和严志和是光照全书的主要人物。
  作者从三方面来塑造朱老忠的人物形象。一是朱老忠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他见严志和要去闯关东,便对严志和说:"回去!回到家乡去!他拿铜侧侧我三段,也得回去报这份血仇!"
  二是朱老忠具有豪爽侠义的性格,二十多年闯荡江湖的经历,练就了他一身的侠肝义胆。回到家乡,他看到朱老明一身是病,家庭破产时,便说:"大哥,你不要发愁,好好养病,有老忠吃的,就有你吃的,有老忠穿的,就有你穿的!"
  三是朱老忠有勇有谋,具有顽强的斗争精神。长期漂泊流离的生活练就了他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也增长了他丰富的才干和见识。他积极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把个人的复仇与整个阶级仇恨连在一起,从草莽英雄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队战士,在反割头税斗争走在最前面,在学潮中他积极抢救被捕的学生。
  作者对严志和的塑造也非常成功。他与朱老忠的英雄形象相互映照,但更具有普遍性。严志和性格内向、勤劳、朴实、善良,但有具有软弱、狭溢的性格特征。他仇恨地主,接连的打击激起了他反抗的火花,但又胆小怕事。他的生活信条是:什么也别扑模,低着脑袋过日子吧!在困难面前,他曾想自杀,在斗争中也动摇过。在朱老忠等人的启发下,他的觉悟不断提高,最终走上革命道路。
  梁斌从小就生活在农村,他和家乡农民一起参加革命斗争,写的东西都是自己所经历过的,所以把事和人都写得非常逼真。
  【红旗谱】自1957年出版以来,很快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文艺界领导将其定为"全国第一部优秀作品",茅盾更是把它看作是"新中国当之无悔的里程碑。"在长达多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红旗谱】再版30多次,国内外销售达500万册,被改编成了活剧、电影、评剧、京剧和电视剧。
网站目录投稿: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