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陕西咸阳教育局近日开展中小学生"遵守交规 文明出行"专题教育活动,其中提到即便"爱心专座"无人使用,中小学生也不得坐用,随后此事引发热议。(9月14日中国新闻网) 现代交通工具种类丰富,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乘车文明显得日益重要。进行文明出行教育是中小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并发布相关文件,督促、推动中小学落实文明出行教育,是其履行职责的"本分",原本无可厚非。 然而,一旦以禁令的方式直接干预中小学教育的具体细节,就可能会有违背教育规律之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强制干预的行政禁令会让学生产生认知错位,即爱心举动不是源自内心的真善美,而是来自外部不可抵抗的禁令压力。 公共交通工具内设老、弱、病、残、孕专座,并以醒目的标志加以提示,一方面体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尊重与关爱,另一方面也是激发公众爱心意识,提升公民道德素养的"实践点"。专座的落实情况,也是对公众文明素养的一种检验。 中小学生如果能将学校日常德育化为自觉的爱心实践,不争坐爱心座,把专座留给真正需要的弱势群体,甚至主动把自己坐的非爱心专座让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无疑是学校德育的成功。 然而,文明情景一旦被赋予强制色彩,成为中小学生不得不遵守的命令,即便在短期内,会出现教育行政部门所期待的"文明"效果,但又有谁知道,有多少学生是发自内心地礼让专座呢?一旦禁令执行的强度减弱,外部压力逐渐减轻,这种"虚假的文明"能持续多久? 很显然,道德层面的问题要想得以根本改变,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进行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式的熏陶与教育,而不可能靠一时强制的短期效应。文明出行,礼让专座,教育者可以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道德要求,并要求学生自觉遵守,但一定不是"必须做到"。只有通过耐心细致、形式多样、引人思考的文明教育,学生内心的真善美才会被激发出来,日常活动的文明行为才可能成为自觉。 教育主管部门在出台针对中小学生文明教育的相关措施时,要自觉摒弃行政命令思维,少一些"禁令"与"必须",多一些"提倡"与"鼓励",引导学校尊重教育规律。唯如此,学校培育的文明种子才能在社会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