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汽车工业对我们来说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新时期背景下发展我国的经济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我国必须发展汽车工业。目前,我国汽车工业仍是典型的"幼稚产业",而我市目前的广州本田又在此期间不断成长,在全国中高档轿车中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有着良好的开端和发展势头,所以本文以广州本田未来品牌营销战略的思考为对象,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本田;汽车;市场 一、迅速扩大规模,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汽车工业是规模效益十分显著的行业,虽然有规模不一定有效益,但没有规模长远来看很难有效益。途径可有二条:一是在下一车型投资时扩大初始投资规模,尽量争取高起点;二是在现有年产100000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滚动投入,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和扩建,到2016年形成年产200000辆的生产能力。根据市场需求的发展,还可在现有场地、年产20000辆的基础上,挖潜、改造、扩产,有些工位实行三班生产,将生产能力扩大为年产250000辆。国产化率由现在的40%,到2016年提高到60%,争取早日达到80%。 二、迅速增加品种,满足不同层次、爱好的消费群体 在Accord(美国版)2.3L及2.0L环保型新产品的基础上,向上发展3.0L更高档次的产品,适应高消费层次的用户需求,还应在2009年与日本本田公司同步推出全新款式的ACcord轿车之前,发展共生产线的雅阁同一系列的变型车,即可选择本田公司的ODYSSEY多用途旅行车型,或其它车型因主要总成可与Accord共平台,生产线稍加调整,即可实现柔性生产,产品转换成本低。 三、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企业运营机制。 不仅是零部件经济采购的全球化,而且企业内部应尽早进行营运机制的国际化,到时候销售机制、管理机制等经营运作机制都将与国际接轨。另外由于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背景、目前运作架构以及作为广州市的支柱产业,已不可避免地一定程度上接受市政府的指导,故建议广州本田应加强与市政府的沟通、联系,争取市政府在以下三个长远战略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依托广州本田建立汽车技术研发中心,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汽车产品技术的消化、吸收,逐步掌握技术,向"联合改进"过渡,最后达到自主开发能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加入WTO后,中国轿车工业走大联合、大兼并,引进消化世界领先技术,最终形成自主开发能力的道路。广州本田应尽快走专业协作化的道路,同大的汽车集团强强联合,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新品种。建立大型的、功能齐全的汽车研究开发中心。加大汽车科技研究的力度。主要包括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培养和延揽专业人才、增加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在这一点上,上海的经验值得学习。前期可主要从事引进轿车产品的选型,联合改进设计,2010年逐步过渡到联合开发新产品,到2015年形成自主开发轿车新产品的能力。 2、零部件工业的发展力度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支柱产业的基础,广州市的零部件工业,工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低水平、分散重复的生产格局,给引进和合资的车型特别是轿车的国产化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同时也影响了中国自有轿车车型和技术的开发创新,因此,集团化、系统化和大投资应是零部件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以资产为纽带,优化全市汽车行业组织结构,组建大型的汽车企业集团。 在汽车产业这样一个资产密集性行业中,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整体上市往往是寻求快速发展的汽车公司的最好选择,通用、福特、奔驰等汽车巨头的发展无不验证了这一规律。同时由于部门、地区、行业的行政性分割与保护,现行资金的纵向分配体制所制约使得企业集团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横向流动和企业集团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投资、兼并、资产划拨等活动障碍重重。所以广州市按照市场规律、产业政策和规范化原则,结合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在政府指导下,发展大型企业集团。以国有资本为主体,以资产为纽带,政策导向,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全球化经营的"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现有基础上,经过3一5年的努力,使其在入世后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四、尽早开发生产舒适、安全、环保、节能的经济型轿车 现在国家鼓励私人汽车消费政策,市场预测也显示私人汽车拥有量逐年上升,比如对于环保、经济型的家庭用车,消费税和购置附加税有可能大幅度减少,所以应尽早选定生产用地及经济型轿车车型,边生产边新建,争取经计划的2016年提前到2015年面世。产品品种发展设想:选择本田公司最新款的经济型轿车,通过统筹规划,新建设一条经济型轿车四大工艺生产线,生产规模按年产10万辆能力一次规划,分两期实施。第一期按年产5万辆;第二期按年产10万辆填平补齐、改造扩产,达到预定规模,总体规划上应考虑预留发展到年产20万辆能力,排量宜在1.1一1.6L之间,有三厢式和两厢式、三门和两门等共平台的系列品种,国内市场售价定位在:10一15万元/辆。另外,在经济型轿车项目上,应同时上发动机、变速箱、驱动桥等总成项目,设立各总成分厂,生产规模建设略大于整车并同步发展。 结论: 任何一个品牌,任何一个企业均有着自身不同的情况和需求,例如,汽车企业的目标消费人群、企业自身规模实力及社会公众声誉等存在较大差异;此外,品牌的造型、内涵、象征意义等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国汽车企业能够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开创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万力: 中国名牌战略仁,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2]卢长利、汪洁: 奔驰的企业形象战略,经济管理文摘,2013(6). [3]秦相等: 国产汽车品牌营销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汽车工业研究,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