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遭遇"经费难",是很多校长头疼的问题。不少校长认为,办学经费紧张,不仅影响学校的形象,还会影响师生的情绪,从而影响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办学经费充足与否是相对概念,何为多,何为少,没有固定的标准。 不可否认,有些学校的确遭遇着"经费难"。在这种情况下,开源节流,或许能缓解办学经费紧张的局面。开源,学校或许无能为力,节流,学校却可大有作为。也就是说,遭遇"经费难",学校需勤俭持校,才能渡过难关。 然而,有的学校在"经费难"时,花钱依旧大手大脚、毫无计划,盲目性大,甚至把有限的资金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使学校经济情况更加捉襟见肘。 笔者认为,导致学校经费紧张的原因,可能就是一些学校总喜欢搞三个"工程"。 一是"面子工程"。花大钱去撑门面,可能是许多学校的通病。建豪华的大门、无节制地装饰建筑物的外墙、活动大操大办……有的学校以环境育人的名义,用大手笔搞形象工程,这是对环境育人的曲解。学校建设应重在"里子",在保证正常办公经费的前提下,应把钱优先花在教师培训及教育教学创新上,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来提升学校形象。 二是"拍脑袋工程"。学校建设没有长远规划,缺乏计划性和长远性就会导致建设的盲目性,今天的佳作到了明天便是败笔。今天建,明天拆,此为典型的"拍脑袋工程",浪费不言而喻。因此,学校建设要提前规划,有计划地实施。另外,购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要综合考量,充分考虑实用性和使用周期,防止短期内被淘汰、搁置。 三是"豆腐渣工程"。由于质量把关不严,学校硬件建设往往成为"豆腐渣工程"。在不同的学校,这种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购买质量低下的设备,学校不得不通过反复维修来延长"豆腐渣工程"的寿命,这又提高了建设成本。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设施设备的添置,学校都应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严格把关。 花小钱办大事,是担当;花大钱办小事,是乱作为。从花钱这件事上,就足以看出学校管理者的办学态度和职业操守。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取决定性作用的是人而不是物。精打细算,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即使遭遇"经费难",也能走出困境,办出高人气的学校和高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