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关注新员工成长激增企业人才活力


  摘 要:作为新建企业每年的人力资源规划中总会纳入一定数量的新员工, 新员工为企业补充了新鲜的血液,新员工进入企业后,针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也成了开发其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新建企业新员工培养模式实施背景和意义,对新员工时代特征和个性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公司开展新员工岗前培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通过完善新员工岗前培训机制,促进新员工快速成长,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新员工;岗前培训;培养模式;效果
  一、新员工培养模式实施背景和意义
  (一)创立初期,人才是支撑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公司地处山区,远离城市,属于新建企业,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作生活环境差。创立初期,工作负荷大,劳动强度超出员工心理预期,导致一些员工离职,留下来的员工近年来处于低收入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中。为了解决岗位缺员现状,公司提出"磨刀不误砍柴功"的口号,一方面提升现有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岗位业务知识。另一方面招聘系统内外业务精英和专业对口大学生进行人员补充。人才队伍的不断扩充,基建转运营后工作面的拓展,这些历史性任务要求公司能留住人才,让员工在企业扎根,共谋发展。
  (二)人才强企,培训是新员工融入群体的必行之举
  新员工在企业里不适应一天,企业宝贵的时间与金钱就会流失一天,加强"人才强企"战略目标的实施,将新员工与企业资源两者整合在一起发挥更大的价值,是企业经营者实施岗前培训的意义所在。岗前培训是员工在企业中开启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意味着员工必须放弃某些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要适应新企业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工作准则和有效的工作行为。
  (三)人尽其才,了解新员工的性格与行为特征
  公司近年招录的80后、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没有吃过什么苦,要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了解他们性格特征,个体差异,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达到人尽其才。
  1.80后,对职场充满希望,但规划不明确。个性大胆独立,很难适应公司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服从式的管理模式,也不愿立足基层虚心学习,在工作中很难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
  2.90后,属于职场"新生代"。他们好玩,自我意识强,喜欢互动展示,是娱乐至上的一代。缺乏使命感与责任心,与组织目标较难融合,在工作中易受挫折。
  3.出校园入职场,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被紧张的职场打拼所代替,往往会产生心里落差,他们在入职前后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心理断乳期",会面临一种文化上的冲击。如何引导他们快速融入企业文化,培养健康的心智模式,树立良好的职场价值观,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大问题。
  二、新员工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开展岗前培训,送给新员工步入职场"金钥匙"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公司近年来推崇的培养模式。企业在这一阶段,要引领他们知晓企业发展历史、企业文化精神和现行的管理制度,帮助新员工建立与同事和工作团队的关系,形成符合实际的期望和积极的态度,让员工尽快熟悉企业、适应环境和形势,消除员工新进公司产生的焦虑,减少"文化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岗前培训,搭建企业与新员工之间,新员工与新员工之间顺畅的沟通平台,有助于新员工建立职场规划,实现个人价值,从而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二)关注新员工心理动态,引导新员工快速融入团队
  新的环境给员工一种不确定感,公司引入"DISC人格特质诊断法",对新员工进行性格分析,了解新员工的总体特征和行为特征。组织新员工参加拓展培训,历练团队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引导他们摆正心态虚心学习,脚踏实地潜心钻研,迈好职场生涯第一步。另外,还要解决好新员工的心理问题,给予合理疏导,才有可能使他们从心理上真正得到解脱,打消对新的工作环境不切实际的期望,激发他们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
  (三)通过"导师带徒"模式,帮助新员工岗位成才
  新员工结束岗前培训进入车间班组,接触现场实际工作。此时他们的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要求会有很大差距。为了尽快缩短这些差距,公司采取导师带徒方式,建立导师带徒制度,遴选业务技术水平高的骨干力量担任导师或明星导师,人力资源部指导各部门开展"双选",按照自选、互选、专业对口的原则,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对子",举行拜师仪式,签订师徒合同。导师为新员工建立培养计划,传授现场工作流程,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岗位规范和职业道德、业务联系与沟通技巧,发扬"传、帮、带"作用,提升他们技能水平,及时帮助他们更正错误,鼓舞工作士气,以便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人力资源部门定期进行考核测试,掌握导师带徒情况,及时纠偏,提出指导意见。经过强化培训后的新员工,工作技能有明显提高,也熟悉和掌握了工作岗位业务知识,并能担负起新工作。
  (四)关爱新员工生活,主打"真心"牌温暖员工心
  新员工大多数来自外地,远离家乡和亲人,为使他们尽快适应当地的饮食和生活,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公司召开大学生座谈会,公司领导与新员工"面对面",听取他们的意见,亲自督办为他们解决生活难题。公司改善住宿条件,提供花样食谱,建设体育健身场所,春节开办"团圆饭",过节制作传统食品,组织他们参加"青年派对"活动,参加公司文化社团,各项措施的不断跟进,给新员工带来了真情实意的温暖。
  (五)注重因材施教,提供竞争岗位促人才成长
  新员工入职后,必须到基层参加见习。这期间,公司将表现良好,专业对口的新员工借调到管理岗位来,一来可以弥补管理岗位缺员状况,二来可以让具备高学历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开展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锻炼,一些财会专业、环保专业等专业对口的大学生通过竞聘上岗方式,进入到了关键岗位,成长为企业专业技术骨干和带头人。
  (六)采取"双吸收",稳住"鸳鸯人才"
  近几年,公司在招聘新入厂大学生时,就采取了"招一带一"双吸收的方式,招收专业对口的"情侣"人才,有助于稳定新员工情绪,留住急需人才。公司想办法解决夫妻两地生活工作等问题,为另一方提供劳务派遣岗位,为他们办理集体户口落户,团购住房,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公司临时岗位的用工需求,也防止了关键岗位人才的流失。
  三、新员工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一)降低了人才流失率
  抓好新员工入职培训环节,让"新鲜血液"为企业注入活力,提升动力,是企业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措施。公司通过为新员工送上"入职手册",实施配套的入职培训教育,提供拓展历练机会,建立完善的新员工岗前培训机制等系统手段,使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认同企业文化,胜任岗位和职责,实现角色转换,增强了新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了人才流失率。
  (二)填补技能人才缺口
  公司打破论资排辈的常规,努力为新员工创造岗位成才的机会。一是缩短新员工轮岗实习时间,侧重到运行岗位、检修岗位、质检部门等一线岗位实习训练,通过岗位实操增强技能水平。二是安排他们参加厂家培训、岗位资格取证、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研修等培训,开拓新员工技术创新思路,提高岗位胜任能力。新员工的迅速成才,不仅解决了技能人才缺乏问题,也使生产技能知识得以传承和发展。
  (三)员工整体素质得以优化
  通过公司近四年入职的大学生培养情况统计,竞聘到管理岗位占总数的13%,具备中级工技能等级人员达到24%,其中高级工2人。晋升到技术员岗位1人。新员工通过岗位磨练和知识的积累,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也促进了职工结构的优化。公司生产岗位员工队伍普遍年轻化,追求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也在逐年增加,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持久不竭的动力。
  (四)企业与员工共成长
  新员工入职培训是企业将新员工由"社会人"转化为"企业人"的重要手段。公司抓住这一时期,针对这一群体开展岗前教育,通过榜样引领调动他们积极工作,努力汲取岗位知识,掌握实操本领,并给他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使他们能够献计献策,从大局出发思考问题,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新员工借助公司激励,通过个人努力,承担急、难、险、重等关键任务,促进了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提升目标的实现,最终将会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梅燕. 中小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现状与策略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2年23期.
  [2]刘娟.关爱大学生成长 关注大学生培养[J].电力人力资源,2014年4期.
网站目录投稿:青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