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5日,北京一14岁女孩芳芳(化名)与父母吵架后,用围巾在屋内上吊自杀身亡,为频发的青少年自杀事件再添悲情一幕。在此之前不久,10月13日,福建泉州某小学5年级的13岁男生王某,自教学楼6楼走廊处,跳楼身亡;9月24日,武汉某中学高三17岁女生小芬(化名)因与母亲发生争执,跳下长江大桥身亡;而在更早时候的9月初,仅开学两天时间内,上海就连续发生4起中小学生跳楼的悲剧,在当地引发"话题地震"。——Psy525.cn 现实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相关的调查报告同样发人深省。此前据卫生部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其中青少年人群和女性人群是自杀的主要群体。在全国15-34岁的青少年中,自杀已成为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青少年自杀俨然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不容忽视的沉重话题。花季少年的轻生固然令人扼腕,而自杀者的低龄化,自杀原因的简单和随意,更让人揪心。含苞待放的花朵,接二连三在自我毁灭中夭折,成为我们心底深处难以言说的哀伤,也在媒体上掀起追问的喧哗和不乏意气用事的指斥。 痛定思痛,我们发现很难将这些悲剧的责任归咎于某个人或某个特定的部门。频繁的青少年自杀事件显然已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就可以承担。我们有必要反思,当代青少年的心理为什么如此脆弱?学校、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是否缺位?我们该如何减少和避免相同的悲剧再次发生? 回顾各悲剧事件已知的细节信息,轻率和冲动是绝大多数青少年自杀者的共同特征。相较成年自杀者而言,青少年,尤其是低龄青少年表现出的自杀冲动往往更像一种"儿戏"。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死,决定去死,这对一个少年来说要比对一个大人容易得多"。而这种"儿戏"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缺乏对生命的认识、尊重及对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思考,以致动辄以结束生命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绝望。 从客观来看,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独立意识与逆反意识同步增强,他们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自尊心也特别强烈。同时,他们内心又充满着对外部世界的无力感,加上沉重的学习压力,父母过高的期望值和要求,很容易让他们产生悲观、急躁等负性情绪,在心理焦虑和亲子沟通、师生交流不理想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一件微小的应激事件,都可能激发他们的求死欲念,以此求得理解或问题的解决。 由表及里,孩子轻生的深层次原因,是缺乏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因为对生命无知,所以不懂得敬畏生命;因为没有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所以不知道如何承担生命的责任。社会各界通过强化青少年的生命教育,来对青少年自杀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强有力的社会心理干预。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生命"应该成为教育的原点。但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如:过分注重学习成绩认定,忽视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偏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对孩子的人格教育、心理教育和生命教育。相较其他发达国家,我们的教育制度仍然有相当大的拓展空间。我们的教育不应只是教导孩子的专业知识学习,也应该涉及到对他们心智的扩展,激发他们对于自身生命潜能的感知与自信;不仅培养他们学识的融会贯通,也应供给他们丰盈而舒展的人文基础,让他们学会关怀彼此、包容异见。教育者有义务让孩子从小就明白,生命比所有的一切都重要,是最可贵和值得珍惜的,要去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要去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 青少年自杀不仅关乎群体的心理健康,也关乎社会的健康程度和责任心。对青少年自杀危机的考问和审视,也是对我们现实生存状态的关怀和反省。但愿这些已逝的生命能唤醒更多人对个体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但愿更多孩子能学会悲悯和珍惜,感恩和分享,责任和担当。 作者简介: 张兰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已帮助过 4.6万人 入驻年限 11.2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