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性格分析 (一)谨守礼法春秋战国时期,共主衰微,王命不行,列国内乱,篡杀频仍,诸侯兼并,战伐不已。此时杞梁妻故事的中心是不受郊吊。统治阶级认为她虽在哀痛的时候,仍能以礼处事,神智不乱,令人钦敬。于是将她看成一个谨守礼法的典型加以赞扬,企图以此抚平老百姓心中的哀伤以及对战争的厌恶和抗拒。老百姓对于他们在战争中遭受到的痛苦感到不满,于是借杞梁妻的故事来发泄他们内心反战的思想感情,盛赞她敢于和统治阶级相抗争的勇气。只不过这种思想感情在当时是隐晦的、潜意识的。由于它符合了老百姓感情上的需要,在民间可能就这样把这个故事传开了。 故事的主旨虽是在赞扬杞梁妻"贞而知礼"的节操,但杞梁妻的悲剧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说明当时的女性依附于男子,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因此,杞梁妻在"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列女传》)的情况下,不得不赴淄水而死。 (二)善哭成风《孟子》云:"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西汉刘向《列女传》里说道:"乃枕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十日而城为之崩。"由此可以看出杞梁妻的善哭,乃至变了齐国的国俗,哭崩了莒城。西汉以前,封建割据,战祸连绵,统治者为争权夺利抽丁打仗,战死者不计其数,只留下一堆孤儿寡母。广大妇女在战争中丧夫失子,无所依靠。她们悲愤莫名,泪流成河,终于汇成一股巨大的力量,直冲云霄,感天动地,城墙应声而倒。崩城是她们抒发的强烈情感所产生的巨大效应。 自古以来,"哭"就与女性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为女性专有的权利。清代《孟姜仙女宝卷》里就有众多描写哭的词语,如泪汪汪、泪凄凄、泪盈盈、泪涟涟、泪珠滚滚、泪满腮、泪满襟、两泪交流、泪扑簌、泪不干……在陕西,传说孟姜女是同官(今铜川市)人,当地著名的"哭泉"就同她直接有关。有的说,孟姜女背丈夫尸骨归来,后面追兵紧逼,她逃到北高山,渴极了,又无水可饮,便大哭,于是地下涌出泉水,解救了她。因为此泉是孟姜女哭出来的,所以称为"哭泉"。有的说,孟姜女的泪水,滴入地下,翻冒出一股泉水,故称为"眼泪泉"。[3]女性的善哭,有其生理心理原因。她们的身体较男性更为脆弱,更易受到伤害;她们的感情也远比男性更为纤细敏锐,情绪起伏较大,更易受外界变化的影响。因此,哭就成为她们遇事时的"应激"反应。封建时代,女性是社会中的弱势性别,哭成为这一性别面对男权制社会压力的无奈选择。此外,女性的善哭还有其深层的原因。封建伦理观念规定女性以柔弱为美,以顺服为德。封建社会的妇女行为规范就体现了这种敬顺之道,服从之礼。"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狭隘观念阻碍了广大女性才识的发展,使她们在遇到巨大变故时,既不能运用足够的智慧去解决,又不能奋起反抗社会制度的不公平,统治阶级的不人道。于是,哭就成为她们主要的发泄渠道,成为她们指向封建礼教的武器。女性的"善哭"便渐渐地出名,慢慢地定型。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写到了女性的善哭。善哭就这样渗进了女性的血液里,成为她们自身难以分割的一部分。但此时杞梁妻们的哭只能算是一种消极的反抗,虽然最终哭倒了城墙,那也不过是老百姓悲愤下的幻想,是感情上酣畅淋漓的发泄,并不一定是事实。或者如王充所说"城适自崩,杞梁妻适哭下",只是一种巧合,而"世好虚,不原其实,故崩城之名至今不灭"(《论衡o感虚篇》)。也或者如统治阶级所宣扬的"天人感应"那样,哀思动天,故崩城以示神迹,褒扬其贞烈。因而,在这个悲歌哀哭的故事里,杞梁妻的形象还比较模糊,其反抗也比较软弱无力。 (三)贞烈刚强要准确把握孟姜女形象,就必须看到她性格里的贞烈刚强。故事的开头,杞梁妻(孟姜女雏形)是一个知礼吊孝、殉节而死的女性,连统治阶级也赞扬她的贞烈。民间作者借这样一个封建社会贞烈女子的雏形,来创造孟姜女的形象,说明她一出现,就具有坚强、贞烈的性格。后来孟姜女向城哭夫、万里送寒衣、负骨归葬,尤其是投水而死,更是贞妇殉节的最突出的表现。 女性自杀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断复现的母题(motif),它表明,封建时代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面对社会文化和心理压力,自我侵犯(自杀)成为解决此种压力的对策之一。女性自杀是中国传统社会性别歧视的直接后果,孟姜女的自杀被说成是为了贞洁(如《列女传》),或反抗君王,但都是为了做女人的权利与尊严,她的采取攻击性自指(即自杀)的策略,呼唤性别的平等和做人的清白。 表面上看来,杞梁妻的投水是受了封建伦理观念中"从一而终"的影响,以死守贞节。实际上,那时虽已提倡夫死不嫁,从一而终,但并不严格。春秋时,孔子就将其子伯鱼的寡妻改嫁到卫国。到了汉代,虽然朝廷表彰贞节,刘向著了《列女传》,班昭也在《女诫》中说:"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但是,社会对于女性再嫁,并不责难,贞节观念仍然比较宽松。例如,西汉巨商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因倾慕司马相如的才华风采,与之亡奔,当垆卖酒,不但没有因此受到责难,反被传为千古佳话。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早年丧夫,乱中被掳去南匈奴,下嫁左贤王。曹操将她赎回后,又嫁给同郡董祀。其所著《胡茄十八拍》成为不朽之作,文姬本人也名载史册。她一生嫁过三个人的遭遇,并不影响她的清誉。这两个例子足以说明,当时社会对女性改嫁是能够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