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楠 崔梦秋 【摘 要】沧源岩画是云南岩画中首先发现、规模最大、内容丰富多彩的岩画群。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沧源市佤族自治县内,是佤族部落智慧的结晶。本文拟从"社会群体意识"、"控制律意识"及"审美意识"三个层次来对沧源岩画进行分析,指出沧源岩画所蕴含的思想意识。 【关键词】沧源岩画;意识形态 沧源岩画自1965年发现以来,好几位云南学者对它的图像、内容、年代、族属和艺术特点等做了系统的探索,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为沧源岸画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学者作了长期的努力来推断沧源岩画的断代,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上可到汉,下可到明",即从公元初到公元十五世纪,它的主要部分应该在汉唐之际1。另一种认为岩"应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也就是三千年以前的作品"(简称"晚期说")。但是目前对于实际断代的说法还不确定,无法考证。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现状 沧源岩画,是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省、勐来乡境内文化遗址。它是用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成颜料绘制在距地面高2至10米左右的石灰岩崖面上,现在可辨认的图像有1063个,包括人物、动物、房屋、树木、太阳等,多为狩猎和采集场面,也有舞蹈、战争等内容。沧源岩画已经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已被列为云南省重点保护文物。 目前学术界对于沧源岩画思想意识与保护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吴平在《凝聚在崖石上的观念》从云南古代岩画中来探索它的原始宗教意味2,从宗教思想方面阐释了云南岩画中的思想意识;闵薇和苏箐在《沧源岩画的思想意蕴研究》中从文化意蕴方面对沧源岩画进行研究3;范琛在《略论岩画的实体保护》中以沧源岩画的实体保护为例,分析了保护的现状,并提出实施方案4;郑娇娇和高琦在《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岩画的数字化传承方法探索与研究》中提出了如何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手段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保护途径5;闵薇在《云南沧源岩画数字化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借助于新媒体数字艺术将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进行整合研究6。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对沧源岩画的思想意识和保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宗教信仰、文化意蕴、运用现代科技进行数字化保护等方面,而对于沧源岩画的社会内涵,群体研究及其保护的多样性研究方面有些欠缺,因此本文擬以"社会群体意识"、"控制律意识"、"审美意识"三个思想意识层面对沧源岩画进行研究。 二、沧源岩画蕴含的意识形态 (一)社会群体意识 据对覆盖在沧源岩画上的"石灰华"和堆积物所进行的碳—14测定数据显示,沧源岩画大约产生于3000多年前,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狩猎经济向农牧业经济过渡时期的民族岩画7。由于云南边疆地理上的封闭性,加上历史上一些其它因素,佤族先民在社会形态过渡的步伐上,远远滞后于中原地区其它各族。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佤族先民尚无高低贵贱之分,几乎没有脱离群体的个人,人的个体性表现并不活跃,而群体性则是佤族先民的主导性社会意识。正如摩尔根所说:"当社会处于这种低级状态时,人的个体性就被民族集体性所掩盖8,"民族集体性"的描述正是对先民社会群体意识的写照。 沧源岩画中,表现佤族先民社会群体意识的画面相当丰富。在已知的1063幅画面及图案中,人物图占785个,动物图占187个9。在人与动物的972个图案中,绝大部分反映的是先民集体采集和狩猎的场面。如在沧源岩画第1地点第11区的一幅狩猎图中,在用大弧形线条表示的地面上,又用一小弧形线条表示小山,其上有兽群作向左行进姿态。小山上下各有一人,上者倒绘,下者侧绘,均持弩向兽,右又有一人持弩,对兽作欲射状,这是三人合作狩错的画面。 社会群体意识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它是一种社会群体成员的一种自我意识。那么,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群体意识呢?沧源岩画是佤族先民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佤族在三千多年前居住在沧源一带,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比较差,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面对的最实质问题就是必须靠集体协作必须获得必需的生活资料,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最本能的需要。所以这种社会群体意识的产生,是在个体生存能力很弱,不能自我满足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控制律意识 由沧源岩画表现出来的各种图形可知,在比例风格中,会将人和动物进行极度夸张的描述。人是动物的对立面,佤族先民们在绘图形时,已产生了控制猎物的意念,有意把自身夸大,一方面蕴含了人的力量的巨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对自身的真实能力尚无足够的自信。抽象既是简单的描绘,又是部分的夸张,这种描绘手法,映射了佤族先民们强烈的"控制律"意识。佤族先民在绘制动物图形时,是按照动物的种属特征和生活习惯来进行抽象表现的。如在一群猴图中,群猴的形象,是根据猴群在下坡时尾巴向上翘的习惯来辨认的,猴的形象简单,只用一个实体(代表猴身)和几根线条组成。又如房子的形象,也只是在一个半圆下面画出几条线来表示。用线条来代替某种形象,很明显这一符号应与该形象有紧密的关联。在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佤族先民们无法全方位适应大自然,却必须在大自然中生活,一切生存的资料都必须靠大自然的恩赐,所以他们对大自然产生了崇敬和敬畏。另一方面,作为大自然主体的先民们又不低头屈服于大自然,有征服大自然的欲望,这种潜在的矛盾想法,使他们在思想意识里产生了征服并控制大自然的念头。 不论是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是群居生活,都会有高低贵贱之分。从佤族先民所画的岩画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有想满足自我需求所产生的社会群体意识,所以他们对于能够满足自我的东西有着控制欲,比如动物,植物等一些较易获得的食物,长此以往,就产生了控制欲。他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就是强大的一方对事物应该有控制,但是对于大自然又有一种敬畏的心理,所以就通过岩画表现出来,这是佤族先民表现出来的控制律意识。 (三)审美意识 沧源岩画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活审美意识、宗教审美意识及空间审美意识。 生活审美意识:沧源岩画的内容极为丰富,各种图像多姿多彩,有类似渔牧业、操舟、穴居、巢居、衣饰、驯化野生动植物等图像,几乎涉及到远古时期先民生存繁衍的各个方面,沧源岩画不失为一部认识、了解和研究云南佤族史前时期社会生活的艺术宝库。沧源岩画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描绘佤族原始先民狩猎的场面,可见,狩猎在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狩猎对于佤族先民是一种完全主动的行为,即使狩猎部落后来已经有了农耕经济,这种狩猎活动依然和农耕活动长期并存。沧源岩画还有反映先民蓄养和放牧牲畜的场景图,岩画上所画的动物中,牛被描述的比例很高,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蓄养和放牧牲畜已经出现并得到一定的发展,从而成为当时狩猎生活的补充。由此可见,他们描绘的就是基本的生活场景,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意识。 宗教审美意识:佤族原始先民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充斥着巫术的精神世界。他们认为整个世界充满了无所不在的超自然力,人们要在强大的自然力下依照现有生活方式生存,就得依赖神灵的保佑,于是人们对山川万物都赋予了人的个性,认定自然界中到处存在神灵。一方面人们把所要猎取的野兽图像刻画在石岩上,认为它们具有某种神力,对此进行祭祀膜拜;另一方面,巫术思维使他们认为拥有野兽的形象,便意味着占有那些野兽。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在佤族岩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穿着奇装异服的人,还有头上插着羽毛的人,这些都与巫术和神力有关,用羽毛作装饰品,至今在当地佤族中仍很盛行,与其说是装饰,不如说是精神胜利的标志。佤族猎人在获得猎物后都要取猎物身上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如羽毛、兽角等)作为一种获胜的象征。佤族先民心目中有崇拜的对象,他们关注"神力",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审美态度。先民们在选取绘画颜料时,选用了牛血與赤铁矿混合而成的单一的暗红色,这是佤族先民们对所画的对象赋予了神秘的力量,期望着让它来保佑部族。 空间审美意识:沧源岩画地点的选择是用于祭祀神灵,以诱发人们的崇敬情绪。当然,并不是任何一块岩石都可以凿刻和绘制岩画,也并不是所有的岩石都能作为画布。自然环境是远古先民的生存空间,也是他们精神意识投射、光照的空间,佤族先民们将生存的真实化为一种意象,在有意地筛选着自然。佤族先民在选择一面岩石作为画布而将自然物绘成图形时,通常选择险峻和隐秘的空间作为岩画地点,他们认为岩画之所以追求险峻、隐秘,是因为迎合了神圣的原始宗教。正源于此,氛围的追求就成为原始岩画地点选择的首要因素,岩画和它所处的特定环境共同构成的境界,体现出了一种大空间的观念。岩画的界限已远远突破它所在的那一面岩石弥漫到了整个岩画环境的空间中,由此渲染出一种笼罩于一切之上的、渗透于一切之中的氛围感,与天地空间为画外之境共同构成一个民族原始的审美空间。 由此可以看出,空间审美是建立在宗教审美的基础之上的,其实,生活审美,宗教审美及空间审美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属于佤族先民审美意识的一部分,所谓的天地空间、画外之境都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他们的所有意识都与万物有灵相关。 三、结语 沧源岩画是智慧的结晶,包含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它所具有的社会群体意识、控制律意识及审美意识构成了一方面构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古代佤族先民对自然掌控的想法,人、境、画共同构成的空间氛围,在今天同样具有一种神秘壮美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邱钟伦.也谈沧源岩画的年代和族属[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1(26). [2]吴平.凝聚在崖石上的观念—云南古代岩画中的原始宗教意味[J].民族艺术研究.1995—05(9—15). [3]闵薇,苏箐.沧源岩画的思想意蕴研究[J].中国报业.2013—02—25. [4]范琛.略论岩画的实体保护—以云南省沧源岩画实体保护为例[J].三峡论坛.2015—05(81—85). [5]郑娇娇,高琦.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岩画的数字化传承方法探索与研究[J].大众文艺 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6]闵薇.云南沧源岩画数字化传承与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0. [7]陈兆复.中国岩画发现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365. [8]摩尔根.古代社会(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83. [9]申戈.云南原始社会艺术初论.云南人类起源与史前文化[A].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