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塑造了众多花妖狐魅的形象,有浓厚的人情味,各具姿态,清人冯镇峦在《读聊斋杂说》一文中曾评说:"人各面目,每篇各具局面,排场不一,意境翻新,令读者每至一篇,另长一番精神。如福地洞天,别开世界;如太池未央,万户千门;如武陵桃源,自辟村落。不似他手,黄茅白苇,令人一览而尽。"在这些花妖狐魅幻化的女子形象中,最令人难忘的当属婴宁,一位最爱笑的奇女子。她敢说敢笑,天真烂漫,亦憨亦黠,不受任何礼教约束,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是聪明、勤劳、知礼、虑事缜密而又具有深沉的感情。婴宁是对封建礼教下的妇女形象的颠覆,她的一颦一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爱笑的婴宁 笑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也是人类特有的表情。都说女子当笑不露齿,古代的女子笑得时候总是低着头用手绢遮住口鼻。且不说大笑了,光是露出牙齿也是有违常理的。然而蒲松龄笔下的婴宁是笑得最美的少女,不仅爱笑,而是喜欢大笑,见人就笑,似是痴憨。《婴宁》全文四千字,涉及到"笑"竟然达到四十处之多。含笑、隐笑、嗤笑、可笑、复笑、纵笑、狂笑、微笑、憨笑、忍笑、浓笑……真是笑得摇曳多姿,美不胜收!婴宁是笑着出场的,"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使书生"注目不移,竟忘顾忌",而婴宁看到书生的呆状,笑吟吟地说了句"个儿郎,目灼灼似贼",遂"遗花地上,笑语自去"。蒲松龄不厌其烦地巧妙地写出了她在不同场合的无拘无束和纯真笑语,无不感染着众多读者。她的笑声可以解忧———"每值母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可以去苦———"奴婢小过,恐遭鞭楚,辄求诣母共话,罪婢投见恒得免";可博人爱———"邻女少妇,争承迎之";可增其媚———"然笑处嫣然,狂而不损其媚,人皆乐之"。好一个狐女!好一个奇女子!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早已被打入了另册,社会只是男人的世界,女性只是男人的附庸,妇女一举一动都被封建纲常礼教所束缚。而婴宁的笑,笑傻了封建礼教,笑进了所钟爱的情人家,她几乎把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不愿笑乃至不会笑的条条框框全都打破了…蒲松龄将婴宁千姿百态的笑描绘得惟妙惟肖,令人称奇,让读者跟着一起笑。 二、爱花的婴宁。 "爱花"是婴宁另外一个突出的特性。初次见面,只见她"拈梅花一枝,容华绝代,笑容可掬",再次出场是"执杏花一朵",见到王子服后是"含笑拈花而入"。婴宁的住处,"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片片堕阶上""豆棚花架满庭中"。和王子服成亲以后,自己变卖首饰,买了很多花种在门院。蒲松龄有意为婴宁选择了一个远离俗世而又充满人情味的生活环境,其居所离城三十多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门前皆丝柳。墙外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从这里可以看出,花已经是婴宁生活的一部分,爱花象征着她的善良,心地的美好,且对婴宁爱笑性格起衬托作用,使婴宁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三、真实的婴宁 在阅读作品时,不难看出爱花、爱笑、纯真得近乎痴憨的婴宁绝不是痴憨不知礼,缺少教诲的人,而是一个勤劳、知礼而又具有深沉感情的人。在笑的帷幕后面,隐藏着另一个婴宁。她大约不愿使自己形同世俗之女,又有少女的羞涩之心,所以 才以天真烂漫的面目出之 她对王子服讲述自己的身世、请求王子服将其父母合葬的那段话,更是真挚感人,让人不禁为之动容。蒲松龄在"异史氏曰"中说:"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至凄恋鬼母,反笑为哭,我婴宁殆隐于笑者矣。"这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孜孜憨笑"、"似无心肝"只是她的外在特点,而在笑的帷幕后面,隐藏着另一个婴宁。这个婴宁是相当的聪明狡黠。上元节有意遗花地上,看似无心而实是有意,借吴生之口巧妙地透露出自己的住处,正是这个狡黠的婴宁之所为。这个聪明狡黠的婴宁的性格,是生活中可以遇到的,打着鲜明的现实烙印。后来婴宁天真烂漫的性格不容于现实,婆母嫌她"太憨生",接着又因为惩罚了西邻之子险些被逮对质公堂,经婆母一番封建礼教的训诫,婴宁"矢不复笑",天真烂漫的理想性格消失了。婴宁的从笑到不笑,正是蒲松龄笔下的理想性格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导致的变化,是女性的悲哀。婴宁性格中现实性的一面最终代替了理想性的一面,虽不免让读者感到惋惜,但却符合封建社会残酷的生活规律,进一步增强了婴宁形象的现实性。同时在蒲松龄深深的叹息中,我们也看到了他对女性真性情的肯定和赞扬。 在婴宁的笑语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无忧无虑、不拘礼俗、坦荡无私而又极其机智的少女形象;而她的"哭声"却是难能可贵的体现出了她内心的善良和孝顺。婴宁作为一个柔弱的女子,慧洁之中,以哭,对王子服透露出对仰慕的孝心,如此聪明娴静的女子在任何时代都是难能可贵的。蒲松龄从多角度、多侧面表现了她那富有人情味的内心世界,也正是《婴宁》这颗明珠的夺目之处。 婴宁是个内心善良美丽,有着普通老百姓的优秀品质的女子。她放纵而有节制,率性而有知礼,玩笑而有分寸,粗狂而有细腻;活泼而不风骚,热情而不轻狂,诙谐而不粗俗,机警而不怪讹,和气而不盲从,尊重而不迁就…….她针线活"精巧绝伦";对公婆孝敬如宾;对奴婢宽怀大度;对丈夫痴情尊重;而其爱花成癖,私下典当了首饰买种栽花,改善环境使家园面目一新的举动,更让人真的感动;至于对临西花花公子的惩处,那更是其善恶分明品质的写照 蒲松龄塑造出这样一个形象,显然是对封建礼教的一个挑战。在封建社会里,封建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等扭曲了"人性";而婴宁,却像野花一样的烂漫,山泉一样的清澄,山鸟一样的灵秀,花一样时刻展露着她的心灵和笑语。这是蒲松龄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表现了蒲松龄对于归真返朴的人性的向往。蒲松龄以浪漫主义的方法塑造他的人物,但他对生活的观察却是一个清的现实主义者。 婴宁是蒲松龄塑造的最理想的女性形象。婴宁由笑到不笑到哭,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导致的一个结果,封建礼教无处不在,封建礼法的力量竟迫使一个人改变天性,它的震慑力量如此巨大,足见其残酷性。 他不甘心爱笑的婴宁就这样消失,不希望笑声在人间消逝,就在文章的最后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尾:"女逾年,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