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个朋友破天荒地打电话给我,跟我倾诉她育儿的困境: 很多育儿群都在说养孩子不能控制,要给自由。 怎么我都做了就没用呢? 孩子要钢琴,我给她买了钢琴,花了大几万,还请了老师,她倒好,一个月就给我罢工了。 我气得要命。各种育儿理论都说,不能逼迫,也不能控制,这样孩子才能有自主性,生活得比较向上、富有热情。 但她现在已经活生生变成一个小霸王了。 想要什么就要立马要,即便是该做的事情,不想做就是不做。 我快崩溃了。 朋友的这个问题,恐怕是很多家长共同的痛。 尤其是互联网越来越便利之后,层出不穷的专家建议,育儿锦囊,铺天盖地的育儿课程,父母们学习的认真程度可以媲美高考。 我也很能理解。 因为我们这一代人童年成长得并不幸福,很多人被控制、被忽视、被贬低的环境下长大,成为父母后,希望给孩子一个有爱、宽松、自由的环境。 但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发现:学得越多,却越迷茫。 就像我的朋友。 不想控制孩子的她,最后却让孩子和自己都失控了。 01:
越学越迷茫的中国父母 我有个同学是标准心理学爱好者,关于育儿的文章、书籍都会看,亲子课不管多忙都会参加。 平常在家全职照顾一儿一女,老公做进出口贸易,家境殷实。 可是好长一段时间来,她要么烦躁、要么抑郁,总觉得自己没把孩子带好。 大宝近期"问题"很多,学习主动性不高,叛逆、拖延,她认为这样下去不行,但管教他的话,又觉得在控制他,左右为难。 面对小宝大宝的冲突,她更是束手无策,不知道是顺着小宝,还是维护大宝。批评哪一个都觉得是对另一方的不公平,对此一筹莫展。 她时常因为这些作难而自责,严重时还会扇自己耳光,简直快崩溃了。 越学习,越反省,越焦虑。 似乎只有给她一个标准方案,她才知道该怎么做。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参加过的一次教育讲座。 老师在上面讲到: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第一步,是允许孩子自己呆一会儿,随便发发呆,玩玩具。 本意上,是希望家长放松下来,能给孩子一个空间。 但家长们却更加紧张了: 呆一会儿是呆多久? 万一他胡思乱想怎么办? 那么第二步呢?接下来该怎么办....... 似乎需要一个准确的发呆时间,确定的发呆思路,以及一整套的流程,才可以顺利地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如果你也这样认为,那我只能告诉你: 不好意思,没有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可以帮你养出一个好孩子。 因为客观上,只有健康的育儿理念,没有标准的育儿方式。 每个孩子和情景千差万别,没有一个标准化的操作,可以让父母按部就班地,培养出好的孩子。 而主观上,如果你学了很多育儿知识后反而陷入混乱,手足无措。 那么,也许问题出在你的身上。 在育儿这件事上,可能你给自己加了太多戏。 02:
父母迷茫,因为戏太多 你的手足无措,可能源自这两个原因。 第一个: 认为孩子出现所有的问题, 都是因为自己一言一行造成的。 其实就是过度自恋。 无论孩子出现好的坏的事情,都认为是自己导致的。 现在很多育儿文章会强调,某些行为会伤害到孩子,例如长期强烈的家暴、指责、忽视。 前提是"长期"和"高强度",但这前提常常被忽视。 很多父母只要看到这样的文章,就会下意识地反省自己,并且陷入过度的自责。 吼孩子一句、责骂一次、拍打一下,都会后悔不已。 我曾见过有位妈妈打了孩子一巴掌,然后把手腕割破鲜血直流,打120去了医院。 一方面,你认为孩子的问题都是自己导致的,不配当个好父母; 另一方面,你也会过度承担本该属于孩子自己的情绪,比如由于学业退步、和同学吵架所引发的一些小情绪。 这既高估了自己,又低估了孩子。 而且,这会加重孩子的内疚感,让他们觉得情绪不仅是自己的,还关系到妈妈。这更促使他们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 第二个原因是:过度代入。 把自己的感受加在孩子身上。 "你妈觉得你冷",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我朋友的迷茫,也是源自于此。 从小被严格束缚后,她常常时刻提醒自己,千万别让孩子像自己一样受苦了。 于是孩子想怎么做都支持,要什么都给,奶奶一管教,她就会马上站在孩子这边,一起抵抗管教。 但她给孩子的自由中,隐藏着控制和期望。 她这样做,不过是为了补偿自己早年的缺失。 她把自己的感受代入了孩子的人生,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孩子的其他需求,例如学习规则、履行承诺等。 这成了另外一种控制。 作为她的孩子,也一定可以察觉到: 妈妈在努力抵抗内心的焦虑,压抑抱怨的念头,只为了给她不同的人生,期望她活出自己从未拥有过的热情和向上。 于是这份期待,变得太过沉重。 孩子承受不住,于是索性放纵自己,以挣脱这个沉重的压力,变得越来越"叛逆"。 无论是过度自恋,还是过度代入,都是父母一厢情愿地给自己"加戏"。 本意是好的,但结果却常常是背离的,这也导致了很多父母的迷茫。 03:
走出剧情,才能看到真实的孩子 在教育这件事情上,正确的,不如理解的。 与其追求正确的方式去育儿, 不如用理解的方式,去看见他。 说到底,大多数育儿的迷茫,也许只是因为太过陷入自己的剧情里,却看不见眼前这个活生生的小朋友。 因为看不见,所以过分自责; 因为看不见,也压抑了孩子。 电视剧《没关系是爱情啊》中,讲了很多精神科的故事。 其中有个18岁左右的男孩,酷爱画女性的性器官,不给画画就会偷东西、逃学。妈妈很是担心,觉得很不正常,所以把他送了进来。 但这个孩子该吃药吃药,该睡觉睡觉,该画性器官还是继续画性器官,治疗一直没有进度。妈妈每天都非常焦虑,不知道儿子为什么变成这样。 主治医生也很苦恼,于是她把小孩的信息模糊化处理之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一个洞察力强的作家朋友,试图碰撞出新的治疗思路。 作家听完后一脸疑惑,反问: 画性器官有问题吗? 你看过安昌模画家的画吗?性器官画得非常详细精确,让人一看心底就有很深的触动。 这一下子点醒了医生:对呀,他并没有做伤害人的坏事,只是画了自己想画的东西罢了。 于是医生松了一口气,跑去和孩子聊了天,夸他的画画得很好看。 当被接纳之后,他才慢慢吐露心声:在小时候,他曾经在隔壁房间听到妈妈和情人在一起。他害怕妈妈抛弃自己,所以无意识中需要画性器官来发泄不安。 而妈妈觉得他不正常,也在潜意识中增加了他的不安,促使他更高频率地画画。 最后,医生把这些都告诉了妈妈,妈妈知道之后虽是内疚,却也放下了之前的担忧。 她放弃了自己的"剧情",不再把画画当做不正常的行为,也决定按照他能接受的方式,给足他安全感,辅助他治疗。 在这之后,儿子不再需要负担妈妈的焦虑,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和力量,最终靠着自己的意志力,画出了第一幅不是性器官的画。 当父母看见孩子的那一瞬间,疗愈悄然发生。 04:
做好这两件事 如何走出剧情,"养出"更好的孩子?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父母都有这个疑问。 我认为,做好两件事情就好。 首先,放下自己的剧情,倾听孩子真实的声音。 这绝对不简单。 需要忍住很多习惯。 忍住打断、忍住批判、忍住给建议。 这样孩子才能放松下来,给你一个真实的反馈,让你打破之前的剧情。 此时你才可以看到: 你过度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你过度自责的行为孩子已经忘了, 而你这些过度的情绪、干预和补偿, 才是真正困扰孩子的事情。 比起一味在自己的剧情里猜测和自责,收到真实的反馈再去合理面对问题,才是明智之举。 第二,活出更好的自己。 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曾说过: 父母亲是什么人,比他们做什么更重要。 父母亲的人格基本健康,如发生单个创伤性事件,不至于对孩子的核心人格产生太大的影响。 这里我再补充一点: 用人格和态度去影响孩子,远胜于纠结一言一行的教育。 如果希望孩子向上、对生活有热情,那么请你先活出自己生活的热情。 让你的态度形成某种氛围,让孩子体验某种向上的东西。继而内化成为他自己的品质。 当精神氛围被孩子感受到,具体方法就变得不重要了。 就像电影《飞驰人生》。 赛车手张弛在面临被禁赛5年的巨大挫折并没有消沉。 他无数次拿生活物品模拟赛车,玩具、塑料桶、扫帚、脸盆,信手拈来当做方向盘,沉迷其中。 解禁之后,又带儿子去偷车架、维护儿子自己却被打、不得不舍弃面子求人赞助等等。 看起来这样的方式是愚蠢软弱,实则不然,因为底色是积极的、乐观的、勇敢的。 这也形成了他们家的氛围和底色。 最后,儿子不仅在作业本上写满了"战胜林臻东(父亲的竞争对手)",更是勇敢接下了同学的挑战,让双方的爸爸比赛谁开得快。 到了比赛那天,张弛才知道,对方父亲开的是飞机。 而这也充分证明了,儿子"遗传"了老爸的无所畏惧。 同样的。 如果你因为孩子问题每天非常纠结和迷茫,那孩子也会被"传染"。 因此,跳出剧情, 接纳真实的孩子,活出更好的自己, 你的育儿会"省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