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是这么说的:"欲发不脱,梳头千遍"。这句话说的确实没有错误,正确的梳头方式不仅可以有助于我们活血养气,还可以促进头发健康生长。但是如果你的梳头方式不对,有可能会造成脱发等后果哦,赶快来看看生活中都有哪些不正确的梳头方式吧。 一梳到底 一疏到底应该是很多朋友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有很多朋友都喜欢拿起梳子从发根一直梳到底。 这样的梳头方式不仅容易导致头发打结,还会因此拽掉一些"无辜"的头发。正确梳头应该是先握住一截头发,梳开散乱的发梢,然后再由头发的中段梳向发尾,最后再从发根开始慢慢梳向发梢。 梳头速度快 为赶时间草草梳几下了事,殊不知,如果梳头速度太快,尤其是用密齿梳时,梳齿缝中的头发会受到牵拉伤害,时间长了有可能导致断发。 不清理梳子 很多的头皮性疾病其实都是通过梳子引发或是传染的。 油脂、灰尘等污垢残留在梳子上,时间久了,会滋生病菌,通过与头皮接触感染人体。因此,梳子要经常清理,可以将其放在肥皂水里浸泡10分钟,然后用旧牙刷逐个梳齿缝刷洗,再用清水冲净即可。 认为短发不用梳 其实,不管长发短发,梳头这个动作都至关重要。长期不梳头,头皮及发囊就缺乏良性刺激,很可能就变得不健康,最终导致脱发。 不梳头皮 很多人梳头往往蜻蜓点水般,在头发表面一划而过,这样不利于梳去头发上的污垢,还刺激不到头皮的血液循环。正确梳头应把头发分成几块区域,如头顶、前额、两侧,然后由表及里,触及头皮,轻柔地梳。这样有利于把头皮分泌的油脂转移到头发表面,形成天然保湿层,防止头发干燥分叉。梳子轻轻划过头皮可刺激头皮神经末梢,有放松、缓解疲劳、促进睡眠的功效。 头发没干就梳 很多人都会在洗完头头发还没干的时候来梳头,这样子的梳头方式容易伤害到头发未闭合的角质层。 建议洗头发之前先梳通头发,洗后用电吹风吹干或待其自然阴干后再梳理。 用塑料梳子 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易产生静电,伤害毛发。最好用天然鬃毛做的梳子,上面的油脂会通过梳头动作转移到头发上,润泽发丝。此外,牛角梳、桃木梳等天然材质的梳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倒着梳 有的人为了让头发显得蓬松,就倒着刮头发。然而,头发角质层是向下生长的,像瓦片那样排列,倒着梳会伤到头发角质层。 梳头的学问 小梳头,大学问 俗话有云,"千过梳头,头不白"。可见古人对梳头相当的重视。如果每天早晚能用木梳或者角梳,由前至后,再由后至前的方式,轻轻按摩头皮,梳刮数遍,可以起到疏通经气,促进头部血液循环,防止头发营养不良而致的白发、黄发和脱发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消除用脑过度导致的头胀、麻木等。 传统中医认为,人体上下内外、脏腑器官的互相联系以及气血调与输养,要靠十二经脉、 七经八脉等经络的传导作用。经络遍布全身,气血也通达全身;营养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这些经络或直接汇集头部,或间接作用于头部,人头顶的"百会穴"就由此得名。通过梳头,可以疏通气血,起到滋养和坚固头发、健脑聪耳、散风明目、防治头痛等作用。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使发不白的作用。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对梳头促进睡眠有深切体会,他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 现代研究也表明,头是五官和中枢神经所在,经常梳头能加强对头部的摩擦,疏通血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使发泽乌黑光润,牢固发根,防止脱发;梳头还能聪耳明目,缓解头痛,预防感冒;可促进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生;能健脑提神,解除疲劳,防止大脑老化,延缓脑衰老。 梳头重要,选择梳子也重要 低廉的塑料梳子并不适合用来梳头,建议不要贪图便宜买这样的梳子。因为塑料梳子摩擦头发容易产生静电(尤其是冬天),长期使用会造成发质蓬松粗糙,不利于养生保健。因此,我们在选择梳子时,最好选择天然材质的角梳、木梳等。 1、黄杨木梳 黄杨木梳自古就是制梳首选。《本草纲目》(木部36卷)有记载:"世重黄杨,以其无火"、"其木紧腻,作梳、剜、印最良"、"清热、利湿、解毒"。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黄杨木内含黄杨素,可抑制真菌生长。经常使用黄杨木梳,可以起到止痒去屑的作用。 2、角梳 《本草纲目》记载:"牛角,酸咸、清凉、无毒"。使用角梳不会产生静电。每天清晨用角梳梳头数次,它的药理性能在按摩人的大脑头皮和头部神经时促进血液循环,无形之中渗入人体。晚上用角梳按摩头部,它的"凉血解毒"药理性能使人放松 一天的紧张和疲劳情绪。经常使用角梳能有效地减少脱发及头皮屑。长期使用能减缓头痛等头部疾病,让您头脑清醒、精神焕发、思维敏捷。 结语:虽然说梳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是不正确的梳头方式却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掌握一些正确的梳头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