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渗透,以及大量资本和创业者的涌入,创投行业迅猛发展。对比之前的盛况,2018年这一年,给行业大多数人的印象很可能是"有点儿冷",这种感受甚至至今都不曾消退:资本收紧,互联网流量见底,过往一年几度风口轮转、"猪"都能迎风而起的情形基本消失。 医疗健康行业进入转型升级的新时代,普惠式的高增长行业态势一去不复返,排他式的市场竞争即将展开,行業已经开始向规范化发展,真正具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驱动的企业越来越受到资本的关注。 但与之相反的是,一直以"慢"著称的医疗健康行业却呈现出逆风而起之势,成为最热的投资方向之一。根据动脉网发布的《2018年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报告》,去年中国医疗健康领域融资总额达到825.85亿元,同比增长78.64%;融资案例数为695起,同比增长52.75%。 更重要的是,随着政策的颁布,以及港股新规、科创板的推出,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重押医疗健康产业。10年前只有10余家投资机构主投医疗项目,现在这一数字已经达到800家左右,且投资阶段正在向后延伸。火石创造数据显示,2018年,医疗健康单笔融资过亿的案例为166起,合计规模达661.5亿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61.2%、114%。 就医疗健康领域而言,创业者和投资人开始倾向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双驱动的领域,包括新药研发、器械细分领域、体外诊断及AI医疗等。 "资本在经历了浅薄的追逐后,必将成为先进技术的助推者之一。"火石研究院高级行业分析师杨超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目前,行业进入转型升级的新时代,普惠式的高增长行业态势一去不复返,排他式的市场竞争即将展开,行业已经开始向规范化发展,真正具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驱动的企业越来越受到资本的关注;同时,投资机构对行业的了解、研究不断加深,对技术和产品有了更深的见地,对标的的筛选更加精准,看待项目的眼光也更加精准。"一创新药火热,CRO吸金 在医疗行业的投融资表现中,最具吸金能力的细分领域非创新药莫属,案例数占全年总数的17%,披露融资规模占到整体规模的33.4%。 随着中国医药研发行业的蓬勃发展,药企对临床试验方案、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等专业外包服务商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生物医药企业融资后,大部分研发投入会流向医药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元禾原点管理合伙人费建江向创业邦介绍。 CRO生产覆盖药品研发的各个阶段,是药品研发降低成本、缩短周期的重要途径。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通过公司外包开展临床试验较药企自己进行会节省约25%的研发时间。 随着全球医药外包转移及国内外需求释放,我国CRO市场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近五年我国CRO市场规模复合增长速度为19.5%,至2017年,规模约为559亿元。其中最为吸金的则是临床CRO(临床I?IV期)市场,规模达403亿元,占比为72.1%,年复合增速达24%。 杨超认为,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促进了新药研发的积极性;二是临床试验备案制加速了药品开发的进程;三是医保支持为创新药市场带来了机遇。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CRO市场集中度较低,因而市场中不断涌现出新的临床CRO公司瓜分市场,赛道日益拥挤,竞争十分激烈。被创新药推动的市场 目前,全球药物研发市场进入"专利悬崖"时期,即由于排他性的新药专利保护到期,制药企业面临仿制药的激烈竞争,过去依靠专利保护取得的营业额和利润将一落千丈。因此,对于药企来说,研发新品并争取快速获批上市是获得竞争优势最有效的途径。 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肿瘤发病率的增长等使得创新药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此外,政策导向使中国药企从仿制走向创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监管的支持让创新有所依靠。在北极光创投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看来,原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美国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学习使得审批更为开放,同时,海外人才的回归也给行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元禾原点管理合伙人 费建江生物医药企业融资后,大部分研发投入会流向医药CRO 但新药研发素以高成本、长周期、高风险著称。根据塔夫茨药物研发中心数据,20世纪70年代药物平均研发费用约为179亿美元,而21世纪前10年的平均研发费用较之上涨了14倍,已达2558亿美元,其中临床开发支出占比约为60%,一种新药从药物研发阶段到FDA批准上市平均需要10?15年的时间,同时,新药III期临床实验和新药申报的平均成功率已经降至60%以下。 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 杨歌目前科技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医疗行业的发展速度,这也是CRO 赛道创业的机会之一 也正因如此,医疗行业,尤其是医药领域早期,难以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2007年费建江做医疗投资时,将目光锁定在新药研发和医疗器械领域。据他回忆,同期看新药的投资机构也就五家左右。"其实不难理解,一个药需要10亿美金、10年,投资产业链不成熟,退出机会也看不到。" 医药投资的第一次高潮在2016年到来。彼时包括百济神州在内的两家新药公司远赴纳斯达克,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让投资机构们看到了未盈利公司也可退出的希望。再到去年4月港交所发布允许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科创板设立,生物医药有了更多的融资选择。 作为药品创新的基础设施,医药CRO越发被从仿制药转型的大型药企或刚刚挤入赛道的新药研发公司所关注,这些公司对CRO的需求也因此日益增长。CRO存在的意义在于聚集熟悉药物研发过程和注册法规的专业化人才,帮助医药企业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缩短研发时间。 最早,国内CRO市场全部由外资把控。直到2000年,药明康德创始人李革看到机会后回国筹建化学实验室、创办公司,随后,尚华医药、博济医药、泰格医药相继成立,我国本土CRO公司才开始崭露头角,凭借价格优势争取国内外药企客户。 被誉为"医药界华为"的药明康德于2007年8月登陆纽交所,拉开了国内CRO公司美股上市的帷幕。此后10年间,陆续有17家CRO企业于美股、A股等上市,仅2017年就有5家公司成功上市。 CRO存在的意义在于聚集熟悉药物研发过程和注册法规的专业化人才,帮助医药企业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缩短研发时间。 除市场与资本外,医药研发政策的相继出台也推动着CRO行业的发展,如2015年发布的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2016年启动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等。2017年原CFDA加入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2018年3月国家机构改革,原CFDA被取消后,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同年6月成为ICH管理委员会成员。吸金 早在CRO上市小高潮到来前,已有少数投资机构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布局。 2008年,启明创投选择押注成立于2004年的泰格医药。据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介绍,在对行业进行系统研究后,启明创投认为中国新药行业将在大约10年后迎来巨大发展,而当时较弱的臨床研究能力和较差的试验质量制约着新药行业的发展。 彼时,泰格医药旗下拥有10家子公司,是拥有全国范围临床试验医院、医生网络的两家CRO企业之一,服务的过百家客户中50%来自跨国制药企业。经过对业务团队稳定性、能力及客户资源的考量后,启明创投投资了泰格医药,并一路陪伴其至2012年8月完成IPO。 也是在这一年,拥有20多年模拟动物研发经验的沈月雷创办了百奥赛图。在鲜有投资机构关注这一领域时,百奥赛图以基因编辑技术为基础,从定制开发模式起步,一步步拓展至药理药效评价服务、抗体药物研发外包服务领域。 2013年,百奥赛图完成了自己的首轮融资,其后分别于2015年、2018年完成B轮、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百奥财富基金、国投创业、招银国际、本草资本、同创伟业、元禾原点等。 从百奥赛图当时的融资节奏不难看出,投资人对进入这一赛道十分谨慎。待到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上市CRO公司表现良好,更多的资本才涌进这一赛道,创业者也纷纷在此寻找机会。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截至2017年9月,国内涉足CRO的企业共计525家。 这些后来者正在用更标准化的流程切入细分市场。晶云药物是其中之一,由陈敏华关注到药物晶型研究缺口后于2010年创办,为创新药企提供晶型筛选和研发服务。"目前在这一细分市场中,晶云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做到了第一。"晶云药物B轮投资方之一的费建江向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介绍。 而从去年百奥赛图、六合宁远、盈科瑞、晶云药物等项目相继完成大额融资,再到刚刚过去的今年5月润东医药完成亿元C轮融资等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资本正在加速、加重对这一领域的投入。 近来,星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歌也在关注这一领域。杨歌认为,近20年中基因研究的理论和工具成果使得试验方法、改造手段和治疗方法越来越多,他因此十分看好当下百花齐放的CRO赛道。集中度低,仍存在机会 不过,CRO行业狂奔与问题并存。 一方面,我国CRO公司众多,但体量普遍较小,各项业务分散,具备提供全流程研发外包服务能力者少。医药魔方数据显示,国内CRO行业Top 10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仅为40%,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为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和泰格医药,各自的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16.4%、6.1%、4.4%。 目前,国际大型CRO企业往往通过收购的方式来补足业务短板,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但并购很重要的前提是资本市场的配合。"费建江表示,"目前中国资本的支持和配合度比较一般,但也正因如此,各细分领域仍存在创业机会。" 另一方面,招商证券统计了2017年25家已上市CRO企业的财务数据后发现,我国CRO企业当年人均产出值约52万元,而同期海外领先CRO企业的人均产出均值约94万元,较国内高80%。这意味着,我国CRO企业的管理效率及盈利能力相对较差,主要原因包括临床研究的患者招募成本高、临床数据管理效率低,以及缺乏根据前期数据调整后续试验方案的适应性设计等。CRO研发外包服务产业链条 新药研发支出相比1970年代上涨14倍 国内CRO企业TOP10市场份额占比仅40% 因此,除技术外,模式也是投资机构投资CRO项目时考量的重要维度。杨歌也认为,CRO项目所选择的发展模式,也许更加重要。"有的项目是绑着一个大药企吃透这一个客户,有的是基于某一个病理做这个方向的研究,有的是做平台专门对接信息的,有的是输送病人的——公司到底做什么我们都可以接受,关键要看模式是否比较smart。" "目前科技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医疗行业的发展速度,这也是CRO赛道创业的机会之一。"杨歌说。以临床数据管理为例,目前普遍使用的TMF(Trial Master File)模式仍以紙质模式提交或传输临床数据,导致操作人员及制药企业方面难以实时访问有关数据。 向大数据、AI等技术寻求帮助将是CRO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径,但多数创业公司难以投入成本自己开发系统,于是,临床研究平台在这一背景下开始兴起。 2012年,孙美林创办临床研究数据共享和交易平台药研社,一方面连接药企、医院、研发人员与CRO,优化订单匹配,另一方面通过自主研发的"试验田"数据库为新药研发立项设计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目前,药研社已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其投资方元璟资本合伙人田敏认为,药研社通过共享方式切入CRO行业,将数据化驱动的系统管理和大数据理念引入临床研究领域,创造性地撬动了这个存在多年的市场。 除百奥赛图、晶云药物等平台外,聚焦于仍存在市场空白的某一特定领域的CRO公司也为投资人所看好。对这一类公司来说,"在技术之外,也要考量其流程是否标准化"——这也是费建江投资晶云药物的逻辑。二AI医疗加速落地,商业化迫在眉睫 诞生于1956年的人工智能(AI)在经历了技术驱动和数据驱动后,已经进入了场景驱动的发展阶段。金融、汽车、医疗、零售、教育等被视为AI应用前景最可观的领域。其中,医疗已经成为AI创投中热度最高的应用领域之一。 当前AI基础设施已经很完善了,我们很看好其在影像、文本、诊疗、药物研发等医疗领域的应用。 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国内AI医疗领域共有39家公司完成融资,融资案例数量同比增长21.88%。其中,披露融资金额的18家公司共计融资约26.2亿元,披露融资总规模同比增长128.42%。 "当前AI基础设施已经很完善了,我们很看好其在影像、文本、诊疗、药物研发等医疗领域的应用。"远毅资本合伙人杨瑞荣介绍。 据鲸准研究院统计,医学影像是AI医疗领域中资本布局最为密集的一块,在2013年?2017年上半年融资案例数最多,占AI医疗融资案例总数的31%。业内人士普遍认为,AI医学影像是AI医疗领域中最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化的细分领域。 如今,AI医疗产品正纷纷进入临床阶段,资本投入热情仍未冷却,但各界关于AI医疗的争议从未停歇。看好者认为AI能帮助解决医疗资源缺乏的问题,并能提高医生工作效率,从而创造价值;唱衰者则质疑其同质化严重,落地进程极为缓慢,找不到商业模式只能靠"烧钱"死撑。 元生创投创始合伙人陈杰便显得较为谨慎:"长期来看,我们看好AI医疗,也在AI医疗领域做了一些布局,包括医学影像、药物研发、血液病诊断等,但目前很多项目拿证和商业化挑战很大。" 不过,国家对于AI医疗一直持支持态度,从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一系列文件和会议内容可见AI医疗器械审批即将加速。7月17日,由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中央网信办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等联合主办的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推进会上,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宣布成立,将全力推动AI医疗产品审批。 因此,大部分创业者和投资人对于AI医疗产品拿到三类医疗器械证、可以落地辅助诊断的进度十分乐观。"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应该就会有一批公司获批。"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创业邦透露。从狂奔到洗牌 2016年至今,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AI医疗赛道,"闻风"而至的创业者亦随之增多。 在杨瑞荣看来,中国医疗发展的三大驱动力包括消费升级、技术应用以及政策扶持。其中,AI、基因测序等技术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可以给医疗带来很大的机会,而中国各类疾病患者的数量则让每个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较国外更为可观。 聚集了最多人和钱的领域便是"AI+医学影像"。一方面,智能影像识别技术发展较快;另一方面,医学影像是现代医学最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工具,接近70%的临床诊断需借助医学影像完成。而工作内容重复性强、效率低的影像科对AI需求迫切。 "未来,影像科在整个医疗过程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会成为整个诊断流程的数据中心。"汇医慧影高级合伙人王捷曾在创业邦年会上介绍,"目前我国医学影像数据的年增长率约为30%,而放射科医师数量的年增长率约为4.1%,而且培养一名影像科医生的周期非常长,平均在8年以上,因此影像医生缺口巨大。" 对此,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理事长刘士远曾在今年3月举办的中国医学影像AI大会上表示:"对比中美医疗AI公司的业务布局,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美国医疗AI企业行业分布较为广泛,而中国医疗AI企业大多集中在影像方面。" 数坤科技创始人、CEO 马春娥AI 企业前期在人才、数据、客户资源等各方面的投入很大,所以盈利是要有一个周期的 由于受病种难易程度限制,同质化竞争难以避免。有媒体调查显示,140余家从事医疗AI的企业,近120家在做医学影像业务,其中约百家企业布局于肺结节影像产品。 肺结节存在公开数据库,获取数据相对便利,而肺部活动较轻缓、肺结节影像更直观,因此大部分公司将肺结节产品作为主要产品。目前,无论是汇医慧影、推想科技、深睿医疗、图玛深维等融资轮次靠后的头部创业公司,还是腾讯、科大讯飞等巨头,都已经在肺部疾病方面进行布局。 热钱催生了更多的创业公司,寒冬则让竞争加剧。过去,大量资本进入AI医疗领域抢夺项目,出现的公司越来越多,估值水涨船高。但AI医疗研发及销售、市场成本较高,同时,多数公司尚未找到清晰的商业模式,不得不靠"烧钱"研发、推广。因此,虽然资本方当下依旧看好AI医疗前景,但通往AI医疗应用落地的路耗时费力,远超想象,这让行业中的狂奔者冷静下来,资金出现转向,投向产品已进入临床阶段的AI医疗公司,早期项目的生存变得艰难起来。 看了三十多家AI医疗公司后,元璟资本合伙人田敏曾表示:"未来两年,医疗AI(公司)会死一批。至少在我看来,这会是个大概率事件。" "从融资角度来看,今年是富有挑战的一年。"数坤科技创始人及CEO马春娥告诉创业邦,"大量蹭热点、各方面稍微弱一些以及前期资金储备不是很好的企业,在今年肯定会灭亡一批。"另辟蹊径避开同质化 但实际上,医学影像的市場需求远不止于此。部分AI医疗公司开始尝试除肺部疾病以外其他的医学影像细分赛道。数坤科技、汇医慧影等便选择避开高度集中的肺部影像领域,进军其他病种拓展边界。 2017年6月,马春娥创办数坤科技,选择从心脑血管影像领域切入AI医疗产业。这一市场足够大。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分别是全球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主要死因。其中,我国患者数量最为庞大。2013--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医疗行业融资情况 心脑血管领域的难度表现在诊断流程更加复杂和数据收集难度大上。据马春娥介绍,心血管影像的处理和诊断基于三维重建图像,从主动脉到冠脉血管,血管径差异从厘米至毫米呈数量级差异。面对复杂的任务,目前普遍采用的深度学习模型无法处理。 为此,马春娥带领团队研发多维度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在冠状动脉CT造影图像中全自动、精确分割出冠状动脉血管,对有些仅占整张图万分之一的远端血管也能精确提取。在此基础上,数坤科技于去年推出首个针对心血管疾病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产品CoronaryDoc,今年5月还发布了针对"心脏+肿瘤+神经"的多病种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平台。 数坤科技的融资节奏较为迅速:刚成立时,获得远毅资本2200万元天使轮投资;去年7月产品推出后,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盖资本、晨兴资本,远毅资本再度跟投;今年2月,再获2亿元B轮融资,老股东全部再度押注,创世伙伴则作为新的投资方加入进来。 三度加注的杨瑞荣十分看好数坤科技的团队和价值。"我认为数坤是将底层技术和应用结合得最好的一个团队,且产品能够解决核心问题,帮助前端的心血管一线大夫节约时间。这部分时间可以为医院、为患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另有部分公司选择进军乳腺疾病领域。乳腺癌已经成为中国女性发病率第一高的疾病。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约27.89万例,占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16.51%,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 远毅资本合伙人 杨瑞荣当前AI 基础设施已经很完善了,我们很看好其在影像、文本、诊疗、药物研发等医疗领域的应用 目前,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等影像技术已成为乳腺癌全周期诊疗的重要手段,但在医疗影像领域,却存在着医生供需缺口大、进入门槛高、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数据量急速增长等难题。 腾讯旗下的优图实验室将超声AI研究首先应用到了乳腺肿瘤筛查上。汇医慧影也是进入乳腺疾病领域的公司之一。去年11月获得英特尔投资和芯动能投资的战略投资时,据创始人兼CEO柴象飞介绍,汇医慧影已形成了从科研到临床的多条产品线,涉及筛查、诊断、治疗各个方面,覆盖病种包括胸部CT防漏诊断、乳腺钼靶检测等十多项常见癌症等。 同时,汇医慧影在单病种上实现了智能筛查、智能决策、预后预测、随访全流程覆盖,形成了多模态和全影像数据链,对应的落地产品包括主动脉夹层人工智能研究平台和人工智能乳腺癌全周期健康管理系统。 从结果上来看,这些"另辟蹊径"的公司更容易与医院达成合作,也更为资本青睐。探寻商业模式 對AI医疗公司来说,产品只是一个底层设施,如何更快实现商业化、抢占更大的市场才是公司活下去的必要条件,也是资本现阶段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不过,医疗本就是一个慢行业,人工智能也需要长研发周期、高研发成本,快速完成审批使AI医疗产品落地并不现实。据马春娥介绍,一年打造产品,一年准备临床试验,一年注册,AI医疗企业申证至少也得需要三年的时间。 同时,经过三年多的发展,AI医疗公司大多仍处于打磨产品的阶段,医院的付费意愿并不高。 当前IVD领域的投资依旧保持了很高的热度,特别是肿瘤测序、化学发光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受到了投资界的高度追捧,估值与投资金额快速增加。 为此,探索商业模式成为当下AI医疗公司发展的主旋律。一方面,AI医疗公司寻求与更多医院合作,以收集更多高质量的数据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产品的诊断正确率,从为医院"锦上添花"到"雪中送炭",切实满足医生对效率提升的需求,以提升医院付费意愿。 另一方面,数坤科技、汇医慧影等已经进入临床阶段的公司正在通过并行多产品线在更多的医疗细分领域进行技术创新,以此寻找更多的盈利模式。"AI企业前期在人才、数据、客户资源等各方面的投入很大,所以盈利是要有一个周期的。随着企业的产品越来越多,价值也就会越来越大,因为产品研发的效率肯定是成本递减的。"马春娥表示。 如何保证数据的有效性,争取尽早通过国家审批,也是各AI医疗公司的当务之急。这也对公司的市场能力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此外,更多创业者的目光瞄向了基层市场。三甲医院在人工智能医疗公司的抢夺下,已趋于饱和;而基层医疗市场数据量大,医疗资源更为不足,分级诊疗的推动也让这一市场焕发了新的生机。三IVD:近千亿规模市场有待新突破 全球传染性疾病、慢性疾病患者人数不断增长,IVD(体外诊断)市场随之不断发展。《中国体外诊断蓝皮书》数据显示,近五年我国IVD行业保持着19.6%的快速复合增长,增速远快于医疗器械和医药行业。 IVD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其核心产品为体外检测试剂及检测仪器。 随着技术的成熟,IVD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环节中作用日益突出。根据罗氏诊断的统计数据,IVD能够影响60%的临床治疗方案,但其费用只占整个临床治疗费用的2%。 再加上消费升级的大趋势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无论是在实际价值还是商业价值方面,IVD都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火石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分析报告》中提到,去年全年国内IVD领域共发生90起融资事件,资本的投资布局正在加速。 "当前IVD领域的投资依旧保持了很高的热度,特别是肿瘤测序、化学发光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受到了投资界的高度追捧,估值与投资金额快速增加。"山蓝资本创始人刘道志曾在采访中表示。 目前,全球IVD市场大部分被巨头分割,中国也不例外。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跨国公司凭借先进的技术、品牌优势及稳定的质量占据了我国体外诊断市场56%的份额,尤其在三甲医院高端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价格是国内同类产品的1?5倍。 不过,起步较晚的国内IVD企业正在凭借高性价比产品抢占份额。而如分子诊断这样的细分领域在全球都处于发展初期,一片蓝海之中,创业公司大有可为。国内IVD产业崛起 去年,国内IVD市场规模约600亿元,1000余家厂家先后涌入其中。这一年,我国26家上市IVD企业的年报整体看来营收增速平稳,同比增长超过20%。 高速发展背后是三大驱动力: 一是从需求端看,我国人口结构正向老龄化发展,慢病患者数量不断增长。同时,据元禾原点管理合伙人费建江表示,"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对各种癌症、疾病的提前预防和早期筛查需求越来越大,新药研发种类越来越细分,针对性用药也要求诊断越来越精确,对IVD的需求也就越大"。IVD产业链 其次,IVD作为高新技术行业,核心在于诊断检测的技术平台和反应体系。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于其技术水平。从供给端来看,生化、免疫、微生物、基因测序等领域技术的不断升级,为IVD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技术的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能降低产品研发的成本。以基因测序为例,远毅资本合伙人杨瑞荣告诉创业邦(微信搜索:ichuangyebang):"10年前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可能需要300万美金,现在成本则降到了几百美金。" 此外,替代进口与分级诊疗政策也推动着国内IVD行业的发展。免疫诊断主要以化学发光为主,过去国内使用的试剂和仪器主要以罗氏、雅培、西门子等品牌为主,占约90%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安图生物等由于产品质量的提升已经进入三甲医院与国际品牌竞争,优势在于性价比。而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大技术样本对IVD产品的需求十分迫切。 因此,在"后寒冬"时期,国内IVD行业的高速发展仍十分吸引资本的关注。根据小桔灯网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IVD行业发生37起融资,其中6起融资规模过亿。燃石医学于2月完成8.5亿元C轮融资,创下业内单笔融资金额记录。 癌症诊断潜力巨大 上半年的37起IVD行业融资中,分子诊断领域占70%,仍旧是资本关注的热点;其中,肿瘤早筛融资事件比重达53.85%。从应用领域来看,创业者和资本已将目光投向肿瘤诊疗领域。 近10年,国内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上升。自2010年开始,癌症在我国已经成为主要致死原因,是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肿瘤患者近400万人。 通过PDB(药物综合数据库)样本医院的统计数据,近年来靶向抗肿瘤药物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占比不断提升,2017年靶向抗肿瘤药物销售额为57.11亿元,占抗肿瘤药物的24%。隨着靶向药物的推广,癌症精准诊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元生创投创始合伙人陈杰的投资哲学是"两只眼睛看世界","左眼看临床上还有哪些需求尚未被满足,右眼看国外已经有哪些被验证的技术或产品"。2013年陈杰在做调研时,发现中国结石肠癌发病率很高。而由于国人没有定期做肠镜的意愿和习惯,一旦发现很可能已经到了晚期,因此死亡率也较高。2015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19万人因大肠癌而死亡,且死亡人数在逐年增加。 由于"美国当时已经可以通过粪便提取物做DNA检测实现早期结石肠癌的诊断、筛查,且结果准确率和肠镜差不多",陈杰便希望在国内也对该细分市场有所布局。但当时国内团队技术有限,机缘巧合下,陈杰在国外找到了邹鸿志——美国该领域鼻祖Exact Sciences公司中技术的主要发明者。 泛生子CEO 王思振IVD 未来会成为癌症精准诊断的趋势,快速、精准和标准化是它的优势 2015年,邹鸿志获得元生创投2000万元天使轮投资,正式创立康立明。2017年,康立明产品"长安心"完成了相应的临床试验,进入原CFDA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的绿色通道。去年年底,其粪便DNA肠癌检测试剂盒拿到了三类证,可以走向市场。除此之外,康立明还在开发肺癌、膀胱癌等肿瘤的早期诊断产品。 随着技术发展,IVD行业的创业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创新研发能力方面。技术的原创性也是国内IVD公司追赶国外同行的最有效途径。 今年4月,康立明完成3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鼎晖投资、IDG资本等。 泛生子CEO王思振也十分看好癌症领域IVD的发展。他认为,IVD未来会成为癌症精准诊断的趋势,快速、精准和标准化是它的优势。 2013年年底,王思振和阎海创办泛生子,希望利用基因组学技术为用户提供覆盖癌症全周期的精准诊疗方案。阎海是癌症基因组学的专家,其率先发现的IDH、TERT等基因为泛生子全周期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泛生子在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和泌尿系统肿瘤领域也相继完成了布局。 "一直以来,LDT(临床实验室自建项目)服务是分子检测领域的重头业务。但随着新药研发对伴随诊断的需要,以及医疗机构对分子检测的需求更多元化,分子IVD产业将会迎来新的春天。"因此,在研究技术的同时,泛生子打造了以"LDT+IVD"覆盖癌症的预防早筛、个性化诊断和创新药研发等领域的商业模式。 据王思振介绍,2017年,泛生子开始积极推进IVD产品的研发和上市,至今已先后有针对脑肿瘤的人TERT基因启动子突变检测试剂盒和人IDH1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一款数字PCR技术平台仪器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未来,泛生子还将在IVD产品的多元化上做重要布局,涉及多个癌种领域的试剂盒正在稳步推进中。目前,泛生子已完成C轮融资。 除此之外,吉因加、燃石医学等高通量测序技术公司,宸安生物、汇健科技等质谱技术公司,以及康立明、海力特等PCR技术公司纷纷进入肿瘤诊断应用赛道,并陆续在上半年完成融资。技术、市场和临床价值 不过,同其他快速发展的行业一样,IVD行业也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低门槛和研发周期较短的特点使得近亿的市场挤进1000余家厂家,部分细分市场竞争尤为激烈。 山蓝资本刘道志曾提到,国内很多IVD企业是在进行低水平的重复。"以肿瘤二代测序公司为例,国内一下涌现出几百家企业,从事的领域也类似。这会让行业快速进入红海,对于投资机构的资金也是一种浪费。" 但随着技术发展,IVD行业的创业门槛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创新研发能力方面。技术的原创性也是国内IVD公司追赶国外同行的最有效途径。 "近几年,国内IVD行业在快速追赶国外。如在化学发光领域,国内的新产业、安图(生物)、迈瑞(医疗)以及山蓝资本参与投资的博奥赛斯等企业已经获得快速发展;二代测序的临床应用方面,如无创产前诊断(NIPT)和肿瘤伴随诊断,中国也已经和美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从检验项目的丰富程度、技术的原创性,以及门槛较高的设备和芯片(如质谱、测序仪)等方面来看,国内还存在较大差距。"刘道志介绍。 因此,多位投资人向创业邦表示,在投资IVD时更关注技术创新,尤其是在分子诊断、微生物检测、POCT(即时检验)等细分领域。 此外,投资机构在评判IVD项目时也十分看重其临床价值与市场潜力,认为未来其增量市场成功率会更高。联想之星合伙人冷艳曾公开谈到,IVD的创始人要学会算三笔账:帮医院算账,帮代理商算账,给自己企业算账。其中最难算的是医院的账。是否真正触达医院痛点,解决痛点的同时是否会牵动其他问题,这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 部分相关参考资料: 清科研究中心《2018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资趋势分析报告》 动脉网《上市潮即将来袭,医药CRO将迎来资本狂欢?中国CRO发展简史回顾》 动脉网《浅析20年来十大IVD巨头在国内的战略布局,国内体外诊断企业还有哪些机会?》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国外研究机构罗兰贝格《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白皮书》 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中国医学影像AI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