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19年四川省人口数量共有8302万人,排名全国第四。历史上,四川这个地方经历过多次大的移民潮,所以真正的本地蜀人恐怕已经很少,大多数都是从其他地方,迁移到四川的。早期是因为战乱,所以逃到四川避难,到了明清时期,因为四川经历多次大规模战役,导致人口剧减,所以朝廷计划将十几个省份的居民移到四川,其中"湖广填四川"事件最被人们熟知。 四川移民史 第一批四川移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当时秦惠文王看出了四川是一块开发潜力巨大的宝地,于是派兵通过金牛道灭掉巴蜀二国,占据了巴蜀地区。为了促进开发,秦惠文王下达旨意,将犯秦法者悉数流放到四川,揭开了移民四川的帷幕。 后来,著名"水利专家"李冰父子又奉命在成都平原大搞水利工程,建起了都江堰,极大地改善了四川的农业条件。 农业条件好了,接下来就需要大量人手了,然而几次关中移民之后蜀地劳动力还是不足。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始皇帝一扫六合之后,又将大量六国遗民迁移到了蜀地。 此后,历经秦汉数代君王,四川从杳无人烟之地一跃变成了富庶的"天府之国"。 第二批四川移民发生在三国两晋时期。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先是黄巾之乱、军阀割据、三国鼎立,后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原地区战乱不断。富庶的"天府之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逃难百姓的"心仪目标",赢得难民青睐。 因此,在这个时期,大量百姓选择移民到了四川,开始了四川的第二次"移民热"。 在这次移民之后,四川人口数量直接翻了几番。 第三批移民发生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后,唐帝国崩溃了,留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数十个小政权,中国再次进入乱世。 当时,前后蜀和南唐先后统治着四川。这三个王国的统治者都胸无大志、"爱好和平",因此四川环境较北方相对安定,又因为统治者喜好诗词歌赋,这里又成为了"文化圣地",吸引了大量的中原文人士族移民到了四川。 此次移民带来的唐代文化,对四川文化影响深远。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四川都有着唐代遗风。 第四批移民发生在元末明初,被称为第一次"湖广填四川"。 宋末元初之时,四川人民对元军进行了殊死抵抗。因此,蒙古铁骑攻入四川后对蜀人进行了"清算",各种屠村屠城。 到了明朝初年之时,四川人口已从一千万骤降到了八十万(包括蒙古军民)。为了改变四川地广人稀的状况、恢复四川的经济,朱元璋下令将大量两湖、两广地区的人口迁往了四川,共计三十万人。 直到明末,四川省元气才渐渐恢复过来,人口数量回涨到了四百万。 湖广填四川 要说最出名的一次,还是"湖广填四川"。 在张献忠和清军的一番摧残后,四川又碰上了瘟疫,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成为了"无人之地"。据康熙二十四年的一次人口调查统计,偌大的四川竟只剩下了九万余人。 为了恢复四川的经济,康熙帝颁发"楚民实川之诏",下令将两湖两广地区的百姓强制押往四川。 在官方的推动下,之后又有许多其他省份的百姓也陆陆续续加入了移民的队伍,前往四川这个"机会之地"。 这就让四川人口变成了"大杂烩"。到清末统计之时,仅成都一地的人口构成就极为复杂,几乎都是外省移民的后代,其中祖籍湖北的占到了总人口的15%,湖南10%,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这次移民,是四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 最后一批大规模移民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由于南京失陷、武汉告急,国民政府将首都内迁到了"雾都"重庆。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大企业和学术机构的内迁。 同时,大量难民也随着内迁浪潮涌入了四川,并就此定居了下来。 这次移民,间接推动了四川的工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可以说,是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的移民铸就了今天的四川。在一代又一代移民的努力下,四川一步一步发展起来,成为了经济人口大省。 不管祖先来自西北的陕西、甘肃,来自中原的山东、河南,来自东南的江浙、福建,还是来自湖广地区,现在大家都一样,说着同样的方言,都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