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职不同类型生源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发展分析


  张达志 李培培 冷士良
  摘 要: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呈现多样化的格局。生源的多样化也造成了入学方式、办学形式、教学模式、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多样化。由于生源知识结构的差异,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也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在尊重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新时期大学生的新需求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了应对不同生源学生职业发展的全面性、人生目标的多样性和个性价值观的合理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生源 学习需求 职业发展
  课 题: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课题编号C-b/2015/034)和江苏省2017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SJB1049)的部分成果。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高职院校招生途径和生源类型不断多元化。如何根据不同生源类型的学生给予他们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引导,通过满足学生合理学习和成长需求来促进其成长与发展,就成为我国高职院校需要认真思索和解决的问题。一、高职生源多样化下的大学生学习需求研究现状
  高职院校生源类型的多样化和生源素质的参差不齐,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职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生源类型的学生實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梁杏允等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结构以及不同类型生源的复杂性特征,然后从教育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对策。杜丽臻等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信息,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学院的发展现状,提出改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王霞晖等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以"3+3"中高职分段培养和"3+2"专本分段培养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基于生源多样化的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吴益峰等根据高职生源多样化的特点,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研究了高职院校采用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差别化人才培养模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综上所述,国内关于高职生学习需求现状特点的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看法、需求观和学习观以及合作学习等方面来体现的。很多研究是通过从总体中随机或者有目的性地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的,都是对"以学生为中心"和"大学生学习需求分析"的研究,但基于不同类型生源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征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的研究还鲜有涉及。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类型
  生源是高职院校生存的基本保证,生源数量是高职院校发展壮大的目标,生源质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提出,"根据不同生源特点和培养需要,规范实施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以高考为基础的考试招生、单独考试招生、综合评价招生、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技能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
  高职院校生源类型,指的是高职院校在具体的招生过程中依据不同的需求和招考的具体需要,依照教育部和相关部门的规定,参考学校的招生计划,最终做出的招生决策。相比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招生形式更加多样,生源类型也更多。
  根据招生方式的不同,当前高职院校生源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两类。
  一是具有普通高中学历的学生,这部分应(往)届毕业生可以通过参加普通高考按统招录取批次入学;或者是参加高职院校组织的自主(提前)招生考试入学;或者是参加普通高考但未被统招录取批次录取的考生,可以参加高职院校的普高注册入学。
  二是具有中等职业学历(含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学生,这部分应届、往届毕业生可以通过技能考试(对口单招)入学;或者是中高职衔接入学(3+3分段培养);或者是通过高职注册入学。
  当然还包括部分职业院校单独招收的退役士兵和五年一贯制高职的大专段学生等。三、不同类型生源学生的特征分析
  由于考生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多元化智能水平和入学前学习生活环境的不同,不同类型生源的学生表现出差异化和分层的特点。
  统招录取的大部分学生的奋斗目标是读本科,但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只能就读高职院校,所以这部分同学对就读高职院校在思想上准备不足,专业思想明显不稳定,而且对高职院校缺乏认识,往往伴随着失落感,心理自卑感很重;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稍显自信心不足,但"专转本" "转接本"的愿望较为强烈,可塑性较强;在学习上,理论知识相对普高其他类型考生较为扎实,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
  普高自主(提前)批次和注册入学的考生,绝大多数在高中时期学习成绩相对较差,文化基础较薄弱, 知识面也比较狭窄。这部分考生对高职院校的了解较普高统招录取考生多,但学习积极性较难调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自觉性不高,生活较懒散,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纪律意识不强,职业规划不清晰,劳动观念淡薄。同时,由于知识结构的制约,他们在入学初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的特点也比较突出。
  具有中等职业学历的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已经接受过相关训练,对进入高职后的专业学习是积极的、有利的,与普通高中毕业生相比在文化基础素质方面有一定差距。这部分学生学习目标较为明确,职业规划也较为清晰,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一定优势。但由于高职与中职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课内容方面有重复现象,使得学生缺乏新鲜感,有的学生存在厌学倾向,这对于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四、基于不同类型生源学习需求特征之发展策略
  1.做好不同类型生源的新生适应性教育
  新生适应性教育可以帮助新生应对初入学时难以适应的各种情况,有利于缓解新生的心理压力,是新生调整状态、转变角色、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途径,是一项长期、系统、全面的工程,因此要将新生适应性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的系统中。应针对不同类型生源学生,分别制定适应性教育的时间安排和内容,使每个阶段的教育内容安排更加合理,同时针对新生每个阶段不同特点做出调整,做到针对不同类型新生实施多样化的适应性教育。同时,要形成预估—实施—评估—反馈的循环机制,增加评估环节。
  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结构,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实现"教"与"学"的转换关键在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注重随时、随地非正式学习的要求,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微课、"慕课"使得"翻转课堂"的实现有了技术的保障,也为非正式学习、情境认知学习、境脉学习、活动学习、经验学习等提供了支持。教师通过角色扮演、模仿训练、实践演练等多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运用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团队作业、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代替"填鸭式"的教学。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课堂可以呈现车间生产实况,真正实现教师与工程师、教室与工厂生产、课程与管理双向贯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掌握学习的形式、内容、进度和效果,教师与学生都可以从教学中获得愉悦,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达到学习成效。
  3.科学分类,分层教学
  分层教育针对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新生生源结构、学生的需求、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爱好等多种因素差异,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需要,分主题、分阶段、分年龄、按照能力差别有所侧重地开展教育工作与实践活动,是适应生源现状的一种有效对策。学校应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如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高职精英人才培养方案,采用了"分层走班模式":根据一定的规则选拔学生,分成两个或更多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特定课程的时候,学生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
  4.实施形成性评价,建立科学的差异化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既是行为过程与结果要求的规范性表征,也是教育价值目标的重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评价来判断其学习效果,以做出及时调整,即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中,评价学生成功的标准在于学习成绩,存在"评价主体单一化" "评价只关注结果" "内容倚重课本"等弊端,与多元化的培养目标相背离,应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评价活动的出发点,把学生个体的发展视作评价的核心,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构建科学的差异化评估系统。
  参考文献:
  [1] 梁杏允,董燕,李胜菊.高职高专院校生源结构的复杂性与优化教育教学方法的新思考[J].职业技术,2006(22).
  [2] 杜丽臻,龙洋,张宇等.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需求调查分析——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例[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31).
  [3] 王霞晖,田其英.基于高职生源多样化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的探索——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5(6).
  [4] 吴益峰,郭红艳,张林龙.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差别化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1).
  [5] 张书,冷士良,侯亚合.论高职精英人才培养的可能性与实践路径[J].高等职业教育,2017(26).
网站目录投稿:春芹